《大方广佛华严经》五十二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制译
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三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境界。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无障无碍智慧。知一切世间境界。是如来境界。知一切三世境界。一切刹境界。一切法境界。一切众生境界。真如无差别境界。法界无障碍境界。实际无边际境界。虚空无分量境界。无境界境界。是如来境界。佛子。如一切世间境界无量。如来境界亦无量。如一切三世境界无量。如来境界亦无量。乃至如无境界境界无量。如来境界亦无量。如无境界境界一切处无有。如来境界。亦如是。一切处无有。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心境界是如来境界。如心境界。无量无边。无缚无脱。如来境界。亦无量无边。无缚无脱。何以故。以如是如是。思惟分别。如是如是。无量显现故。佛子。如大龙王。随心降雨。其雨不从内出。不从外出。如来境界。亦复如是。随于如是思惟分别。则有如是无量显现。于十方中。悉无来处。佛子。如大海水。皆从龙王心力所起。诸佛如来。一切智海。亦复如是。皆从如来往昔大愿之所生起。佛子。一切智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然我今者。略说譬谕。汝应谛听。佛子。此阎浮提。有二千五百河。流入大海。西拘耶尼。有五千河。流入大海。东弗婆提。有七千五百河。流入大海。北郁单越。有一万河。流入大海。佛子。此四天下。如是二万五千河。相续不绝。流入大海。于意云何。此水多不。答言甚多。佛子。复有十光明龙王。雨大海中。水倍过前。百光明龙王。雨大海中。水复倍前。大庄严龙王。摩那斯龙王。雷震龙王。难陀跋难陀龙王。无量光明龙王。连霔不断龙王。大胜龙王。大奋迅龙王。如是等八十亿诸大龙王。各雨大海。皆悉展转。倍过于前。娑竭罗龙王太子。名阎浮幢。雨大海中。水复倍前。佛子。十光明龙王。宫殿中水。流入大海。复倍过前。百光明龙王。宫殿中水。流入大海。复倍过前。大庄严龙王。摩那斯龙王。雷震龙王。难陀跋难陀龙王。无量光明龙王。连霔不断龙王。大胜龙王。大奋迅龙王。如是等八十亿诸大龙王。宫殿各别。其中有水。流入大海。皆悉展转。倍过于前。娑竭罗龙王太子。阎浮幢宫殿中水。流入大海。复倍过前。佛子。娑竭罗龙王。连雨大海。水复倍前。其娑竭罗龙王。宫殿中水。涌出入海。复倍于前其所出水。绀琉璃色。涌出有时。是故大海。潮不失时。佛子。如是大海。其水无量。众宝无量。众生无量。所依大地。亦复无量。佛子。于汝意云何。彼大海。为无量不。答言。实为无量。不可为谕。佛子。此大海无量。于如来智海无量。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不及其一。但随众生心。为作譬谕。而佛境界。非譬所及。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如来智海无量。从初发心。修一切菩萨行不断故。应知宝聚无量。一切菩提分法。三宝种不断故。应知所住众生无量。一切学无学。声闻独觉。所受用故。应知住地无量。从初欢喜地。乃至究竟无障碍地。诸菩萨所居故。佛子。菩萨摩诃萨。为入无量智慧。利益一切众生故。于如来应正等觉境界。应如是知。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如心境界无有量 诸佛境界亦复然
如心境界从意生 佛境如是应观察
如龙不离于本处 以心威力霔大雨
雨水虽无来去处 随龙心故悉充洽
十力牟尼亦如是 无所从来无所去
若有净心则现身 量等法界入毛孔
如海珍奇无有量 众生大地亦复然
水性一味等无别 于中生者各蒙利
如来智海亦如是 一切所有皆无量
有学无学住地人 悉在其中得饶益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行。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无碍行是如来行。应知真如行是如来行。佛子如真如前际不生后际不动现在不起。如来行亦如是。不生不动不起。佛子。如法界非量非无量无形故。如来行亦如是。非量非无量无形故。佛子。譬如鸟飞虚空。经于百年。已经过处。未经过处。皆不可量。何以故。虚空界无边际故。如来行亦如是。假使有人。经百千亿那由他劫分别演说。已说未说。皆不可量。何以故。如来行无边际故。佛子。如来应正等觉。住无碍行。无有住处。而能普为一切众生。示现所行。令其见已。出过一切诸障碍道。佛子。譬如金翅鸟王。飞行虚空。回翔不去。以清净眼。观察海内诸龙宫殿。奋勇猛力。以左右翅。鼓扬海水。悉令两辟。知龙男女。命将尽者。而搏取之。如来应正等觉金翅鸟王。亦复如是。住无碍行。以净佛眼。观察法界诸宫殿中一切众生。若曾种善根。已成熟者。如来奋勇猛十力。以止观两翅。鼓扬生死大爱水海。使其两辟而撮取之。置佛法中。令断一切妄想戏论。安住如来无分别无碍行。佛子。譬如日月。独无等侣。周行虚空。利益众生。不作是念。我从何来。而至何所。诸佛如来。亦复如是。性本寂灭。无有分别。示现游行一切法界。为欲饶益诸众生故。作诸佛事。无有休息。不生如是戏论分别。我从彼来。而向彼去。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以如是等无量方便。无量性相。知见如来应正等觉。所行之行。尔时普贤菩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譬如真如不生灭 无有方所无能见
大饶益者行如是 出过三世不可量
法界非界非非界 非是有量非无量
大功德者行亦然 非量无量无身故
如鸟飞行亿千岁 前后虚空等无别
众劫演说如来行 已说未说不可量
金翅在空观大海 辟水搏取龙男女
十力能拔善根人 令出有海除众惑
譬如日月游虚空 照临一切不分别
世尊周行于法界 教化众生无动念
佛子。诸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成正觉。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如来成正觉。于一切义。无所观察。于法平等。无所疑惑。无二无相。无行无止。无量无际。远离二边。住于中道。出过一切文字言说。知一切众生。心念所行。根性欲乐。烦恼染习。举要言之。于一念中。悉知三世一切诸法。佛子。譬如大海。普能印现四天下中。一切众生。色身形像。是故共说。以为大海。诸佛菩提。亦复如是。普现一切众生心念。根性乐欲。而无所现。是故说名诸佛菩提。佛子。诸佛菩提。一切文字所不能宣。一切音声所不能及。一切言语所不能说。但随所应方便开示。佛子。如来应正等觉。成正觉时。得一切众生量等身。得一切法量等身。得一切刹量等身。得一切三世量等身。得一切佛量等身。得一切语言量等身。得真如量等身。得法界量等身。得虚空界量等身。得无碍界量等身。得一切愿量等身。得一切行量等身。得寂灭涅槃界量等身佛。子。如所得身。言语及心。亦复如是。得如是等无量无数。清净三轮。佛子。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谓无性。无何等性。所谓无相性。无尽性。无生性。无灭性。无我性。无非我性。无众生性。无非众生性。无菩提性。无法界性。无虚空性。亦复无有成正觉性。知一切法。皆无性故。得一切智。大悲相续。救度众生。佛子。譬如虚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坏。常无增减。何以故。虚空无生故。诸佛菩提。亦复如是。若成正觉。不成正觉。亦无增减。何以故。菩提无相无非相。无一无种种故。佛子。假使有人。能化作恒河沙等心。一一心复化作恒河沙等佛。皆无色无形无相。如是尽恒河沙等劫。无有休息。佛子。于汝意云何。彼人化心。化作如来。凡有几何。如来性起妙德菩萨言。如我解于仁所说义。化与不化。等无有别。云何问言凡有几何。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佛子。如汝所说。设一切众生。于一念中。悉成正觉。与不成正觉。等无有异。何以故。菩提无相故。若无有相。则无增无减。佛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成等正觉。同于菩提。一相无相。如来成正觉时。以一相方便。入善觉智三昧。入已于一成正觉广大身。现一切众生数等身。住于身中。如一成正觉广大身。一切成正觉广大身。悉亦如是。佛子。如来有如是等无量成正觉门。是故应知。如来所现身无有量。以无量故。说如来身。为无量界。等众生界。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如来身一毛孔中。有一切众生数等诸佛身。何以故。如来成正觉身。究竟无生灭故。如一毛孔。遍法界。一切毛孔。悉亦如是。当知无有少许处空无佛身。何以故。如来成正觉。无处不至故。随其所能。随其势力。于道场菩提树下师子座上。以种种身。成等正觉。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悉有如来成等正觉。广大周遍。无处不有。不离不断。无有休息。入不思议方便法门。佛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如来成正觉。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正觉了知一切法 无二离二悉平等
自性清净如虚空 我与非我不分别
如海印现众生身 以此说其为大海
菩提普印诸心行 是故说名为正觉
譬如世界有成败 而于虚空不增减
一切诸佛出世间 菩提一相恒无相
如人化心化作佛 化与不化性无异
一切众生成菩提 成与不成无增减
佛有三昧名善觉 菩提树下入此定
放众生等无量光 开悟群品如莲敷
如三世劫刹众生 所有心念及根欲
如是数等身皆现 是故正觉名无量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转法轮。佛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如来以心自在力。无起无转。而转法轮。知一切法。恒无起故。以三种转。断所应断。而转法轮。知一切法。离边见故。离欲际非际。而转法轮。入一切法。虚空际故。无有言说。而转法轮。知一切法。不可说故。究竟寂灭。而转法轮。知一切法。涅槃性故。一切文字。一切言语。而转法轮。如来音声。无处不至故。知声如响。而转法轮。了于诸法。真实性故。于一音中。出一切音。而转法轮。毕竟无主故。无遗无尽。而转法轮。内外无著故。佛子。譬如一切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五十二》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