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五百三十九
五百三十七 / 大般若经第四会 / 序 / 西明寺沙门玄则撰
若夫识之所识。曷尝非识。如之所如。未始不如。是故能行与所行兼空。则摄受之理废。自性与无性不异。则执取之念忘。若忘执而有恃。或存概以堕业。知盛修而不行。乃虚己而制胜。恐野马之情未戢。故灵鹫之谈复敞。或曰。其在名也。每切有行之诫。其于实也。必警无行之怠。涂致或爽。折中奚归。窃应之曰。一切凡夫。剖名相之符。保痴爱之宅。所以措怀有着。拟议必违。至真反此。动寂斯会。由此言之。行亦不行。不行亦不行。而宛然行矣。宛然不行矣。以假名般若。授假名菩萨。是持幻法与幻人。故无作亦无得。此又晨蜉之语岁。梦蝶之议觉乎。慨斯取之未倾。欣此教之方渐。凡二十九品。一十八卷。即旧小品道行。新道行明度经。品之为言分也。分有长短。故有大品小品焉。道行即分中之初品。译者取以别经。明度乃智度之异言。即就总目为号。寔由残缺未具。故使名题亦差。今大教克圆。鸿规允布。心术之要可复道哉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76】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