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二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制译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劝诸比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渐次南行。经历人间。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往昔诸佛曾所止住。教化众生。大塔庙处。亦是世尊。于往昔时。修菩萨行。能舍无量难舍之处。是故此林。名称普闻无量佛刹。此处常为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与非人之所供养。时文殊师利。与其眷属。到此处已。即于其处。说普照法界修多罗。百万亿那由他修多罗。以为眷属。说此经时。于大海中。有无量百千亿诸龙。而来其所。闻此法已。深厌龙趣。正求佛道。咸舍龙身。生天人中。一万诸龙。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复有无量无数众生。于三乘中。各得调伏。时福城人。闻文殊师利童子。在庄严幢娑罗林中大塔庙处。无量大众。从其城出。来诣其所。时有优婆塞。名曰大智。与五百优婆塞眷属俱。所谓须达多优婆塞。婆须达多优婆塞。福德光优婆塞。有名称优婆塞。施名称优婆塞。月德优婆塞。善慧优婆塞。大慧优婆塞。贤护优婆塞。贤胜优婆塞。如是等五百优婆塞俱。来诣文殊师利童子所。顶礼其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复有五百优婆夷。所谓大慧优婆夷。善光优婆夷。妙身优婆夷。可乐身优婆夷。贤优婆夷。贤德优婆夷。贤光优婆夷。幢光优婆夷。德光优婆夷。善目优婆夷。如是等五百优婆夷。来诣文殊师利童子所。顶礼其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复有五百童子。所谓善财童子。善行童子。善戒童子。善威仪童子。善勇猛童子。善思童子。善慧童子。善觉童子。善眼童子。善臂童子。善光童子。如是等五百童子。来诣文殊师利童子所。顶礼其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复有五百童女。所谓善贤童女。大智居士女童女。贤称童女。美颜童女。坚慧童女。贤德童女。有德童女。梵授童女。德光童女。善光童女。如是等五百童女。来诣文殊师利童子所。顶礼其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尔时文殊师利童子。知福城人。悉已来集。随其心乐。现自在身威光赫奕。蔽诸大众。以自在大慈。令彼清凉。以自在大悲。起说法心。以自在智慧。知其心乐。以广大辩才。将为说法。复于是时。观察善财。以何因缘。而有其名。知此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于其藏上。地自开裂。生七宝芽。所谓金银琉璃。玻璃真珠砗磲码瑙。善财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肢分。端正具足。其七大藏。纵广高下。各满七肘。从地涌出。光明照耀。复于宅中。自然而有五百宝器。种种诸物。自然盈满。所谓金刚器中盛一切香。于香器中盛种种衣。美玉器中盛满种种上味饮食。摩尼器中盛满种种殊异珍宝。金器盛银。银器盛金。金银器中盛满琉璃及摩尼宝。玻璃器中盛满砗磲。砗磲器中盛满玻璃。码瑙器中盛满真珠。真珠器中盛满码瑙。火摩尼器中盛满水摩尼。水摩尼器中盛满火摩尼。如是等五百宝器。自然出现。又雨众宝及诸财物。一切库藏。悉令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又知此童子。已曾供养过去诸佛。深种善根。信解广大常乐亲近诸善知识。身语意业。皆无过失。净菩萨道。求一切智。成佛法器。其心清净。犹如虚空。回向菩提。无所障碍。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如是观察善财童子已。安慰开谕。而为演说一切佛法。所谓说一切佛积集法。说一切佛相续法。说一切佛次第法。说一切佛众会清净法。说一切佛法轮化导法。说一切佛色身相好法。说一切佛法身成就法。说一切佛言辞辩才法。说一切佛光明照耀法。说一切佛平等无二法。尔时文殊师利童子。为善财童子及诸大众。说此法已。殷勤劝谕。增长势力。令其欢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令忆念过去善根。作是事已。即于其处。复为众生。随宜说法。然后而去。尔时善财童子。从文殊师利所。闻佛如是种种功德。一心勤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文殊师利。而说颂曰
三有为城廓 憍慢为垣墙
诸趣为门户 爱水为池堑
愚痴闇所覆 贪恚火炽然
魔王作君主 童蒙依止住
贪爱为徽缠 谄诳为辔勒
疑惑蔽其眼 趣入诸邪道
悭嫉憍盈故 入于三恶处
或堕诸趣中 生老病死苦
妙智清净日 大悲圆满轮
能竭烦恼海 愿赐少观察
妙智清净月 大慈无垢轮
一切悉施安 愿垂照察我
一切法界王 法宝为先导
游空无所碍 愿垂教敕我
福智大商主 勇猛求菩提
普利诸群生 愿垂守护我
身被忍辱甲 手提智慧剑
自在降魔军 愿垂拔济我
住法须弥顶 定女常恭侍
灭惑阿修罗 帝释愿观我
三有凡愚宅 惑业地趣因
仁者悉调伏 如灯示我道
舍离诸恶趣 清净诸善道
超诸世间者 示我解脱门
世间颠倒执 常乐我净想
智眼悉能离 开我解脱门
善知邪正道 分别心无怯
一切决了人 示我菩提路
住佛正见地 长佛功德树
雨佛妙法华 示我菩提道
去来现在佛 处处悉周遍
如日出世间 为我说其道
善知一切业 深达诸乘行
智慧决定人 示我摩诃衍
愿轮大悲毂 信轴坚忍鎋
功德宝庄校 令我载此乘
总持广大箱 慈愍庄严盖
辩才铃震响 使我载此乘
梵行为茵蓐 三昧为采女
法鼓震妙音 愿与我此乘
四摄无尽藏 功德庄严宝
惭愧为羁鞅 愿与我此乘
常转布施轮 恒涂净戒香
忍辱牢庄严 令我载此乘
禅定三昧箱 智慧方便轭
调伏不退转 令我载此乘
大愿清净轮 总持坚固力
智慧所成就 令我载此乘
普行为周校 悲心作徐转
所向皆无怯 令我载此乘
坚固如金刚 善巧如幻化
一切无障碍 令我载此乘
广大极清净 普与众生乐
虚空法界等 令我载此乘
净诸业惑轮 断诸流转苦
摧魔及外道 令我载此乘
智慧满十方 庄严遍法界
普洽众生类 令我载此乘
清净如虚空 爱见悉除灭
利益一切众 令我载此乘
愿力速疾行 定心安隐住
普运诸含识 令我载此乘
如地不倾动 如水普饶益
如是运众生 令我载此乘
四摄圆满轮 总持清净光
如是智慧日 愿示我令见
已入法王城 已着智王冠
已系妙法缯 愿能慈顾我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如象王回。观善财童子。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欲亲近诸善知识。问菩萨行。修菩萨道。善男子。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缘。是故于此。勿生疲厌。善财白言。唯愿圣者。广为我说。菩萨应云何学菩萨行。应云何修菩萨行。应云何趣菩萨行。应云何行菩萨行。应云何净菩萨行。应云何入菩萨行。应云何成就菩萨行。应云何随顺菩萨行。应云何忆念菩萨行。应云何增广菩萨行。应云何令普贤行速得圆满。尔时文殊师利菩萨。为善财童子。而说颂言
善哉功德藏 能来至我所
发起大悲心 勤求无上觉
已发广大愿 除灭众生苦
普为诸世间 修行菩萨行
若有诸菩萨 不厌生死苦
则具普贤道 一切无能坏
福光福威力 福处福净海
汝为诸众生 愿修普贤行
汝见无边际 十方一切佛
皆悉听闻法 受持不忘失
汝于十方界 普见无量佛
成就诸愿海 具足菩萨行
若入方便海 安住佛菩提
能随导师学 当成一切智
汝遍一切刹 微尘等诸劫
修行普贤行 成就菩提道
汝于无量刹 无边诸劫海
修行普贤行 成满诸大愿
此无量众生 闻汝愿欢喜
皆发菩提意 愿学普贤乘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说此颂已。告善财童子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萨行。善男子。若有众生。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事为难。能发心已。求菩萨行。倍更为难。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皆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勿见过失。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为胜乐。其国有山。名曰妙峰。于彼山中。有一比丘。名曰德云。汝可往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菩萨云何修菩萨行。乃至菩萨云何于普贤行。疾得圆满。德云比丘。当为汝说。尔时善财童子。闻是语已。欢喜踊跃。头顶礼足。绕无数匝。殷勤瞻仰。悲泣流泪。辞退南行。向胜乐国。登妙峰山。于其山上。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观察求觅。渴仰欲见德云比丘。经于七日。见彼比丘在别山上徐步经行。见已往诣。顶礼其足。右绕三匝。于前而住。作如是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行。乃至应云何于普贤行疾得圆满。我闻圣者。善能诱诲。唯愿垂慈。为我宣说。云何菩萨。而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德云比丘。告善财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能请问诸菩萨行。如是之事。难中之难。所谓求菩萨行。求菩萨境界。求菩萨出离道。求菩萨清净道。求菩萨清净广大心。求菩萨成就神通。求菩萨示现解脱门。求菩萨示现世间所作业。求菩萨随顺众生心。求菩萨生死涅槃门。求菩萨观察有为无为心无所著。善男子。我得自在决定解力。信眼清净。智光照曜。普观境界。离一切障。善巧观察。普眼明彻。具清净行。往诣十方一切国土。恭敬供养一切诸佛。常念一切诸佛如来。总持一切诸佛正法。常见一切十方诸佛。所谓见于东方一佛二佛十佛百佛。千佛百千佛。亿佛百亿佛。千亿佛百千亿佛。那由他亿佛。百那由他亿佛。千那由他亿佛。百千那由他亿佛。乃至见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佛。乃至见阎浮提微尘数佛。四天下微尘数佛。千世界微尘数佛。二千世界微尘数佛。三千世界微尘数佛。佛刹微尘数佛。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如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一一方中。所有诸佛…
《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二》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