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九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制译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
尔时善财童子。了知彼婆珊婆演底夜神。初发菩提心。所生菩萨藏。所发菩萨愿。所净菩萨度。所入菩萨地。所修菩萨行。所行出离道一切智光海。普救众生心。普遍大悲云。于一切佛刹。尽未来际。常能出生普贤行愿。渐次游行。至普德净光夜神所。顶礼其足。绕无数匝。于前合掌。而作是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我未知菩萨云何修行菩萨地。云何出生菩萨地。云何成就菩萨地。夜神答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今复问于菩萨地修行出生。及以成就。善男子。菩萨成就十法。能圆满菩萨行。何者为十。一者得清净三昧。常见一切佛。二者得清净眼。常观一切佛。相好庄严。三者知一切如来无量无边。功德大海。四者知等法界无量诸佛。法光明海。五者知一切如来。一一毛孔。放等众生数大光明海。利益无量一切众生。六者见一切如来。一一毛孔。出一切宝色光明焰海。七者于念念中。出现一切佛变化海。充满法界。究竟一切诸佛境界。调伏众生。八者得佛音声同一切众生言音海转三世一切佛法轮。九者知一切佛无边名号海。十者知一切佛调伏众生不思议自在力。善男子。菩萨成就此十种法。则能圆满菩萨诸行。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寂静禅定乐普游步。普见三世一切诸佛。亦见彼佛清净国土道场众会。神通名号。说法寿命。言音身相。种种不同。悉皆明睹。而无取着。何以故。知诸如来。非去。世趣永灭故。非来。体性无生故。非生。法身平等故。非灭。无有生相故。非实。住如幻法故。非妄。利益众生故。非迁。超过生死故。非坏。性常不变故一相。言语悉离故。无相。性相本空故。善男子。我如是了知一切如来时。于菩萨寂静禅定乐普游步解脱门。分明了达。成就增长。思惟观察。坚固庄严。不起一切妄想分别。大悲救护一切众生。一心不动。修习初禅。息一切意业。摄一切众生。智力勇猛。喜心悦豫。修第二禅。思惟一切众生自性。厌离生死。修第三禅。悉能息灭一切众生众苦热恼。修第四禅。增长圆满一切智愿。出生一切诸三昧海。入诸菩萨解脱海门。游戏一切神通。成就一切变化。以清净智普入法界。善男子。我修此解脱时。以种种方便。成就众生。所谓于在家放逸众生。令生不净想。可厌想。疲劳想。逼迫想。系缚想。罗刹想。无常想。苦想。无我想。空想。无生想。不自在想。老病死想。自于五欲。不生乐着。亦劝众生。不着欲乐。唯住法乐。出离于家。入于非家。若有众生。住于空闲。我为止息诸恶音声。于静夜时。为说深法。与顺行缘。开出家门。示正道路。为作光明。除其闇障。灭其怖畏。赞出家业。叹佛法僧及善知识。具诸功德。亦叹亲近善知识行。复次善男子。我修解脱时。令诸众生。不生非法贪。不起邪分别不作诸罪业。若已作者皆令止息。若未生善法。未修波罗蜜行。未求一切智。未起大慈悲。未造人天业。皆令其生。若已生者令其增长。我与如是顺道因缘。乃至令成一切智智。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萨寂静禅定乐普游步解脱门。如诸菩萨摩诃萨。具足普贤所有行愿。了达一切无边法界。常能增长一切善根。照见一切如来十力。住于一切如来境界。恒处生死。心无障碍。疾能满足一切智愿。普能往诣一切世界。悉能观见一切诸佛。遍能听受一切佛法。能破一切众生痴闇。能于生死大夜之中。出生一切智慧光明。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善男子。去此不远。于菩提场右边。有一夜神。名喜目观察众生。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尔时普德净光夜神。欲重宣此解脱义。为善财童子。而说颂曰
若有信解心 尽见三世佛
彼人眼清净 能入诸佛海
汝观诸佛身 清净相庄严
一念神通力 法界悉充满
卢舍那如来 道场成正觉
一切法界中 转于净法轮
如来知法性 寂灭无有二
清净相严身 遍示诸世间
佛身不思议 法界悉充满
普现一切刹 一切无不见
佛身常光明 一切刹尘等
种种清净色 念念遍法界
如来一毛孔 放不思议光
普照诸群生 令其烦恼灭
如来一毛孔 出生无尽化
充遍于法界 除灭众生苦
佛演一妙音 随类皆令解
普雨广大法 使发菩提意
佛昔修诸行 已曾摄受我
故得见如来 普现一切刹
诸佛出世间 量等众生数
种种解脱境 非我所能知
一切诸菩萨 入佛一毛孔
如是妙解脱 非我所能知
此近有夜神 名喜目观察
汝应往诣彼 问修菩萨行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绕无数匝。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尔时善财童子。敬善知识教。行善知识语。作如是念。善知识者难见难遇。见善知识令心不散乱。见善知识破障碍山。见善知识入大悲海。救护众生。见善知识得智慧光。普照法界。见善知识悉能修行一切智道。见善知识普能睹见十方佛海。见善知识得见诸佛。转于法轮。忆持不忘。作是念已。发意欲诣喜目观察众生夜神所。时喜目神。加善财童子。令知亲近善知识。能生诸善根。增长成熟。所谓令知亲近善知识能修助道具。令知亲近善知识能起勇猛心。令知亲近善知识能作难坏业。令知亲近善知识能得难伏力。令知亲近善知识能入无边方。令知亲近善知识能久远修行。令知亲近善知识能辨无边业。令知亲近善知识能行无量道。令知亲近善知识能得速疾力普诣诸刹。令知亲近善知识能不离本处遍至十方。时善财童子。遽发是念。由亲近善知识能勇猛勤修一切智道。由亲近善知识能速疾出生诸大愿海。由亲近善知识。能为一切众生。尽未来劫。受无边苦。由亲近善知识。能被大精进甲。于一微尘中。说法声遍法界。由亲近善知识。能速往诣一切方海。由亲近善知识。于一毛道。尽未来劫。修菩萨行。由亲近善知识。于念念中。行菩萨行。究竟安住一切智地。由亲近善知识。能入三世一切如来。自在神力诸庄严道。由亲近善知识。能常遍入诸法界门。由亲近善知识。常缘法界未曾动出。而能遍往十方国土。尔时善财童子。发是念已。即诣喜目观察众生夜神所。见彼夜神。在于如来众会道场。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入大势力普喜幢解脱。于其身上一一毛孔。出无量种变化身云。随其所应。以妙言音。而为说法。普摄无量一切众生。皆令欢喜而得利益。所谓出无量化身云。充满十方一切世界。说诸菩萨行檀波罗蜜。于一切事。皆无恋着。于一切众生。普皆施与。其心平等。无有轻慢。内外悉施。难舍能舍。又出等众生数无量化身云。充满法界。普现一切众生之前。说持净戒无有缺犯。修诸苦行。皆悉具足。于诸世间无有所依。于诸境界无所爱着说在生死。轮回往返。说诸人天盛衰苦乐。说诸境界皆是不净。说一切法皆是无常。说一切行悉苦无味。令诸世间舍离颠倒。住诸佛境。持如来戒。如是演说种种戒行戒香普熏。令诸众生。悉得成熟。又出等众生数种种身云。说能忍受一切众苦。所谓割截捶楚。诃骂欺辱。其心泰然不动不乱。于一切行不卑不高。于诸众生不起我慢。于诸法性安住忍受。说菩提心。无有穷尽。心无尽故。智亦无尽。普断一切众生烦恼。说诸众生卑贱丑陋。不具足身。令生厌离。赞诸如来清净妙色无上之身。令生欣乐。如是方便。成熟众生。又出等众生界种种身云。随诸众生心之所乐。说勇猛精进。修一切智助道之法。勇猛精进。降伏魔怨。勇猛精进。发菩提心。不动不退。勇猛精进。度一切众生。出生死海。勇猛精进。除灭一切恶道诸难。勇猛精进。坏无智山。勇猛精进供养一切诸佛如来。不生疲厌。勇猛精进。受持一切诸佛法轮。勇猛精进。坏散一切诸障碍山。勇猛精进。教化成熟一切众生。勇猛精进。严净一切诸佛国土。如是方便成熟众生。又出种种无量身云。以种种方便。令诸众生。心生欢喜。舍离恶意。厌一切欲。为说惭愧。令诸众生。藏护诸根。为说无上清净梵行。为说欲界是魔境界令生恐怖。为现不乐世间欲乐。住于法乐。随其次第。入诸禅定诸三昧乐。令思惟观察。除灭一切所有烦恼。又为演说一切菩萨诸三昧海。神力变现。自在游戏。令诸众生欢喜适悦。离诸忧怖。其心清净。诸根猛利。爱重于法。修习增长。又出等众生界种种身云。为说往诣十方国土。供养诸佛及以师长真善知识。受持一切诸佛法轮。精勤不懈。又为演说称赞一切诸如来海。观察一切诸法门海。显示一切诸法性相。开阐一切诸三昧门。开智慧境界。竭一切众生疑海。示智慧金刚坏一切众生见山。升智慧日轮破一切众生痴闇。皆令欢喜成一切智。又出等众生界种种身云。普诣一切众生之前。随其所应。以种种言辞。而为说法。或说世间神通福力。或说三界皆是可怖。令其不作世间业行。离三界处。出见稠林。或为称赞一切智道。令其超越二乘之地。或为演说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令其不著有为无为。或为演说住于天宫乃至道场。令其欣乐发菩提意。如是方便。教化众生。皆令究竟得一切智。又出一切世界微尘数身云。普诣一切众生之前。念念中。示普贤菩萨一切行愿。念念中。示清净大愿充满法界。念念中。示严净一切世界海。念念中。示供养一切如来海。念念中。示入一切法门海。念念中。示入一切世界海微尘数世界海。念念中。示于一切刹尽未来劫清净修行一切智道。念念中。示入如来力。念念中。示入一切三世方便海。念念中。示往一切刹现种种神通变化。念念中。示诸菩萨一切行愿。令一切众生住一切智。如是所作恒无休息。又出等一切众生心数身云。普诣一切众生之前。说诸菩萨集一切智助道之法无边际力。求一切智不破坏力。无穷尽力。修无上行不退转力。无间断力。于生死法无染着力。能破一切诸魔众力。远离一切烦恼垢力。能破一切业障山力。住一切劫修大悲行无疲倦力。震动一切诸佛国土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力。能破一切诸外道力。普于世间转法轮力。以如是等方便成熟。令诸众生至一切智。又出等一切众生…
《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九》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