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九 ▪第2页
西晋三藏竺法护奉 诏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名妙华。二名功勋阿。三名山河。四名春安。有池水满。广长各二十里。皆以众宝而作栏楯。紫金为池紫金琉璃以为底沙。满八味水合生宝华。凫雁鸳鸯异类之鸟游戏其中。一浴池名施财。二名上窟。三名上香。四名妙御。中宫婇女七万六千。如天玉女。各有好相端正殊好非世之有。其王正后玉女宝及诸婇女。皆发无上正真道意。王有千子。具足勇猛与众殊异端正超绝。二十八相严饰其身。志性仁和。亦俱同心发大道意。尔时其佛游在清净大国。其王勇郡。供养无量勋宝罽净王如来。具足亿岁。诸菩萨众声闻等。衣被饮食床卧医药一切所安。园观浴池屋宅讲堂。房室精舍高台楼阁。一一比丘。与二侍使给所当得。其王诸子。志性安和无放逸行。常以至心供奉如来听受经典。不乐爱欲戏笑邪业。以无放逸听受经典不以生心。不久即逮兴五神通。以得神通踊在虚空。犹如雁王飞行自在无所挂碍。从其一观复至一观。从县至县从国游国。从一天下至一天下普行游观。以是要偈为大众说
诸佛兴出世 玄远甚难值
人生在世间 亦甚难得遇
诸人咸同志 俱信乐听经
于亿百千劫 甚复不可遭
今人中之雄 以出于世间
欲令寂然定 故说经法义
从安住世尊 咨受教训诲
求于大圣明 奉启佛至言
以听受经法 弃捐于恶趣
以逮闻正法 得坐极安处
以逮闻正法 消除众尘劳
因其听受慧 得致正真法
彼时布宣训 而演是甘香
缘其斯瑞应 地六反震动
普布告天人 诸天举叹曰
即时雨天华 其华若干种
众生皆来集 不可称计数
最胜之开化 皆入于道法
前稽首足下 礼于天人尊
皆俱以叉手 恭恪而住立
其最胜圣师 是逮得是心
随时顺义理 而为说经法
斯等之伴侣 得闻安住法
三十六亿俱 悉发大道心
其三百亿众 具足不减一
皆以得清净 极上之法眼
其心以厌患 于俗之家业
悉共在彼世 弃家行学道
诸人无数众 亿载兆姟人
咸启受经戒 皆作清信士
以逮闻经法 稽首佛足下
各各前辞别 悉自还归家
佛告寂意。尔时王太子并共父王。以栴檀造立楼阁。广长清净好校饰之。作诸窓牖以众宝成。以牛头栴檀香一升烧气遍天下皆有美香。以是栴檀造立楼阁。广长高大高四百里庄严校饰。威神显现巍巍无量。正四方好四角四柱。所作平正安不倾斜。其王勇郡。因欲往到无量勋宝罽净王如来所。奉视稽首咨问听受经典。劝王眷属。人命难得佛兴难值。亿载时有经道难闻。宜往奉视咨受经典。王及太子夫人婇女。大臣百官人民大小。皆入校露高台楼阁。坐于百千严饰宝床。以众华香杂香衣服宝盖幢幡鼓诸妓乐。以恭恪心奉事尊敬。宝珠挍露高台楼阁。以贡上之。一切同心仁和之意。上在虚空犹凤凰王。与诸众俱无所挂碍。飞行浮疾往诣佛所。其宝挍露高台楼阁以到大会。前诣佛所。斯宝挍露高台楼阁。绕佛七匝还住一面。王及大众各下以出。前礼佛足及礼圣众。绕佛七匝因在前住。白世尊曰。久服圣音国有多事。不寻奉现惭愧无颜。饥虚之情今日乃果。时佛大圣。见王真心宫人眷属故来听法。则以随观。从其心本。应病与药颁宣经法。佛告大王。志建大乘有四事法。所游殊特不违大道。何谓为四。若学大乘笃信重人。所游殊特不违道意。何谓为信。若以喜乐奉诸贤圣。所不当造终不行之。大王恭敬则学大乘。所游殊特不违大道。若谦恪听于贤圣经。至心入耳闻则受持以不自大。学于大乘所游殊特不违大道。以不自大观见众圣。稽首作礼一心归命。若尊精进学于大乘。所游殊特不违大道。以用精进轻身口心。举动便宜行以越度于一切行。是为四事。佛告王曰。复有四事。见无放逸。所见拥护。何谓为四。将护诸根见爱欲难。晓一切受想。知无常。因法得生命根第一。是为四事。菩萨有四事。名曰法王。何谓为四。一曰不舍道心。二曰亦复劝化他人发意。三曰以诸德本劝助道心。所可闻者意广无极。四曰一切释梵及四天王其诸声闻并缘觉地。至于无极无坏弘广无穷之业。是为四事。是故大王。当行无放逸常修笃信。好喜无量道法之义常受正法。以法之乐而以自娱。若以精进求于道法。大王所行不贪境界。所以者何。大王当解。贪欲无厌犹饮碱水。其见贤圣智慧之明乃知限节。人命甚短安少苦多。生无不终当就后世。常畏将来心不可保。今日大王所供养佛。因是德本。以有四事具足劝助。何谓为四。世世财富不可限量。功德福报不可尽极。圣明之慧而无涯底。辩才之智悉无穷尽。是为四。复有四事而当劝助。何谓为四。身行清净功德之业。言行清净戒禁具足。心行清净博闻无厌。其法清净圣明为党。是为四。复有四事劝助德本。何谓为四。善权方便修清净行。训诲众生智度无极。以清净业降伏魔官誓愿清净言行相应。一切诸佛法悉清净。积功累德逮见诸佛是为四。尔时世尊。为勇郡转轮圣王。说经中慧分别深义。其王心解即时欣然。便解身颈无数百千奇珍珠璎。以贡上佛。举国事佛给所当得。奉持五戒。尽其形寿净修梵行。其王中宫夫人婇女。从佛闻法心中喜悦。随时之心抱柔和意。无阴盖心。脱身衣被奇异宝璎。以覆佛上。启白报王。欲得舍家出为沙门。净修梵行。尽其形寿奉持禁戒。王即听之。如是寂意。其勇郡王奉无极法。逮法财富。稽首佛足绕佛七匝。与中宫婇女及其官属。入大高台楼阁挍露。便涌出上于虚空中。须臾之间即复还服清净大国。于是圣王以十五日月盛满时若干种华。出入行到游观之园。中宫眷属观见好地。彼时圣王在游观园作众妓乐。其二正夫人。一名不行步。二名无虚损。从宫中出洗身沐浴适还去已。以香熏衣坐莲华台妙胜床席。有二孩童自然来上夫人膝上结加趺坐。端正殊好非世所见。有二十八大人之相庄严其身。适自然现。即时虚空中百千诸天举声叹曰。是二孩童则法神圣。一名法意二名法念。是二孩童适自然现。时其名法念孩童。坐不移夫人膝上。其法意孩童子。化生无损夫人膝上。适加趺坐。异口同音而说颂曰
若有守己身 能发菩提心
斯等之学士 为致善福庆
以为曾睹见 护吼兴现世
常以欢悦心 一志供事佛
为大神通业 快得受救护
得消生死轮 疾灭无所生
若发菩提心 未曾忽忘之
以救摄众生 坏破生死难
其上方境界 不可计佛土
彼土而有佛 号名曰时节
从彼佛土来 以用法故举
亦欲见功勋 国土之所有
于时二孩童 各从所坐起
因便从母膝 移下在于地
俱发进其路 行诣天人尊
前稽首佛足 却退叉手住
四方宣佛德 今故来听经
佛法甚难致 闻受亦难遇
以得闻是法 当启人尊胜
至诚于佛道 无上正真业
诸佛之道法 为甚难得值
爱乐经义者 亦复倍难遭
今日以闲静 用亲友好法
随顺之威则 奉敬信法教
慕嘉于精进 所行无放逸
以得为沙门 如是处闲居
愍念住如是 质朴等无量
常抱惭愧心 知博闻难遇
其慈普具足 愍念于众生
以能达深法 乃可逮法忍
计诸威力势 其心无怯羸
摄救诸众生 开化一切难
若在于独处 造业无思议
以不贪其身 寿命根亦然
于学禁无厌 我思于道法
以是能晓了 逮功勋若斯
若能学如是 第一甚难得
其法王之业 咨嗟此最上
斯诸法之要 报应普备足
当发往俱到 圣安住佛所
其斯诸明智 受菩萨道行
奉行清白法 以用宣布教
随时而闲静 逮到五神通
因其识皆念 所行法惔怕
其王二太子 与夫人婇女
斯二明智等 行菩萨之法
以获神通慧 经行虚空中
往到世尊所 功勋智慧海
前稽首佛足 自归人中尊
一切悉和同 俱往叉手礼
法意前启佛 并余一切众
唯愿大圣尊 为我说道法
最胜知是等 心中之所念
则为分别说 深妙之法义
是一切诸法 皆从因缘起
本无主师教 从造化现生
其解内以空 外则无因缘
是一切诸法 慌忽悉空虚
以能察本末 无作见清净
计之犹虚空 常不可护持
佛以无数便 为此等颁宣
分别敷演此 深奥之正真
七十六姟人 及二亿载众
一时皆得成 柔顺之法忍
是时转轮圣王勇郡。中宫太子眷属万民。绕佛作礼。供养世尊及与圣众。昼夜七日毕竟还归其宫。于是勇郡转轮圣王。独处宴坐在于清净高阁挍露。自心念言。是吾诸子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今当试之。何所太子先当逮致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者。便敕工师作七宝瓶极好团圆。作七宝[(主*刀)/瓦]显现微妙。又高七刃为四十九尺。使诸千太子各各疏名。作七宝筹。着瓶中举瓶着[(主*刀)/瓦]上。咸共夙夜七日供养。以天华香捣香杂香华盖幢幡。作众伎乐。供养宝瓶所疏名号。十千天子来佐劝助供养名号。时转轮王过七日后。取是七宝瓶。在中宫夫人婇女诸太子众前。举着紫金案上使人举瓶。令诸太子各各探筹。有太子名曰净意。得第一筹。适得此筹于时三千大千国土六反震动。中宫夫人婇女一切妓乐不鼓自鸣。于寂意所念云何。彼时净意太子岂异人乎。莫造异观。所以者何。则拘留孙如来是也。从次太子名离名闻兵。则拘那含牟尼佛是也。次有太子名寂根。则迦叶如来是也。次有太子名一切苦利。则吾身是也。次有太子名雨室则弥勒如来是也。次有太子名明月珠服。将来作佛名曰师子。次有太子于将来世成佛。名曰妙英。次有太子名贤氏。将来成佛名曰供养。次有太子名曰光首。后成佛时号曰妙华。次有太子名曰莲华氏。后成佛时号曰奉养。次有太子名离垢光。后成佛时号曰善目。次有太子名兵氏。后成佛时号曰快臂。次有太子名曰意妙。后成佛时号曰焰光。次有太子名曰净复净。后成佛时号曰焰味。次有太子名曰富党。后成佛时号无退没。次有太子名曰离垢净。后成佛时号曰执德。次有太子名曰坚强。后成佛时号曰宝事。次有太子名曰宝称。后成佛时号曰无欺世。于是寂意。取要言之。次广具足。有太子名曰甘铠。庄严第九百九十九。千不满一。后成佛时号曰无量德宝称。在是贤劫立兴来世。佛言如是寂意。有太子名意无量。得最后筹。是王太子当在最后成行觉道。时其诸太子。轻易调戏数数笑之。众等各言。我当成佛时降魔官属转于法轮。开化度脱无量众生令至灭度。假众生尽后何所设。当何救济。其后太子名意无量。目自睹见。得最后筹穷底成佛。应时愁恼。吾独何衅穷底得筹。五体投地犹太山崩。口自宣言。诸佛道法不可称量。众生之界亦无有限。所愿殊特不可思议。寻即立一切愿。令我兄弟千人成佛。后所教弟子所度多少。其寿长短计合是等一切寿命。与我成佛道时所寿久长若干适同。仁等所有一切圣众。我成佛时圣众独尔。颁宣经法所化度脱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与仁千人功勋巍巍适等无异不可限量。假使吾身所言至诚合成不虚。三千大千世界为吾现瑞。六反震动天雨众华。箜篌乐器不鼓自鸣。时意无量国王太子适立斯誓。寻时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动天雨众华。箜篌乐器不鼓自鸣。上虚空中诸天百千。而叹颂曰。当如所愿最后成佛。名曰楼由如来至真等正觉。佛言寂意何故名之楼由。尔时愁感自投于地。用得下筹自积誓愿。由斯世尊号之楼由(楼由者晋言涕泣)于彼世时。其王太子誓愿已竟。说此偈言
是诸佛道法 犹等如虚空
意觉若如幻 众生不可尽
所愿誓吉祥 戒禁成清净
诸仁且听是 我所欲誓愿
合集诸仁君 所寿之有限
诸重尊圣王 一切皆尽见
计是诸佛名 与我一寿等
成佛名楼由 比丘众如是
其王太子感 故宣是言辞
诸天立虚空 举声叹颂曰
如今清净人 所愿必当成
因以众生故 会成所要誓
佛告寂意菩萨。欲知尔时意无量太子乎。答曰不及。佛言。在是贤劫最后成佛号曰楼由。于贤劫中。所与诸佛千不满一。所度众生诸菩萨学比丘圣众。不及楼由。最后成佛而寿半劫。所度众生菩萨声闻一切圣众。竟于贤劫。与九百九十九佛。所度适等无有差特。佛告寂意。且观菩萨善权方便。成就禁戒而有殊特。具足誓愿独步独坐。周旋三界曾无休废。所以者何。楼由如来独以一身开化众生。与千佛兴所度无异。所益无限巍巍若斯。如是寂意。王千太子。其后二子各心念言。汝等正士所志云何。法意太子曰。吾自要誓诸人成得佛时。当作金刚力士。常亲近佛在外威仪。省诸如来一切秘要。常委托依。普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信乐受憙不怀疑结。法念太子曰。诸正士听。吾心自誓言。诸仁成佛道。身当劝助使转法轮。适见相劝辄转法轮。寂意。欲知尔时勇郡转轮圣王乎。答曰不及也。佛言。则往过去定光如来是也。其时诸子。此贤劫中千佛兴者是也。从拘留孙为始作佛。至楼由竟千佛也。其法意太子。则今金刚力士名密迹是也。其法念太子者。今识其梵天是也。彼时圣王中宫夫人婇女。今诸来会者是也。彼世之时。王诸太子所劝。出家作沙门者。及所教化。皆此贤劫稍渐受决当次第成最正觉。寂意。且观十二缘起。不乱德本获报应果。诸所发意不失其功。斯等正士十力普备悉获所愿。是故寂意。若有菩萨疾欲逮成无上正真道为最正觉。当学斯等诸正士业。勤修奉行悉存佛道。彼何谓佛道。不以害心于众生。兴乎慈心奉度无极习行四恩常修梵行。遵道品法具进神通。行权方便成就德本。是为佛道。佛复告寂意。其道心净斯性通达。其道和雅志性安隐。其道质朴而无谀谄。其道广普无所挂碍。其道平等心无偏党。其道无畏不犯众恶其道财富施度无极。其道丰饶戒度无极。其道不咨忍度无极。其道离处进度无极。其道不乱寂度无极。其道善择智度无极。道归己慧奉于大慈。道不曲意至于大哀。道受喜悦行以大喜。道归妙御至于大护。其道以除众苦之恼。消去贪害嗔恚之想。其道趣安心不怀色。道化难调刈色声香味细滑之法。道降魔官属令化去心自大及众怨贼。道消除阴种诸入悉无所著。道舍魔事。在众尘劳而得自在。道归上心离于声闻缘觉之念。道习诸去来所行致平等觉。道御大宝顺一切智。道常分别无碍慧明。道宣善行摄善亲友。道废坑堑消众结着。道弃尘劳越嗔诤地。道归安隐捐众非恶。道归吉祥趣泥洹业。是为菩萨行佛道业三十二事。菩萨住此。疾成无上正真之道。逮最正觉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大宝积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111】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