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宝积经》

「宝积部·涅槃部」经文310卷11页码:P0001
唐 菩提流志译并合

  《大宝积经》十二 ▪第2页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有求咨嗟。稽首叹之。示其自师。喜诽谤者。亦随顺意。令不起心。若见勤苦被无数恼菩萨则时为兴大哀。见在安者。则以大悦而救摄之。菩萨随时若见刚强难化之类。开训导示兴发觉意见仁和人。菩萨在彼修治至业。发起道心。若有众生力势。在缘菩萨则随兴显。将护证发意心。若有力士报应业行。菩萨寻顺摄取训诲。显起道意。是曰随缘而得自在。菩萨随顺善权方便晓了众生。应时宣法在报应力。志欲爱慕开化剖判。各使坦然。勤进大道圣慧。为论深远无逮之义。其存侧慧广为敷演至真之道。渐为班宣示斯道因。解别章句。以一句法畅若干慧。乐寂然者因为分别。普观一切。好于观者。以观解脱三昧定意。讲说禁戒不可究竟。复为宣讲地狱饿鬼畜生。以闻其法。为解无常无救护事。使求道护。若有定意。为论慧度慕在闲居。因行化之静身口心。知限足者。显发智根圣贤之业。在于自大愚冥之思。当为宣布勤学博闻。好贪欲者。示其不净无益之患。喜于嗔恚。劝发慈心不怀厄害。若存愚惑。显化其心。十二缘起生死之法。其存等分。为演无常苦空非身。勤志色欲。各化不净仁慈至无解愚冥者。为诲瑕秽缘起事。或作诸见。因其决了空无之慧。其怀希望。演无想行。志存要誓。训以无愿。训慕诸盖剖析诸阴。想如幻化虚伪不真。贪着诸种。为了四大十八诸种。犹如形影行照而现。其倚衰入讲说诸入。内外十二皆非我有。犹梦所睹觉不知处。其依欲界。为人分别畅说一切万物皆归无常。若恃色界。敷演一切众行悉苦恼根。设怙无色界。宣布道教。一切诸法而无吾我。难化之人。常令勤习贤圣之法。易安化者。当为开示无极之辞。志存天人。欲往心懅。咨嗟戒品清净无垢。乐声闻乘。指示四谛苦习尽道。若慕缘觉乘则为开示十二缘起以痴为本。觉大乘业。因其流布六度无极四等四恩。而训导之。初发心者。观其志性而训喻之。备悉众行不厌生死。示以无难令立不转。为不退转者。因分别说佛土清净。一生补处菩萨大人。显示至真佛树道场。如是寂意。若有菩萨逮得自在。从其缘化所宣道法无有罪衅。以善言辞可悦众生。说是语时。有一万人发无上正真道意。五百菩萨皆悉逮得无所从生法忍。时彼众会有诸菩萨各心念言。密迹金刚力士。久如当逮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得佛道时所号为何。其佛国土严净功勋为何等类。诸菩萨众成就云何。尔时世尊。知众菩萨心念本末。寻时即笑。无央数亿百千光明从佛口出。照于十方无限世界。蔽日月光。盖魔宫殿。光还绕佛无央数匝。从顶上入。时寂意菩萨即从坐起。偏出右臂。叉手礼佛。以偈叹佛而问笑意

  巍巍犹紫金  妙光舍众垢

  意寂然坚住  如日在虚空

  其光大盛明  悉消诸幽冥

  今所以显现  人中尊宣之

  惔怕如莲花  生立淤泥中

  其茎根在水  稍长无垢秽

  功勋甚馨香  意念转广远

  唯安住说之  何故而欣然

  其意慧永安  寂然以柔和

  慈愍日增益  消除众垢秽

  以智慧光明  蠲去诸闇冥

  安住如莲花  弃舍众狐疑

  如哀修道场  奉行得自在

  口面演光明  干竭众爱欲

  开化于众生  令其眼清净

  安住消逆贼  除去众瑕疵

  晓了生死无  众生之性行

  以训觉所有  诸天世间人

  一切普众会  观大圣颜貌

  今所笑现义  唯为分别说

  佛告寂意菩萨。见密迹金刚力士乎。白曰。已见世尊。佛言。是密迹金刚力士。已当供养贤劫诸如来众。将护正经。受而持之。道利开益无量众生。从是没已。生阿閦佛土。在妙乐世以生彼土。其阿閦佛为诸菩萨。宣千八百印。皆当逮是。归于道义。往反周回。然后来世。见不可计无数如来。稽首自归净修梵行。然后来世。过此劫数积累德本。逮致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以得至佛。号金刚步。出现于世。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世界曰普净。劫曰严净。又彼寂意。普净世界神妙丰炽安隐。五谷卒贱自然无价。众民滋盛天人甚多。合以七宝金银琉璃水精车[(王*巨)/木]马瑙珊瑚真珠。以成佛土城。有八交道平等若掌。其地柔软如天綩綖。如兜率天。被服食饮宫殿屋宅。园观浴池校露楼阁。其佛国土巍巍如是。诸天人民自然显发。如天妓乐。悬诸彩幡竖好幢盖。烧众名香。雨宝众花遍散其土。上虚空中罗列众盖。和雅妓乐。其佛国土无有恶趣三苦之毒。亦无八难不闲之处。所有诸业。如兜率天。被服饮食宫殿园观校露楼阁。等无有异。天人不别。诸天人民皆慕微妙。唯志佛道。又其佛土无有二乘。无有声闻缘觉之名。纯诸菩萨。其如来尊宣不退转菩萨大法。其金刚步世尊。诸菩萨众不可称计。无能限量。亿百千载。其佛国土无有恶姓疽嫉之行。无有毁戒堕邪见者。此国土人皆至究竟。好慕佛法。无有盲聋喑痖瘿瘇。性行和雅。悉二十八相庄严其身。又其如来现在世时。寿八小劫。其诸天人临欲寿终。如来至真常为讲法。演身光明。皆照三千大千世界。时诸天人蒙斯光明。悉决众疑。叹法随佛。各心念言。当往诣佛咨受经典。或以己身神足之力。往诣佛所。或有学人承佛圣旨往诣佛所。佛住虚空去地百千仞。在其世界。于四衢路周一大座。告于十方可悦一切诸来众会以如来辞。为诸菩萨敷演经道。唯宣大乘无极大道。其佛国土无有一人违逆世尊教。亦无诽谤骂詈毁辱者。一切众生诸根明利。其慧通达。土无君王。唯佛世尊以为法王。其土人民无有吾我。无受业处。悉无我所不主田宅。诸天人民。皆悉如是。其金刚步如来至真。所欲受食。以愍伤故。先宿晡时现佛身像。着衣持钵住其门前。其家则知便心念言。佛愍念我欲就我食。即夜庄严施设床座。清净布具。甘美供饍若干种味。明旦早往日时以到。佛与圣众往入其舍。饮食毕讫行澡水竟。佛为施家随时说经。其人逮得不退转法。当成无上正真道。已乃为说讫。佛从坐起还归精舍。若佛宴坐在于静室。时诸菩萨。各从本行所逮三昧。而自修已。如是寂意。其佛世界功勋快善。无量巍巍殊特如是。土地严净普平博好。快不可量。佛说是经法。授密迹金刚力士决时。应时会中二万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诸来会者各各心念。愿生其土。佛即记说。金刚步。成佛道时。诸愿见者皆生彼土。其佛授决。亦皆当成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尔时密迹金刚力士。从佛闻斯所授决已。欢喜踊跃。以持金刚投之虚空适投空中。应时三千大千佛土六反震动。光照十方。天雨众华纷纷如雪。箜篌乐器不鼓自鸣。一切众会各在右手。自然有华香若干种品幢盖众饰。各执持行。于时密迹金刚力士。以宝花香幢盖缯幡。周匝绕佛。以偈叹曰

  广法普自在  法藏不可尽

  晓了分别法  导利益众生

  以付授我义  常乐以法施

  极奉行正法  住道愿自归

  智慧能清净  明了所行业

  其名闻三世  功勋度无极

  其智通三处  能仁无所著

  以度众挂碍  班宣快济厄

  清净犹月净  颜貌甚鲜明

  斯曜极远照  喻于日火光

  其音殊妙好  和声喻梵天

  宣布于愍哀  稽首众生宝

  自显现其身  示有形寿命

  唯愿班宣法  演布文字音

  虽讲说经法  亦无有法想

  度脱于众生  亦无有人想

  世尊所开化  谁能报佛恩

  设一切众生  积行无量劫

  唯启受佛教  志不在余业

  己身能奉行  复化他人众

  于时密迹金刚力士。绕佛众会竟七匝已。手执众花及与宝盖。供上散佛。适供散佛。应时四天下一切方域。自然化生若干品花。庄严校饰八重交道。八味池水。承佛威神靡不周遍。巍巍难限。尔时寂意菩萨问密迹金刚力士。如来以授仁者道决答曰族姓子。以见授决所受道决。自然如梦。又问。仁者受决为何所逮。答曰族姓子。所受决者为无所逮。又问何所不逮。答曰。不逮吾我。不得人寿命。不得五阴六衰四大。不见现世度世之业。不逮诸罪及与不罪。无漏不漏。尘劳嗔恨。有为无为。生死无为。悉不逮是。此族姓子。乃曰受决。寂意又问。设无所逮谁为受决。答曰。无所逮者乃曰为逮。又问。若无吾我。谁为受决。谁授决者。答曰。其有受决及授决者。适俱平等本际无二。又问密迹。若无本际。彼谁受决。答曰。本际无生亦无所灭无有二际。以是本际今日受决。又问。住何本际而受决也。住于自然。无二本际。无我本际。无人寿命。住于自然。乃曰受决。又问。吾我本际住在何所。答曰如来所住。又问。无所识知。为何所知。答曰其所识知为无所知。又曰。若无所告语为无所语。又问。设无所语为何所教。答曰。教无所教。又问。何谓教无所教。答曰一切诸法悉无所教。又问。说无所教云何知之。答曰设无所教所知若斯。又问。云何教所知。答曰。不问所知。又问。云何不问所知。答曰。识无放逸。又问。何谓识无放逸。答曰。自归要谊。又问。何谓自归要谊。答曰。不见无谊。又问。何谓不见无谊。答曰不以于谊亦非无谊。乃曰为谊。又问。何谓不以于谊。亦非无谊乃曰谊乎。答曰。其不以谊亦非无谊。彼则进谊。又问。若以无谊不成法义乎。答曰。其法义者。云何义乎。所以者何。其趣义者则为非法。不成为法。又问。何谓为法。答曰。法无音响乃曰为法。又问。法无音响何谓为法。答曰。其于彼法无有文字。乃曰为法。其无所得。彼法无音。无有言词。又问密迹。何谓所逮。答曰族姓子。如所可逮。是乃名曰一切无逮。离于所得。又问密迹。是曰我所逮得如来。其习诸法乃能逮得。又问。岂能寂然吾我之心。一切所宣智慧之明。因其文字宣如来业。不以无逮。不以当逮。又问。其所逮者。何所不可。答曰。口之所说为不可也。又问。口之所说心倚文字。则为不可。又问。何谓为可。答曰。其无所逮。彼无所教。其无所教知则不自知。不知他人。其不自知不知他人。乃曰为可。又问。不可谁为是本。可谁为是本。答曰。所受是本。又问。所受谁是其本。答曰。所倚为本。又问。所倚谁是其本。答曰。虚伪妄想即是其本。又问。虚伪妄想谁是其本。答曰。虚伪妄想尘劳是本。又问。虚伪妄想尘劳何所是本。答曰。慕着是本。又问。慕着何所是本。答曰。色声香味细滑所著是本。又问。何所著本。答曰。恩爱结集是曰着本。于是诸着而无所慕。乃曰无著。是为寂意。诸恩爱结求于所著。永无所著。诸佛世尊为班宣法。重说是法。授密迹金刚力士决时。五百比丘众漏尽意解。二百菩萨得无所从生法忍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大宝积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108】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