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三十七 ▪第2页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空奉献。是人所有善根叵知其边速尽苦际。何以故。舍利子。如来善通达法界故。若人于如来所起一念善心者。尽于苦际毕竟不坏
尔时长老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如来不思议大智离识而转不。佛言不也。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若如是者云何为智。云何为识。佛言。舍利子。有四识住识。依此住故名识住。何者为四。所谓色识住者识缘于色识住色中。由如此故生喜住着。转加增长坚固广大。受识住者识缘于受识住受中。由如此故生喜住着。转加增长坚固广大。想识住者识缘于想识住想中。由如此故生喜住着。转加增长坚固广大。行识住者识缘于行识住行中。由如此故生喜住着。转加增长坚固广大。舍利子。如是等相名之为识。复以何等名之为智。所谓不住五受蕴中了达识蕴。是名为智。又舍利子。所言识者。谓能了别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是名为识。所言智者。若有不住四大界中能善通达识之法界不相离者是名为智。又舍利子。所言识者。谓能了别眼所知色。耳所知声。鼻所知香。舌所知味。身所知触。意所知法。是名为识。所言智者。于内寂静不行于外。唯依于智。不于一法而生分别。及种种分别。是名为智。又舍利子。从境界生是名为识。从作意生是名为识。从分别生是名为识。无取无执。无有所缘。无所了别。无有分别。是名为智。又舍利子。所言识者。住有为法。何以故。无为法中识不能行。若能了达无为之法。是名为智。又舍利子。住生灭者名之为识。不生不灭无有所住。是名为智。舍利子。如是诸相若识若智。是名如来第三不思议大智。若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是不思议大智无障无碍。一切法中依之而起。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无量殑伽沙 十方界草木
尽焚成墨灰 亿载磨于海
十力智深妙 取滴示含生
如实分别知 此某界树等
如是十方界 尘水示如来
佛智等虚空 遍晓无疑滞
十方众生心 发贪嗔痴行
如实悉能知 无增减解脱
十力世尊智 照明于法界
无分别离思 佛子能信受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大光。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舍利子。诸佛如来善通达法界故。不可思议。由通达故一切如来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佛之世界而无障碍。舍利子。譬如空中无诸云雾。日轮炎盛放大光明遍照于世。如是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放大光明遍照一切。亦复如是。又舍利子。如世间中灯油之光。于萤火光为广为大。显照明净超过最胜。烛炬之耀超胜灯光。庭燎火聚又胜烛炬。药草发光踰于火聚。星宿之光倍过药草。满月流光又过星耀。炎盛日光踰超于月。四天王天身所发光宫殿光。墙壁光。庄严具光。倍胜于前不可为喻。如是展转。乃至他化自在天身。宫殿墙壁身庄严具。皆发光明又倍于上。梵身天光。梵辅天光。梵众天光。大梵天光。如是少光。无量光。光净。少净乃至遍净。广果。有想。无想。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天。所有身光。宫殿光。墙壁光。庄严具光。比前诸光为最第一。如是色究竟天所有光明。比于如来正遍知光。而如来光超过于彼。微妙显照最胜明净。广大第一不可为喻。何以故。舍利子。如来光者不可思议。从无量戒聚生。从等持聚生慧聚解脱聚。解脱智见聚生。从如是等无量功德之所由生。又舍利子。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诸光。比如来光百倍。不及其一。乃至优波尼商倍不及其一。如是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复次舍利子。如赡部捺陀金置凡金中。令彼凡金犹如墨聚失于明照。如是舍利子。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光明。若于如来光前不能明照亦复如是。又一切世间所有诸光。于如来光前不可说言。有光有净有胜有上有无上也
复次舍利子。汝今当知如来不为怜愍众生摄持此光。令周一寻者但以一分业所生光。则能遍照三千大千佛之世界。令日月光悉不复现。若如是者不可分别有昼有夜。不可分别有月半月。及以时节岁数分齐。但为怜愍诸众生故现周一寻。舍利子。若如来应正遍知。发意欲以光明遍满。无量无数无边世界则能遍照。何以故。舍利子。如来以得第一般若波罗蜜多故。舍利子。我今为汝更说譬喻重明此义。诸有智者倍增显了。舍利子。假使有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置衣襟中往至东方。过尔所微尘数世界乃下一尘。如是展转尽此微尘。而此东方所有世界未尽其边。如是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舍利子。于汝意云何。颇有人能得是世界诸边际不。舍利子言。不也薄伽梵。不也苏揭多。舍利子。是诸世界所有诸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而如来光最为第一。彼一切光于如来光百倍不及其一。乃至优波尼啇分不及其一。如是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舍利子。如来发意。欲以光明遍照一切世界。则能遍照。何以故。由如来得第一般若波罗蜜多故。舍利子。如来光者无有障碍。所有墙壁。若树若木。若轮围山。大轮围山。乾陀摩达那山。目脂邻陀山。大目脂邻陀山。伊沙陀罗山。雪山黑山。及苏迷卢山王。如是等皆不能障。佛之光明悉能洞彻。遍照三千大千世界。舍利子。少智众生不能信解如来光者。或有众生见如来光唯照一寻。次有智者见如来光照于二寻。次有智者见如来光照拘卢舍。次大智者乃至能见如来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舍利子。乃至百千世界主梵天王。能见如来光明遍照百千世界。如是展转。乃至已登上地诸大菩萨摩诃萨。能见如来光明遍照无量无边世界。舍利子。如来为欲怜愍诸众生故。又放光明遍照如虚空等诸众生界。舍利子。是名第四如来不思议光。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说是大光不可思议如虚空已。无惑无疑清净信受。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日月等光明 及诸释梵等
乃至色究竟 无光等佛者
色究竟天光 遍照三千界
比佛一毛光 十六不及一
如来所放光 遍满虚空界
诸大慧众生 方能见如是
佛光无有边 量等虚空性
随所化众生 见光有差别
如有生盲者 不见日光明
彼不见光照 谓日光无有
下劣诸众生 不见佛光明
彼不见光照 谓佛光无有
或见光一寻 或见拘卢舍
或及一由旬 或满三千界
已住于大地 大慧光菩萨
或住八九地 至于十地者
如来超彼地 光轮无有边
不思议佛土 施作诸佛事
诸佛不思议 佛光不思议
信者及获福 亦尔难思议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可思议净尸罗众及三摩地众。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舍利子。汝等应知如是正说。若诸含识在于世间。奉持尸罗清净无染。由清净故。当知是人成就清净身业。成就清净语业。成就清净意业。是人虽复常处世间。而不为彼世法所染。当知是人为婆罗门。为离诸恶。为沙门者为寂静者。是名第一修静虑者。得第一三摩地波罗蜜多者。舍利子。如是含识则是如来。如是说者是名正说。何以故。舍利子。我初不见诸天世间。若魔若梵若沙门若婆罗门。及余天人阿素洛等。具有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清净尸罗三摩地众等如来者。何以故。舍利子。如来以得第一尸罗三摩地波罗蜜多故。舍利子。汝今欲闻佛说如来尸罗波罗蜜多譬喻不。舍利子言。今正是时薄伽梵。今正是时苏揭多。世尊。若诸苾刍闻佛所说如来尸罗波罗蜜多譬喻者。如所闻已当共受持。佛告舍利子。善哉善哉。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舍利子。于汝意云何。诸众生界与大地界何者最多。舍利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者。众生界多非地界也。佛言。如是如是。舍利子。众生界多非如地界。舍利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所有众生。彼一切众生于一刹那顷。或一牟呼罗多顷。或一罗婆顷。假使同时皆得人身。舍利子。彼一切众生得人身已。于一刹那乃至一罗婆顷。假使同时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一一如来复化作尔所如来。是一一所化如来各有千头。是一一头各有千口。是一一口各有千舌。时彼一切诸化如来。皆悉成就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又成就佛无障无碍无尽辩才。舍利子。是诸如来以尔所舌。布演无碍无尽辩才。依一如来尸罗波罗蜜多众无量称赞。虽经拘胝那庾多百千大劫。如是称赞而如来戒众犹不能尽。舍利子。如来戒众无量无边。无有穷尽不可思议。是诸如来无上智慧。无碍无障无尽辩才。亦无穷尽不可思议。乃至诸化如来未至。同时入大涅槃。赞说如来戒众亦不能尽。何以故。如来戒众及诸世尊。无上智慧无碍辩才。此二俱是不可思议故。无量无数与虚空界平等平等。舍利子。且置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假使东方殑伽沙等世界中所有众生。如是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十方殑伽沙等世界中所有众生。彼一切众生于一刹那顷。乃至罗婆顷。同时皆得人身。俱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广说。乃至如来戒众。及诸如来无上智慧无碍辩才。俱是不可思议无量无数。与虚空界平等平等。何以故。舍利子。由如来证得第一尸罗波罗蜜多故
尔时佛告舍利子。汝今欲闻佛说如来三摩地波罗蜜多譬喻不。舍利子言。今正是时。若诸苾刍闻佛所说。如来三摩地波罗蜜多譬喻者。如所闻已当共奉持。佛告舍利子。假使有时于此世间。劫将欲烧由第七日。彼日出故。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烧然。如是极然遍极然大洞然。舍利子。当知如来于此大洞然等世界之内。随于一处。假使如来在中若依经行若住若坐若卧。当知此处成就十种甚希奇法不可思议。舍利子。何等名为十希奇法。所谓如来游止之处。不加功力坦然平正犹如掌中。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一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洞然等。如来在中若依经行若住坐卧。其处自然高踊显敞无杂瓦石。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二甚希奇法。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洞然等。如来在中若依经行若住坐卧。其处自…
《大宝积经三十七》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