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宝积经》

「宝积部·涅槃部」经文310卷11页码:P0001
唐 菩提流志译并合

  《大宝积经》四十四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尸罗波罗蜜品第七之三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具足如是清净尸罗。于诸行中常恒发起不可乐想。于诸众生起父母想。于彼有情起难保想。于妙五欲起非妙想。于受了别起无识想。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作是观已。不起平等不平等心。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作如是观。若当发起心平等者。应超出心入于寂灭。若当发起心不平等。应令染心转不平等。如是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染心起灭由随眠故。彼心体生于所缘境妄心计净。若能了知彼不如理而体不净。如是知已便得解脱。若彼解脱即尽于彼。彼何所尽。所谓贪尽嗔尽痴尽。如是尽者。即非贪尽嗔尽痴尽。何以故。若刹那贪有灭尽者。即应贪异尽异。若如是者贪应是实尽亦是实。若贪是实不应灭尽。然舍利子。一切有情皆由不正思惟如理作意故生于贪欲。夫贪欲者分别所起。若无分别计执斯断。若断计执即无有实。由无实故中无所贪。由无贪故即是真实。若是真实于中无苦。由无苦故则无烧恼。无烧恼故即是真实。若是真实于中无热。由无热故是即清凉。是即涅槃。于涅槃中无有贪爱。何以故。舍利子。夫涅槃者无有思虑。我当除灭如是贪爱。贪爱尽故名得涅槃。若如是者即能贪异所贪亦异。涅槃复异。此若异者。则于彼为彼。若于彼为彼。智者应当寻思彼实。如是求已不得坚实。若无坚实即为是虚。若是虚者即为寂静。若寂静者即为是空。空无何法谓我我所。若常若恒若住若变异法。则无有情。则无命者。由如是故。于贪嗔痴则无所起。舍利子。以何等故。有我我所计此为我。此我所有起我我所。颠倒计我故执我所。执我所故便有所作。于所作中起四种行。云何为四。谓身所作。语心所作。由意思惟发粗恶语。从此便生运身加害。舍利子。一切愚痴凡夫。由起自他别异想故。为想所执。为想所缚。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故。于如是事知颠倒已。不与诸行而相习近。何以故。由习近故则生怖畏。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今为求无怖畏故。度诸众生。不宜于彼而生怖畏。我当与之共为亲爱

  复次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依尸罗波罗蜜多故。于一切众生起父母想。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作是思惟。无有众生于彼过去久远世来非父非母易可得者。何以故。一切众生。定曾为我若父若母。然由于彼生贪心故。舍于母想。生嗔心故舍于父想。流转生死不能断绝。是故舍利子。菩萨摩诃萨。由斯事故。深思惟已。于诸众生起眷属想。舍利子。如彼过去超阿僧企耶广大无量不可思议劫。尔时有佛名最胜众。出现于世。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彼佛住寿九拘胝岁。与九拘胝那庾多大声闻众同共集会。尔时有一菩萨。名为得念。生在王宫。形貌端严众所乐见。成就第一圆净色相。然此菩萨初生之时。父母各以八万四千童少婇女。而以赐之。亲友眷属。复以八万四千诸妙彩女。而用上之。父母知友。复以彩女八万四千奉于菩萨。为欲生长常随翼从。舍利子。时菩萨父。为是菩萨起三时殿。热时雨时及以寒时。令彼菩萨居重殿上。随时而住。又令无量百千伎乐。围绕菩萨而娱乐之。尔时菩萨闻诸乐音。将举其声起生灭想。而现在前。乐音暂止。便思此声依何而起。何处而生。依何而息。何处而灭。尔时菩萨作是观时。不起昼夜差别之想。唯恒发起无常之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舍利子。尔时得念菩萨。四万岁中未曾于乐而生耽着。又四万岁于诸欲中未曾贪染。是时菩萨住深宫中。入四静虑发五神通。即从内宫以神足力身升虚空。往最胜众如来应正等觉薄伽梵所。既到彼已请问彼佛。得少善法旋还本宫。舍利子。是得念菩萨。于彼如来入涅槃日。复往如来所住之处。问诸苾刍。最胜众佛今为何在。我今欲见亲觐供养。时诸苾刍告得念曰。善男子。汝不知耶。如来今者已般涅槃。尔时菩萨。既知如来般涅槃已。即于是处举身投地。涕泣闷绝。良久乃苏。便说颂曰

  如是照世间  到诸法彼岸

  我住放逸地  如何自欺诳

  百千劫拘胝  如来乃一现

  而我不奉事  谁当作依救

  如我自惟忖  我母非亲善

  何不赞如来  令我初生见

  父亦非亲善  陷我于诸欲

  既被所拘执  乖事世间依

  不闻佛所说  六十妙音声

  生为失大利  谓不事佛故

  到诸法彼岸  利世大悲者

  我憍逸所执  不事两足尊

  千亿那庾劫  见诸佛甚难

  我不修供养  灭后方来至

  今我重思忖  父母俱非善

  当我初生时  何不为赞佛

  令见最胜尊  常住如来所

  广修诸供养  及听闻正法

  如来所宣畅  六十妙音声

  而我未曾闻  灭后方来至

  我今失大利  涅槃后方来

  无为演妙法  如先佛所说

  舍利子。尔时得念菩萨。即于是处悲啼而起。往最胜众如来般涅槃床。既到彼已哀恸悲噎。右绕如来满百千匝。却住一面而说颂曰

  佛为群生真实尊  显扬无上微妙法

  我今发起至诚心  为获最胜菩提故

  我今敬礼如来足  世界真言大慧者

  愿我当获如斯智  等最胜尊之所得

  我昔羸劣无智慧  堕在魔罗品类中

  安处居家多迫迮  不得奉事人中上

  我已曾修胜妙福  由此暂得觐如来

  然佛不垂开正法  故我于今受极苦

  我今天龙等众前  兴发至诚真谛语

  若我本期如实者  当依所言无不遂

  愿我当于未来世  诸佛出现人中尊

  见甚深义广大用  宣说无上真实法

  尔时诸难我不生  既生诸欲不亲近

  女色自在无随转  摧坏魔罗之囹圄

  生生常得见诸佛  无上正法现前闻

  由睹诸佛净信生  生净信已修诸行

  若我所发至诚言  必当谛实非虚者

  由此如来还起坐  如从重睡欻然觉

  菩萨适发诚言已  如来应时便起坐

  百千拘胝诸天众  以上妙衣而奉散

  菩萨是时心喜悦  举身上踊住虚空

  既在虚空安住已  以妙伽他赞最胜

  慈心利世大明照  第一说者大神通

  觉悟愍念世间依  演宣无上正法者

  舍利子。尔时得念菩萨。宣说如是诸赞颂已。欲令大众倍欢悦故。复于佛前而说颂曰

  我于未来当作佛  示现授记人中尊

  汝等大众应随学  于如来所兴供养

  世间依怙不思议  谁有于斯不生信

  哀愍我等及众生  已入涅槃还重起

  舍利子。是得念菩萨。于最胜众如来法中。大设供养殖诸善本。即以如是善根力故。于此命终。生彼善趣诸天世界。经二十大劫拘胝。不堕恶趣。又经二十大劫拘胝。不受欲乐。舍利子。是得念菩萨。于如是时亲觐奉事七千诸佛。于诸佛所广设供养。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常修梵行。于最后劫来世之时。得胜上身自善根力之所发起。成等正觉。号娑罗王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出现于世。舍利子。是娑罗王佛。寿二十拘胝岁。与诸弟子再会说法。第一大会声闻弟子有二十拘胝。第二大会有四十千一切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获大势力。乃至得到诸心自在第一彼岸。舍利子。彼佛世尊般涅槃后。流布舍利广起灵庙。正法住世满十千岁。尔时薄伽梵。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舍利子当知  是得念菩萨

  二十劫拘胝  未曾堕恶道

  又经如是劫  不习诸贪欲

  于是中间时  七千佛灭度

  爱乐诸佛法  常修清净行

  最后悟菩提  号娑罗王佛

  三十拘胝千  住无上正觉

  悟上菩提已  利益诸众生

  二十拘胝岁  广宣微妙法

  二十拘胝众  及余四十千

  一切尽诸漏  皆佛之仙众

  彼佛涅槃后  舍利广流布

  灵庙具足满  六十千拘胝

  灭后法住世  经于十千岁

  闻佛说正教  皆生清净信

  如来所说法  智者不生疑

  终不堕恶道  速证于寂灭

  复次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故。清净戒众。于诸众生起父母想。何以故。我于往昔生贪心故舍于母想。生嗔心故舍于父想。我今行尸罗波罗蜜多。安住净戒。于彼诸欲。恒兴起厌违背之心。是菩萨摩诃萨。为除贪故。以正作意。于诸欲中。起于真实违厌之想。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由起如是正思惟故。能自了知诸欲之相。又能了知诸欲违厌。舍利子。云何名为了知诸欲。及能了知诸欲违厌。舍利子。所言诸欲名为贪爱。谓贪眼识所识诸色。是名为欲贪爱耳识所识诸声。是名为欲。如是贪爱。鼻识所识诸香。舌识所识诸味。身识所识诸触。是名为欲。舍利子。若有贪爱则有执着。夫执著者名之为结。结名发起。发起名缚。又亦名为不实戏论。如是舍利子。一切众生。皆为不实戏论诸缚所缚。缠缚遍缚。增上遍缚不得解脱。舍利子。一切众生为谁缚故。名之为缚。所谓色缚所缚故。名之为缚。乃至声香味触缚所缚故。名之为缚。又何等故名为色缚。谓于自身所得诸色。妄起我想。命者之想。数取趣想。常想恒想。不变异想。实想全想。一合之想。如是等想名为色缚。舍利子。何等名为色缚所缚。谓于所起我自体相。深亲宝重广兴我爱。于诸妻妾一切女色。恋着不已。如是名为色缚所缚。舍利子。是诸众生。既得受用诸欲法已。造不善业。不如实知诸欲过失。云何名为诸欲过失。舍利子。一切诸欲无非过失。是故智者。于诸过失不应生欲。然趣恶道是欲重过。吾当为汝开示其相。舍利子。云何名为能趣恶道诸欲重过。舍利子。我说一切习近欲时。无有少恶而不造者。彼若报熟。无有少苦而不摄受。是故舍利子。我观一切千世界中。众生大怨无过妻妾女色诸欲。何以故。舍利子。夫有智者即是如来。言无智者谓群生也。若诸智者之所诃毁。是名真实。若诸无智之所摄受。则非真实。舍利子。诸无智者何所摄受。所谓摄受诸有为法。摄受妻妾女色诸欲及男女等。彼无智者。又为妻子诸女色等之所摄受。如是展转更相摄受。则不摄受于彼圣道。舍利子。彼无智者。为于男女妻妾诸女色等所缠缚故。于诸善法多生障碍。何所障碍。所谓障碍出家。障碍尸罗。障碍静虑。障碍天道。障碍涅槃。又能障碍诸妙善法。…

《大宝积经四十四》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