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二十九 ▪第3页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尊者沙门二十亿知法已。至得阿罗诃。彼时。尊者沙门二十亿得阿罗诃已。而作是念。今正是时。我宁可往诣世尊所。说得究竟智耶
于是。尊者沙门二十亿往诣佛所。稽首作礼。却坐一面。白曰。世尊。若有比丘得无所著。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重担已舍。有结已解。自得善义。正知解脱者。彼于尔时乐此六处。乐于无欲。乐于远离。乐于无诤。乐于爱尽。乐于受尽。乐心不移动。世尊。或有一人而作是念。此贤者以依信故。乐于无欲者。不应如是观。但欲尽.恚尽.痴尽。是乐于无欲
世尊。或有一人而作是念。此贤者以贪利称誉求供养故。乐于远离者。不应如是观。但欲尽.恚尽.痴尽。是乐于远离。世尊。或有一人而作是念。此贤者以依戒故。乐于无诤者。不应如是观。但欲尽.恚尽.痴尽。是乐于无诤。乐于爱尽。乐于受尽。乐心不移动。世尊。若有比丘得无所著。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重担已舍。有结已解。自得善义。正智正解脱者。彼于尔时乐此六处
世尊。若有比丘学未得意。求愿无上安隐涅槃者。彼于尔时成就学根及学戒。彼于后时。诸漏已尽而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者。彼于尔时成就无学根及无学戒。世尊。犹幼少童子。彼于尔时成就小根及小戒。彼于后时具足学根者。彼于尔时成就学根及学戒
如是。世尊。若有比丘学未得意。求愿无上安隐涅槃者。彼于尔时成就学根及学戒。彼于后时。诸漏已尽而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者。彼于尔时成就无学根及无学戒。彼若有眼所知色与对眼者。不能令失此心解脱.慧解脱。心在内住。善制守持。观与衰法。若有耳所知声.鼻所知香.舌所知味.身所知触.意所知法与对意者。不能令失此心解脱.慧解脱。心在内住。善制守持。观兴衰法
世尊。犹去村不远有大石山。不破不缺不脆。坚住不空合一。若东方有大风雨来。不能令摇。不动转移。亦非东方风移至南方。若南方有大风雨来。不能令摇。不动转移。亦非南方风移至西方。若西方有大风雨来。不能令摇。不动转移。亦非西方风移至北方。若北方有大风雨来。不能令摇。不动转移。亦非北方风移至诸方。如是彼若有眼所知色与对眼者。不能令失此心解脱.慧解脱。心在内住。善制守持。观兴衰法。若有耳所知声.鼻所知香.舌所知味.身所知触.意所知法与对意者。不能令失此心解脱.慧解脱。心在内住。善制守护。观兴衰法
于是。尊者沙门二十亿说此颂曰
乐在无欲 心存远离
喜于无诤 受尽欣悦
亦乐受尽 心不移动
得知如真 从是心解
得心解已 比丘息根
作已不观 无所求作
犹如石山 风不能动
色声香味 身触亦然
爱不爱法 不能动心
尊者沙门二十亿于佛前说得究竟智已。即从坐起。稽首佛足。绕三匝而去
尔时。世尊。尊者沙门二十亿去后不久。告诸比丘。诸族姓子。应如是来于我前说得究竟智。如沙门二十亿来于我前说得究竟智。不自誉。不慢他。说义现法随诸处也。莫令如痴增上慢所缠。来于我前说得究竟智。彼不得义。但大烦劳。沙门二十亿来于我前说得究竟智。不自誉。不慢他。说义现法随诸处也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沙门二十亿经第七竟(一千七百三十九字)
(一二四)
中阿含大品八难经第八(第三念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人行梵行而有八难.八非时也。云何为八。若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出世说法。趣向止息。趣向灭讫。趣向觉道。为善逝所演。彼人尔时生地狱中。是谓人行梵行第一难.第一非时
复次。若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出世说法。趣向止息。趣向灭讫。趣向觉道。为善逝所演。彼人尔时生畜生中。生饿鬼中。生长寿天中。生在边国夷狄之中。无信无恩。无有反复。若无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谓人行梵行第五难.第五非时
复次。若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出世说法。趣向止息。趣向灭讫。趣向觉道。为善逝所演。彼人尔时虽生中国。而聋痖如羊鸣。常以手语。不能知说善恶之义。是谓人行梵行第六难.第六非时
复次。若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出世说法。趣向止息。趣向灭讫。趣向觉道。为善逝所演。彼人尔时虽生中国。不聋.不痖.不如羊鸣。不以手语。又能知说善恶之义。然有邪见及颠倒见。如是见.如是说。无施.无斋。无有咒说。无善恶业。无善恶业报。无此世彼世。无父无母。世无真人往至善处.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是谓人行梵行第七难.第七非时
复次。若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不出于世。亦不说法。趣向止息。趣向灭讫。趣向觉道。为善逝所演。彼人尔时生于中国。不聋.不痖.不如羊鸣。不以手语。又能知说善恶之义。而有正见不颠倒见。如是见.如是说。有施.有斋。亦有咒说。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是谓人行梵行第八难.第八非时
人行梵行有一不难.有一是时。云何人行梵行有一不难.有一是时。若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出世说法。趣向止息。趣向灭讫。趣向觉道。为善逝所演。彼人尔时生于中国。不聋.不痖.不如羊鸣。不以手语。又能知说善恶之义。而有正见不颠倒见。如是见.如是说。有施.有斋。亦有咒说。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是谓人行梵行有一不难.有一是时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若得人身者 说最微妙法
若有不得果 必不遇其时
多说梵行难 人在于后世
若得遇其时 是世中甚难
欲得复人身 及闻微妙法
当以精勤学 人自哀愍故
谈说闻善法 莫令失其时
若失此时者 必忧堕地狱
若不遇其时 不闻说善法
如商人失财 受生死无量
若有得人身 闻说正善法
遵奉世尊教 必遭遇其时
若遭遇此时 堪任正梵行
成就无上眼 日亲之所说
彼为常自护 进行离诸使
断灭一切结 降魔魔眷属
彼度于世间 谓得尽诸漏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难经第八竟(一千三十三字)
(一二五)
中阿含大品贫穷经第九(第三念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有欲人贫穷。为大苦耶
诸比丘白曰。尔也。世尊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若有欲人贫穷举贷他家财物。世中举贷他家财物。为大苦耶
诸比丘白曰。尔也。世尊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若有欲人举贷财物。不得时还。曰曰长息。世中长息。为大苦耶
诸比丘白曰。尔也。世尊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若有欲人长息不还。财主责索。世中财主责索。为大苦耶
诸比丘白曰。尔也。世尊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若有欲人财主责索。不能得偿。财主数往至彼求索。世中财主数往至彼求索。为大苦耶
诸比丘白曰。尔也。世尊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若有欲人财主数往至彼求索。彼故不还。便为财主之所收缚。世中为财主收缚。为大苦耶
诸比丘白曰。尔也。世尊
是为世中有欲人贫穷是大苦。世中有欲人举贷财物是大苦。世中有欲人举贷长息是大苦。世中有欲人财主责索是大苦。世中有欲人财主数往至彼求索是大苦。世中有欲人为财主收缚是大苦。如是若有于此圣法之中。无信于善法。无禁戒.无博闻.无布施.无智慧于善法。彼虽多有金.银.琉璃.水精.摩尼.白珂.螺璧.珊瑚.琥珀.码瑙.[王*毒]瑁.砗渠.碧玉.赤石.琁珠。然彼故贫穷。无有力势。是我圣法中说不善贫穷也
彼身恶行。口.意恶行。是我圣法中说不善举贷也。彼欲覆藏身之恶行。不自发露。不欲道说。不欲令人诃责。不顺求。欲覆藏口.意恶行。不自发露。不欲道说。不欲令人诃责。不顺求。是我圣法中说不善长息也。彼或行村邑及村邑外。诸梵行者见已。便作是说。诸贤。此人如是作.如是行.如是恶.如是不净。是村邑刺。彼作是说。诸贤。我不如是作.不如是行.不如是恶.不如是不净。亦非村邑刺。是我圣法中说不善责索也
彼或在无事处。或在山林树下。或在空闲居。念三不善念欲念.恚念.害念。是我圣法中说不善数往求索也。彼作身恶行。口.意恶行。彼作身恶行。口.意恶行已。因此缘此。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是我圣法中说不善收缚也。我不见缚更有如是苦.如是重.如是粗.如是不可乐。如地狱.畜生.饿鬼缚也。此三苦缚。漏尽阿罗诃比丘已知灭尽。拔其根本。永无来生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世间贫穷苦 举贷他钱财
举贷钱财已 他责为苦恼
财主往求索 因此收系缚
此缚甚重苦 世间乐于欲
于圣法亦然 若无有正信
无惭及无愧 作恶不善行
身作不善行 口意俱亦然
覆藏不欲说 不乐正教诃
若有数数行 意念则为苦
或村或静处 因是必有悔
身口习诸行 及意之所念
恶业转增多 数数作复作
彼恶业无慧 多作不善已
随所生毕讫 必往地狱缚
此缚最甚苦 雄猛之所离
如法得财利 不负得安隐
施与得欢喜 二俱皆获利
如是诸居士 因施福增多
如是圣法中 若有好诚信
具足成惭愧 庶几无悭贪
已舍离五盖 常乐行精进
成就诸禅定 满具常弃乐
已得无食乐 犹如水浴净
不动心解脱 一切有结尽
无病为涅槃 谓之无上灯
无忧无尘安 是说不移动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贫穷经第九竟(一千一十字)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中阿含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31】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