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八 ▪第3页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字说有四义。谓佛法僧及以对法。言对法者随顺世间。如调婆达示现坏僧。化作种种形貌色像。为制戒故智者了达不应。于此而生畏怖。是名随顺世间之行。以是故名鲁流卢楼
吸气舌根随鼻之声。长短超声随音解义。皆因舌齿而有差别。如是字义能令众生口业清净。众生佛性则不如是假于文字然后清净。何以故。性本净故虽复处在阴界入中。则不同于阴入界也。是故众生悉应归依诸菩萨等。以佛性故等视众生无有差别。是故半字于诸经书记论文章而为根本。又半字义皆是烦恼言说之本。故名半字。满字者乃是一切善法言说之根本也。譬如世间为恶之者名为半人。修善之者名为满人。如是一切经书记论皆因半字而为根本。若言如来及正解脱入于半字。是事不然。何以故。离文字故。是故如来于一切法无碍无著真得解脱。何等名为解了字义。有知如来出现于世能灭半字。是故名为解了字义。若有随逐半字义者。是人不知如来之性。何等名为无字义也。亲近修习不善法者是名无字。又无字者虽能亲近修习善法。不知如来常与无常恒与非恒。及法僧二宝律与非律。经与非经魔说佛说。若有不能如是分别。是名随逐无字义也。我今已说如是随逐无字之义。善男子。是故汝今应离半字善解满字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我等应当善学字数。今我值遇无上之师。已受如来殷勤诲敕。佛赞迦叶。善哉善哉。乐正法者应如是学
尔时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鸟有二种。一名迦邻提。二名鸳鸯。游止共俱不相舍离。是苦无常无我等法。亦复如是不得相离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是苦无常无我。如彼鸳鸯迦邻提鸟
佛言。善男子。异法是苦异法是乐。异法是常异法无常。异法是我异法无我。譬如稻米异于麻麦。麻麦复异豆粟甘蔗。如是诸种从其萌芽乃至叶花皆是无常。果实成熟人受用时乃名为常。何以故。性真实故
迦叶白佛言。世尊。如是等物若是常者同如来耶
佛言。善男子。汝今不应作如是说。何以故。若言如来如须弥山。劫坏之时须弥崩倒。如来尔时岂同坏耶。善男子。汝今不应受持是义。善男子。一切诸法唯除涅槃。更无一法而是常者。直以世谛言果实常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佛所说。佛告迦叶。如是如是。善男子。虽修一切契经诸定。乃至未闻大般涅槃。皆言一切悉是无常。闻是经已虽有烦恼如无烦恼。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晓了己身有佛性故。是名为常。复次善男子。譬如庵罗树其花始敷名无常相。若成果实多所利益乃名为常。如是善男子。虽修一切契经诸定。未闻如是大涅槃时。咸言一切悉是无常。闻是经已虽有烦恼如无烦恼。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晓了自身有佛性故。是名为常。复次善男子。譬如金矿消融之时。是无常相融已成金多所利益。乃名为常。如是善男子。虽修一切契经诸定。未闻如是大涅槃时。咸言一切悉是无常。闻是经已虽有烦恼如无烦恼。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晓了自身有佛性故。是名为常。复次善男子。譬如胡麻未被压时名曰无常。既压成油多有利益。乃名为常。善男子。虽修一切契经诸定。未闻如是大涅槃经。咸言一切悉是无常。闻是经已虽有烦恼如无烦恼。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晓了己身有佛性故。是名为常。复次善男子。譬如众流皆归于海。一切契经诸定三昧皆归大乘大涅槃经。何以故。究竟善说有佛性故。善男子。是故我言异法是常异法无常。乃至无我亦复如是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已离忧悲毒箭。夫忧悲者名为天如来非天。忧悲者名名为人如来非人。忧悲者名二十五有。如来非二十五有。是故如来无有忧悲。何故称言如来忧悲。善男子。无想天者名为无想。若无想者则无寿命。若无寿命云何而有阴界诸入。以是义故。无想天寿不可说言有所住处。善男子。譬如树神依树而住。不得定言依枝依节依茎依叶。虽无定所不得言无。无想天寿亦复如是。善男子。佛性亦尔。甚深难解。如来实无忧悲苦恼。而于众生起大慈悲现有忧悲。视诸众生如罗睺罗。复次善男子。无想天中所有寿命唯佛能知非余所及。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亦复如是。迦叶。如来之性清净无染。犹如化身。何处当有忧悲苦恼。若言如来无忧悲者。云何能利一切众生弘广佛法。若言无者云何而言等视众生如罗睺罗。若不等视如罗睺罗。如是之言则为虚妄。以是义故。善男子。佛不可思议法不可思议众生佛性不可思议。无想天寿不可思议。如来有忧及以无忧。是佛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善男子。譬如空中舍宅微尘不可住立。若言舍宅不因空住无有是处。以是义故。不可说舍住于虚空不住虚空。凡夫之人虽复说言舍住虚空。而是虚空实无所住。何以故。性无住故。善男子。心亦如是。不可说言住阴界入及以不住。无想天寿亦复如是。如来忧悲亦复如是。若无忧悲云何说言等视众生如罗睺罗。若言有者复云何言性同虚空。善男子。譬如幻师虽复化作种种宫殿。杀生长养系缚放舍。及作金银琉璃宝物丛林树木都无实性。如来亦尔。随顺世间示现忧悲无有真实。善男子。如来已入于般涅槃。云何当有忧悲苦恼。若谓如来入于涅槃是无常者。当知是人则有忧悲。若谓如来不入涅槃常住不变。当知是人无有忧悲。如来有愁及以无愁无能知者
复次善男子。譬如下人能知下法不知中上。中者知中不知于上。上者知上及知中下。声闻缘觉亦复如是。齐知自地。如来不尔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来名无碍智。示现幻化随顺世间凡夫肉眼谓是真实。而欲尽知如来无碍无上智者无有是处。有愁无愁唯佛能知。以是因缘异法有我异法无我。是名鸳鸯迦邻提鸟性
复次善男子。佛法犹如鸳鸯共行。是迦邻提及鸳鸯鸟。盛夏水[涨-弓]选择高原安处其子为长养故。然后随本安隐而游。如来出世亦复如是。化无量众令住正法。如彼鸳鸯迦邻提鸟选择高原安置其子。如来亦尔。令诸众生所作已办即便入于大般涅槃。善男子。是名异法是苦异法是乐。诸行是苦涅槃是乐。第一微妙坏诸行故。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众生得涅槃者名第一乐。佛言。善男子。如我所说诸行和合名为老死
谨慎无放逸 是处名甘露
放逸不谨慎 是名为死句
若不放逸者 则得不死处
如其放逸者 常趣于死路
若放逸者名有为法。是有为法为第一苦。不放逸者则名涅槃。彼涅槃者名为甘露第一最乐。若趣诸行是名死处受第一苦。若至涅槃则名不死受最妙乐。若不放逸虽集诸行。是亦名为常乐不死不破坏身。云何放逸云何不放逸。非圣凡夫是名放逸常死之法。出世圣人是不放逸无有老死。何以故。入于第一常乐涅槃。以是义故。异法是苦异法是乐。异法是我异法无我。如人在地仰观虚空不见鸟迹。善男子。众生亦尔无有天眼。在烦恼中而不自见有如来性。是故我说无我密教。所以者何。无天眼者不知真我横计我故。因诸烦恼所造有为即是无常。是故我说异法是常异法无常
精进勇健者 若处于山顶
平地及旷野 常见诸凡夫
升大智慧殿 无上微妙台
既自除忧患 亦见众生忧
如来悉断无量烦恼住智慧山。见诸众生常在无量亿烦恼中。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偈所说是义不然。何以故。入涅槃者无忧无喜。云何得升智慧台殿。复当云何住在山顶而见众生。佛言。善男子。智慧殿者即名涅槃。无忧愁者谓如来也。有忧愁者名凡夫人。以凡夫忧故如来无忧。须弥山顶者谓正解脱。勤精进者喻须弥山无有动转。地谓有为行也。是诸凡夫安住是地造作诸行。其智慧者则名正觉。离有常住故名如来。如来愍念无量众生。常为诸有毒箭所中。是故名为如来有忧。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使如来有忧戚者。则不得称为等正觉。佛言迦叶。皆有因缘随有众生应受化处。如来于中示现受生虽现受生而实无生。是故如来名常住法。如迦邻提鸳鸯等鸟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大般涅槃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32】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