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八 ▪第3页
北涼天竺叁藏昙無谶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字說有四義。謂佛法僧及以對法。言對法者隨順世間。如調婆達示現壞僧。化作種種形貌色像。爲製戒故智者了達不應。于此而生畏怖。是名隨順世間之行。以是故名魯流盧樓
吸氣舌根隨鼻之聲。長短超聲隨音解義。皆因舌齒而有差別。如是字義能令衆生口業清淨。衆生佛性則不如是假于文字然後清淨。何以故。性本淨故雖複處在陰界入中。則不同于陰入界也。是故衆生悉應歸依諸菩薩等。以佛性故等視衆生無有差別。是故半字于諸經書記論文章而爲根本。又半字義皆是煩惱言說之本。故名半字。滿字者乃是一切善法言說之根本也。譬如世間爲惡之者名爲半人。修善之者名爲滿人。如是一切經書記論皆因半字而爲根本。若言如來及正解脫入于半字。是事不然。何以故。離文字故。是故如來于一切法無礙無著真得解脫。何等名爲解了字義。有知如來出現于世能滅半字。是故名爲解了字義。若有隨逐半字義者。是人不知如來之性。何等名爲無字義也。親近修習不善法者是名無字。又無字者雖能親近修習善法。不知如來常與無常恒與非恒。及法僧二寶律與非律。經與非經魔說佛說。若有不能如是分別。是名隨逐無字義也。我今已說如是隨逐無字之義。善男子。是故汝今應離半字善解滿字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等應當善學字數。今我值遇無上之師。已受如來殷勤誨敕。佛贊迦葉。善哉善哉。樂正法者應如是學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善男子。鳥有二種。一名迦鄰提。二名鴛鴦。遊止共俱不相舍離。是苦無常無我等法。亦複如是不得相離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雲何是苦無常無我。如彼鴛鴦迦鄰提鳥
佛言。善男子。異法是苦異法是樂。異法是常異法無常。異法是我異法無我。譬如稻米異于麻麥。麻麥複異豆粟甘蔗。如是諸種從其萌芽乃至葉花皆是無常。果實成熟人受用時乃名爲常。何以故。性真實故
迦葉白佛言。世尊。如是等物若是常者同如來耶
佛言。善男子。汝今不應作如是說。何以故。若言如來如須彌山。劫壞之時須彌崩倒。如來爾時豈同壞耶。善男子。汝今不應受持是義。善男子。一切諸法唯除涅槃。更無一法而是常者。直以世谛言果實常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佛所說。佛告迦葉。如是如是。善男子。雖修一切契經諸定。乃至未聞大般涅槃。皆言一切悉是無常。聞是經已雖有煩惱如無煩惱。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曉了己身有佛性故。是名爲常。複次善男子。譬如庵羅樹其花始敷名無常相。若成果實多所利益乃名爲常。如是善男子。雖修一切契經諸定。未聞如是大涅槃時。鹹言一切悉是無常。聞是經已雖有煩惱如無煩惱。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曉了自身有佛性故。是名爲常。複次善男子。譬如金礦消融之時。是無常相融已成金多所利益。乃名爲常。如是善男子。雖修一切契經諸定。未聞如是大涅槃時。鹹言一切悉是無常。聞是經已雖有煩惱如無煩惱。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曉了自身有佛性故。是名爲常。複次善男子。譬如胡麻未被壓時名曰無常。既壓成油多有利益。乃名爲常。善男子。雖修一切契經諸定。未聞如是大涅槃經。鹹言一切悉是無常。聞是經已雖有煩惱如無煩惱。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曉了己身有佛性故。是名爲常。複次善男子。譬如衆流皆歸于海。一切契經諸定叁昧皆歸大乘大涅槃經。何以故。究竟善說有佛性故。善男子。是故我言異法是常異法無常。乃至無我亦複如是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已離憂悲毒箭。夫憂悲者名爲天如來非天。憂悲者名名爲人如來非人。憂悲者名二十五有。如來非二十五有。是故如來無有憂悲。何故稱言如來憂悲。善男子。無想天者名爲無想。若無想者則無壽命。若無壽命雲何而有陰界諸入。以是義故。無想天壽不可說言有所住處。善男子。譬如樹神依樹而住。不得定言依枝依節依莖依葉。雖無定所不得言無。無想天壽亦複如是。善男子。佛性亦爾。甚深難解。如來實無憂悲苦惱。而于衆生起大慈悲現有憂悲。視諸衆生如羅睺羅。複次善男子。無想天中所有壽命唯佛能知非余所及。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亦複如是。迦葉。如來之性清淨無染。猶如化身。何處當有憂悲苦惱。若言如來無憂悲者。雲何能利一切衆生弘廣佛法。若言無者雲何而言等視衆生如羅睺羅。若不等視如羅睺羅。如是之言則爲虛妄。以是義故。善男子。佛不可思議法不可思議衆生佛性不可思議。無想天壽不可思議。如來有憂及以無憂。是佛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善男子。譬如空中舍宅微塵不可住立。若言舍宅不因空住無有是處。以是義故。不可說舍住于虛空不住虛空。凡夫之人雖複說言舍住虛空。而是虛空實無所住。何以故。性無住故。善男子。心亦如是。不可說言住陰界入及以不住。無想天壽亦複如是。如來憂悲亦複如是。若無憂悲雲何說言等視衆生如羅睺羅。若言有者複雲何言性同虛空。善男子。譬如幻師雖複化作種種宮殿。殺生長養系縛放舍。及作金銀琉璃寶物叢林樹木都無實性。如來亦爾。隨順世間示現憂悲無有真實。善男子。如來已入于般涅槃。雲何當有憂悲苦惱。若謂如來入于涅槃是無常者。當知是人則有憂悲。若謂如來不入涅槃常住不變。當知是人無有憂悲。如來有愁及以無愁無能知者
複次善男子。譬如下人能知下法不知中上。中者知中不知于上。上者知上及知中下。聲聞緣覺亦複如是。齊知自地。如來不爾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來名無礙智。示現幻化隨順世間凡夫肉眼謂是真實。而欲盡知如來無礙無上智者無有是處。有愁無愁唯佛能知。以是因緣異法有我異法無我。是名鴛鴦迦鄰提鳥性
複次善男子。佛法猶如鴛鴦共行。是迦鄰提及鴛鴦鳥。盛夏水[漲-弓]選擇高原安處其子爲長養故。然後隨本安隱而遊。如來出世亦複如是。化無量衆令住正法。如彼鴛鴦迦鄰提鳥選擇高原安置其子。如來亦爾。令諸衆生所作已辦即便入于大般涅槃。善男子。是名異法是苦異法是樂。諸行是苦涅槃是樂。第一微妙壞諸行故。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雲何衆生得涅槃者名第一樂。佛言。善男子。如我所說諸行和合名爲老死
謹慎無放逸 是處名甘露
放逸不謹慎 是名爲死句
若不放逸者 則得不死處
如其放逸者 常趣于死路
若放逸者名有爲法。是有爲法爲第一苦。不放逸者則名涅槃。彼涅槃者名爲甘露第一最樂。若趣諸行是名死處受第一苦。若至涅槃則名不死受最妙樂。若不放逸雖集諸行。是亦名爲常樂不死不破壞身。雲何放逸雲何不放逸。非聖凡夫是名放逸常死之法。出世聖人是不放逸無有老死。何以故。入于第一常樂涅槃。以是義故。異法是苦異法是樂。異法是我異法無我。如人在地仰觀虛空不見鳥迹。善男子。衆生亦爾無有天眼。在煩惱中而不自見有如來性。是故我說無我密教。所以者何。無天眼者不知真我橫計我故。因諸煩惱所造有爲即是無常。是故我說異法是常異法無常
精進勇健者 若處于山頂
平地及曠野 常見諸凡夫
升大智慧殿 無上微妙臺
既自除憂患 亦見衆生憂
如來悉斷無量煩惱住智慧山。見諸衆生常在無量億煩惱中。迦葉菩薩複白佛言。世尊。如偈所說是義不然。何以故。入涅槃者無憂無喜。雲何得升智慧臺殿。複當雲何住在山頂而見衆生。佛言。善男子。智慧殿者即名涅槃。無憂愁者謂如來也。有憂愁者名凡夫人。以凡夫憂故如來無憂。須彌山頂者謂正解脫。勤精進者喻須彌山無有動轉。地謂有爲行也。是諸凡夫安住是地造作諸行。其智慧者則名正覺。離有常住故名如來。如來愍念無量衆生。常爲諸有毒箭所中。是故名爲如來有憂。迦葉菩薩複白佛言。世尊。若使如來有憂戚者。則不得稱爲等正覺。佛言迦葉。皆有因緣隨有衆生應受化處。如來于中示現受生雖現受生而實無生。是故如來名常住法。如迦鄰提鴛鴦等鳥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大般涅槃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32】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