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阿含经》

「阿含部」经文26卷01页码:P0421
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译

  《中阿含经》五十二 ▪第2页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阿难。为彼比丘故。众共和集。应与君律。君无道无理。君恶不善。所以者何。谓君犯戒已。称一处知。称一处见。称一处知已。称一处见。称一处见已。称一处知。在众中称一处知。在众中称一处见。称一处知已。称一处见。称一处见已。称一处知。阿难。是谓应与君止诤律。如是断此诤。谓因与君止诤律也

   阿难。云何应与展转止诤律。云何断此诤。谓因展转止诤律也。阿难。有二比丘于其中间若干意起诤。谓是法.非法。是律.非律。是犯.非犯。或轻.或重。可说.不可说。可护.不可护。有余.无余。可悔.不可悔。阿难。彼比丘猥处止此诤。若猥处止者。此诤当言止。若猥处不止者。此诤可白众。若于众中止者。此诤当言止。若于众中不止者。阿难。相近住者。于中若有比丘持经.持律.持母者。此比丘共往至彼。说此诤事。若在道路止者。此诤当言止。若道路不止者。此诤当复向众说。若在众止者。此诤当言止。若在众不止者。阿难。若多伴助者。持经.持律.持母者。阿难。彼比丘应者止此诤。以法以律。如尊师教。面前令欢喜。阿难。是谓应与展转止诤律。如是断此诤。谓因展转止诤律也

   阿难。云何应与如弃粪扫止诤律。云何断此诤。谓因如弃粪扫止诤律也。阿难。若有住处诸比丘众斗讼憎嫉。相憎共诤。阿难。彼诸比丘分立二部。分立二部已。若于一部中有长老上尊者。或有次者。有宗主者。或有次者。阿难。此比丘语彼比丘曰。诸贤。听我等无道无理。我等恶不善。所以者何。我等于此善说法.律。至信.舍家.无家.学道。斗讼憎嫉。相憎共诤。诸贤。因此诤。我等犯戒者除偷罗柘。除家相应。我自为己。亦为彼诸贤故。今向贤至心发露。自说显示。不敢覆藏。更善护持。后不复作

   阿难。若此部中无一比丘应者。阿难。此比丘应往至彼第二部。到已稽首。礼长老上尊比丘足。长跪叉手。白长老上尊比丘曰。诸尊。听我等无道无理。我等恶不善。所以者何。我等于此善说法.律。至信.舍家.无家.学道。斗讼憎嫉。相憎共诤。诸贤。因此诤。我等犯戒者除偷罗柘。除家相应。我自为己。亦为彼诸贤故。今向长老上尊至心发露。自说显示。不敢覆藏。更善护持。后不复作。阿难。彼比丘当语此比丘曰。贤者。汝自见犯戒耶。彼应答曰。实自见所犯。彼当语此。更善护持。莫复作也。第二部亦复如是。阿难。是谓应与如弃粪扫止诤律。如是断此诤。谓因如弃粪扫止诤律也。阿难。我今令汝说六慰劳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尊者阿难白曰。唯然。当受教听

   佛言。云何为六。慈身业。向诸梵行。法是慰劳法.爱法.乐法。令爱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摄。得沙门。得一心。得精进。得涅槃。慈口业。慈意业。若法利如法得。自所得饭食。至在钵中。如是利分布。施诸梵行。是法慰劳法.爱法.乐法。令爱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摄。得沙门。得一心。得精进。得涅槃。若有戒不缺不穿。无秽无异。如地不随他。圣所称誉。具足善受持。如是戒分布。施诸梵行。是法慰劳法.爱法.乐法。令爱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摄。得沙门。得一心。得精进。得涅槃。若有圣见出要。明见深达。能正尽苦。如是见分布。施诸梵行。是法慰劳法.爱法.乐法。令爱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摄。得沙门。得一心。得精进。得涅槃。阿难。我向所说六慰劳法者。因此故说。阿难。若汝等此六诤本止绝断者。及此七止诤。众中起斗诤。以如弃粪扫止诤律止者。复行此六慰劳法。阿难。如是汝于我去后共同和合。欢喜不诤。同一一心。同一一教。合一水乳。快乐游行。如我在时

   佛说如是。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周那经第五竟(四千二百三十字)

   (一九七)

   中阿含大品优婆离经第六(第五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瞻波。在恒伽池岸

   尔时。尊者优波离则于晡时。从燕坐起。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白曰。世尊。若比丘众共和合。作异业.说异业者。是如法业.如律业耶

   世尊答曰。不也。优婆离

   尊者优婆离复问曰。世尊。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与面前律者而与忆律。应与忆律者而与面前律。是如法业.如律业耶

   世尊答曰。不也。优婆离

   尊者优婆离复问曰。世尊。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与忆律者而与不痴律。应与不痴律者而与忆律。是如法业.如律业耶

   世尊答曰。不也。优婆离

   尊者优婆离复问曰。世尊。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与不痴律者而与自发露律。应与自发露律者而与不痴律。是如法业.如律业耶

   世尊答曰。不也。优婆离

   尊者优婆离复问曰。世尊。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与自发露律者而与君律。应与君律者而与自发露律。是如法业.如律业耶

   世尊答曰。不也。优婆离

   尊者优婆离复问曰。世尊。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与君者而责数。应责数者而与君。是如法业.如律业耶

   世尊答曰。不也。优婆离

   尊者优婆离复问曰。世尊。若比丘众共和合。应责数者而下置。应下置者而责数。是如法业.如律业耶

   世尊答曰。不也。优婆离

   尊者优婆离复问曰。世尊。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下置者而举。应举者而下置。是如法业.如律业耶

   世尊答曰。不也。优婆离

   尊者优婆离复问曰。世尊。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举者而摈。应摈者而举。是如法业.如律业耶

   世尊答曰。不也。优婆离

   尊者优婆离复问曰。世尊。若比丘众共和合。应摈者而与忆。应与忆者而摈。是如法业.如律业耶

   世尊答曰。不也。优婆离

   尊者优婆离复问曰。世尊。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与忆者而从根本治。应从根本治者而与忆。是如法业.如律业耶

   世尊答曰。不也。优婆离

   尊者优婆离复问曰。世尊。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从根本治者而驱出。应驱出者而从根本治。是如法业.如律业耶

   世尊答曰。不也。优婆离

   尊者优婆离复问曰。世尊。若比丘众共和合。应驱出者而行不慢。应行不慢者而驱出。是如法业.如律业耶

   世尊答曰。不也。优婆离

   尊者优婆离复问曰。世尊。若比丘众共和合。应行不慢者而治。应治者而行不慢。是如法业.如律业耶

   世尊答曰。不也。优婆离。优婆离。若比丘众共和合。作异业。说异业者。是不如法业.不如律业。众亦有罪。优婆离。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与面前律而与忆律。应与忆律而与面前律者。是不如法业.不如律业。众亦有罪。优婆离。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与忆律而与不痴律。应与不痴律而与忆律者。是不如法业.不如律业。众亦有罪。优婆离。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与不痴律而与自发露律。应与自发露律而与不痴律者。是不如法业.不如律业。众亦有罪

   优婆离。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与自发露律而与君律。应与君律而与自发露律者。是不如法业.不如律业。众亦有罪。优婆离。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与君律而责数。应责数而与君律者。是不如法业.不如律业。众亦有罪。优婆离。若比丘众共和合。应责数而下置。应下置而责数者。是不如法业.不如律业。众亦有罪。优婆离。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下置而举。应举而下置者。是不如法业.不如律业。众亦有罪

   优婆离。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举而摈。应摈而举者。是不如法业.不如律业。众亦有罪。优婆离。若比丘众共和合。应摈而与忆。应与忆而摈者。是不如法业.不如律业。众亦有罪。优婆离。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与忆而从根本治。应从根本治而与忆者。是不如法业.不如律业。众亦有罪。优婆离。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从根本治而驱出。应驱出而从根本治者。是不如法业.不如律业。众亦有罪。优婆离。若比丘众共和合。应驱出而行不慢。应行不慢而驱出者。是不如法业.不如律业。众亦有罪。优婆离。若比丘众共和合。应行不慢而治。应治而行不慢者。是不如法业.不如律业。众亦有罪

   优婆离。若比丘众共和合。随所作业即说此业者。是如法业.如律业。众亦无罪。优婆离。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与面前律即与面前律。应与忆律即与忆律。应与不痴律即与不痴律。应与自发露律即与自发露律。应与君律即与君律。应责数即责数。应下置即下置。应举即举。应摈即摈。应忆即忆。应从根本治即从根本治。应驱出即驱出。应行不慢即行不慢。应治即治者。是如法业.如律业。众亦无罪

   优婆离。汝当学随所作业即说此业。应与面前律即与面前律。应与忆律即与忆律。应与不痴律即与不痴律。应与自发露律即与自发露律。应与君律即与君律。应责数即责数。应下置即下置。应举即举。应摈即摈。应忆即忆。应从根本治即从根本治。应驱出即驱出。应行不慢即行不慢。应治即治者。优婆离。汝当如是学

   佛说如是。尊者优婆离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优婆离经第六竟(一千五百六十一字)

   (一九八)

   中阿含大品调御地经第七(第五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迦兰陀园

   尔时。沙弥阿夷那和提亦游王舍城。在无事处。住禅屋中。彼时王童子耆婆先那中后仿佯。至沙弥阿夷那和提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语曰。贤者阿奇舍那。欲有所问。听我问耶

   沙弥阿夷那和提告曰。贤王童子。欲问便问。我闻当思

   王童子问曰。阿奇舍那。实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耶

   沙弥答曰。贤王童子。实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

   王童子复问曰。贤者阿奇舍那。汝当随所闻。汝随所诵习者。尽向我说。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

   沙弥答曰。贤王童子。我不堪任随所闻法。随所诵习。广向汝说。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也。贤王童子。若我随所闻法。随所诵习。向贤王童子说。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者。或贤王童子不知也…

《中阿含经五十二》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