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阿含經》

「阿含部」經文26卷01頁碼:P0421
東晉 瞿昙僧伽提婆譯

  《中阿含經》五十二 ▪第2页

  東晉罽賓叁藏瞿昙僧伽提婆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阿難。爲彼比丘故。衆共和集。應與君律。君無道無理。君惡不善。所以者何。謂君犯戒已。稱一處知。稱一處見。稱一處知已。稱一處見。稱一處見已。稱一處知。在衆中稱一處知。在衆中稱一處見。稱一處知已。稱一處見。稱一處見已。稱一處知。阿難。是謂應與君止诤律。如是斷此诤。謂因與君止诤律也

   阿難。雲何應與展轉止诤律。雲何斷此诤。謂因展轉止诤律也。阿難。有二比丘于其中間若幹意起诤。謂是法.非法。是律.非律。是犯.非犯。或輕.或重。可說.不可說。可護.不可護。有余.無余。可悔.不可悔。阿難。彼比丘猥處止此诤。若猥處止者。此诤當言止。若猥處不止者。此诤可白衆。若于衆中止者。此诤當言止。若于衆中不止者。阿難。相近住者。于中若有比丘持經.持律.持母者。此比丘共往至彼。說此诤事。若在道路止者。此诤當言止。若道路不止者。此诤當複向衆說。若在衆止者。此诤當言止。若在衆不止者。阿難。若多伴助者。持經.持律.持母者。阿難。彼比丘應者止此诤。以法以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阿難。是謂應與展轉止诤律。如是斷此诤。謂因展轉止诤律也

   阿難。雲何應與如棄糞掃止诤律。雲何斷此诤。謂因如棄糞掃止诤律也。阿難。若有住處諸比丘衆鬥訟憎嫉。相憎共诤。阿難。彼諸比丘分立二部。分立二部已。若于一部中有長老上尊者。或有次者。有宗主者。或有次者。阿難。此比丘語彼比丘曰。諸賢。聽我等無道無理。我等惡不善。所以者何。我等于此善說法.律。至信.舍家.無家.學道。鬥訟憎嫉。相憎共诤。諸賢。因此诤。我等犯戒者除偷羅柘。除家相應。我自爲己。亦爲彼諸賢故。今向賢至心發露。自說顯示。不敢覆藏。更善護持。後不複作

   阿難。若此部中無一比丘應者。阿難。此比丘應往至彼第二部。到已稽首。禮長老上尊比丘足。長跪叉手。白長老上尊比丘曰。諸尊。聽我等無道無理。我等惡不善。所以者何。我等于此善說法.律。至信.舍家.無家.學道。鬥訟憎嫉。相憎共诤。諸賢。因此诤。我等犯戒者除偷羅柘。除家相應。我自爲己。亦爲彼諸賢故。今向長老上尊至心發露。自說顯示。不敢覆藏。更善護持。後不複作。阿難。彼比丘當語此比丘曰。賢者。汝自見犯戒耶。彼應答曰。實自見所犯。彼當語此。更善護持。莫複作也。第二部亦複如是。阿難。是謂應與如棄糞掃止诤律。如是斷此诤。謂因如棄糞掃止诤律也。阿難。我今令汝說六慰勞法。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尊者阿難白曰。唯然。當受教聽

   佛言。雲何爲六。慈身業。向諸梵行。法是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慈口業。慈意業。若法利如法得。自所得飯食。至在缽中。如是利分布。施諸梵行。是法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若有戒不缺不穿。無穢無異。如地不隨他。聖所稱譽。具足善受持。如是戒分布。施諸梵行。是法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若有聖見出要。明見深達。能正盡苦。如是見分布。施諸梵行。是法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阿難。我向所說六慰勞法者。因此故說。阿難。若汝等此六诤本止絕斷者。及此七止诤。衆中起鬥诤。以如棄糞掃止诤律止者。複行此六慰勞法。阿難。如是汝于我去後共同和合。歡喜不诤。同一一心。同一一教。合一水乳。快樂遊行。如我在時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周那經第五竟(四千二百叁十字)

   (一九七)

   中阿含大品優婆離經第六(第五後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瞻波。在恒伽池岸

   爾時。尊者優波離則于晡時。從燕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白曰。世尊。若比丘衆共和合。作異業.說異業者。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世尊。若比丘衆共和合。應與面前律者而與憶律。應與憶律者而與面前律。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世尊。若比丘衆共和合。應與憶律者而與不癡律。應與不癡律者而與憶律。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世尊。若比丘衆共和合。應與不癡律者而與自發露律。應與自發露律者而與不癡律。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世尊。若比丘衆共和合。應與自發露律者而與君律。應與君律者而與自發露律。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世尊。若比丘衆共和合。應與君者而責數。應責數者而與君。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世尊。若比丘衆共和合。應責數者而下置。應下置者而責數。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世尊。若比丘衆共和合。應下置者而舉。應舉者而下置。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世尊。若比丘衆共和合。應舉者而擯。應擯者而舉。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世尊。若比丘衆共和合。應擯者而與憶。應與憶者而擯。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世尊。若比丘衆共和合。應與憶者而從根本治。應從根本治者而與憶。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世尊。若比丘衆共和合。應從根本治者而驅出。應驅出者而從根本治。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世尊。若比丘衆共和合。應驅出者而行不慢。應行不慢者而驅出。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複問曰。世尊。若比丘衆共和合。應行不慢者而治。應治者而行不慢。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優婆離。若比丘衆共和合。作異業。說異業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衆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衆共和合。應與面前律而與憶律。應與憶律而與面前律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衆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衆共和合。應與憶律而與不癡律。應與不癡律而與憶律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衆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衆共和合。應與不癡律而與自發露律。應與自發露律而與不癡律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衆亦有罪

   優婆離。若比丘衆共和合。應與自發露律而與君律。應與君律而與自發露律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衆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衆共和合。應與君律而責數。應責數而與君律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衆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衆共和合。應責數而下置。應下置而責數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衆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衆共和合。應下置而舉。應舉而下置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衆亦有罪

   優婆離。若比丘衆共和合。應舉而擯。應擯而舉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衆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衆共和合。應擯而與憶。應與憶而擯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衆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衆共和合。應與憶而從根本治。應從根本治而與憶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衆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衆共和合。應從根本治而驅出。應驅出而從根本治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衆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衆共和合。應驅出而行不慢。應行不慢而驅出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衆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衆共和合。應行不慢而治。應治而行不慢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衆亦有罪

   優婆離。若比丘衆共和合。隨所作業即說此業者。是如法業.如律業。衆亦無罪。優婆離。若比丘衆共和合。應與面前律即與面前律。應與憶律即與憶律。應與不癡律即與不癡律。應與自發露律即與自發露律。應與君律即與君律。應責數即責數。應下置即下置。應舉即舉。應擯即擯。應憶即憶。應從根本治即從根本治。應驅出即驅出。應行不慢即行不慢。應治即治者。是如法業.如律業。衆亦無罪

   優婆離。汝當學隨所作業即說此業。應與面前律即與面前律。應與憶律即與憶律。應與不癡律即與不癡律。應與自發露律即與自發露律。應與君律即與君律。應責數即責數。應下置即下置。應舉即舉。應擯即擯。應憶即憶。應從根本治即從根本治。應驅出即驅出。應行不慢即行不慢。應治即治者。優婆離。汝當如是學

   佛說如是。尊者優婆離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優婆離經第六竟(一千五百六十一字)

   (一九八)

   中阿含大品調禦地經第七(第五後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陀園

   爾時。沙彌阿夷那和提亦遊王舍城。在無事處。住禅屋中。彼時王童子耆婆先那中後仿佯。至沙彌阿夷那和提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語曰。賢者阿奇舍那。欲有所問。聽我問耶

   沙彌阿夷那和提告曰。賢王童子。欲問便問。我聞當思

   王童子問曰。阿奇舍那。實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耶

   沙彌答曰。賢王童子。實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

   王童子複問曰。賢者阿奇舍那。汝當隨所聞。汝隨所誦習者。盡向我說。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

   沙彌答曰。賢王童子。我不堪任隨所聞法。隨所誦習。廣向汝說。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也。賢王童子。若我隨所聞法。隨所誦習。向賢王童子說。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者。或賢王童子不知也…

《中阿含經五十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