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

「经集部」经文635卷15页码:P0488
西晋 竺法护译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一 ▪第2页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得柔顺法忍。五千菩萨承宿德本悉得法忍。时阿耨达并余龙王及诸眷属。自乘神力踊升虚空。兴香之云忽便普布。调和美香及末栴檀。微雨如来及众会上。又化琦妙珠交露盖。遍覆王舍一国境界。而悉欢悦于上歌咏。至真如来积祚巍巍圣德无量。列住云日各现半身光文虚空。一切众会莫不见者也

  清净道品第二

  于是龙王复白佛言。甚未曾有。唯然世尊。乃若如来博为众生。说道俗及心普智心行德所应。又唯世尊。如来无著平等正觉。愿演散说菩萨之行。修应清纯明贤所由。得道清净使其终已。长久无垢不中有懈。无惓弗退。至得十力四无所畏。而得具足诸佛之法。尔时世尊告阿耨达。善哉龙王。勤思念行。吾当广说菩萨大士清净道品。阿耨达曰。甚善世尊。幸蒙授教唯愿说之。于时圣尊告龙王曰。菩萨行有八直正道。当勤受持。何谓为八。六度无极道。恩行之道。得五通道。行四等道。及八正道。等众生道。三脱门道。入法忍道。如此龙王。是为菩萨八正行道。何谓菩萨度无极道。度无极道者。诸所布施劝彼普智。何则然者。不以无劝施成普智。其行劝助于德本者。斯得施度无极名目。又及行戒忍进定智。亦以劝助彼普智心。乃得慧度无极名目。是曰菩萨度无极道。恩行道者含受众生。何则然者。以彼菩萨演示法度。菩萨行恩含受一切。覆以四恩广为说法。而使众生顺受戒化。是四恩道。神足道者。睹诸佛土天眼彻视。见众一切生者终者。又见十方诸佛世尊弟子围绕。悉见如是。于诸佛土以其天眼。应当所采而采受之。又其天耳听诸佛言闻辄受行。在于众生及诸类人。而皆明晓悉了知尽。为随说法得识宿命。不忘前世所作功德。又具神足游过无数诸佛国土。应以神足当得度者。辄弘神足而度脱之。是神足应道。又何谓为四等行道。其随修净梵志中者。并及诸余色像天子。知彼意行随顺化日。斯则慈悲是为喜护。建立以道使彼应度。此谓菩萨四等行道。其八正道普悉行之。声闻所由。缘觉依因。大乘亦然。是谓贤圣八直正道。何谓心等诸众生道。当为此兴不为是兴。为斯可说为此不应。是有贤德此非福人。斯为尽应此复不应。行等菩萨尽除此意。是谓心等诸众生道。何谓菩萨三脱门道。得致以空断诸妄见。以其无相除众念想应与不应。以其无愿永离三界。是谓菩萨三脱门道。何谓得致法忍之道。受拜菩萨菩萨自觉行应于忍。得为诸佛世尊所决授者无上正真道意。是谓菩萨不起忍道。菩萨致此八直正道。弘化流布权导无碍。时佛说是八正道已。二万四千天龙及人。悉逮应此八道行也

  若是龙王。菩萨以此八直正道等涂一归。用无等故。莫有能与菩萨比者。亦无其侣独步三界。静一心时修致慧行。应当所得已自果之。明达诸法而如本无。斯谓如来。是曰龙王八正之道。为彼一切凡诸若干众生所行。兴种种说而此要说。等同一向以无望说。归未至说也。云何于此道清净耶。曰道无垢。用无尘故。是道无瑕本无念故。是道无冥。慧照明故。是道无著。本清净故。道常无生。无所灭故。道如永无本。无有故。道无漏秽。三界净故。是道寂然。过凡行故。道无可至。无有去故。道无所来。无从来故。道恒无住。过诸欲故。道无所处。过众见故。道无胜者。过诸魔故。道大弘覆。外道不及故。道永离妄。自大者故。道无所容。不修入故。是道极远。用希望故。道为永离。过愚夫行故。道可果致。修行者故。是道夷易。乐勤行故。道极平坦。住正见故。是道无妨。修无毁故。是道无碍。等正行故。是道无垢。三毒净故。是道清净。终无著故。是谓菩萨道之清净。若是菩萨于清净道务进勤修。又应行者。彼于法性已悉清净。得净我性。亦以而过。法性净故则数性净。数性净故无数性净。无数净故得三界净。三界净故眼识性净。眼识净故意识性净。意识净故得空性净。空性净故诸法性净。用是净故则诸法等等净如空。空等净故得众生净。以诸净故便无其二亦不着二。无二净故则道清净。以斯言之清净道也。彼无众念亦不念道。诸念悉净若如泥洹。于彼永无是谓无念。应无所念无念道者亦无识念。其道都无心意识行。以此言之清净道也。说是清净道品法时。二万天人皆得法忍

  时阿耨达复白佛言。云何世尊。菩萨大士修是清净而应向道。圣尊告曰。如是龙王。菩萨大士欲行斯清净道意者当晓净行。亦使其身口意清净。何谓身净。己身已空解诸身空。身之寂静解诸身寂。身之已脱解诸身脱。身之怠慢解诸身怠。身之如影解诸身影。是谓菩萨清净道也。又云身净身行无生。其有生死观于无生。彼以无生而等生死。则其知身亦晓身行。何谓身行。去来生法来无尽法。见在景法终无尽法。其无尽者是谓身行

  又复身法因缘合会。其因缘者。则空无想淡然无念。若此龙王。是像法观斯谓身净。又若如来身之无漏不堕三界。观身无漏如如本无。以无漏身不堕三界。彼无漏身能入生死。其无漏际无惓舍退。以无漏身示现色身。如此现已。亦不念灭身之法本。如如来身净众生身净。己身亦净等如本无。是谓菩萨行应清净。何谓口言为应清净。一切贤愚言皆清净。所以者何。用等相故。凡夫劣势着于音声。若信不谛忧喜无常。乐于颠倒观察众生。无本都无淫怒痴欲。何则然者。以诸字说声出皆净。无欲恚愚亦无其着。以此谓之一切言净。以言言之。何者为言。以欲恚痴而为言耶。诸垢为言乎。言者无著。不着眼耳鼻口身心。所言风像风动声出。因缘合会使有声耳。所言如响。贤愚所言皆同如响。所可言者。不住于内亦不出外。于其中间而不可得。住本所念及其所行。出于言者并所念想无住无想。是谓龙王如来所言及其众生一切音声。皆空非真损斯法耳。曰唯世尊如来所言斯不谛耶。曰是龙王如来审谛。所以者何。如来谛故。解知诸法非真非谛。又复龙王。如来所言随字音声。皆答众生一切音声。尔故众生亦转法轮。而亦不知法之义顺。以此报应使其行之。随如等灭众苦之事晓解诸法。行了如是众生音声已无所住。在诸烦恼而常闲静。现出欲言于着无著。声出所言讲论谈语。其如法者不有违错。是谓菩萨口言清净

  何谓菩萨心为清净。其心本者不可染污。所以者何。心本净故。其所可谓客欲垢蔽。菩萨于斯不有所著。了解以权于本自净。又其心行不撰德本。彼德本者了识心本。以此心行慈及众生。识了知彼空无我人。其心德本助观于道知等彼道。观如是者斯谓心净。以此净心。与诸淫恚愚行者俱。而永不受欲怒痴垢。与操行俱不着诸秽。是谓菩萨身三清净。说斯清净道品法时。三万菩萨逮补生处

  道无习品第三

  又复龙王。其菩萨者乘是净心。生于欲界而在形界。与诸天俱处众梵中详安静然。在中进止无胜动者。又斯菩萨能降诸天化道以权。或生形界而在欲界。现如有家与诸众生周旋坐起。不与有劳弗慢众生。亦无自轻。彼以斯净诸定正受。尽自为定不随正定而有所生。何则然者。以彼菩萨执权方便心应净故。若此龙王。菩萨晓解清净行者。当修清净已而习道。如是龙王。菩萨不习以求道习。不习无习以想道习。亦不习于望道之习。亦不求习。了解道习不习所生。冀向道习不习行灭而为道习。亦不求习以为道习。不习无习为道之习。不习执舍以习道习不我人寿。不身无常。不身性苦。不身有我。不身梦幻野马影响。亦不身空无相无愿。不身无欲法身习道。以要言旨身性诸情。亦不兴有十二因缘。乃至老死无欲之法。不数无数道无二习。不俗无俗不漏无漏不犯无犯。不二之习以求道习。又复诸法无习之习是道无习。斯谓道习不习之习。如空无习亦不无习。当如此习是道无习无相无愿。彼不作习亦非无习。当作是习无[禾*禺]不[禾*禺]诸法无住。勤习如此乃应道习。当佛世尊说是清净行无所习道品法时。三万二千天及世人。悉皆逮得无所从生法乐之忍。五万天人宿不发心于菩萨者。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七万菩萨逮得法忍。尔时一切同声而言。世尊。其有族姓之子及族姓女。逮闻说是清净道品无习法者。其值闻已心无惊恐不舍退者。是皆受习如来无上正真道意。得转诸佛所转法轮。又唯世尊。是辈菩萨悉获无上正真道意。为无量人分布斯法。亦复当坐师子之座。当于天上天下人中极师子吼。犹若如今如来之吼。悉降魔众伏摧外道。显树法幡炽法煇明。震雷法鼓已鸣能降法雨。尔时世尊见诸天龙神之众人与非人又及四辈。闻其至说莫不悦怿于是如来为阿耨达。重复弘演。而说颂云

  道非习可得  无乃兴习想

  其道行加此  弃离习念行

  不望求习道  荡除众异想

  其道都无习  清净像明月

  若有起习想  无处亦不习

  已过无习处  得致最上道

  道为无我念  亦不与空习

  是道无有二  安快而无上

  命寿亦如此  无人及与言

  其道不有人  无命亦无住

  诸有习道者  而欲住于空

  斯去圣路远  是不应道习

  道亦无有空  以舍于有习

  如本同一相  永空空于空

  道为无起相  亦不有灭相

  不起亦无灭  彼悉为道习

  吾音譬如幻  解想当如此

  持想行所习  道当何从生

  道为都过俗  彼不有身习

  亦无灭身行  可得致于习

  是身根之家  本无所演广

  彼不有余求  本无不可得

  其习是道者  当如如本无

  如本知本无  是谓应道习

  诸法之本无  所觉若如幻

  解行而致此  乃应道之习

  若其不至道  所作如不住

  无能止其行  佛法不由道

  若如所习道  并及与无习

  所演为如此  以住于本无

  有限余道者  劣乘之所依

  是者无上道  本乘所因由

  诸兴此道者  以致而无住

  斯则显行德  可致应道习

  道正而无崄  端直且平坦

  勤亲行此道  永离众邪迹

  若如卿龙王  自住其宫室

  不动于所处  降雨充大海

  大士亦如是  习道如所行

  法身而不动  能满于智海

  又如仁龙王  在于大地上

  以雨遍充足  其不有身着

  菩萨德如斯  行此之所习

  用法满众生  其内无所著

  若如阿耨达  龙王大神变

  胜道德如是  感动普十方

  众生堕邪径  诸堕受着见

  其住是道者  将顺度无为

  已住于斯道  菩萨果大称

  能降魔波旬  并及邪外行

  得道如其如  如道无能动

  踊过诸俗法  其行譬莲花

  道心无有愚  是行为住止

  千数诸众生  化度立以道

  以常住斯道  得致于五旬

  神足诸感动  为众广说法

  诸事悉清净  身口及与意

  当愿贤圣道  人性不可识

  忍行为无著  其往所可至

  斯得如来处  示道诸众生

  生死于至归  斯处则如来

  其往似若至  此为无所至

  众生所可至  当念彼上处

  学最佛之道  游乐以幻法

  其作是习道  弘道之所习

  彼众德仪行  诸佛所称叹

  其德无有边  终不可极尽

  如此习道者  不习亦无住

  彼处不咎魔  众都不着行

  其顺此道者  不起亦无灭

  已得意志行  总持弘大辩

  施惠及戒忍  遂增进若海

  身口秽以无  心洁乃清净

  垢消永无瑕  修应此道者

  得升于知达  所行习深妙

  难动惠无即  守习是道者

  其诸最正觉  过去与当来

  现在亦如是  致道世所归

  彼已离众难  值世遭难遇

  永为诸佛子  其闻此法者

  快哉诸众生  至善闻斯法

  真应奉如来  其乐是经者

  有晓此道者  能断诸情态

  绍德具众相  得应三界将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3】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