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

「经集部」经文635卷15页码:P0488
西晋 竺法护译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三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信值法品第六

  尔时阿耨达龙王。心甚悦豫。又及龙王五百太子。宿发无上正真道意。闻佛说是。寻即皆得柔顺法忍。忻心无量各乐供养。辄为如来施饰宝盖。进上世尊。同时白佛言。圣师如来至真正觉。为吾等故出现生世。何则然者。令吾等闻普信道品。得闻是已。意而无惓不有懈退。亦无惊恐。闻以加重专心习行。乐听无厌如是像法也。又惟如来解说。菩萨云何得值诸佛世尊。如来告曰。诸贤者等勤念受听。吾当广说。诸太子言。唯思乐闻。彼诸上士受世尊教。如来告曰。树信贤者兴值有佛。何谓为信。信谓正士修诸明法。奉之为先。何谓明法。曰依行应不离德本。习求乐贤慕随圣众。勤心树信志无劳疲。思侥闻法拔弃阴盖。顺习于道得法利养。以施周慧戒与不戒。济接等与在诸恚怒。而常有悦勤乐普智。心无懈退信佛不休。未曾乱法悦心圣众。志道难动喜乐正真。而离贡高于众自卑。常有等心诸处无著。终舍身命不造恶行。修立质信言行相应。等过于着心无垢秽。身口意行顺随圣化。明了诸事得为清净。知足无贪所行应净。晓入智幻习求慧根。依顺七财修念诚信。根力以备而行正见。所受师友谦恪礼敬。安足易养数诣法会。心无退厌有患生死。示无为德勤心精进。求升普智以弘道化。于如来法志乐出家。修诸无数梵清净行。造立慈悲救彼众生志存反复。其有报恩及不报者。等接护之心无适莫。不自念利常悦彼恭。忍调之行以悉备足。目见无恶不背说人。内性以寂志于闲居。心常乐静专念习法。而无诤讼等己彼过。求备戒具集合定行勤谨于道。斯谓贤者。行应俗信树信如是。此谓兴值佛世者也。又贤者等。其于世俗造信无忘。是谓兴信值佛世也。又贤者等。何谓俗信。其有信者信诸法空以离妄见。信知诸法以为无想而离念应。信知诸法悉皆无愿不有去来。信知诸法无识无念。静身口意寂无有识。信知诸法以为离欲。无我人寿命。信知诸法。信知本无去来自然。信知诸法真际无迹如本无迹。信知诸法已皆自然等若空迹。信知诸法而依法性。信知诸法等过三世。信知诸法欲处邪见而皆悉尽。信法无著以离本痴本无清净。信知诸法心常清净。亦不兴起客欲之垢。信知诸法无所观见。信诸法护等断众行。信法无我以过喜怒。信诸法无心无形像而不可获。信诸法伪如握空拳诱调小儿。信法无欺不有上下无所舍置。信诸法虚若芭蕉树。信法自由如常寂静。信法无审不住三处。信法永无不有所生。信法若空以等无数。信知诸法若如泥洹常自寂静。如是贤者。其于世俗兴起是信。斯谓造信而值佛法。又复贤者。其有信值佛法名者。此则名曰诸法都无起之谓也。所以者何。不色生故。不色无生化转之习。不痛想行识。已无识起。不以眼耳鼻舌身意。无起转习。不身起转。不痴有无。不生老死。有无起故。如值佛世。不起有生亦不起灭。又复无起习于无灭。不以正意无志意习而值佛世。总要言之。亦不以三十七道品法起无起习。亦不以道无生之习。不以起慧亦不灭慧。不慧无慧无二之习。如值佛世。当说值信佛品世时。无热龙王五百太子。皆悉逮得柔顺法忍。于是世尊。复说颂曰

  兴信值佛世  而习于不生

  其无向信者  斯不值佛世

  修信谓最上  从致清净法

  行质有报应  不违厥所修

  信习诸贤圣  勤随常礼敬

  心不有懈退  此信之所行

  勤行听法说  阴盖不能动

  从信得致道  行逮于柔顺

  以法所得财  转惠普周济

  护戒与毁戒  行信而等施

  能悦诸恚怒  道心不懈惓

  勤求大乘法  有信悦向众

  永离大贡高  志常自卑下

  所在无所著  立信相如是

  志信不惜身  终不造恶行

  守善无妄语  言行常相应

  悦信以过界  乐行于无心

  身口意清净  习随圣所护

  有信行内净  常为慧所将

  知身之要本  求问宣所闻

  等念于七财  得力根以足

  长离众邪见  志常习等行

  礼恪有悦心  敬事如其师

  心宿善虔恭  知足无所遗

  其心常无念  所志唯道法

  有厌生死者  引示无为德

  脱之所当行  唯常求悦心

  速离于是世  修梵行无惓

  怀受诸众生  救彼无利望

  当报所受恩  悦信当勤求

  己利不以悦  亦不嫉彼供

  仁忍而悉备  无谄调质直

  行信目所见  不背说人短

  根寂性安敏  志悦乐闲居

  其心无愦闹  自励备恩行

  先顺不有诤  内省克己过

  勤求具戒行  专习于定道

  悦信慕乐行  信者相如是

  其过欲信者  彼行而解此

  兴法不有诤  深妙佛所说

  诚信信于空  彼都无众见

  诸法无有想  不意离众念

  当除断诸念  觉了去来事

  法求无著作  不有于身心

  信为无欲法  离我人寿命

  信者解无本  得至不二处

  其本无有积  体无若虚空

  诸法信亦然  便与法性同

  等过于三世  诸法无有漏

  欲处及与贪  乐信无受见

  诸法不有着  其本明清净

  客欲无能蔽  不处心有住

  诸法不可见  因缘而无起

  常观于高行  不受所住短

  无合不有离  脱者无合同

  信悦于空法  愚之所可惑

  湛泊意无起  欺伪如芭蕉

  口言而自然  无去亦不有

  诸法无所有  所见皆不要

  其法若虚空  等缘无有数

  诸法如泥洹  本无不可见

  信悦而行此  解了身虚空

  其有如是信  菩萨及凡人

  彼则值奉佛  所处无有恶

  不以造色行  得应值佛世

  无色不有处  不来亦不去

  于色无有生  不灭亦无住

  当来无所至  值佛广演说

  五阴亦如是  化习转无生

  值佛当敢说  慧达诸菩萨

  其身及诸情  亦习以无生

  佛兴以无生  常救诸堕生

  痴本无有生  生死亦如斯

  是缘如本无  从法而有佛

  无起不有生  不灭无有住

  是以知无处  处亦不可见

  斯亦不自生  与佛而博演

  无志不有住  是亦佛所转

  诸种亦如是  佛种顺如法

  斯类亦起无  如佛而等与

  其行如是者  佛兴为若此

  悦信斯大处  其限不可量

  转法轮品第七

  尔时世尊告太子等。又诸贤者。何谓菩萨得转法轮。其有布露如是像法乐说句义。受持不忘修而行之。诸有不发大悲意者。为兴普智随顺众愿。而为说之广宣布示。志不有惓忽弃利养。劝念顺时受持护行。斯谓菩萨应转法轮。又若如来所转法轮。而其法轮。行像入德当粗剖说。不以起法亦不灭法。不以凡夫下劣行法。亦复不以贤圣法故而转法轮。又其法轮。不中断绝等断善恶。彼以是故为无断轮。又其法轮因缘之起。不起无起而有其转。以斯之故为无起轮。又其法轮。不以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更心法诸情转随有转。以此之故彼无二轮。若有二者则非法轮。又其法轮。亦不过去当来现在所著而转。是无著轮。又其法轮。不我见转非人命寿所住而转。是为空轮。又其法轮。不识行想灭念之转。是无想轮。又其法轮。不于欲界形无形界所望而转。是无愿轮。又其法轮。不计众生有异而转。不处二法。是凡人法。是圣戒法。是声闻法是缘觉法。是菩萨法。是为佛法。彼以是故为无异轮。又其法轮。不以有住法轮而转。以斯之故为无住轮也。法轮名乎。诸贤者等。真谛正轮常无毁故。要义之轮等三世故。无处之轮。诸习见处以等过故。寂寞静轮。身心无著不可见转。意识离故。无樔之轮五道不处。审谛之轮无谛现故。行信之轮。等化众生用无欺故。不可尽轮字无字故。法性之轮。以其诸法依法性故。本积谛轮本无积故。本无之轮如本无故。无所造轮无念漏故。无数之轮导至圣故。如空之轮明见内故。无想之轮无外念故。无愿之轮无内外故。不可得轮修过度故。又诸贤者其如来者以此法轮。转之众生诸意行也。其转不转。彼不可得。法无所舍。于时世尊。说是转法轮品之时。天龙鬼人及诸种神欣心踊跃。显光赞扬如来斯法。皆同声曰。善哉世尊。甚为难值。如来示说转此法轮。闻者奉行则应法轮。是法名转空虚之轮。诸已过佛及与当来。并诸现在悉由是法。其有信者斯则已度。诸行此法。吾等世尊。代其劝助彼诸众生。其兴是心常欲闻斯法轮品者。闻当发求是道要行。彼亦不久得转法轮。于是众中闻是说者。有万天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五千菩萨逮得法忍

  于是世尊告诸贤曰。又正士等。其护正法。受持正法。营护正法。是谓护法。所以者何。于永无灭应是行者。天及世人终不能当。于时无忧前白佛言。又唯世尊。若斯正士以如是法而得最觉。于其本无不有惑者。又如是像诸正士等当共拥护。所以护者。令诸正士使其速应于此大乘。彼皆行已得转法轮。又能与识法之大明。是故世尊。以斯等教要法正护使发大乘。以护法师安救敬礼顺听禁戒。是时世尊赞叹无忧龙王子曰。善哉善哉。无忧正士。诸发大乘为法师故安救拥护。是谓护法。为诸法师营护正法护持正法。又复无忧。护正法者得十功德。何谓为十。无其自本降下贡高。又行恭敬。亦无谄行。勤思乐法。志慕习法。专意随法。行观于法。乐宣说法。乐修行法。随所志乘顺如说之。是为十行以护正法。又复无忧。有十事行护得正法。何谓为十。若族姓子及于族姓女。所闻法师遥礼其处。思乐得奉。来辄敬爱。供给所欲衣被饮食。护以诸事。往诣谦敬。顺听所说以宣同学。障其说非。常乐称叹。使誉流布。是为十事得护正法。又复无忧。有四施行得护正法。何谓为四。笔墨素施给与法师。衣被饮食床卧医药供养众所。若从法师闻所说法。以无谄心而赞善之。所闻受持广为人说。是为四施得持正法。又复无忧。有四精进得持正法。何谓为四。求法精进。勤广说法敬礼法师。若毁法人正法降之亦以精进。是四精进得持正法。时阿耨达五百太子。闻佛说是。悦怿欣喜欢乐无量。同声言。如来所说。甚善无比解诸狐疑。各以宫室及其官属。尽以上佛奉给所应。以敬顺心而重言曰。从今世尊。当勤受化永常无惓。至于如来无为之后。佛之所说是像宝法。当共敬受是经要品。求索通达劝进修行。斯则世尊。吾等至愿。又若如来无为之后。吾等圣尊在所国邑。当共同心供养舍…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三》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