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璎珞经》十一 ▪第2页
菩萨璎珞经卷第十一(一名现在报) /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提。如是如是。如汝所言。此顶王威神。全身舍利有是言教。是故色身全身舍利法性不同。尔时世尊与须菩提。便说此偈
过去顶王佛 在世教化久
十二那术劫 说法无增减
周讫取灭度 留身演布教
所度无有量 修一进成佛
舍利识非识 顶王威神故
舍本不着本 澹然入无为
卿今虽获空 漏尽无有碍
分别如来境 非汝狭劣局
尔时座上有八万四千诸天人民。闻佛所说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我等后作佛时。皆如顶王如来教化不异。时须菩提绕佛三匝。头面礼足还复本位
菩萨璎珞经譬喻品第三十二
尔时世尊说法璎珞。讲法身福功德无量。座中有五千菩萨。即从座起头面礼足。绕佛三匝便退而去。尔时尊者大目干连。内自思惟。此五千正士。闻佛所说三身法宝。不肯受持各退而去。此必有缘事不空。尔时目连即从座起。偏露右臂长跪叉手。白佛言。唯然世尊。此五千正士修菩萨道。已入如来深法之藏。行过声闻辟支佛上。今闻世尊说法璎珞三身深义。不肯受持各退而去。佛告目连。止止。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此义者头破为七分。沸血从面孔出。何以故。此恶人等。本从无数阿僧祇劫。恒喜诽谤毁辱正法。尔时目连复重白佛。唯然世尊。愿说诽谤受罪云何。佛告目连。此五千正士。从过去恒沙佛已来。亦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善权方便。便起想著有悔过心。于如来所便有退转。方当经历勤苦之难。千佛过去犹不得度。此五千正士。最上首者名曰勇智。虽修菩萨摩诃萨行欲求成佛终不可得。譬如士夫欲于空中造作七宝宫殿。五色玄黄雕文刻镂。如此善男子善女人。乃能作不。目连白佛言。不也世尊。何以故。虚空无象不可造作。尔时世尊告目连曰。此勇智菩萨。光明佛时作师子王。吾为梵志修清净行。时师子王。晨朝跱立六处不动。奋迅身体便大雷吼。走兽伏住飞者堕落。然后乃趣旷野山泽。案行局界求觅群兽。逢一象王杀而食之。髀骨鲠咽死而复稣。时有木雀在师子前。求觅软虫取而食之。师子张口告木雀曰。与吾挽此骨。却后若得食当相报恩。木雀闻之。入口尽力。拔骨乃得去之。时师子王后日求食大杀群兽。木雀在侧少多求恩师子不报。佛告目连。时师子王。以此偈报木雀曰
吾为师子王 以杀为家业
啖肉饮其血 以此为常膳
汝既不自量 脱吾牙齿难
还得出吾口 此恩何可忘
尔时木雀。复以此偈报师子曰
我虽是小鸟 诚应不惜死
但王不念恩 自负言誓重
若能小宽弘 少多见惠者
没命终不恨 不敢有讥论
尔时师子王。竟不报恩舍之而去。木雀自念。吾恩极重反更轻贱。今当追后要伺师子。便不报怨者终不行世。在在处处终不相离。时师子王复杀群兽恣意食之。饱便睡眠无所畏惧。时彼木雀。飞趣师子当立额上。尽其力势啄一眼坏。师子惊起左右顾视。不见余兽唯见木雀独在树上。时师子王语木雀曰。汝今何为乃坏吾目。时彼木雀以偈报师子王曰
重恩不知报 反更生害心
今留汝一目 此恩何可忘
汝虽兽中王 所行无反复
从是各自休 莫复作缘对
佛告目连。时师子王岂异人乎。莫造斯观。所以然者。今此勇智菩萨是。时木雀者。今汝摩诃目揵连是。此正士等。自从是来恒行诽谤。不信如来三身之要。方当经历地狱之难。佛复告目连。若有菩萨摩诃萨修净璎珞得三身定者。神足游戏无所挂碍。为人重任荷负众苦。譬如空界无所不覆。净妙璎珞三身法者亦复如是。满足一切众生所愿。譬如大海深广清净不受秽恶诸不净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净妙璎珞三身法者。不受尘垢缚着颠倒。譬如摩尼宝珠光明彻照。非日月星辰光明所能遏绝。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获净妙璎珞三身法者。不为五通神仙禁咒神药所能制持。譬如四道受证自信通慧已度五道。不为众邪所见留住。譬如灭尽定人烧尽本行。菩萨摩诃萨尽生死根。信心牢固不兴诽谤。譬如士夫得如意珠。随意所念皆现在前。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如意正定。观众生类纯熟根者。渐渐训导各至无为犹如不退转法。不复堕落染着生死。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处生死不怀畏惧。言我当复退转在生死中。譬如非男非女之人。将示殊妙五乐之中。亦不生心染着情欲。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周旋教化遍入五道。知而不着不起想念。拔济众生不可称量。尔时世尊与目连。而说颂曰
菩萨本意净 犹如金刚山
执意不可毁 受证如弹指
虽在世教化 不着缘本想
遍学一切法 竖立大法幢
犹如二士夫 执意各有术
相将至戏堂 各欲现其伎
须弥四宝山 纵广甚峻高
三百三十万 六万由旬数
一人在山顶 手执甘露瓶
一人在山下 执瓶受甘露
写者亦不泄 受者不捐弃
彼人各凡夫 未获通慧道
云何目干连 此为极难不
虽难未足奇 三法身甚难
从亿千万劫 欲闻净璎珞
分别三身慧 斯法最为难
卿今莫愁忧 已超众苦患
得闻三法要 自济复济彼
若有族姓子 笃信修习法
现世尽诸漏 神通游自在
所生国土净 七宝宫殿成
诸根悉完具 心净如虚空
尔时世尊与目连说此品时。有亿那术天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愿所生国土尽同一相。无有诽谤三法身者。尔时目连起礼佛足。绕三匝已还复本座◎
◎
菩萨璎珞经三世法相品第三十三
尔时世尊告软首菩萨。吾昔成佛积功累行。自致如来至真等正觉。弃国捐妻不贪荣位。宣布一切诸佛法藏。随前适化而度脱之。犹如医王疗救众病。随病轻重然后投药。若有众生今身现在种过去病。菩萨亦知而救护之。或复众生身已过去种未来病。菩萨亦知而救护之。是时尊者劫宾[少/兔]白佛言。世尊。云何善男子善女人。身处现在种过去病。云何身过去种未来病。云何身在未来种现在病。尔时世尊告劫宾[少/兔]曰。善哉善哉。族姓子。于如来前而问斯义多所利益。何以故。过去当来今现在佛所宣法藏。施为佛事不思议法。庄严佛树进行成佛。尔时世尊与劫宾[少/兔]。而说颂曰
清净声柔软 遍闻十方界
具足诸善根 拔苦离众恶
分别三世行 无入无所生
如来悉观察 独善无等侣
初发弘誓心 不为少许人
意广如虚空 济度恒沙数
今在树王下 众相自严饰
降伏诸外道 奉修正法教
首戴七觉花 身被惭愧服
和颜忍辱心 独步无有难
无畏如师子 勇慧无有难
色像如月初 谛视无厌足
一切十方世 悉来供养尊
随本心所愿 尽归解脱门
本我所发愿 不限劫数期
哀愍诸众生 为演甘露法
欲求人身难 闻受正法难
生处中国难 遭遇真人难
豪贵执信难 悭嫉惠施难
缚着受证难 分别三世难
尔时世尊复告劫宾[少/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分别三世淫怒痴病。远离缚着无复生灭。神足自由变化无方。如此善男子善女人。入三世定意三昧。尽知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行。众善根本悉现在前。诸佛世尊八等正道进趣泥洹。所以诸佛出现于世。观察众生究尽根原令知道门。如来三达观三世法无量无限不可思议。或有众生应闻过去法。如来便说过去灭尽众行不起。或有众生应闻现在法。如来便说现在正教远离缚着。或有众生应闻未来法。如来便说未来未生不起灭法。是时尊者劫宾[少/兔]白佛言。世尊。云何众生应闻过去法。如来与说过去灭尽众行不起也。云何众生应闻现在法。如来与说现在正教远离缚着也。云何众生应闻未来法。如来与说未来未生不起灭法。尔时世尊告长老劫宾[少/兔]。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劫宾[少/兔]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长老劫宾[少/兔]。若有菩萨摩诃萨。观了三世无量无限不可思议。非是辟支罗汉所及。何以故。如来所行非彼境界。若有菩萨摩诃萨。身处现在众行具足。应从过去如来受决。便闻现在如来说过去法过去灭尽众行不起。心即开悟即得受别。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是谓菩萨摩诃萨身处现在应闻过去法过去灭尽众行不起佛复告长老劫宾[少/兔]。复有菩萨摩诃萨。身处现在应闻现在法。从现在佛而受记别。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是谓菩萨摩诃萨身处现在受现在别去离缚着无生灭想。复有菩萨摩诃萨。身处现在应闻未来法。如来与说未来未生不起灭法。是时菩萨心即达悟即得受决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是谓菩萨摩诃萨身处现在说未来法未来未生不起灭法。是时长老劫宾[少/兔]白佛言。世尊。但菩萨摩诃萨。分别三世众行所趣耶。为声闻辟支亦有此行乎。佛告劫宾[少/兔]。从信地见地乃至三耶三佛地。皆有三世无量无限不可思议众行所趣便受名号。是时长老劫宾[少/兔]白佛言。世尊。云何从信地见地乃至三耶三佛地。皆有三世无限无量不可思议众行所趣得受名号耶。佛告长老劫宾[少/兔]。汝欲广知如来至真等正觉分别三世众行所趣。今当一一敷演其义。从信地见地薄地无淫怒痴地。从须陀洹乃至三耶三佛。皆悉分别三世所趣。云何菩萨摩诃萨。从信地见地薄地无淫怒痴地。分别三世众行所趣。于是族姓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信解脱得根力觉意八真行善。有时成就有时不成就。如此等人或在圣地或在凡夫地。从不退转乃至一生补处。是谓菩萨摩诃萨永离凡夫受如来决。是谓族姓子菩萨摩诃萨从信地薄地无淫怒痴地各各有别。是时长老劫宾[少/兔]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从信地乃至无淫怒痴地。或在圣地或在凡夫地。佛告长老劫宾[少/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从初发意求无上道。身处现在闻过去法。便不信乐而舍之去。何以故。本无信乐故有狐疑。中道退还不至究竟。尔时弊魔波旬即得其便。化作佛形往至菩萨所。劝进菩萨言。善男子知不乎。我前所说非如今说。是汝应闻未来法应得受决。今乃闻吾说过去法。唐劳其功不成果报。汝何不速舍本意更发弘誓。然后乃成无上等正觉。菩萨闻之心怀犹豫。即便退转在凡夫地。是谓…
《菩萨璎珞经十一》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