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诸佛要集经》

「经集部」经文810卷17页码:P0756
西晋 竺法护译

  《诸佛要集经》上 ▪第3页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切诸法悉为空门。以何谓空。令当来法无所生故。诸法欲门除所著故。其度门者。宣畅诸法究竟本末。其行门者。一切诸法无放无舍不没不生。其名门者。一切诸法已离号字。其名本净无逮无失。其轻门者。悉度诸法轻慢之惑。及恩爱根报应因缘之所由生。其顺门者。宣畅诸法调定降伏。其缚门者。解一切法令兴寂寞。其焚门者。烧除诸法令甚清净。其焱门者。于一切法无有挂碍无著无脱。其趣门者。断除诸法所归音响不舍元本。其如门者。晓了元本不进不动。其随门者。从一切法而发起之。其处门者。于一切法亦无所处不坏忧戚。其作门者。不见诸法所造种姓。其等门者。于一切法奉修平等而不退转。其垢门者。计于诸法以离垢秽本末无疵。其受门者。摄取诸法而不可得。志于深妙。于六事入及一切法意得永寂。其岸门者。一切诸法令度彼岸。不见彼此度与未度。其生门者。不得诸法生老病死。其思门者。一切诸法悉为寂静。不念不舍无著不着。其法门者。法界常住则以随时兴显诸经。其寂门者。一切诸法皆在澹泊静寞之地而无患难。其虚门者。一切诸法皆如虚空无本末无住。其尽门者。诸法悉尽而不退转悉亦永灭。其住门者。诸法无动无能摇者。其慧门者。因从其慧无所习行。悉无能知亦无不知无思无见。其斯门者。一切诸法无应不应。亦无合散旷其言辞。其阐门者。虽游诸法蠲除诸户。其盖门者。于一切法去诸覆盖。使知空无弃捐六事。其念门者。而于诸法消化所生不念不忘。其已门者。诸法皆由因空。而生恐惧缘生众苦。其去门者。于一切法舍离断灭有常之计。其数门者。悉于诸法不举所生。诸所有数无高无下。其立门者。一切法住住无所住除诸所处。其无门者。虽在诸法无来无去。不立不坐不游不寐无应不应。其具门者。存于诸法具足无六无度不度。无所周遍犹如虚空。其阴门者。皆于诸法解知五阴起无所起。其响门者。解一切法无有音声。所谓无响永离文辞。其差门者。了于诸法虽处放逸而无驰骋。其固门者。明知诸法解散坚强永令灭度。其消门者。悉达诸法了其边际。而无处所无有终始。亦无有生犹如世尊。计于文字无能堪任。倍加言辞亦无所有。亦复无名文字。无言亦不谈语。不执所向无书无读。所以然者。虚无实故。诸法如是由此而有是入总持。计于无者宣畅入空。其能入此近菩萨行。于诸文字解无疮病。不为文字之所系着。分别诸法所由次第。逮得圣慧音声所由。假使菩萨入此文字空印门迹。若闻若受执念怀抱。为他人说心不堕落。则能蠲除二十众结。一其志强而不怯弱。二意念常存不为恍惚。三能独步无所忌难。四其心坚强不怀羸劣。五志在羞耻惭愧不逮。六意能觉了靡不通达。七智慧巍巍莫不蒙曜。八辩才之辞无一滞碍。九致总持所闻悉持未曾忘失。十除疑网无有犹豫。十一通达不怀沉吟。十二所在游居在于众人不怀增减。十三言辞柔和无不稽颡。十四若闻粗言不以忧戚。十五性不卒暴而常安详。十六所住明了分别音响。十七了五阴品四大诸入报应因缘。十八剖判诸法靡不通达晓了诸法。知人心念而为说法。十九知处非处限与无限。晓了智慧明解善权随时开化。二十识别进退出入之事威仪礼节。解了羞耻执坚牢剑所可游入。兴发无上正真之道。说此文字空印之门。若闻若受奉持讽诵。这得闻之致十功勋。一世世所生不受女身。二弃捐众难八不闲处。三所在游居常得闲暇不怀匆匆。四常值佛世这见世尊。便生悦豫。五其心亘然供养大圣。六如来见心为说经典。七闻其所说辄即奉行。八寻便逮得立不退转。九晓了空慧逮无从生。十疾成无上正真之道。是佛要集

  又所可宣佛要集者。等于三世。严净三场。逮无所生了真谛法。解了三界。畅淫怒痴。自然无乐。无断无常。无处无住。其三乘者归于一门。通达诸法而无所诤。入无等伦。无行无步。无想无比。又计佛者。未曾觉成逮最正觉。不决诸法不知不得。佛不逮慧亦不无慧。不合尘劳亦无嗔恨亦不取证。不得不碍亦无所行。不住平等。佛不得道亦无所失。无法无众。佛不得佛。不想菩萨。不解不缚。一切众生本甚清净。佛不见法不闻不念。亦无所教。尊无所说亦无言辞。解诸佛者乃知无言初不演音。于当来世亦无所宣。不教人说无慧不慧。佛非众祐亦非净毕。众祐之德。佛不饮食。不施人食。佛无有身亦无形体。莫观如来有色身也。无相无好。无有经典及与法界。佛不出现亦不常存。未曾灭度亦无所灭。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永灭度故。佛不独立不处大众。无能见佛亦无闻者。无有供养。计诸佛法无有若干。亦复非一。佛不得道。不求处所。不转法轮亦不退还。佛如假号。计如佛者音声亦如。过去当来音响无异。去来平等。其平等者则无偏党。其无偏党彼无无量。其无无量彼无终亡。其无终亡不行医药。是佛要集

  所以宣传佛所讲者。欲以愍伤度众生故。佛无要集亦不分别。亦不讲论要集之义。天王如来。讲说于此佛诸要集经典义时。普光世界。万二千菩萨皆悉逮得无所从生法忍。时诸菩萨都不自见若干亿佛。但睹一佛天王如来。于是文殊师利住忍世界。心自念言。今日十方各恒沙等诸佛世尊。悉来集会东方佛土天王佛所。普共颁宣佛要集法。吾宁可往诣彼世界。奉见诸佛咨受经典。吾常周行至于十方。稽首诸佛听所说法。于今悉集会一佛土。是时难值希未曾有。如是比像无上圣土。显出于世。不可再遇难可见闻。文殊师利报弥勒曰。可共俱往诣天王佛普光刹土。无央数佛百千亿载悉会乎彼。俱同颁宣佛要集法。当共听受并见诸佛。所以者何。诸大圣尊皆会一处。难可值遇。弥勒菩萨答文殊师利曰。仁者欲往便可进路。吾不行也。所以者何。诸佛会者道德巍巍。不可攀喻。身不能见。亦不堪任睹形闻音。又文殊师利。莫以像色观诸如来。佛者法身。法身叵见无闻无养。文殊问曰。卿不供养于如来乎。弥勒答曰。吾不供养。所以者何。如来至真不可供养。本无如来则无二故。文殊又谓。所言无二为何谓乎。弥勒答曰。其无二者谓无所著。不可称载无有若干。所言无二。不造二业。何谓二业。言此尘劳是怀嗔恨。兴如是辈生灭之见。此为奉戒。是为毁禁。妄想彼此。斯谓为二。此为声闻。是为缘觉。斯平等觉。妄想如是则为造二。斯为声闻。为缘觉为佛。怀如此想则曰为二。当除此法。奉行其法。证明其法。此为二。分别其慧其不解慧。假使文殊。念持二慧志在进退。上至计佛则造二业。我于一劫若复过劫。讲说诸二。所演辩才而无穷极。所以者何。计诸二者而无有二。敢可颁宣皆入一义。一切诸法皆无若干

  文殊答曰。卿身今者堕大颠倒。一切诸法悉无所生。强为分别。若干种辞反咨嗟身。我于一劫若复过劫。辩无穷尽。弥勒答曰。因其文字言有所著。察一切法实无所生相不可动。时文殊师利。谓余菩萨诸族姓子。俱共往至天王佛所。见诸如来听受所说。辩积菩萨报文殊曰。如来至真不可得见。何因仁者而发此教。当共往见如来乎。如来何在而欲见耶。曾闻佛说。如来至真无去无来。今计三世法皆悉空无故不可见。向者文殊有此教言。往见如来。以何等眼观如来乎。肉眼见耶。为用天眼。若以肉眼。肉眼无见。所以者何。肉眼空故。空无所见。若以天眼。计于天眼无有想念。不以想念可见如来。文殊告曰。如族姓子今者所念。无有如来亦无经典。无见无养。如辩积意所趣云言。宁可称说分别言辞。诸佛如来。众生往来供养奉事。悉假文字。字自然空。以故平等此之谓也。如来无言无本无转。悉自然空。谓此二事悉平等矣。如来无言无本无转。其堪任者可共俱进。不肯者已。吾当独往

  无形而现形  亦不住于色

  欲以开化众  现身而有教

  佛者无色会  亦不著有为

  皆度一切数  导师故现身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诸佛要集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1】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