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一 ▪第2页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德亦不厌足。如是作诸功德倍复无厌足。不于心法有所亡。心于功德亦无所亡。常奉行于布施心清净无所悕望。常奉持禁戒而不缺减。于忍辱力而不动转。加于精进而不懈怠。于禅三昧而不乱。于智慧而不愚。常供养于一切而无所贪。以慈报恩而无所忧。思惟所生逮无所生。忧其所说法忧欲令皆度脱。天子。菩萨行如是。其有知小福者以沤惒拘舍罗所作无央数不可量。如是天子。菩萨于是一切法。逮得不可计智。于诸法无所不知无所不了。何以故。天子。一切法空无想不愿。如是空不可计。心逮得不可计。作小功德。持沤惒拘舍罗所作无央数不可量。何以故。如是道不可量心亦如是。如是行不可量。无边际不可量法。随无边际不可量法。如是诸佛世尊道法。亦复无边际不可量。复次天子。菩萨以沤惒拘舍罗。于一切行皆悉过上。过上已随一切人所喜乐。布施者。所求者。说法者。以法而度脱之。复次天子。菩萨已如是者。逮得无央数不可计所行法。则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皆悉具足。于勤苦人无有轻易之心。于戒无缺减以戒有所长益为一切人忍辱。若骂詈轻易者皆悉忍之。于精进合会诸善德。于禅逮得诸定于智慧无所挂碍。复次天子。菩萨以沤惒拘舍罗。于弟子而现行。随其法教化之。自于内无所悕望。于辟支佛而现行。以其法教化之。于其内无所悕望。如是天子。菩萨以是四事法。得不可思议善权慧。佛尔时说偈言
其苦凡有二 谓我及他人
自灭于我苦 并复能灭彼
忧念一切人 令心了道事
于法心亦尔 皆使解一议
用福一切人 三世勤苦行
诸佛所行福 一切皆劝助
以是功德福 奉上施一切
于诸心所愿 疾逮得佛慧
令一切发意 皆学正真道
心不于余道 而复有所求
心不悕望道 视亦不可见
道相心如是 心相亦俱然
法等如是等 于我亦无我
自知见功德 增益净功德
于身无所增 法界难思议
常住于道处 是乃为求佛
其心未曾念 豪尊以自益
心恒存于道 精进而不懈
布施而无厌 常坚护于戒
忍辱亦如是 不造立人根
日日行精进 常自念身空
于禅而寂静 慧能度一切
养育于一切 所作如莲花
施与持清净 不望于他人
常愿求佛慧 诸法具了知
晓习一切法 其慧难思议
为一切说法 而无有诸碍
若有应此行 是则为菩萨
皆悉解了空 施少报无量
不想有与无 心未曾放恣
悉知一切行 如所愿度脱
布施随所欲 说法种隆化
既施而无悔 于戒不亏缺
忍辱及精进 禅慧不自大
布施与持戒 忍辱及精进
于禅定三昧 慧施而降调
其于声闻行 及与辟支佛
随所乐度脱 于内而不随
坚住于是法 菩萨无所著
权慧难思议 疾逮降一切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法。一切法为一味为一入为一说。其智皆解达于众议。何等为四。如是天子。菩萨于法界得一切智功德。而无所破坏。信一切诸法皆空。亦不于法界言是我作非我作。何以故。是我作亦非。不是我作皆非。所以者何。坏诸不可习便逮得皆知一切法智。天子。是为四事法。菩萨得知一切法为一味为一入为一说。如是智为悉解达众智议。如是知如是视。若于俗若于道。便以慈转法教。若有行者行之。若有恩者恩之。若有住立者立之。便以法住立之。以法大悲而转之。不于众法言念是尊者是为卑。亦不于入法亦不于行法。亦不于若干法而有所见。习知凡人法便复行凡人法。于凡人法亦无所举亦无所下。于是一事坏习法亦尔。便广说一切法。于诸法界不见有所坏。何以故。为得一忍为忍于空。于忍空而不疑。如一入诸法入亦尔。如无所生入。天子。如是菩萨为亲近佛世尊无上正真之道。亦不想念近佛不近佛。何以故。亦不见坏一事。所以者何。亦不见一切人异。亦不见道异。亦不见一切人。亦复不见于道。佛尔时说偈言
不于法界言是非 不于法界无所坏
法界如是一切如 若不思惟不了义
已信于法一切空 六衰久长与空会
一切法寂得自在 若一处空余皆尔
于法无见无能视 亦复无我不可获
若我学得如是者 如为审谛晓道意
行应寂静逮空藏 止与相随诸法处
皆知诸法为寂然 于是寂净无不可
世最世间法皆知 于是不疑不转还
不断于愿愿来愿 闻法常念不懈慢
于无央数不可计 其身所作不自见
展转五道不见法 凡人罗汉乃能知
凡人所习常念说 如是之事罗汉法
亦复不举亦不下 寂静不受尔乃知
一切法数皆悉知 不于法界有所坏
忍辱虚空等无异 诸法虚空皆如是
忍辱如空无所念 一切诸法入一智
如无从生不生习 如是所行道不难
如是亲近无量道 于是心念无懈倦
若我他人法如是 所求无得则觉道
天子。菩萨复有四事法。于甚深戒行不放逸。何等为四。如是天子。菩萨自思惟。何等名为戒。如是自视身所行。皆知身所行善口所言善心所念善。是名曰为戒。云何身所行口所言心所念。不犯身事。不杀不盗不淫。是名为身行善。云何口所言善。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言不绮语。是为口所言善。云何意所念善。不嫉不恚不邪见。是名为意所念善。如是为自视悉见。用是故。皆具得如身口意所行。不作是事无有能普说其德者。亦不青黄赤白红不离色。亦不眼识而可识。如是亦不意识分别而可识。何以故。于是不生无所生。于起无所起。如是不生无所生不起无所起。于是便逮得无能说普演之德。是时心安住而不摇。如是不相逢无能普演。如是无有能普演说。亦不自言我能作是说作是行者。心亦不可见。如是说心。戒亦复不可见迹。如是天子。菩萨逮得甚深戒之德
复次天子。菩萨逮知离所见身功德。知于所见无所起。若戒若恶戒等无所作。复次天子。菩萨逮得住入甚深法要。作如是祠。诸所学事深远之行皆悉行。于一切诸乘行皆悉行。是名曰为戒。如是行为不自欺亦不欺他人。如是者名曰甚深戒。复次天子。菩萨得不犯戒不亏戒不亡戒。云何菩萨不犯于戒不亏于戒不亡于戒。天子。能自护者便能护于戒。天子。自知者便能知戒不轻易于戒。于所学无所缺。于戒而不亡。用是故不亡于戒。一切他人法皆悉知。何所是他人。我为在何所。亦不佷他人亦尔。天子。用是故能度脱一切人。天子。是为四法菩萨得甚深戒而不放逸。佛尔时便说偈言
身口意所行 法洁净复净
其行胜珍宝 是戒应菩萨
是十无过上 黠持护菩萨
身口意不亏 是戒为最黠
不作亦不生 于生而无生
无种无处住 无智云何得
不会不作戒 眼视不可见
亦非耳鼻口 非身意所识
不造六情根 所住亦无处
是戒甚清净 戒亦无所住
守戒不放逸 于戒无我想
护戒无戒想 以是得深戒
于是见身行 离于诸所见
不随望见处 于戒无想念
如律入深法 诸行皆办毕
灭有便能护 于戒无异想
有我便有戒 无我亦无戒
是说为恐畏 知我则有戒
空寂戒无念 寂静戒无著
空寂戒无时 寂戒不思惟
不亏戒无上 于戒不贡高
戒亦无我想 是则甚深戒
于戒甚勇悍 不为不善哉
一戒具众行 一切法叵得
戒有想为痴 无戒言守戒
是为灭戒果 不脱于五道
远离诸所见 我所皆不见
戒亦无所见 不畏于五道
视不见为见 不增不善戒
于我而无病 习戒皆悉见◎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3】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