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密教部」经文895卷18页码:P0719
唐 输波迦罗译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中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 制译

  分别成就相分品第五

  复次苏婆呼童子。时彼行者于诸障难。得解脱已。身心清净无诸垢秽。譬如明月而埋于云。云除散灭丽乎光天。于虚空中朗然显现。念诵人所修种种功德。除断毗那夜迦所作障难。悉皆消灭。亦复如是。所持真言悉得成就。譬如种子因地及时并雨溉灌。润泽调顺。得好风雨。然后芽生乃至成熟。然其种子若在仓中。芽尚不生况复枝叶及花果实。持诵真言不依法则。及不供养。已不清净故。真言字句或有加减。声相不正。不获广大诸妙悉地。亦复如是。譬如兴云下雨。随众生福而下多少。持诵之人所施功劳。获得成就亦复如是。若有行者。于清净处。依时及节所制之法。所犯罪者渐渐消灭。福聚圆满。能获真言沾及成就。若罪不灭功德不圆。不依法则。真言不成翻此应知。复次苏婆呼童子。其念诵人中间所有阙犯。或有间断。弃本所诵别持余明。自所持者授与他人。念诵遍数虽满不成。复更应须每日三时如法供养。念诵数满一十万遍。即应如法呼摩供养。当以大麦。用稻谷花。或用油麻。或用白芥子。随取其一与酥相和。真言数满四千或七八千

  或优昙钵罗木 或阿说他木 或波罗赊木 或遏迦木 或龙木 或无忧木 或蜜鲁婆木 或尼居陀木 或奄没罗木 或佉陀啰木 或赊弥迦木 或钵落叉木 或阿波末迦木 或末度迦木 或谋母迦木

  如上所说诸木之中。随取一木。粗细如指。长短十指许。酥蜜酪揾柴两头。每日呼摩。数如上所说。有阙犯者还得清净。然后方诵真言。悉地无所障碍

  复次苏婆呼童子。行者所持真言。余持诵者系缚明王。或断或破。令不成就者。即须应作本尊形像。置于当各部王足下。面须相对。然后以结利吉罗等诸部明王大威真言。诵持。以酥蜜灌浴本尊。如是十日。作此法已。彼余明所缚即得解脱

  复次苏婆呼童子。于真言中所制诸法。并皆修行一无遗阙。仍不成者。即应以猛毒。作彼尊形。以结唎吉罗等诸部明王真言。截其像形。段段为片。和白芥子油。每日三时而作呼摩。如是七日即得悉地。若不成就应入梦中示见障因。说真言字有加减。或法不具。然诸明王自说此法。有用行者。示现相好。由如海潮终不违时。其实真言。终不相破。亦不相断及与系缚。其真言法亦如是。是故行者。不应相破明咒及真言。乃至系缚及以禁断。妙曼茶罗不应授与加减真言亦复如是。不应回换彼法。不回换彼法。不应阿吠设那。不应打缚。为害彼故。不应呼摩。及损肢节摧灭恶族。不应令他痴钝迷闷。不应科罚龙鬼之类。亦勿令人发毒相憎及损厌缚。不应治疗婴儿之魅。不应捕网诸众生类。令所损害

  复次苏婆呼童子。余外宗说。有十种法真言得成。所谓行人。真言。伴侣。所成就物。精勤。处所净地。时节。本尊。财物。具此十法真言得成。又余宗说。具三种法。真言得成。谓真言行人伴侣

  又余宗说。具四种法。真言乃成。谓处所精勤时节依法

  又余宗说。具五种法。真言乃成。谓真言所成就物处所本尊财物。如是诸宗。或说十法。或说八法。或说六。或四或三或二。各于本法演说不同。然此释教具二种法。真言乃就。一者行人二者真言。行人具行戒律。正勤精进。于他利养不起贪嫉。于身命财常无恋着。真言文字勿令脱错加减。声相圆满分明。所成就法皆悉具足。于佛菩萨所居之处。如法念诵。即便当获意乐成就。譬如师子饥饿所逼。以大势力杀害大象。若杀野干及诸小兽。所施势力与彼杀象。一无所异。行者成就上中下事。所发精进亦复如是。行者若住阓闹之处时。即有蚊虻蝇蚤唼啮。闻种种音乐之声。或闻诸人歌舞吟咏小男小女。妇人等环钏璎珞种种音声。若住人间河涧及以大海者。即有寒热不等。因即有病。苦恼逼身。又值猛兽发大恶声。或欲相害。令人惊怕。或住海边见海潮波。及闻大声。令行者恐怖。若住江河池沼。即饶蚖蛇蝮蝎毒虫之类。皆是持真言人障碍之处。如是种种障碍缘等。当须远离。觅好胜处。勤加劳心固意。勿使逢境心即散乱不定。一念退心。还从切始善行方便。觅时观节勿以执愚。恶人恶魔得其便耶莫令痴人获罪苦果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念诵真言轨则观像印等梦证分品第六

  复次苏婆呼童子。念诵之人不应太缓。不应太急。声亦如此。不大不小。不应间断。勿共人语。令心缘于异境。名某字体。不应讹错。譬如大河日夜流注。恒无休息。持诵之人所修福报供养。礼拜赞叹一切功德。日夜增流亦复如是。念诵之人。心若攀缘杂染之境。或起懈怠或生欲想。应速回心。观真言字句。或观本尊或观手印。譬如观行之人。置心眉间令不散乱。后时对境心即不动。彼人即名观行成就。念诵之人亦复如是。所缘心处若不摇动。即得持诵真言成就。是故行者欲求悉地。当须摄心一境。其心调伏即生欢喜。随其欢喜即身轻安。随身轻安即身安乐。随身安乐即得心定。随其心定即于念诵心无疑虑。随其念诵即便罪灭。随其罪灭即心清净。心清净故即得成就。是故如来作如是说。一切诸法以心为本。由心清净。获得人天殊胜快乐。由心杂染。便堕地狱乃至傍生贫穷之苦。由心极净。乃证远离地水火风生老病死。不着二边寂灭解脱。由少净真言亦成。当离无常败坏之乐。是故诸法皆从心生。非自然现。亦不由时。复非自在天作耶。非无因缘。亦不从我能生诸法。但由无明流转生死。四大和合假名为色。色非是我。我非是色。色非我所。我非色所。如是四蕴。应知是空。色是无常由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化。如是之见名为正见。若异见者名为邪见

  复次苏婆呼童子。若持真言者。念诵数足。即知自身欲近悉地。何以得知。当于眠卧之。时梦中合有好相

  或见自身登高楼阁 或升大树 或骑师子 或乘白马 或骑大白虎 或升大高山 或骑犀牛 或乘白象 或于空中闻大雷声 或乘白牛 或骑黄牛 或得钱财 或得花鬘 或得好净五彩衣 或得酒肉 或得水类之果 或得白青红赤色莲花 或得如来尊容 或得如来舍利 或得大乘经藏 或身处于大会共佛菩萨圣僧同座而食 或得骆驼 或得犊子 或得满车载物 或得白拂 或得鞋履 或得横刀 或孔雀尾扇 或得金璎珞 或得宝珠商佉 或得端正美女 或遇己身父母 或得金宝严身之具 或得卧牙床覆以白衣 或见自身泛过大海 或度江河龙池陂沼 或得饮酪 或见以血澡浴自身 或见自身入寺塔僧房 或见如来处座。为人天八部说法。身亦就会。听佛说法 或见缘觉为说十二因缘法 或见圣僧为说四果证法 或见菩萨为说六波罗蜜法 或见大力诸天王为说天上快乐法 或见优婆塞说厌离世俗法 或见优婆夷说厌离女人法 或见国王 或见大力阿修罗众 或见大净行婆罗门 或见英俊丈夫 或见端正妇人 或见大富正直善心长者 或见己亲眷属聚会一处 或见苦行仙人 或见持明诸仙 或见妙持诵人 或见吞纳日月 或见身卧于大海。海中众生流入腹中 或见饮四洲海水 或见乘龙洒水润于四洲 或见自身飞空 或见身却坐须弥山。四洲龙王皆来顶礼 或见自身堕于屎坑 或见自饮人精 或见吃人肉血 或见入大火聚 或见女人隐入己身

  复次苏婆呼童子。凡持真言者。功行欲毕。见如是等殊特梦已。应知一月及半月。当获大悉地。若论持诵真言梦相境界。不可说尽。略粗知耳。精进不退即获如是上上境界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悉地相分品第七

  复次苏婆呼童子。我今说成就转近悉地法者。其念诵人当生发爱乐心。不得攀缘杂染之境。亦不辞饥渴寒热等苦。于诸违法外相之境。心不动摇。逢境不乱。一切蚊虻及蛇等。诸恶毒虫皆不敢害。毗舍阇鬼及诸饿鬼富单那等诸余鬼类。不敢近过念诵人影中。何况触身。所出言教人皆信受。转如聪明。善缀文章。于诸书算转成巧妙。以乐善法。勤行净行。复见地中伏藏。身无病苦及污垢腻。身有香气。若有人见及已闻名。悉生敬念。一切诸贵媚女自来呼召。以心净故。于虚空中闻诸天语。复见彼形及乾闼婆夜叉之类。其持诵者。见斯胜妙好相已。即应自知。我近于真言悉地。即应备成就法事

  复次苏婆呼童子。念诵人起首求悉地者。应具八戒。或二三日亦须断食。然后作成就法

  尔时苏婆呼童子。白执金刚菩萨言。尊者先说不由食故。获得清净。今云何复言应须断食。世尊亦说。食如膏车省牛气力。车即牵。利众生亦尔。若不食饮身命难全。何况前进修道。求望果实。为身力故。我今未知断食意义。前后不同。唯尊大悲为我略决少分。时执金刚菩萨告苏婆呼童子言。我今为汝及未来众生。除去疑惑。谛听善思念之。勿生疑虑。汝所问者。先说不由食故获得清净。今复云何而令断食。汝言如是。深心谛听。童子言善哉。唯然受教愿乐欲闻。我所出语者。不为心净故。教令断食。但诸众生。以皮缠缚血肉髓脑肝胆肠胃心肾脾肺。脂腻痰膜屎尿。种种秽物常流不停。如是之身地水火风假合成立。如四毒蛇置之一箧。欲令彼等。屎尿涕唾臭秽不令出故。为遣断食。非为妨道而遣断已。若持真言者心生淫想。如上所说。不净之身以慧观察。所起欲心即便消灭。于身命财亦不恋着。有持真言者具斯观门。此等人类。念诵之法速疾证验。即知自身去悉地不远。自心知已。应取白月八日或十四日或十五日。一依如前。得好上地。用细瞿摩。涂地净已。次涂香等。安置尊像。及彼尊容。香花饮食及遏迦水供养讫已。便即赞叹供养十方佛菩萨。次复供养本部之主。次复供养自部明王。然后所供养本所持尊。次复重发妙菩提心。兴广大慈悲愿。为一切众生常溺四趣。令得出故。又应读大乘明经或吉祥偈。或法轮经或如来秘密经或大灯经。于中任随读一部。然后即须结八方界。并结虚空及地界等。又以真言自身被甲如上所说诸曼荼罗。以净彩色。随意作一。护八方神。要须安置彼等。能摧诸障难

  复次苏婆呼童子。应以师子座明王。真言其茅座。安曼荼罗内。先护其身。所成就物安于坛上。…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中》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