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陀罗尼集经》

「密教部」经文901卷18页码:P0785
唐 阿地瞿多译

  《陀罗尼集经》四 ▪第2页

  陀罗尼集经卷第四(观世音卷上) /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次第与泮诸弟子身。右旋三转。泮香水竟。次旋炬火亦如前法。次与柳枝各长八指。次授与华竟。令诸弟子向东列坐。教诸弟子投华向前。次嚼柳枝亦如前投。若其华头向身者好。背向东者知魔障出。向南北者皆为不吉。柳枝嚼处向身者好。背向东者知魔障出。余如华法。次与洗手。各以手领跋折罗水。敬谢饮之。次阿阇梨入坛。启白诸佛菩萨金刚等云。我以次第问诸弟子。又以作法次第试竟。今诸弟子。欲入坛来供养圣众。如是启已。引入弟子略供养竟。发遣出外。阿阇梨语诸弟子。各卧睡去。若有所梦。明朝各各向我道之。时诸弟子总卧去后

  次阿阇梨入于坛内。白佛菩萨金刚等云。诸弟子等明日。更欲入道场来广作供养。诸佛菩萨金刚天等。请升空中。明欲供养。临时总赴受众供养(如是三说)。然后发遣坛内诸佛菩萨金刚。及诸天等。次阿阇梨。向坛北边。面向南坐。着一火炉诵马头咒咒白芥子。一咒一烧一百八遍。时诸弟子即得灭罪。次阿阇梨与二弟子。于一夜中。以五色粉敷置坛内。敷置法者。先从内院。初以白色。次黄青赤。后以黑色。到明旦起。更置外院。从东北角右回作之。以五色物依前法作。于坛中心。安十一面观世音以为坐主。莲华座上安置轮形

  次内院东面中央。安阿弥陀佛。佛右边安释迦牟尼佛。左边安般若波罗蜜多。北面中央安大势至菩萨。右边安观世音母。左边安马头观世音。南面中央安金刚王。右边安金刚母。左边安跋折罗母瑟知。西面院门南边。安提头赖吒。北边安毗嚧陀迦

  次作外院东行。从北头。先安曼殊室利菩萨

  次弥勒菩萨。次安栴檀德佛。次阿閦佛。次相德佛。次普贤菩萨。次月天。次虚空藏菩萨

  外院北面。从东头先安摩诃税多(唐云大白观世音也)。次摩诃室唎曳。次随心观世音。次一瑳三跋底伽罗。次阿牟伽皤赊(唐云不空罥索)。次苾俱致。次毗摩罗末知

  此院南行从东头。先安火头金刚。次安尼蓝婆罗陀罗(唐云青金刚也)。次母噜陀吒伽(金刚儿名)。次苏皤(二合)斯驰(二合)迦罗。次素婆休(亦是金刚儿也)。次央鸠尸。次跋折罗商迦罗

  外院西行从南头。先安摩唎支。次安日天。次安毗噜博叉天王。次安作门。门北壁毗沙门天王。次安地天。次安一切龙王

  其外院四角。各安交叉二跋折罗(如十字形)

  又中院四角。准前各安二跋折罗。亦交叉着(如十字形)

  次阿阇梨起立西门。看坛中事。何者是好何者不好。何者周匝何不周匝。好好捡挍仍于坛内。遣旧弟子守护而住

  次阿阇梨香汤洗浴。着新净衣。当以绯帛裹自头顶(红色亦得)仍以黄帛。绕头系额

  次以咒索系自左手。正当腕节

  次作护身印印于自身。皆用马头护身印咒

  次把跋折罗。作阿蜜哩多军茶利身印。三回右转于坛外边

  次作地结界。四方上方次第而作。并诵马头咒

  次取水罐一十三口各授一升许。满盛净水。于中少少盛着五谷。并着小小龙脑香。郁金香等及石榴黄。共前五宝。裹中盛已。着于罐内。其罐口上。以柳柏枝并叶竹枝。塞头[山/从]竖。各以白绢束令不散。次咒水罐一百八遍。用十一面观世音咒咒罐如是一百八遍。咒已将入。先安内院四角中心。各一水罐

  次于外院四角四门。各安一罐。次取两银盘。一盘盛香水一盘盛华

  次取彼盘内华。着于一盘香水中。浸竟

  次取彼华少许。着自掌中。即作身印。先请坛中心十一面观世音。诵七遍已。即作坐印。亦诵坐咒满七遍已。然后放华投于本位。安置既竟

  次请中院东行。一一如前。次请北行。次请南行。次请西行竟。次请外院东行。次请北行。次请南行。次请西行总奉请竟

  次作大结界印。次取香水。散于坛内诸佛菩萨金刚等前。次散诸华

  次于坛中心着一香炉。四方八门各一香炉。总烧香竟。然后阿阇梨把一香炉烧种种香。从坛外边右绕一匝。行道已竟后。放着香炉。当于西水罐边。次取西门水罐之上五色线一头。将右转绕于坛外边竹竿之上。还到西门一匝系之。次着饮食。于坛中心观世音前四盘饮食其余诸菩萨等前各着一盘。次于中心着四盏灯。其余坐边各着一盏。次于佛菩萨等。布施金银绢帛钱财等物。随有布施。次阿阇梨将旧弟子。把香花水及煮五谷三四升许。其阿阇梨。施一宅中十方鬼神饮食。已竟。次阿阇梨洗手漱口。入坛三礼。却缩出来。次旧一弟子把一花叠。又一弟子手把香炉及白芥子。逐阇梨后。一一别唤新弟子来。在坛西北角外立

  次阿阇梨先把白芥子。以马头咒咒七遍已。三回打于弟子头上。次作护身印。印于弟子。次取香水。与其洗手。为弟子作观世音三摩夜印。印中着花。勿令放弃。次以帛裹其弟子眼。阿阇梨心口发愿。以平等普大慈悲心。悉皆回向一切众生。次阿阇梨引将弟子。入坛西门。阿阇梨在南边立。弟子在北边立。阿阇梨诵观世音三摩耶咒咒曰

  唵(一)般母婆皤(去音)夜(二)莎诃(三)

  诵七遍已。教弟子云。向前散华。散竟好看。花堕何坐。知已语云。汝所散花。着于某佛某菩萨等。好念不忘。其余弟子如上法用。若三回散时。总不著者。更莫解帛随便摈出。是大罪人不合入坛。教令至心忏悔众罪。诸人竟后。更启请佛。方始引入。准前散华。著者放帛。若不著者至竟摈出。更勿令入。其余弟子法用如前一一作竟。次诸弟子在西门外。正面向东。作行列坐。其火炉中着好炭火。于西门外灌顶坛上。着一张床。留一盘食。着四盏灯供养。次遣二弟子各擎一盖。一紫二绯。绯盖盖诸弟子。紫盖盖阿阇梨。一一次第引诸弟子。阿阇梨擎水罐。出到灌顶坛。右绕三匝。令其上床。阿阇梨亦自上床。弟子边立问云。汝前散花。着何等佛菩萨之坐。弟子答云。着某佛等。时阿阇梨随其所答。教作其印。印其顶上。印中着华。令至心念。随其本主佛菩萨等。阿阇梨即诵彼佛菩萨等咒。与灌顶已。教令散华解印。着衣入坛谢佛。依本位坐。其余弟子法用如前。总灌顶已

  次阿阇梨坐于西门近火炉边。正面向东。端身正念。先唤火天坐火炉中。次与酥蜜及胡麻等。各七遍咒于火中烧

  次阿阇梨心里记云。火神且出于火炉外。近炉边坐。次唤马头观世音。坐火炉中莲花座上。次阿阇梨把跋折罗。一一次第唤诸弟子。近阿阇梨。教令正念胡跪合掌以跋折罗印其掌中。次与胡麻及酥蜜等。咒三七遍令投火中竟。语归本坐。其余弟子法用如前

  次放火中马头观音。归本位竟。次请坛中心十一面观世音。坐火炉中莲花座上。烧胡麻等诵咒一百八遍。已竟。遣归本位

  次请一一佛。次请一一菩萨

  次请一一金刚及诸天等。法用如前。各烧胡麻酥蜜等物。咒三七遍。次第各令归本坐竟

  次为当国天子。烧胡麻等。咒满一百八遍已竟。次为历劫一切师僧父母及善知识。各烧诵咒。皆同前法。次为六道一切众生。烧同前法。咒三七遍。次为宅主。亦同前烧咒三七遍。次阿阇梨为自身烧咒三七遍。上从天子至阿阇梨。总用十一面观世音咒

  次阿阇梨把香炉烧香。右绕坛外一匝。来到西门前已。礼拜谢云。种种香花饮食供养皆不如法。大大惭愧。然后从坛中心。一一发遣。一一各作本印发遣。发遣印咒唤时无别。次收布施佛菩萨等钱财宝物。若其诸佛菩萨物者。应用作佛菩萨形像。般若物者。用写诸经。若阿阇梨欲自作佛菩萨经者。自收造像写经处用。若不作者。付嘱三纲。布施金刚天等物者。阿阇梨身自用亦得(不用第一)坛中饮食。其阿阇梨及弟子等皆不得食。若吃用者不得神验。与奴婢食。及余人等乃至畜生。不入坛僧吃用亦得。次阿阇梨手执炬火。示诸弟子。此是某佛某菩萨位金刚天等。一一次第指示位竟。然后以泥泥却坛上。莫见日出。以上略说坛法式竟

  次说印及陀罗尼法

  十一面三昧印第一

  咒用大咒

  以二大指二小指。直竖头合。余指稍典。头不相到。虚掌。竖头指来去

  是法印咒。能除一切贼难水难及火等难。若诵持者。虽经诸难皆无所畏。由观世音威神力故。若人欲请诸菩萨等。先须作此三昧印咒。当得一切菩萨欢喜

  身印第二

  合腕。左右二大指并竖。以二头指屈中节。各以头押二大指头。二中指头相拄。二无名指直竖。开一寸半。又开二小指。离无名指背。一分许。二臂肘相着。头指来去用上大咒

  若能持此法印咒者。一切八难皆无所畏。若作坛法正供养时。烧胡麻等。用此印咒。若有鬼病。以此印咒其病即差。若不差者。一百八遍咒印。念观世音菩萨。作此法者其病即差。若能日日洗手。而嚼杨枝净漱口已。着新净衣。诵咒数满一百八遍。兼念观世音菩萨名字。作此法者。观世音菩萨欢喜。又取澡罐盛满净水。以此印印咒二十一遍经一宿已。用洗手面。一切恶人及鬼神等。不能恼害

  大心印咒第三

  准前身印。唯改二头指。押中指背上节。以二大指各押中指中节侧。大指来去咒曰

  唵(一)阿[口*梨]耶(二)婆路(轻呼)枳帝摄跋(二合)啰(去音)耶(三)菩提萨埵(去音)耶(四)摩诃萨埵(去音)耶(五)摩诃迦嚧尼迦(去音)耶(六)跢侄他(七)诃诃诃诃(八)伊(上音)利(九)弥(上音)利(十)脂利(十一)毗利(十二)企利(十三)醯(上音)利(十四)莎诃(十五)

  是法印咒。若作一切坛法时。用此印咒。咒水香花衣食等物及唤天等。亦用此印咒

  小心印咒第四

  准前身印。唯改二头指屈头。当中指中节侧上头指来去咒曰

  那(上音)谟(上音)阿[口*梨]耶(一)婆路(轻呼)枳帝摄跋(二合)啰(去音)耶(二)菩提萨埵(去音)耶(三)摩诃萨埵(去音)耶(四)摩诃迦嚧尼迦(去音)耶(五)跢侄他(六)豆[口*楼]豆[口*楼](七)诃诃诃诃(八)莎诃(九)

  是法印咒。若人诵持此咒印者。当觅一百八茎莲华。江水中浴。着新净衣还入江水。立至于膝。面正向东。作此印咒。请观世音。大指来去。即作坐印安置于前。左手掏珠右手把华。七遍诵咒。然后散于观世…

《陀罗尼集经四》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