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陀罗尼集经》

「密教部」经文901卷18页码:P0785
唐 阿地瞿多译

  《陀罗尼集经》十

  陀罗尼集经卷第十(诸天卷上) /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佛说摩利支天经一卷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阿罗汉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大菩萨众。弥勒菩萨。曼殊室利菩萨。观世音菩萨。而为上首。及摩利子等诸天龙八部前后围绕。尔时舍利弗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于未来世末世众生。作何等法得脱诸难。佛告舍利弗谛听谛听。我今为汝说于此事

  尔时会众欢喜踊跃重劝请佛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日前有天名摩利支。有大神通自在之法。常行日前。日不见彼彼能见日。无人能见无人能知。无人能捉无人能害。无人能欺诳无人能缚。无人能责其财物。无人能罚。不畏怨家能得其便

  佛告诸比丘。若有人知彼摩利支天名者。彼人亦不可见亦不可知。亦不可捉亦不可害。亦不为人欺诳亦不为人缚。亦不为人责其财物。亦不为人责罚。亦不为怨家能得其便

  佛告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知彼摩利支天名者。应作是言。我弟子某甲知彼摩利支天名故。无人能见我无人能知我。无人能捉我无人能害我。无人能欺诳我无人能缚我。无人能责我财物。无人能责罚我。亦不为怨家能得我便。此咒有大神力。所作成就破一切恶。若用结界。百由旬内一切诸恶无敢入者。尔时世尊即说咒曰

  南无佛陀耶(一)南无达摩耶(二)南无僧伽耶(三)怛侄他(四)遏啰迦末斯(五)摩啰迦末斯(六)苏途末斯(七)支钵啰末斯(八)摩诃支钵啰末斯(九)摩唎支夜末斯(十)安怛陀那夜末斯(十一)那谟粹都底(十二)莎诃(十三)

  又别本云

  那谟佛陀耶(一)娜谟达摩耶(二)娜谟僧伽耶(三)哆侄他(四)遏啰迦摩斯(五)末迦摩斯(六)阿豆摩斯(七)至婆啰摩斯(八)安檀驮那夜摩斯(九)摩唎支婆啰摩斯(十)娜谟率都羝(十一)莎诃(十二)

  (注云梵本多同前本。西国诸德诵前者多。古今受持相传得验。前后两咒无不有效。然则文句周悉前本周匝。决定是非非九境界。用前用后任自所便。以下佛言)

  王难中护我。贼难中护我。行路中护我。失于道路旷野中护我。昼日护我。夜中护我。水难中护我。火难中护我。罗刹难中护我。茶枳儞鬼难中护我。毒药难中护我。佛实语护我。法实语护我。僧实语护我。天实语护我。仙人实语护我

  怛侄他(一)阿啰拘隶(二)阿啰拘隶(三)鸡栗底(丁以反四)萨婆迦啰醯蔽(蔽亚反下同五)萨蒲跛突瑟[齿*齐](二合)蔽(六)萨婆伊都波达啰鞞蔽(七)啰(上音)叉啰叉(自称名字八)莎诃(九)

  又别本云

  哆侄他(一)阿啰躯唎(二)阿啰躯唎(三)吉唎的(知约反四)落叉落叉(五)我萨婆婆油(六)钵陀(上)啰菩娑伽夜栖(斯亚反)稗(七)莎诃(八)(注云梵本多同前本。论验相传两本无殊。其中委悉。准前可知)

  奉请摩利支天咒

  一名摩利支天身咒咒曰

  娜谟啰跢那(二合)跢啰(二合)夜耶(一)摩唎支[口*梨]驮(去音)耶(二)摩婆(上)帝移沙(上音)弥(三)跢侄他(四)婆(上)啰(去音)梨(五)婆驮梨(六)婆啰呵目溪(七)萨婆(上)徒瑟誓(去二合八)槃(上)驮槃(上)驮(九)娑婆诃(十句)

  佛告诸比丘。若有人识彼摩利支天菩萨者。除一切障难王难贼难猛兽毒虫之难水火等难。若人欲行此法者。一切法中此法最胜。持此咒者。面向百踰阇那。一切鬼神恶人无能得其便者。若于难中行时。晨起诵前身咒。咒一掬水四方散洒。及洒自身。若衣襟若衣袂若袈裟角一咒一结总作三结。即往难中行。连续诵咒(前二大咒)而行。所有一切事难军防主者。悉皆迷醉都无觉知之者

  若人欲得供养摩利支天者。应用金若银若赤铜若白檀若赤檀等。随力所办作摩利支天像。其作像法。似天女形。其像左手屈臂向上。手腕当左乳前作拳。拳中把天扇。扇如维摩诘前天女把扇。于扇当中作西国。卍字。字如佛胸上卍字。字四曲内。各作四个日形一一着之。其天扇上作焰光形。右手申臂并申五指。指头垂下。身长大小一寸二寸乃至一肘。其中最好者一二寸好。其作像人。遣最好手博士受八戒斋。日日洒浴。着白净衣作之。其价直者随博士语。不得违价。其像左右各作一侍者。其侍者亦作天女形。种种严饰。作此像已。若比丘欲行远道。于袈裟中裹着彼像。若是优婆塞。头髻中藏着于像。大小行时离身放着。不得共身上屏大小行

  次说印及坛法

  身印第一

  反叉二小指二无名指。在掌中右压左。二头指直竖头相拄。以二中指。各[打-丁+必]在二头指背上头相拄。二大指并竖。各博头指侧。大指来去

  头印第二

  准前身印。各屈二中指上节头。向大指垂。甲相背。即是头印

  顶印第三

  准前身印。唯改二大指。屈上节头入掌中。即是顶印。若比丘欲行远道。于袈裟中裹像。若俗人头髻中着像。即作此头顶印。以安像头上。二十一遍诵咒行道。所至之处无有怖畏

  护身印第四

  准前身印。惟改开二头指二分许。即是护身印。用之护身

  欢喜印第五

  左手大指头。压无名指第一节文。又以余四指把拳。即是欢喜印若作此印诵咒。罗阇及沱屈边者。即前人欢喜

  摩奴印第六

  左手屈臂。掌向于胸前。以头指已下四指把拳。以大指压头指甲上。少开掌中作孔。以右手甲掌。从左手节上向。手掌摩之。到于孔上。即以右手覆盖孔上。心想念之。左手掌是摩利支心。右手掌是摩利支身。于左手掌心中。我身藏隐在摩利支天心内。斯文藏我身着。摩利支在我顶上护我身(此是好知印)

  使者印第七

  以左手四指屈。以大指捻二中指头。使作孔。以右手指。于左臂腋下。不覆手。五指并展。诵咒七遍。即以此手合左孔上咒曰

  那谟摩唎支曳(一)萨婆萨埵(二)阿咥唎沙哩(三)莎诃(四)

  佛语诸持咒行者。若欲专求是摩利支天法。觅诸利益现神验者。依前诵咒满遍数已。腊月十五日作受法坛。若欲作坛。预于其月十一日旦。觅知好处修理其地。除去恶物一如上法。坚筑平正。即作护身结界法事。若作护身。预起是月。从十一日日别一遍。诵咒三遍。依前印法以护自身。三遍结界。其结界法。还用以前护身印法。作印诵咒。至五遍竟。以印右转即成结界。至十四日晨朝。更作一大结界。咒灰七遍。遣于四方。为结内界。又作泥团数满十枚。一一各咒一七遍已。掷着八方及上下方。是名大结界。如此结界护已。即取香水和土作泥。遍涂坛地。立道场已。悬诸幡盖种种宝物。以五色线绕坛四面已。次将少分香华。入道场中烧香作印。唤摩利支天供养行道。然后发遣。至十五日晨朝。更取净牛粪和香水泥。泥道场地更结界已。又用种种名香和水。兼少净土更涂坛地一遍。待干。取五色粉遍布坛地极令庄严。作四肘坛。其坛中心作莲华座。于其座上即安摩利支天之像。东面安置使者之座。名婆多罗室唎夜。南面安置使者之座。名摩利儞。北面复安使者座处。名计室儞。西门安置咒师坐处。至夜然灯二十五盏。将五水罐。中心一罐四角各一。安置罐竟。种种香华饼果饮食。而为供养。庄严水罐如余部说。安置种种诸供具竟。咒师坐青草上。然后作印唤摩利支天等。以作其印种种供养。及出坛外。将诸饮食散施一切诸鬼神等。散施竟已。咒师手把青草诵咒。以草从头向脚。摩之一百八遍作护身印。于其印中又把青草。向顶上着。遣一弟子将坛中心水罐。灌受法人头顶印上。与灌顶竟。着新净衣。将入道场与作护身。一心念佛礼拜摩利支天之像。作是法坛。咒师自身受法弟子。惟食粳米乳粥为食。事讫发遣。于后扫除坛处。泥涂摒当总竟。献残饮食。咒师自身受法弟子皆不得食。作是法已。然后行用一切大验。初欲受法证效验者。必须作坛及其手印。若不如是徒丧其功。且作水坛。净治一室牛粪涂地。方圆一肘或二肘或四肘。中心安摩利支像。行者日日洒浴。若不洒浴者。应当洒手漱口入道场。咒师在此坛西坐。正面向东。唤摩利支安置坛中。烧安悉香及诸好香种种供养。日日诵咒一坐一百八遍。或一千八遍若一万八千遍。咒师以手撮取胡麻粳米相和。于坛前着火炉中烧。一撮一咒烧。如是满一百八遍一千八遍。心心相续勿缘余事。从月一日至十五日。随力供养饮食酥蜜乳酪果华香灯明。惟除酒肉五辛。欲满十万遍倍加供养。如是乃至足十万遍竟。然后于好处所。撩理于地。拔却恶物瓦砾骨毛等已。坚筑于地使平坦之。作此坛日者。腊月十五日为胜。又法庚子日正月一日。余月取建日为始。以五色作坛坛之中心着摩利支座。上遗五色粉而作华座并形或印。东面着使者。名婆多罗室利夜。北面着使者。名计室儞。南面着使者。名摩利儞。然后咒师从摩利支至摩利儞。次第唤之。各随本座而安置之。安置既竟。当以香华饮食八盘十六盏灯。倍胜于前种种供养已。咒师在西门外。面向东坐。诵咒一千八遍。种种供养。如是满七日。然后发遣之。更有别法。日月蚀日作此坛法者。得大验。上来已说作坛供养受持法竟

  又更有法。如其作坛之日。及于余时。旦起。洒手面讫。诵除障难咒。咒水散洒四方上下及自身上。至诵咒处。以此一咒。咒牛粪涂坛。所献饮食及灯火华香。咒师浴水护净之衣。用此佛伽那钵帝一咒。咒上诸物咒曰

  那谟粹都底(一)羯吒羯吒(二)末吒末吒(三)讫柳(二合)嘘拏(二合四)讫柳(二合)嘘拏(二合五)畔阇畔阇(六)南无粹睹底(七)鹘嚧陀罗(八)婆遮尼曳(九)莎诃(十)阿步多毗头(十一)乞叉摩质多(十二)曷啰嚩娑摩伽掣都(十三)诃诃耶(十四)摩诃诃悉都(十五)达厕日襄(十六)波罗拘波耶寐(十七)句嚧句嚧(十八)主嚧主嚧(十九)慕嚧慕嚧(二十)曩慕那摩(二十一)莎诃(二十二)

  诵此咒者。一切咒验悉皆速成。一切善事如意所营。一切愿事皆得如意。如其作上诸事不遂心者。咒者即知定有障难。即于白月若黑月或八日或十五日。牛粪涂地设饮食华果。烧安悉香。取白线咒之。一…

《陀罗尼集经十》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