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杂阿含经》

「阿含部」经文99卷02页码:P0001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杂阿含经》四十二 ▪第2页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塞即说偈言

  央伽族姓王  服珠璎珞铠

  摩竭众庆集  如来出其国

  名闻普流布  犹如雪山王

  如净水莲华  清净无瑕秽

  随日光开敷  芬香熏其国

  央耆国明显  犹如空中日

  观如来慧力  如夜然炬火

  为眼为大明  来者为决疑

  时。诸国王叹言。善说。栴檀优婆塞

  尔时。七王脱七宝上衣。奉优婆塞

  时。彼七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尔时。栴檀优婆塞知诸王去已。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今七国王遗我七领上衣。唯愿世尊受此七衣。以哀愍故

  尔时。世尊为哀愍故。受其七衣。栴檀优婆塞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一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其体肥大。举体流汗。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气息长喘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大王身体极肥盛

  大王白佛言。如是。世尊。患身肥大。常以此身极肥大故。惭耻厌苦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人当自系念  每食知节量

  是则诸受薄  安消而保寿

  时。有一年少。名郁多罗。于会中坐。时。波斯匿王告郁多罗。汝能从世尊受向所说偈。每至食时。为我诵不。若能尔者。赐金钱十万。亦常与食

  郁多罗白王。奉教当诵

  时。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时。郁多罗知王去已。至世尊前。受所说偈。于王食时。食食为诵。白言大王。如佛.世尊.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而说斯偈

  人当自系念  每食知节量

  是则诸受薄  安消而保寿

  如是。波斯匿王渐至后时。身体[月*庸]细。容貌端正。处楼阁上。向佛住处合掌恭敬。右膝着地。三说是言。南无敬礼世尊.如来.应.等正觉。南无敬礼世尊.如来.应.等正觉。与我现法利益.后世利益.现法后世利益。以其饭食知节量故

  (一一五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

  时。有年少阿修罗来诣佛所。于佛面前粗恶不善语。嗔骂呵责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不怒胜嗔恚  不善以善伏

  惠施伏悭贪  真言坏妄语

  不骂亦不虐  常住贤圣心

  恶人住嗔恨  不动如山石

  起嗔恚能持  胜制狂马车

  我说善御士  非彼摄绳者

  时。年少阿修罗白佛言。瞿昙。我今悔过。如愚如痴。不辩不善。于瞿昙面前诃骂毁辱。如是忏悔已。时。阿修罗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一五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宾耆迦婆罗门来诣佛所。于世尊面前作粗恶不善语。嗔骂呵责

  尔时。世尊告年少宾耆迦。若于一时吉星之日。汝当会诸宗亲眷属耶

  宾耆白佛。如是。瞿昙

  佛告宾耆。若汝宗亲不受食者。当如之何

  宾耆白佛。不受食者。食还属我

  佛告宾耆。汝亦如是。如来面前作粗恶不善语。骂辱呵责。我竟不受。如此骂者。应当属谁

  宾耆白佛。如是。瞿昙。彼虽不受。且以相赠。则便是与

  佛告宾耆。如是不名更相赠遗。何得便为相与

  宾耆白佛。云何名为更相赠遗。名为相与。云何名不受相赠遗。不名相与

  佛告宾耆。若当如是骂则报骂。嗔则报嗔。打则报打。斗则报斗。名相赠遗。名为相与。若复。宾耆。骂不报骂。嗔不报嗔。打不报打。斗不报斗。若如是者。非相赠遗。不名相与

  宾耆白佛。瞿昙。我闻古昔婆罗门长老宿重行道大师所说。如来.应.等正觉。面前骂辱。嗔恚诃责。不嗔不怒。而今瞿昙有嗔恚耶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无嗔何有嗔  正命以调伏

  正智心解脱  慧者无有嗔

  以嗔报嗔者  是则为恶人

  不以嗔报嗔  临敌伏难伏

  不嗔胜于嗔  三偈如前说

  尔时。年少宾耆白佛言。悔过。瞿昙。如愚如痴。不辩不善。而于沙门瞿昙面前粗恶不善语。嗔骂呵责。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一五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

  尔时。世尊晡时从禅觉。诣讲堂东荫荫中。露地经行

  时。有健骂婆罗豆婆遮婆罗门来诣佛所。世尊面前作粗恶不善语。骂詈呵责。世尊经行。彼随世尊后行。世尊经行已竟。住于一处。彼婆罗门言。瞿昙伏耶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胜者更增怨  伏者卧不安

  胜伏二俱舍  是得安隐眠

  婆罗门白言。瞿昙。我今悔过。如愚如痴。不辩不善。何于瞿昙面前作粗恶不善语。骂詈呵责

  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复道而去

  (一一五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健骂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遥见世尊。作粗恶不善语。嗔骂呵责。把土坌佛。时。有逆风。还吹其土。反自坌身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人无嗔恨  骂辱以加者

  清净无结垢  彼恶还归己

  犹如土坌彼  逆风还自污

  时。彼婆罗门白佛言。悔过。瞿昙。如愚如痴。不善不辩。何于瞿昙面前粗恶不善语。嗔骂呵责

  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复道而去

  (一一五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婆罗门名曰违义。闻沙门瞿昙从拘萨罗国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闻已。作是念。我当往诣沙门瞿昙所。闻所说法。当反其义。作是念已。往诣精舍。至世尊所

  尔时。世尊无量眷属围绕说法。世尊遥见违义婆罗门来。即默然住

  违义婆罗门白佛言。瞿昙说法。乐欲闻之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违义婆罗门  未能解深义

  内怀嫉恚心  欲为法留难

  调伏违反心  诸不信乐意

  息诸障碍垢  则解深妙说

  时。违义婆罗门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一一五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

  时。有不害婆罗门来诣佛所。白佛言。世尊。我名不害。为称实不

  佛告婆罗门。如是称实者。若身不害。若口不害。若心不害。则为称实。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心不杀害  口意亦俱然

  是则为离害  不恐怖众生

  佛说此经已。不害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复道而去

  (一一五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次第行乞至火与婆罗门舍

  火与婆罗门遥见佛来。即具众美饮食。满钵与之

  如是二日.三日。乞食复至其舍

  火与婆罗门遥见佛来。作是念。秃头沙门何故数来。贪美食耶

  尔时。世尊知火与婆罗门心念已。即说偈言

  王天日日雨  田夫日夜耕

  数数殖种子  是田数收谷

  如人数怀妊  乳牛数怀犊

  数数有求者  则能数惠施

  数数惠施故  常得大名称

  数数弃死尸  数数哭悲恋

  数数生数死  数数忧悲苦

  数数以火烧  数数诸虫食

  若得贤圣道  不数受诸有

  亦不数生死  不数忧悲苦

  不数数火烧  不数诸虫食

  时。火与婆罗门闻佛说偈。还得信心。复以种种饮食满钵与之。世尊不受。以因说偈而施故。复说偈言

  因为说偈法  不应受饮食

  当观察自法  说法不受食

  婆罗门当知  斯则净命活

  应以余供养  纯净大仙人

  已尽诸有漏  秽法悉已断

  供养以饮食  于其良福田

  欲求福德者  则我田为良

  火与婆罗门白佛。今以此食。应着何所

  佛告婆罗门。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有能食此信施。令身安乐。汝持是食去弃于无虫水中。及少生草地

  时。婆罗门即以此食持着无虫水中。水即烟出。沸声啾啾。譬如铁丸烧令火色。掷着水中。水即烟起。沸声啾啾。亦复如是。婆罗门持此饮食着水中。水即烟出。沸声啾啾。于时火与婆罗门叹言。甚奇。瞿昙。大德大力。能令此食而作神变

  时。火与婆罗门因此饭食神变。得信敬心。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不

  佛告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

  彼即出家已。作是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发须。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一一五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舍卫国中婆肆吒婆罗门女信佛.法.僧。归佛.归法.归比丘僧。于佛.法.僧已离狐疑。于苦习尽道亦离疑惑。见谛得果。得无间慧。其夫是婆罗豆婆遮种姓婆罗门。每至左右所为作时。有小得失。即称南无佛。向如来所住方面。随方合掌。三说是言。南无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身纯金色。圆光一寻。方身圆满。如尼拘律树。善说妙法。牟尼之尊。仙人上首。是我大师

  时。夫婆罗门闻之。嗔恚不喜。语其妇言。为鬼着耶。无有此义。舍诸三明大德婆罗门。而称叹彼秃头沙门。黑闇之分。世所不称。我今当往共汝大师论议。足知胜如

  妇语夫言。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诸神.世人能共世尊.如来.应.等正觉。金色之身。圆光一寻。如尼拘律树圆满之身。言说微妙。仙人上首。我之大师共论议者。然今婆罗门且往。自可知之

  时。婆罗门即往诣佛。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为杀于何等  而得安隐眠

  为杀于何等  令心得无忧

  为杀于何等  瞿昙所称叹

  尔时。世尊知婆罗门心之所念。而说偈言

  杀于嗔恨者  而得安隐眠

  杀于嗔恚者  而心得无忧

  嗔恚为毒本  能害甘种子

  能害于彼者  贤圣所称叹

  若能害彼者  其心得无忧

  时。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闻佛所说。示教照喜。次第说法。谓说施。说戒。说生天法。说欲味着为灾患烦恼。清净出要。远离随顺。福利清净。分别广说。譬如清净白[叠*毛]。易为染色。如是。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即于座上。于四圣谛得无阂等。所谓苦.集.灭.道

  是婆罗门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惑。不由他度。于正法.律得无所畏。即从座起。偏露右肩。合掌白佛。已度。世尊。已度。善逝。我今归佛.…

《杂阿含经四十二》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