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四十三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一六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木*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讲堂。作如是论。诸尊。如世尊说波罗延低舍弥德勒所问
若知二边者 于中永无著
说名大丈夫 不顾于五欲
无有烦恼锁 超出缝紩忧
诸尊。此有何义。云何边。云何二边。云何为中。云何为缝紩。云何思。以智知。以了了。智所知。了所了。作苦边。脱于苦
有一答言。六内入处是一边。六外入处是二边。受是其中。爱为缝紩。习于受者。得彼彼因。身渐转增长出生。于此即法。以智知。以了了。智所知。了所了。作苦边。脱于苦
复有说言。过去世是一边。未来世是二边。现在世名为中。爱为缝紩。习近此爱。彼彼所因。身渐触增长出生。乃至脱苦
复有说言。乐受者是一边。苦受者是二边。不苦不乐是其中。爱为缝紩。习近此爱。彼彼所得。自身渐触增长出生。乃至作苦
复有说言。有者是一边。集是二边。受是其中。爱为缝紩。如是广说。乃至脱苦
复有说言。身者是一边。身集是二边。爱为缝紩。如是广说。乃至脱苦
复有说言。我等一切所说不同。所谓向来种种异说。要不望知。云何世尊有余之说。波罗延低舍弥德勒所问经。我等应往具问世尊。如世尊所说。我等奉持
尔时。众多比丘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向诸比丘集于讲堂。作如是言。于世尊所说波罗延低舍弥德勒所问经。所谓二边。乃至脱苦。有人说言。内六入处是说一边。外六入处是说二边。受是其中。爱为缝紩。如前广说。悉不决定。今日故来请问世尊。具问斯义。我等所说。谁得其义
佛告诸比丘。汝等所说。皆是善说。我今当为汝等说有余经。我为波罗延低舍弥德勒有余经说。谓触是一边。触集是二边。受是其中。爱为缝紩。习近爱已。彼彼所得。身缘触增长出生。于此法。以智知。以了了。智所知。了所了。作苦边。脱于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六五)
如是我闻
一时。尊者宾头卢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时。有婆蹉国王。名优陀延那。诣尊者宾头卢所。共相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婆蹉王优陀延那白尊者宾头卢言。欲有所问。宁有闲睱见答已不
尊者宾头卢答言。大王。大王且问。知者当答。
婆蹉王优陀延那问尊者宾头卢。何因何缘。新学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极安乐住。诸根欣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乐静少动。任他而活。野兽其心。堪能尽寿。修持梵行。纯一清净
尊者宾头卢答言。如佛所说。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为比丘说。汝诸比丘。若见宿人。当作母想。见中间者。作姊妹想。见幼稚者。当作女想。以是因缘。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隐乐住。诸根敷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乐静少动。任他而活。野兽其心。堪能尽寿。修持梵行。纯一清净。
婆蹉王优陀延那语尊者宾头卢言。今诸世间贪求之心。若见宿人。而作母想。见中年者。作姊妹想。见幼稚者。而作女想。当于尔时。心亦随起。贪欲烧燃.嗔恚烧燃.愚痴烧燃。要当更有胜因缘不
尊者宾头卢语婆蹉王优陀延那。更有因缘。如世尊说。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为比丘说。此身从足至顶。骨干肉涂。覆以薄皮。种种不净充满其中。周遍观察。发.毛.爪.齿.尘垢.流唌.皮.肉.白骨.筋.脉.心.肝.肺.脾.肾.肠.肚.生藏.熟藏.胞.泪.汗.涕.沫.肪.脂.髓.痰.癊.脓.血.脑.汁.屎.溺。大王。此因此缘故。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隐乐住。乃至纯一满净
婆蹉王优陀延那语尊者宾头卢。人心飘疾。若观不净。随净想现。颇更有因缘。令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隐乐住。乃至纯一满净不
尊者宾头卢言。大王。有因有缘。如世尊说。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告诸比丘。汝等应当守护根门。善摄其心。若眼见色时。莫取色相。莫取随形好。增上执持。若于眼根不摄敛住。则世间贪.爱.恶不善法则漏其心。是故此等当受持眼律仪。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乃至受持意律仪
尔时。婆蹉王优陀延那语尊者宾头卢。善哉。善说法。乃至受持诸根律仪。尊者宾头卢。我亦如是。有时不守护身。不持诸根律仪。不一其念。入于宫中。其心极生贪欲炽燃.愚痴烧燃。正使闲房独处。亦复三毒烧燃其心。况复宫中。又我有时善护其身。善摄诸根。专一其念。入于宫中。贪欲.恚.痴不起烧燃其心。于内宫中尚不烧身。亦不烧心。况复闲独。以是之故。此因此缘。能令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隐乐住。乃至纯一满净
时。婆蹉王优陀延那闻尊者宾头卢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去
(一一六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手故知有取舍。有足故知有往来。有关节故知有屈伸。有腹故知有饥渴。如是。比丘。有眼故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诸比丘。若无手则不知取舍。若无足则不知往来。若无关节则不知有屈伸。若无腹则不知有饥渴。如是。诸比丘。若无眼则无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六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河中草。有龟于中住止。时。有野干饥行觅食。遥见龟虫。疾来捉取。龟虫见来。即便藏六。野干守伺。[八/异]出头足。欲取食之。久守。龟虫永不出头。亦不出足。野干饥乏。嗔恚而去
诸比丘。汝等今日亦复如是。知魔波旬常伺汝便。[八/异]汝眼着于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念法。欲令出生染着六境。是故。比丘。汝等今日常当执持眼律仪住。执持眼根律仪住。恶魔波旬不得其便。随出随缘。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于其六根若出若缘。不得其便。犹如龟虫。野干不得其便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龟虫畏野干 藏六于壳内
比丘善摄心 密藏诸觉想
不依不怖彼 覆心勿言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六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麸-夫+黄]麦着四衢道头。有六壮夫执杖共打。须臾尘碎。有第七人执杖重打。诸比丘。于意云何。如[麸-夫+黄]麦聚。六人共打。七人重打。当极碎不
诸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诸比丘。如是愚痴士夫六触入处之所捶打。何等为六。谓眼触入处。常所捶打。耳.鼻.舌.身.意触入处。常所捶打。彼愚痴士夫为六触入处之所捶打。犹复念求当来世有。如第七人重打令碎
比丘。若言是我。是则动摇。言是我所。是则动摇。未来当有。是则动摇。未来当无。是则动摇。当复有色。是则动摇。当复无色。是则动摇。当复有想。是则动摇。当复无想。是则动摇。当复非有想非无想。是则动摇。动摇故病。动摇故痈。动摇故刺。动摇故着。正观察动摇故苦者。得不动摇心。多修习住。系念正知
如动摇。如是思量虚诳。有行因爱。言我。是则为爱。言我所。是则为爱。言当来有。是则为爱。言当来无。是则为爱。当有色。是则为爱。当无色。是则为爱。当有想。是则为爱。当无想。是则为爱。当非想非非想。是则为爱。爱故为病。爱故为痈。爱故为刺。若善思观察爱生苦者。当多住离爱心。正念正智
诸比丘。过去世时。阿修罗兴军与帝释斗。时。天帝释告三十三天。今日诸天.阿修罗苦战。若诸天胜。阿修罗不如者。当生执阿修罗。缚以五系。送还天宫。阿修罗语其众言。今阿修罗军与诸天战。若阿修罗胜。诸天不如者。当生执帝释。缚以五系。还归阿修罗宫。当其战诤。诸天得胜。阿修罗不如。时。三十三天生执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缚以五系。还归天宫
尔时。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身被五系。置于正法殿上。以种种天五欲乐而娱乐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作是念。唯阿修罗贤善聪慧。诸天虽善。我今且当还归阿修罗宫。作是念时。即自见身被五系缚。诸天五欲自然化没
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复作是念。诸天贤善。智慧明彻。阿修罗虽善。我今且当住此天宫。作是念时。即自见身五缚得解。诸天五欲自然还出
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乃至有如是微细之缚。魔波旬缚转细。于是心动摇时。魔即随缚。心不动摇。魔即随解。是故。诸比丘。多住不动摇心。正念正智。应当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六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比丘.比丘尼。眼色识因缘生。若欲.若贪.若昵.若念.若决定着处。于彼诸心善自防护。所以者何。此等皆是恐畏之道。有碍.有难。此恶人所依。非善人所依。是故应自防护。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譬如田夫有好田苗。其守田者懒惰放逸。栏牛啖食。愚痴凡夫亦复如是。六触入处。乃至放逸亦复如是
若好田苗。其守田者心不放逸。栏牛不暴。设复入田。尽驱令出。所谓若心.若意.若识。多闻圣弟子于五欲功德善自摄护。尽心令灭。若好田苗。其守护田者不自放逸。栏牛入境。左手牵鼻。右手执杖。遍身捶打。驱出其田。诸比丘。于意云何。彼牛遭苦痛已。从村至宅。从宅至村。复当如前过食田苗不
答言。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忆先入田遭捶杖苦故。如是。比丘。若心.若意.若识。多闻圣弟子于六触入处极生厌离.恐怖。内心安住。制令一意。诸比丘。过去世时。有王闻未曾有好弹琴声。极生爱乐。耽湎染着。问诸大臣。此何等声。甚可爱乐。大臣答言。此是琴声。语大臣。取彼声来。大臣受教。即往取琴来。白言。大王。此是琴作好声者。王语大臣。我不用琴。取其先闻可…
《杂阿含经四十三》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