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别译杂阿含经》

「阿含部」经文100卷02页码:P0374
失译

  《别译杂阿含经》四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初诵第四

  (六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摩竭提国阿阇世王。将领四兵来。共波斯匿王。交阵大战。时阿阇世王韦提希子。破波斯匿王所将军众。波斯匿王。单乘一车。独得入城。时诸比丘。入城乞食。见是事已。乞食讫洗足。往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立。白佛言。世尊。我等晨朝入城乞食。见阿阇世王。及波斯匿王。各严四兵。极大斗战。波斯匿王。所将四兵。为彼所破。唯王一身。单乘一车。独得入城。尔时世尊。闻斯事已。即说偈言

  胜则多怨疾  负则恼不眠

  若无胜负者  寂灭安睡眠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摩竭提阿阇世王。及波斯匿王。各严四兵。交兵大战。波斯匿王。大破阿阇世王所将兵众。并复擒得阿阇世王身。波斯匿王。既得胜已。与阿阇世王。同载一车。来诣佛所。顶礼佛足。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此摩竭提阿阇世王韦提希子。我于彼所。初无怨嫌。彼于我所。恒怀憎嫉。然其是我亲友之子。以是之故。我今欲放令得还国。佛言大王。可放令去。若能放彼王。于长夜有大利益。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力能破他军  还为他所坏

  力能侵掠人  逻为他所掠

  愚谓为无报  必受于大苦

  若当命终时  乃知实有报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波斯匿王。于闲静处。作是思惟。佛所教法。极有义利。能得现报。无有热恼。不待时节。能将于人到于善处。语诸人言。汝等来善示汝妙法。夫为智者。自身取证。深得解达。须善友须善同伴。恒应亲友。如是善友。不向恶友。并恶知识。远离恶伴。思惟是已。从坐处起。往诣佛所。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我于闲处。作是思惟。佛所教法。有大义利。能招现报。无诸热恼。不待时节。乃至不与恶友交游。佛告王曰。实尔实尔。佛所教法。有大义利。能招现报。乃至不与恶伴交游。我于往时。在王舍城耆梨跋提林。尔时阿难比丘。独在静处。作是思惟。善知识者。梵行半体。阿难起已。来至我所。顶礼我已。而作是言。善知识者。梵行半体。非恶知识恶伴恶友。我告阿难。止止莫作是语。所以者何。夫善知识善友善伴。乃是梵行全体。又善友伴者。不与恶知识恶友恶伴。而为徒党。何以故。我以善知识故。脱于生死。是故当知。善知识者。梵行全体。如是之事。应分别知。佛所说法。有大义利。能招现报。乃至不与恶友恶伴恶知识等。而为伴党。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于诸善法中  不放逸最胜

  若当放逸者  贤圣所讥嫌

  若不放逸者  获于天帝位

  于诸天中胜  于作无作中

  不放逸最胜  若不放逸者

  坐禅尽诸漏  逮得于胜果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波斯匿王。于闲静处。作是思惟。颇有一法。能得现利。及后世利。作是念已。往诣佛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颇有一法。能得现利。后世利不。佛告王曰。我有一法。修行增广。现在未来。多所饶益。所谓修行。不放逸法。现得利益。来世亦利。譬如大地。能生百谷。一切草木一切善法。亦因不放逸生。不放逸增长。不放逸广大。大王犹如大地。一切种子。因地而生。因地增广。一切众生。因不放逸。亦复如是。一切根香中。黑坚实香。最为第一。此事亦尔。一切善法。因不放逸。坚实香中。赤栴檀。为第一。此事亦尔。一切善法。因不放逸为本。不放逸者。是实法因。不放逸者。善法生处。一切华鬘中。乾陀婆梨琴华鬘。最为第一。一切善法中。不放逸第一。余如上说

  一切水生华中。青莲华第一。一切善法中。不放逸第一。余如上说

  一切畜生迹中。象迹最大。一切善法中。不放逸第一。余如上说

  如与贼战。能先诸斗。名为第一。一切善法。不放逸第一。余如上说

  一切兽中。师子第一。善法之中。不放逸第一。余如上说

  一切楼观。高波那写。最为第一。善法之中。不放逸第一。余如上说

  一切阎浮提树。阎浮提界上树。最为第一。善法之中。不放逸为第一。余如上说

  一切詹婆罗树中。鸠罗苦婆罗。最为第一。诸善法中。不放逸第一。余如上说

  一切波吒罗树中。锦文芭吒罗为第一。诸善法中。不放逸第一。余如上说

  一切树中。波利质多罗。为第一。诸善法中。不放逸第一。余如上说

  一切山中。须弥山第一。诸善法中。不放逸第一。余如上说

  一切金中。阎浮檀金第一。诸善法中。不放逸第一。余如上说

  一切妙衣。迦尸衣第一。诸善法中。不放逸第一。余如上说

  一切色中。白为第一。诸善法中。不放逸第一。余如上说

  一切鸟中金翅为第一。诸善法中。不放逸第一。余如上说

  一切明中。日光为第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余如上说

  如上说诸修行善行。不放逸者。是其根本。是其生因。是故大王。汝今应修不放逸法。亦应依止不放逸法。王若如是。王之夫人。及以妃后。亦不放逸。王子大臣。及诸官属。亦复如是。若不放逸。即是守护中宫内外。以不放逸故。仓库盈满。王不放逸。则为自护。并护一切。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不放逸最胜  放逸多讥嫌

  今世不放逸  后世得大利

  现利他世利  解知二俱利

  是名为健夫  明哲之所行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波斯匿王。于闲静处。作是思惟。世有三法。一者可憎。二不可爱。三不可追念。何谓可憎。所谓老也。何谓不可爱。所谓病也。何谓不可追念。所谓死也。波斯匿王。思惟是已。即从坐起。往诣佛所。顶礼佛已。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我于静处。作是思惟世有三法。一者可憎二者不可爱。三者不可追念。何谓可憎。所谓老也。何谓不可爱。所谓病也。何谓不可追念。所谓死也。佛告王曰。如是如是。此三种法。实如王言。佛言大王。世间若无此三佛不出世。亦不说法。以有此三故。佛出世为众说法。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王车严饰盛  庄挍甚奇妙

  久故色毁败  如身必归老

  实法无衰老  展转相付故

  咄哉老贼恶  端正殊妙色

  汝能坏败也  设寿满百年

  必入于死径  病来夺其力

  老将付与死  是故常乐禅

  捡心勤精进  了知生边际

  胜彼魔军众  度有生死岸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波斯匿王。往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布施之时。应与何处。佛答王曰。修布施者。随意所乐。布施于彼。王复问佛。布施何处。得大果报。佛答王曰。汝问异前。我今问汝。随汝意答。如出军阵。欲斗战时。如东方有刹利。盛壮有力。然其不能善解兵法。亦复不知善调其身。及以射术。畏惮前敌。生于惊惧。每常先退。不能住其所止之处。射箭不远。设复射箭。终无所中。不堪处彼大阵之中。大王若斗战时。有如此人。王当安慰。汝亲近我。当重赏赐。王能尔不。王言。世尊。我实不用如是之人。何以故。斗战之时。所不须故。南方有婆罗门。西方有毗舍。北方有首陀。亦复如是。如此人等。王当用不。王言。若斗战时。皆所不用。佛言。若斗战时。东方有刹利来。年在盛壮。身体丁大骁勇有力。善解兵法。兼知射术种种诸术。多诸手伎。善能调身。勇于向敌。大胆不惧。心无惊畏。见敌不退。住所住处。弯弓远射。能中于物。箭不虚发。勇捍直进。能坏大阵。大王若斗战时。当用何者。王答佛言。用勇健者。何以故。斗战之法。须勇健故。南西北方。亦复如是。佛告大王。如是大王。若有沙门婆罗门。五支不具。不任福田。复有五支满足。堪任福田。施得大果。得大利益。极为炽盛。果报增广。云何名为具于五支。断除五盖。云断除五盖何。断除欲盖嗔恚睡眠调悔及疑。自知除五欲。名断除五盖。云何满足五支。满足无学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若能满足如是五支。沙门婆罗门施得大果。名大炽然。果报深广。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譬如有一人  骁勇有大力

  兼善解射术  众技悉备知

  斗战须此人  当厚赐财宝

  并与其爵赏  不择其种姓

  但录其功勋  大王应如是

  若能行善者  柔和修忍辱

  能见四真谛  得入于圣位

  供养黠慧者  不应择种姓

  住处悉应有  饮食并卧具

  如此之供养  应有具戒者

  于大洪流中  应作浮囊栰

  并造作桥船  自渡亦济他

  安直多闻者  譬如有密云

  遍覆于世界  电光甚赫曜

  雷音声远震  降注于大雨

  土地普沾洽  众卉木丛林

  无不蒙润者  禾稼既滋茂

  农夫生悦庆  如是信施主

  多闻能惠施  无有悭嫉者

  润泽喻饮食  劝让益进与

  如雷音远震  譬如降注雨

  大获于子实  能修布施者

  大获于功德  后得涅槃乐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波斯匿王往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婆罗门种。常生婆罗门家。刹利种。常生刹利家不。佛告王曰。汝今不应作如是语。何以故。有四种人。一者从明入明。二者从明入冥。三者从冥入明。四者从冥入冥。何谓从冥入冥。若有众生生于下贱贫穷之者。或生魁脍技巧之家或身羸瘦。其形极黑。聋盲喑痖。诸根不具。为他作使。不得自在。如此之人。或身行恶业。或口作恶业。或心念不善。身坏命终。堕于地狱。是名从冥入冥。如从厕出复入一厕。我说此人从冥入冥。若如此人。生于下贱及魁脍技巧。或身羸瘦。其形极黑。聋盲喑痖。诸根不具。为他走使。不得自在。是名为冥。若如此人。能身行善。能口行善。能意行善。身坏命终。得生天上。如此人。从地而起。得升于床。从床而起。得乘于车。从车…

《别译杂阿含经四》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