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译杂阿含经》八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一三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时此天光。甚为炽盛。普照祇洹。悉皆大明。尔时此天。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住阿练若处 寂灭修梵行
日常食一食 颜色极和悦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不愁念过去 亦不求未来
现在正智食 才欲为存身
欲于未来世 追念过去事
六情皆怡悦 是以颜色和
如新生茅苇 剪之置日中
凡夫自燋干 其事亦如是
天复说偈赞言
往昔已曾见 婆罗门涅槃
久舍于嫌畏 能度世间爱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还宫
(一三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时此天光。甚为炽盛。普照祇洹。悉皆大明。尔时此天。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诸有憍慢人 终不可调习
诈现修禅定 放逸在空林
由是放逸故 不能度死岸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舍慢常入定 别想尽知法
一切处解脱 不放逸空林
由不放逸故 能度彼死岸
天赞偈言
往昔已曾见 婆罗门涅槃
怖畏久弃舍 能度世间爱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还宫
(一三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时此天光。甚为炽盛。普照祇洹。悉皆大明。尔时此天。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云何于昼夜 福业常增长
如法而持戒 何人趣天道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种植园苑林 洪流置桥船
旷野造好井 要路造客舍
是人于日夜 福业常增长
正法净持戒 如是趣天道
天赞偈曰
往昔已曾见 婆罗门涅槃
嫌怖久弃舍 能度世间爱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还宫
(一三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时此天光。甚为炽盛。遍照祇洹。悉皆大明。尔时此天。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云何得大力 并获于妙色
施何得安乐 何缘得净眼
云何一切施 愿为我说之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施饮食得力 施衣得盛色
施乘得安乐 灯明得净目
屋宅一切施 如法教弟子
能作如是施 是名施甘露
天赞偈言
往昔已曾见 婆罗门涅槃
嫌怖久弃舍 能度世间爱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还宫
(一三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炽盛。遍照祇洹。悉皆大明。尔时此天。礼佛足已。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世间天及人 饮食生欢喜
世间都无有 饮食不生喜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若有能信施 使心极清净
今世若后世 饮食福随逐
尔时此天。闻佛所说。白佛言。世尊。实为希有。善说斯偈。复白佛言。世尊。我忆过去。有一人王。名曰迟缓。然彼国王。于四城门。施于饮食。城中及市。亦施饮食。时王夫人。白于王言。王今作福。愿听我等助王为福。王闻其言。以城东门所施之食。回与夫人。王之太子。亦白父言。父母修福。我亦乐修王闻其言。以城南门所施之食。回与太子辅相后来。启白王言。王今修善。夫人太子。皆修福业。唯愿听我助修福业。王闻其言。以城西门所施之食。回与辅相。时有诸臣。复白王言。夫人太子及以辅相。咸修福德。我等今者。亦乐助修。王闻其言。即以北门所施之食。回与诸臣。时国中人。复白王言。夫人太子辅相。咸修福德。愿听我等助修福业。王闻其言。复以布施。回与人民。时典施人。白于王言。王之所有。于四城门及以布施。悉皆回与夫人太子辅相大臣国中人民。断于王施。兼竭库藏。王即答言。先所与者。已尔与尽。自今已后。他方小国所可贡献。半入库藏。半用修福。世尊我于尔时。长夜修福。我于长夜。获得胜报。常怀喜乐。所受福报。无有穷尽。不见边际。如我所受。得大果报。乃知世尊善说斯偈。时迟缓天子。闻佛所说。欢喜踊跃。顶礼佛足。还于天宫
(一三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甚为炽盛。遍照祇洹。却在一面。而说偈言
如远至他国 谁为可亲者
于其居家中 复以谁为亲
于其资财中 复以谁为友
若至后世时 复以谁为亲
尔时世尊说偈答曰
若远至他国 行伴名为亲
于自居家中 慈母最为亲
于生财利所 眷属乃为友
能修功福者 是名后世亲
天赞偈言
往昔已曾见 婆罗门涅槃
嫌怖久弃舍 能度世间爱
尔时此天。闻佛所说。欢喜而去
(一三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显赫。普照祇洹。悉皆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人生寿不定 日日趣死径
无常所侵夺 寿命甚短促
老来侵壮色 无有救护者
恐怖畏向死 作福得趣乐
尔时世尊以偈答言
人生寿不定 日日趣死径
无常所侵夺 寿命甚短促
老来侵壮色 无有救护者
恐怖畏向死 欲得寂灭乐
应舍世五欲 不宜深生着
天赞偈言
往昔已曾见 婆罗门涅槃
嫌怖久舍弃 能度世间爱
时此天子。闻佛所说。欢喜而去
(一三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显赫。遍照祇洹。悉皆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四时不暂停 命亦日夜尽
壮年不久住 恐怖死来至
为于涅槃故 应当勤修福
尔时世尊以偈答言
四时不暂停 命亦日夜尽
壮年不久住 恐怖死来至
见于死生苦 而生大怖畏
舍世五欲乐 当求于寂灭
天赞偈言
往昔已曾见 婆罗门涅槃
嫌怖久舍弃 能度世间爱
尔时此天。闻佛所说。欢喜而去
(一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夜中有一天子。光色倍常。来诣佛所。威光显赫。遍于祇洹。悉皆大明。却在一面。而说偈言
当思于何法 应弃舍何法
修行何胜事 成就何等事
能渡驶流水 得名为比丘
尔时世尊以偈答言
能断于五盖 弃舍于五欲
增上修五根 成就五分法
能渡驶流水 得名为比丘
天赞偈言
往昔已曾苦 婆罗门涅槃
嫌怖久弃舍 能度世间爱
尔时此天。闻佛所说。欢喜而去
(一四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显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谁于睡名寤 谁于寤名睡
云何染尘垢 云何得清净
佛以偈答言
若持五戒者 虽睡名为寤
若造五恶者 虽寤名为睡
若为五盖覆 名为染尘垢
无学五分身 清净离尘垢
天复说偈赞言
往昔已曾见 婆罗门涅槃
嫌怖久弃舍 能度世间爱
尔时此天。闻佛所说。欢喜而去
阿练若.憍慢 修福日夜增
云何得大力 何物生欢喜
远至.强亲逼 日夜有损减
思惟及眠寤
(一四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显赫。照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若人有子孙 则便生欢喜
财宝及六畜 有则皆欢喜
若人受身时 亦复生欢喜
若见无身者 则无欢悦心
尔时世尊以偈答言
若人有子孙 则能生忧恼
财宝及六畜 斯是苦恼本
若复受身者 则为忧恼患
若不受身者 则名寂灭乐
天复说偈赞言
往昔已曾见 婆罗门涅槃
嫌怖久弃舍 能度世间爱
尔时此天。闻佛所说。欢喜而去
(一四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有三种不调之马。一切世人。现悉知之。或有马行步骏疾。然无好色。是则名为乘不具足。或复有马。行步骏疾。虽有好色。是亦名为乘不具足。或有良马。行步骏疾。然有好色。是则名为乘得具足。人亦三种。如彼三种不调之马。此三种人。于佛教法。现所知见。何等为三。有人骏疾具足。色及可乘。然不具足。或复有人。骏疾具足。颜色具足。乘不具足。或复有人。骏疾颜色。及以可乘。悉皆具足。何者是骏疾具足。色不具足。乘不具足。如法中人。如实知苦。如实知苦集。如实知苦灭。如实知向尽苦道。如是知见已。断于三结。所谓身见戒取疑。断此三结。得须陀洹。不堕恶趣。于道决定。乃至人天七生。尽于苦际。是名骏疾具足。云何色不具足。若有问难阿毗昙毗尼。不能善通。于深问难。不能了达。句味相顺。不能称说。不能如理而为具说。是名色不具足。云何可乘不具足。少于福德。所生之处。无有福德。不得利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是名乘不具足。是名骏疾具足。色不具足。乘不具足。云何骏疾具足。颜色具足。乘不具足。何者骏疾具足。如法中人。如实知苦。如实知苦集。如实知苦灭。如实知苦灭道。知见是已。断于三结。所谓身见戒取疑。断三结已。得须陀洹。不堕恶趣。于道决定。乃至七生人天。尽于苦际。是名骏疾具足。云何名色具足。若有问难阿毗昙毗尼。能善解脱句味相应。称理显说。是名色得具足。云何名为乘不具足。少于福德。不能生便有大福德。不得利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是名骏疾及色得于具足。乘不具足。云何名为骏疾色乘悉皆具足。何等骏疾。如此法中如实知苦。如实知苦集。如实知苦灭。如实知苦灭道。既知见已。断于三结。得须陀洹。七生人天。不堕恶趣。是名骏疾具足。云何色得具足。若有问难阿毗昙毗尼。能为通释句味相顺。称理显说。是名色得具足。云何名为乘得具足。若多福德。生便有福。能得利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是名乘得具足。是名第三骏疾色乘。悉皆具足。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四四)
如是我闻。一…
《别译杂阿含经八》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