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譯雜阿含經》八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一叁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來詣佛所。禮佛足已。在一面坐。時此天光。甚爲熾盛。普照祇洹。悉皆大明。爾時此天。卻坐一面。而說偈言
住阿練若處 寂滅修梵行
日常食一食 顔色極和悅
爾時世尊複說偈言
不愁念過去 亦不求未來
現在正智食 才欲爲存身
欲于未來世 追念過去事
六情皆怡悅 是以顔色和
如新生茅葦 剪之置日中
凡夫自燋幹 其事亦如是
天複說偈贊言
往昔已曾見 婆羅門涅槃
久舍于嫌畏 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一叁叁)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來詣佛所。禮佛足已。在一面坐。時此天光。甚爲熾盛。普照祇洹。悉皆大明。爾時此天。卻坐一面。而說偈言
諸有憍慢人 終不可調習
詐現修禅定 放逸在空林
由是放逸故 不能度死岸
爾時世尊複說偈言
舍慢常入定 別想盡知法
一切處解脫 不放逸空林
由不放逸故 能度彼死岸
天贊偈言
往昔已曾見 婆羅門涅槃
怖畏久棄舍 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一叁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來詣佛所。禮佛足已。在一面坐。時此天光。甚爲熾盛。普照祇洹。悉皆大明。爾時此天。卻坐一面。而說偈言
雲何于晝夜 福業常增長
如法而持戒 何人趣天道
爾時世尊複說偈言
種植園苑林 洪流置橋船
曠野造好井 要路造客舍
是人于日夜 福業常增長
正法淨持戒 如是趣天道
天贊偈曰
往昔已曾見 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棄舍 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一叁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來詣佛所。時此天光。甚爲熾盛。遍照祇洹。悉皆大明。爾時此天。卻坐一面。而說偈言
雲何得大力 並獲于妙色
施何得安樂 何緣得淨眼
雲何一切施 願爲我說之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施飲食得力 施衣得盛色
施乘得安樂 燈明得淨目
屋宅一切施 如法教弟子
能作如是施 是名施甘露
天贊偈言
往昔已曾見 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棄舍 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一叁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來詣佛所。威光熾盛。遍照祇洹。悉皆大明。爾時此天。禮佛足已。卻坐一面。而說偈言
世間天及人 飲食生歡喜
世間都無有 飲食不生喜
爾時世尊複說偈言
若有能信施 使心極清淨
今世若後世 飲食福隨逐
爾時此天。聞佛所說。白佛言。世尊。實爲希有。善說斯偈。複白佛言。世尊。我憶過去。有一人王。名曰遲緩。然彼國王。于四城門。施于飲食。城中及市。亦施飲食。時王夫人。白于王言。王今作福。願聽我等助王爲福。王聞其言。以城東門所施之食。回與夫人。王之太子。亦白父言。父母修福。我亦樂修王聞其言。以城南門所施之食。回與太子輔相後來。啓白王言。王今修善。夫人太子。皆修福業。唯願聽我助修福業。王聞其言。以城西門所施之食。回與輔相。時有諸臣。複白王言。夫人太子及以輔相。鹹修福德。我等今者。亦樂助修。王聞其言。即以北門所施之食。回與諸臣。時國中人。複白王言。夫人太子輔相。鹹修福德。願聽我等助修福業。王聞其言。複以布施。回與人民。時典施人。白于王言。王之所有。于四城門及以布施。悉皆回與夫人太子輔相大臣國中人民。斷于王施。兼竭庫藏。王即答言。先所與者。已爾與盡。自今已後。他方小國所可貢獻。半入庫藏。半用修福。世尊我于爾時。長夜修福。我于長夜。獲得勝報。常懷喜樂。所受福報。無有窮盡。不見邊際。如我所受。得大果報。乃知世尊善說斯偈。時遲緩天子。聞佛所說。歡喜踴躍。頂禮佛足。還于天宮
(一叁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來詣佛所。甚爲熾盛。遍照祇洹。卻在一面。而說偈言
如遠至他國 誰爲可親者
于其居家中 複以誰爲親
于其資財中 複以誰爲友
若至後世時 複以誰爲親
爾時世尊說偈答曰
若遠至他國 行伴名爲親
于自居家中 慈母最爲親
于生財利所 眷屬乃爲友
能修功福者 是名後世親
天贊偈言
往昔已曾見 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棄舍 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聞佛所說。歡喜而去
(一叁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來詣佛所。威光顯赫。普照祇洹。悉皆大明。卻坐一面。而說偈言
人生壽不定 日日趣死徑
無常所侵奪 壽命甚短促
老來侵壯色 無有救護者
恐怖畏向死 作福得趣樂
爾時世尊以偈答言
人生壽不定 日日趣死徑
無常所侵奪 壽命甚短促
老來侵壯色 無有救護者
恐怖畏向死 欲得寂滅樂
應舍世五欲 不宜深生著
天贊偈言
往昔已曾見 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舍棄 能度世間愛
時此天子。聞佛所說。歡喜而去
(一叁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來詣佛所。威光顯赫。遍照祇洹。悉皆大明。卻坐一面。而說偈言
四時不暫停 命亦日夜盡
壯年不久住 恐怖死來至
爲于涅槃故 應當勤修福
爾時世尊以偈答言
四時不暫停 命亦日夜盡
壯年不久住 恐怖死來至
見于死生苦 而生大怖畏
舍世五欲樂 當求于寂滅
天贊偈言
往昔已曾見 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舍棄 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聞佛所說。歡喜而去
(一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夜中有一天子。光色倍常。來詣佛所。威光顯赫。遍于祇洹。悉皆大明。卻在一面。而說偈言
當思于何法 應棄舍何法
修行何勝事 成就何等事
能渡駛流水 得名爲比丘
爾時世尊以偈答言
能斷于五蓋 棄舍于五欲
增上修五根 成就五分法
能渡駛流水 得名爲比丘
天贊偈言
往昔已曾苦 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棄舍 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聞佛所說。歡喜而去
(一四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來詣佛所。威光顯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卻坐一面。而說偈言
誰于睡名寤 誰于寤名睡
雲何染塵垢 雲何得清淨
佛以偈答言
若持五戒者 雖睡名爲寤
若造五惡者 雖寤名爲睡
若爲五蓋覆 名爲染塵垢
無學五分身 清淨離塵垢
天複說偈贊言
往昔已曾見 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棄舍 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聞佛所說。歡喜而去
阿練若.憍慢 修福日夜增
雲何得大力 何物生歡喜
遠至.強親逼 日夜有損減
思惟及眠寤
(一四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來詣佛所。威光顯赫。照于祇洹。赫然大明。卻坐一面。而說偈言
若人有子孫 則便生歡喜
財寶及六畜 有則皆歡喜
若人受身時 亦複生歡喜
若見無身者 則無歡悅心
爾時世尊以偈答言
若人有子孫 則能生憂惱
財寶及六畜 斯是苦惱本
若複受身者 則爲憂惱患
若不受身者 則名寂滅樂
天複說偈贊言
往昔已曾見 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棄舍 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聞佛所說。歡喜而去
(一四叁)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有叁種不調之馬。一切世人。現悉知之。或有馬行步駿疾。然無好色。是則名爲乘不具足。或複有馬。行步駿疾。雖有好色。是亦名爲乘不具足。或有良馬。行步駿疾。然有好色。是則名爲乘得具足。人亦叁種。如彼叁種不調之馬。此叁種人。于佛教法。現所知見。何等爲叁。有人駿疾具足。色及可乘。然不具足。或複有人。駿疾具足。顔色具足。乘不具足。或複有人。駿疾顔色。及以可乘。悉皆具足。何者是駿疾具足。色不具足。乘不具足。如法中人。如實知苦。如實知苦集。如實知苦滅。如實知向盡苦道。如是知見已。斷于叁結。所謂身見戒取疑。斷此叁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于道決定。乃至人天七生。盡于苦際。是名駿疾具足。雲何色不具足。若有問難阿毗昙毗尼。不能善通。于深問難。不能了達。句味相順。不能稱說。不能如理而爲具說。是名色不具足。雲何可乘不具足。少于福德。所生之處。無有福德。不得利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是名乘不具足。是名駿疾具足。色不具足。乘不具足。雲何駿疾具足。顔色具足。乘不具足。何者駿疾具足。如法中人。如實知苦。如實知苦集。如實知苦滅。如實知苦滅道。知見是已。斷于叁結。所謂身見戒取疑。斷叁結已。得須陀洹。不墮惡趣。于道決定。乃至七生人天。盡于苦際。是名駿疾具足。雲何名色具足。若有問難阿毗昙毗尼。能善解脫句味相應。稱理顯說。是名色得具足。雲何名爲乘不具足。少于福德。不能生便有大福德。不得利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是名駿疾及色得于具足。乘不具足。雲何名爲駿疾色乘悉皆具足。何等駿疾。如此法中如實知苦。如實知苦集。如實知苦滅。如實知苦滅道。既知見已。斷于叁結。得須陀洹。七生人天。不墮惡趣。是名駿疾具足。雲何色得具足。若有問難阿毗昙毗尼。能爲通釋句味相順。稱理顯說。是名色得具足。雲何名爲乘得具足。若多福德。生便有福。能得利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是名乘得具足。是名第叁駿疾色乘。悉皆具足。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四四)
如是我聞。一…
《別譯雜阿含經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