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增壹阿含经》

「阿含部」经文125卷02页码:P0549
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译

  《增壹阿含经》十二 ▪第3页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不苦不乐痛。如实而不知。复教化人使行者。此非其宜。若有沙门.婆罗门能舍离痛。如实而知。复劝教人使远离之。此正其宜。是谓舍离于痛

  我今。比丘。以说着欲.味欲。欲为大患。复能舍者。亦说着色.味色。色为大患。能舍离色。以说着痛.味痛。痛为大患。能舍离痛。诸如来所应行者。所谓施设者。我今周讫。常当念在树下空闲之处。坐禅思惟。莫有懈怠。是谓我之教敕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不牢要。云何为三。身不牢要.命不牢要.财不牢要。是谓。比丘。有此三不牢要。于此。比丘。三不牢要中。当求方便。成三牢要。云何为三。不牢要身。求于牢要。不牢要命。求于牢要。不牢要财。求于牢要

  云何不牢要身。求于牢要。所谓谦敬礼拜。随时问讯。是谓不牢要身。求于牢要

  云何不牢要命。求于牢要。于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尽形寿不杀生。不加刀杖。常知惭愧。有慈悲心。普念一切众生。尽形寿不盗。恒念惠施。心无吝相。尽形寿不淫。亦不他淫。尽形寿不妄语。常念至诚。不欺世人。尽形寿不饮酒。意不错乱。持佛禁戒。是谓命不牢要。求于牢要

  云何财不牢要。求于牢要。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常念惠施。与沙门.婆罗门.诸贫匮者。须食者与食。须浆与浆。衣被.饮食.床敷卧具.病瘦医药.舍宅.城郭。所须之具悉皆与之。如是。财不牢要。求于牢要

  是谓。比丘。以此三不牢要。求此三牢要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知身不牢要  命亦不牢固

  财货衰耗法  当求牢要者

  人身甚难得  命亦不久停

  财货磨灭法  欢喜念惠施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一德.福业  三因.三安.瞿

  三夜.病.恶行  苦除.不牢要

  增壹阿含经三供养品第二十二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人。世人所应供养。云何为三。如来.至真.等正觉。世人所应供养。如来弟子漏尽阿罗汉。世人所应供养。转轮圣王。世人所应供养

  有何因缘如来世人所应供养乎。夫如来者。不伏者伏。不降者降。不度者度。未得解脱者令得解脱。未般涅槃者使成涅槃。无救护者与作救护。盲者与作眼目。病者与作救护。最尊第一。魔.若魔天.天及人民。于中最尊福田。可敬可贵。与人作导。令知正路。未知道者与说导教。以此因缘。如来世人所应供养

  复有何因缘如来弟子漏尽阿罗汉世人所应供养乎。比丘当知。漏尽阿罗汉以度生死源。更不复受有。以得无上法。淫.怒.痴尽。永不得全。是世福田。以此因缘本末。使漏尽阿罗汉。世人所应供养

  复以何因缘转轮圣王世人所应供养。比丘当知。转轮圣王以法治化。终不杀生。复教化人使不杀生。自不盗窃。亦复教他人使不偷盗。自不淫泆。复教他人不行淫泆。自不妄语。亦复教人使不妄语。自不两舌。斗乱彼此。亦复教他人使不两舌。自不嫉妒.恚.痴。亦复教他人不习此法。自行正见。复教他人使不邪见。以此因缘。以此本末。使转轮圣王。世人所应供养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阿难。有三善根。不可穷尽。渐至涅槃界。云何为三。所谓于如来所而种功德。此善根不可穷尽。于正法而种功德。此善根不可穷尽。于圣众而种功德。此善根不可穷尽。是谓。阿难。此三善根不可穷尽。得至涅槃界。是故。阿难。当求方便。获此不可穷尽之福。如是。阿难。当作是学

  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三痛。云何为三。所谓乐痛.苦痛.不苦不乐痛。诸比丘当知。彼乐痛者。欲爱使也。彼苦痛者。嗔恚使也。不苦不乐痛者。是痴使也。是故。诸比丘。当学方便。求灭此使。所以然者。当自炽然。当自修行法。得无比法。诸比丘当知。我灭度后。其有比丘念自炽然。修其行法。得无比法。此则是第一声闻

  云何。比丘。当自炽然。当自修行。得修行法。获无比法。于是。比丘。内自观身。外自观身。内外自观身而自游戏。内观痛。外观痛。内外观痛。内观意。外观意。内外观意。内观法。外观法。内外观法而自游戏。如是。比丘。当自炽然。盛修行其法。得无比法。诸比丘行此法者。于声闻中第一弟子。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事。覆则妙。露则不妙。云何为三。一者女人。覆则妙。露则不妙。婆罗门咒术。覆则妙。露则不妙。邪见之业。覆则妙。露则不妙。是谓。比丘。有此三事。覆则妙。露则不妙

  复有三事。露则妙。覆则不妙。云何为三。日.月。露则妙。覆则不妙。如来法语。露则妙。覆则不妙。是谓。比丘。有此三事。露则妙。覆则不妙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女人及咒术  邪见不善行

  此是世三法  覆隐而最妙

  日月广所照  如来正法语

  此是三世法  露则第一妙

  是故。诸比丘。当露现如来法。勿使覆隐。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此三有为有为相。云何为三。知所从起。知当迁变。知当灭尽。彼云何知所从起。所谓生。长大成五阴形。得诸持.入。是谓所从起。彼云何为灭尽。所谓死。命过不住.无常。诸阴散坏。宗族别离。命根断绝。是谓为灭尽。彼云何变易。齿落.发白.气力竭尽。年遂衰微。身体解散。是谓为变易法。是为。比丘。三有为有为相。当知此三有为相。善分别之。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人有三相三法。不可恃怙。云何为三。于是。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不可论说而论说之。不可行者而修习之

  云何愚者不可思惟而思念之。于是。愚者意三行便思忆之。云何为三。于是。愚者起嫉心。于他财物及于女色。心念恶言悉兴嫉心。彼之所有。愿是我许。如是。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

  云何愚者不可论说而论说之。于是。愚者造口四过。云何为四。于是。愚者恒喜妄言.绮语.恶口.斗乱彼此。如是。愚者造口四过

  云何愚者造于恶行。于是。愚者造身恶行。常念杀生.窃盗.淫泆。如是。愚者造于恶行。如是。比丘。愚者有此三行。愚痴之人习此三事

  复次。比丘。智者有三事。当念修行。云何为三。于是。智者应思惟者。便思惟之。应论说者。便论说之。应行善者。便修行善

  彼云何智者应思惟事。便思惟之。于是。智者思惟意三行。云何为三。于是。智者不嫉妒.恚.痴。常行正见。见他财货。不生想念。如是。智者应思惟者。便思惟之

  云何智者应论说之。于是。智者成就口四行。云何为四。于是。智者不行妄语。亦不教人妄语。见人妄语者意不喜乐。是谓智者而护其口。复次。智者不行绮语.恶口.斗乱彼此。亦不教人使行绮语.恶口.斗乱。如是。智者成就口四行

  云何智者成就身三行。于是。智者思惟身行。无所触犯。然复智者自不杀生。亦不教人杀生。见人杀者心不喜乐。自不偷窃。不教人盗。见人盗者心不喜乐。亦不淫泆。见他女人色。心不起想。亦不教人使行淫泆。设见老母。视之如己亲。中者如姊。小者如妹。意无高下。如是。智者身成就三行。是谓智者所行。如是。比丘。有此三有为之相。是故。诸比丘。愚者三相常当舍离。此三智者所行。不发斯须。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三法。不可觉知。不见.不闻。经历生死。未曾瞻睹。我及尔等曾不见闻。云何为三。所谓贤圣戒。不可觉知。不见.不闻。经历生死。未曾瞻睹。我及尔等曾不见闻。贤圣三昧.贤圣智慧。不可觉知。不见.不闻。如今我身并及汝等。皆悉觉知贤圣禁戒.贤圣三昧.贤圣智慧。皆悉成就。不复受有。已断生死根原。是故。诸比丘。当念修行此三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法甚可敬爱。世人所贪。云何为三。所谓少壮。甚可爱敬。世人所贪。无病。甚可爱敬。世人所贪。寿命。甚可爱敬。世人所贪。是谓。比丘。有此三法。甚可爱敬。世人所贪

  复次。比丘。虽有此三法。甚可爱敬。世人所贪。然更有三法。不可爱敬。世人所不贪。云何为三。虽有少壮。然必当老。不可爱敬。世人所不贪。比丘当知。虽有无病。然必当病。不可爱敬。世人所不贪。比丘当知。虽有寿命。然必当死。不可爱敬。世人所不贪。是故。诸比丘。设有少壮。当求不老。至涅槃界。虽有无病。当求方便。使不有病。虽有寿命。当求方便。使不命终。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春时天雨大雹。设如来不出世。众生入地狱。亦复如是。是时。女人入地狱多于男子。所以然者。比丘当知。以三事故。众生之类。身坏命终。入三恶趣。云何为三。所谓贪欲.睡眠.调戏。有此三事缠着心意。身坏命终。入三恶趣

  女人竟日习玩三法而自娱乐。云何为三。晨朝以嫉妒心而自缠缚。若至日中。复以睡眠结而自缠裹。向暮以贪欲心而自缠缚。以此因缘。使彼女人身坏命终。生三恶趣。是故。诸比丘。当念离此三法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嫉妒睡眠调  贪欲是恶法

  牵人至地狱  至竟无解脱

  是以当舍离  嫉妒及睡调

  亦当舍于欲  莫造彼恶行

  是故。诸比丘。当念去离嫉妒。无悭吝心。常行惠施。不着睡眠。当行不染。不着贪欲。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三法。习之.玩之。不知厌足。亦复不能至休息处。云何为三。所谓贪欲。若有人习此法。初无厌足。若复有人习饮酒者。初无厌足。若复有人修习睡眠。初无厌足。是谓。比丘。若有人习此三法者。初无厌足。亦复不能至灭尽之处。是故。诸比丘。常当舍离此三法。不亲近之。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供养.三善根  三痛.三覆露

  相.法.三不觉  爱敬.春.无足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增壹阿含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39】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