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增壹阿含经》

「阿含部」经文125卷02页码:P0549
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译

  《增壹阿含经》三十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六重品第三十七之二

  (六)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往诣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舍利弗白世尊言。我今以在舍卫城夏坐。意欲人间游化

  世尊告曰。今正是时。时。舍利弗即从坐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时。舍利弗去未久。有一比丘怀诽谤意。白世尊言。舍利弗与诸比丘共诤竞不忏悔。今游行人间

  尔时。世尊告一比丘。汝速往持吾声。唤舍利弗

  比丘对曰。如是。世尊

  佛敕目连.阿难。汝等使诸房中召诸比丘诣世尊所。所以然者。舍利弗所入三昧。今当在如来前作师子吼

  是时。诸比丘闻佛教已。各集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是时。彼比丘受世尊教。即往至舍利弗所。语舍利弗言。如来欲得相见

  尔时。舍利弗往至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是时。佛告舍利弗言。卿向者去未久。有秽行比丘来至我所。而白我言。云舍利弗比丘与诸比丘共诤亦不悔过。在人间游化。审实尔乎

  舍利弗白佛言。如来自当知之

  世尊告曰。我自知耳。但今大众各怀狐疑。汝今于大众中。可以己辩而自明净

  舍利弗白佛言。自出母胎年向八十。每自思惟。未曾杀生。亦不妄语。正使于调戏之中亦不妄语。亦复未曾斗乱彼此。设不专意之时。或能有此行耳。我今。世尊。心意清净。岂当与梵行人共斗诤乎。亦如此地。亦受净。亦受不净。屎尿秽恶皆悉受之。脓血涕唾终不逆之。然此地亦不言恶。亦不言善。我亦如是

  世尊。心不移转。何得与梵行人共诤而远游行。心不专者能有此耳。我今心正。何得与梵行人共诤而远游乎。亦如水。亦能使好物净。亦能使不好物净。彼水不作是念。我净是.置是。此亦如是。无有异想。何得与梵行人共斗而远游乎。犹如炽火焚烧山野。不择好丑。终无想念。我亦如是。岂当有意与梵行人共诤乎。亦如扫洒。不择好丑。皆能除之。终无想念。犹如牛无其双角。极自良善。亦不[歹*凶]暴。善可将御。随意所至。终无疑难

  唯然。世尊。我心如是。亦不与想有所伤害。岂当与梵行人共诤而远游乎。亦如旃陀罗女着弊坏衣。在人间乞食亦无禁忌。我亦如是。世尊。亦无想念。当兴诤讼而远游也。亦如脂釜。处处漏坏。有目之人皆悉观见处处漏出。我亦如是。世尊。九孔之中漏出不净。岂当与梵行人共诤。犹如女人年少端正。复以死尸系彼女颈。而厌患之。世尊。我亦如是。厌患此身如彼无异。岂当与梵行人共诤而远游乎。此事不然。世尊。自当知之。彼比丘亦当知之。设当有是者。愿彼比丘受我忏悔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汝今可自悔过。所以然者。若不悔者头便破为七分

  是时。彼比丘心怀恐怖。衣毛皆竖。即从坐起。礼如来足。白世尊言。我今自知犯舍利弗。唯愿世尊受我忏悔

  世尊告曰。汝比丘。自向舍利弗忏悔。若不尔者头便为七分

  是时。彼比丘即向舍利弗头面礼足。白舍利弗言。唯愿受我忏悔。愚不别真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今可受此比丘悔过。又以手摩头。所以然者。若当不受此比丘忏悔者。头破为七分

  尔时。舍利弗以手摩头。语比丘曰。听汝忏悔。如愚如惑。此佛法中极为旷大。能随时悔过者。善哉。今受汝忏悔。后更莫犯。如是再三

  是时。舍利弗告彼比丘曰。汝更莫犯。所以然者。有六法入地狱。六法生天。六法至涅槃处。云何为六。欲害他人。我以起此害心。便欢喜踊跃。不能自胜。我当教人使害他。于中起害心。以得害人于中起欢喜。我当得此不馨之问。未起此事便快愁忧。是谓有此六法。令人堕恶趣

  云何有六。令人至善处。所谓身戒具足。口戒具足。意戒具足。命根清净。不杀害心。无妒嫉心。是谓有此六法。生于善处

  云何修六法至于涅槃。所谓六思念法。云何为六。所谓身行慈无瑕秽。口行慈无瑕秽。意行慈无瑕秽。若得利养之具。能与人等共分之而无吝想。奉持禁戒无瑕疵。智者所贵。如是之戒能具足诸有邪见.正见.贤圣出要。能得尽苦本。如是诸见皆悉分明。是谓六法得至涅槃。汝今。比丘。当求方便。行此六法。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彼比丘重从坐起。礼舍利弗足。我今重自忏。如愚如惑而不别真。唯愿舍利弗。受我悔过。后不复犯

  舍利弗曰。听汝悔过。贤圣法中极为旷大。能自改往修来。莫复更犯

  尔时。彼比丘闻舍利弗所说。欢喜奉行

  (七)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第一最空法。汝等善思念之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尔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为名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时则起。亦不见来处。灭时则灭。亦不见灭处。除假号法.因缘法。云何假号.因缘。所谓是有则有。此生则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更乐。更乐缘痛。痛缘爱。爱缘受。受缘有。有缘生。生缘死。死缘愁.忧.苦.恼。不可称计。如是苦阴成此因缘

  无是则无。此灭则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更乐灭。更乐灭则痛灭。痛灭则爱灭。爱灭则受灭。受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死灭。死灭则愁.忧.苦.恼。皆悉灭尽。除假号之法。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起时则起。亦不知来处。灭时则灭。亦不知灭处。除其假号之法。彼假号法者。此起则起。此灭则灭。此六入亦无人造作。亦名色.六入法。六入亦无人造作。由父母而有胎者亦无。因缘而有。此亦假号。要前有对。然后乃有。犹如钻木求火。以前有对。然后火生。火亦不从木出。亦不离木。若复有人劈木求火亦不能得。皆由因缘合会。然后有火。此六情起病亦复如是。皆由缘会于中起病。此六入起时则起。亦不见来。灭时则灭。亦不见灭。除其假号之法。因由父母合会而有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先当受胞胎  渐渐如冻酥

  遂复如息肉  后转如像形

  先生头项颈  转生手足指

  支节各各生  发毛瓜齿成

  若母饮食时  种种若干馔

  精气用活命  受胎之原本

  形体以成满  诸根不缺漏

  由母得出生  受胎苦如是

  比丘当知。因缘合会。乃有此身耳。又复。比丘。一人身中骨有三百六十。毛孔九万九千。脉有五百。筋有五百。虫八万户。比丘当知。六入之身有如是灾变。比丘。当念思惟。如是之患。谁作此骨。谁合此筋脉。谁造此八万户虫

  尔时。彼比丘作是念思惟。便获二果。阿那含.若阿罗汉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三百六十骨  在此人身中

  古佛之所演  我今亦说之

  筋有五百枚  脉数亦如是

  虫有八万种  九万九千毛

  当观身如是  比丘勤精进

  速得罗汉道  往至涅槃界

  此法皆空寂  愚者之所贪

  智者心欢悦  闻此空法本

  是谓。比丘。此名第一最空之法。与汝等说如来之所说行之法。我今以为起慈哀心。我今以办。常当念修行其法。在闲居之处。坐禅思惟。勿有懈怠。今不修行。后悔无益。此是我之教训。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生漏梵志往至世尊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尔时。生漏梵志白世尊言。瞿昙。刹利今日意欲何求。有何行业。为着何教。为究竟何事。婆罗门意欲何求。有何行业。为着何教。究竟何事。国王今日意欲何求。有何行业。为着何教。为究竟何事。盗贼今日意欲何求。有何行业。为着何教。为究竟何事。女人今日意欲何求。有何行业。为着何教。为究竟何事

  尔时。世尊告梵志曰。刹利种者。常好斗讼。多诸技术。好喜作务。所要究竟终不中休

  梵志问曰。梵志意何所求

  世尊告曰。梵志意好咒术。要作居家。乐闲静之处。意在梵天

  又问曰。国王意何所求

  世尊告曰。梵志当知。王意所欲得国政。意在兵仗。贪着财宝

  盗贼意何所求

  世尊告曰。贼意盗窃。心在奸邪。欲使人类不知所作

  女人意何所求

  世尊告曰。女人意在男子。贪着财宝。心系男女。心欲自由

  尔时。梵志白世尊言。甚奇。甚特。尽知尔许之变。如实不虚。今日比丘意何所求

  世尊告曰。戒德具足。心游道法。意在四谛。欲至涅槃。此是比丘之所求也

  是时。生漏梵志白世尊言。如是。世尊。比丘所行意不可移转。其义实尔。瞿昙。涅槃者极为快乐。如来所说乃为过多。犹如盲者得视。聋者得听。在闇者见明。今日如来所说亦复如是。而无有异。我今国事猥多。欲还所止

  世尊告曰。宜知是时。是时。生漏梵志即从坐起。绕佛三匝。便退而去

  尔时。生漏梵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生漏梵志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梵志白世尊言。此中颇有比丘。云何得修梵行无有缺漏。清净修梵行

  世尊告曰。若有人戒律具足而无所犯。此名清净修得梵行。复次。梵志。若有眼见色。不起想着。不起识念。除恶想。去不善法。得全眼根。是谓此人清净修梵行。若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细滑.意知法。都无识想。不起想念。清净得修梵行。全其意根。如此之人得修梵行。无有缺漏

  婆罗门白佛言。何等之人不修梵行。不具足清净行

  世尊告曰。若有人俱会者。此名非梵行

  婆罗门白佛言。何等之人漏不具足

  世尊告曰。若有人与女人交接。或手足相触。[打-丁+戢]在心怀而不忘失。是谓。梵志。行不具足。漏诸淫泆。与淫.怒.痴共相应

  复次。梵志。或与女人共相调戏。言语相加。是谓。梵志。此人行不全具。漏淫.怒.痴。梵行不具足修清净行

  复次。梵志。若有女人恶眼相视而不移转。于中便起淫.怒.痴想。生诸乱念。是谓。梵志。此人梵行不净。不修梵行

  复次。梵志。若复有人远闻或闻哭声。或闻笑声。于中起淫.怒.痴。起诸乱想。是谓。梵志。…

《增壹阿含经三十》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