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增壹阿含经》

「阿含部」经文125卷02页码:P0549
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译

  《增壹阿含经》三十三 ▪第3页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轮圣王甚可贪慕。欲言是人。复非是人。然其实非天。又施行天事。受诸妙乐。不堕三恶趣。若我今日持戒勇猛。所有之福。使将来之世得作转轮圣王者。不亦快哉

  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中所念。告彼比丘曰。今在如来前勿作是念。所以然者。转轮圣王虽成就七宝。有四神足。无能及者。犹不免三恶之趣。地狱.畜生.饿鬼之道。所以然者。转轮圣王不得四禅.四神足。不得四谛。由此因缘。复堕三恶趣。人身甚为难得。遭值八难。求出甚难。生正国中。亦复不易。求善良友。亦复不易。欲与善知识相遇。亦复不易。欲从如来法中学道者。亦复难遇。如来出现。甚不可遭。所演法教。亦复如是。解脱.四谛及四非常。实不可得闻。转轮圣王于此四法。亦不得究竟。若。比丘。如来出现世时。便有此七宝出现世间。如来七觉意宝。至边究竟。天.人所誉。比丘今日善修梵行。于此现身得尽苦际。用此转轮圣王七宝乎

  尔时。彼比丘闻如来如是之教。在闲静之处。思惟道教。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出家学道。欲修无上正业。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尔时。彼比丘便成罗汉

  尔时。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

  闻如是

  一时。尊者童真迦叶在舍卫国昼闇园中

  是时。迦叶夜半而经行。尔时。有天来至迦叶所。在虚空中语迦叶言。比丘当知。此舍夜便有烟。昼日火然。婆罗门语智者曰。汝今持刀凿山。当凿山时。必当见有负物。当拔济之。汝当凿山。当凿山时。必当见山。汝今当舍山。汝今当凿山。当凿山时。必见虾蟆。今当舍虾蟆。汝今当凿山。当凿山时。当见肉聚。已见肉聚。当舍离之。汝今当凿山。当凿山时。当见枷。已见枷。便舍离之。汝今当凿山。已凿山。当见二道。已见二道。当舍离之。汝今当凿山。已凿山。当见树枝。已见树枝。当舍离之。汝今当凿山。已凿山。见龙。已见龙。勿共语。当自归命。慕令得所。比丘。当善思念此义。设不解者。便往至舍卫城。到世尊所。而问此义。若如来有所说。善念行之。所以然者。我今亦不见有人.沙门.婆罗门.魔.若魔天能解此义者。除如来及如来弟子。若从我闻

  是时。迦叶报天曰。此事甚佳

  尔时。迦叶清旦至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尔时。迦叶问世尊曰。今当问如来义。天之所说。何所趣向。何以故舍夜有烟。昼便火然。何以故名为婆罗门。何以故名为智者。又言凿山者。其义何所趣向。言刀者。亦所不解。何以故名为负物。又言山者。其义云何。何以故复言虾蟆。何以故复言肉聚。何以故复言枷。何以故复言二道。树枝义其义云何。何以故名龙

  世尊告曰。舍者。即是形体也。四大色所造。受父母血脉渐渐长大。恒当养食。不令有乏。是分散法。夜有烟者。众生之类心之所念是。昼日火然者。身.口.意所造行是也。婆罗门者。是阿罗汉也。智者。是学人也。凿山者。精进之心是也。刀者。智慧是也。负物者。是五结也。山者。是憍慢也。虾蟆者。嗔恚心是也。肉聚者。贪欲是也。枷者。五欲是也。二道者。疑是也。树枝者。是无明也。龙者。是如来.至真.等正觉是。彼天所说。其义如是。汝今当熟思惟。不久当尽有漏

  尔时。迦叶受如来如是之教。在闲静之处。而自修行。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出家学道者。欲修梵行。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尔时。迦叶便成阿罗汉

  尔时。迦叶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满愿子亦将五百比丘游本生处。尔时。世尊于罗阅城九十日夏坐已。渐渐在人间游化。来至舍卫城中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众多比丘各散在人间。亦来至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尔时。世尊问诸比丘。汝等为在何处夏坐

  诸比丘对曰。在本所生处而受夏坐

  世尊告曰。汝等所生之处比丘之中。能自行阿练若。复能称誉阿练若。自行乞食。复教他人使行乞食。不失时宜。自着补纳衣。复教他人使着补纳衣。自修知足。亦复叹誉知足之行。自行少欲。亦复叹说少欲之行。自乐闲静之处。复教他人在闲静之处。自守其行。复教他人使守其行。己身戒具清净。复教他人使修其戒。己身三昧成就。复教他人使行三昧。己身智慧成就。复教他人使行智慧。己身解脱成就。复教他人使行解脱。己身解脱见慧成就。复教他人使行此法。身能教化不有厌足。说法无懈倦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言。比丘满愿子于此诸比丘中。堪任教化。己身修阿练若行。亦复叹誉阿练若行。己身着补纳衣。少欲知足。精进勇猛。乞食。乐闲静之处。戒.三昧.智慧.解脱.解脱见慧成就。复教他人使行此法。自能教化。说法无厌足

  尔时。世尊与诸比丘说微妙法。是时。诸比丘闻佛说法已。小停左右。便从坐起。绕佛三匝。便退而去

  尔时。舍利弗去世尊不远。结跏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尔时。舍利弗便作是念。今满愿子快得善利。所以然者。诸梵行比丘叹誉其德。然复世尊称可其语。亦不逆之。我当何日与彼人得共相见。与其谈论

  是时。满愿子于本生处。教化周讫。渐渐人间教化。来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渐与说法。是时。满愿子闻说法已。即从坐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以尼师檀着右肩上。往诣昼闇园中

  尔时。有一比丘。遥见满愿子以尼师檀着右肩上。至彼园中。见已。即往至舍利弗所。白舍利弗言。世尊常所叹满愿子方至如来所。从佛闻法。今诣园中。尊者宜知是时

  是时。舍利弗闻比丘语。即从坐起。以尼师檀着右肩上。往至彼园中

  是时。满愿子在一树下结跏趺坐。舍利弗亦复在一树下端坐思惟。是时。舍利弗便从坐起。往至满愿子所。到已。共相问讯。在一面坐。尔时。舍利弗问满愿子曰。云何。满愿子。为由世尊得修梵行为弟子乎

  满愿子报曰。如是。如是

  时。舍利弗复问曰。复因世尊得修清净戒乎

  满愿子言。非也

  舍利弗言。为由心清净于如来所。而修梵行乎

  满愿子报曰。非也

  舍利弗言。为见清净于如来所。得修梵行乎

  满愿子报曰。非也

  舍利弗言。云何为无犹豫。得修梵行乎

  满愿子报曰。非也

  舍利弗曰。为由行迹清净。得修梵行乎

  满愿子报曰。非也

  舍利弗言。云何于道之中。智修清净。得修梵行乎

  满愿子报曰。非也

  舍利弗言。云何知见清净。得修梵行乎

  满愿子报曰。非也

  舍利弗言。我今所问。于如来所。得修梵行乎。汝复报吾言。如是。吾复问。智慧.心清净。道知见清净。得修梵行耶。汝复言。非也。汝今云何于如来所。得修梵行耶

  满愿子报曰。戒清净义者。能使心清净。心清净义者。能使见清净。见清净义者。能使无犹豫清净。无犹豫清净义者。能使行迹清净。行迹清净义者。能使道清净。道清净义者。能使知见清净。知见清净义者。能使入涅槃义。是谓于如来所得修梵行

  舍利弗言。汝今所说义何所趣向

  满愿子言。我今当引譬喻解此义。智者以譬喻解此义。智者自寤。犹如今日波斯匿王。从舍卫城至婆只国。两国中间布七乘车。是时。波斯匿王出城先乘一车。至第二车。即乘第二车。复舍第一车。小复前行。乘第三车而舍第二车。小复前行。乘第四车而舍第三车。小复前行。乘第五车而舍第四车。又复前行。乘第六车而舍第五车。又复前行。乘第七车而舍第六车。入婆只国。是时。波斯匿王以至宫中。设有人问。大王今日为乘何等车来至此宫。彼王欲何报

  舍利弗报言。设当有人问者。当如是报曰。吾出舍卫城。先乘第一车至第二车。复舍第二车乘第三车。复舍第三车乘第四车。复舍第四车乘第五车。复舍第五车乘第六车。复舍第六车乘第七车。至婆只国。所以然者。皆由前车至第二车。展转相因。得至彼国。设有人问者。应当作是报之

  满愿子报曰。戒清净义。亦复如是。由心清净。得见清净。由见清净。得至除犹豫清净。由无犹豫义。得至行迹清净。由行迹清净义。得至道清净。由道清净义。得至知见清净。由知见清净义。得至涅槃义。于如来所得修梵行。所以然者。戒清净义者。是受入之貌。然如来说使除受入。心清净义亦是受入之貌。然如来说除受入。乃至知见之义亦是受入。如来说除受入。乃至涅槃。如来所得修梵行。若当戒清净。于如来所得修梵行者。凡夫之人亦当取灭度。所以然者。凡夫之人亦有此戒法。世尊所说者。以次成道。得至涅槃界。非独戒清净。得至灭度。犹如有欲上七重楼上。要当以次而至。戒清净义。亦复如是。渐渐至心。由心至见。由见至无犹豫。由无犹豫。净至于行迹。由净行迹得至于道。由于净道得至知见。由净知见得至涅槃

  是时。舍利弗即称。善哉。善哉。快说此义。汝今为名何等。诸比丘梵行之人。称汝何等号

  满愿子言。我今名为满愿子。母姓弥多那尼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满愿子。贤圣法中实无等伦。怀抱甘露。演布无穷。我今所问甚深之义。汝尽演说。设当诸梵行人以首戴行世间。犹不能得报其恩。其有来亲近问讯者。彼人快得善利。我今亦得其善利。承受其教

  满愿子报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汝今为名何等。诸比丘为何等号

  舍利弗报曰。我名忧波提舍。母名舍利。诸比丘号吾为舍利弗。满愿子言。我今与大人共论。先亦不知法之大主来至此间。设当知尊者舍利弗来至此者。亦无此辩共相酬答。然尊问此甚深之义。寻时发遣。善哉。舍利弗。佛弟子中最为上首。恒以甘露法味而自娱乐。设当诸梵行人。以首戴尊者舍利弗行世间。从岁至岁。犹不能报斯须之恩。其有众生来问讯尊者.亲近者。彼人快得善利。我等亦快得善利

  尔时。二贤在彼园共如是论议

  是时。二人各闻所说。欢喜奉行

  等法及昼度  水及城郭喻

  识.均头.二轮  波蜜及七车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增壹阿含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18】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