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增壹阿含经》

「阿含部」经文125卷02页码:P0549
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译

  《增壹阿含经》三十六 ▪第2页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竖之。是时。三千大千刹土六变震动。虚空之中神妙之天。散种种忧钵莲华。是时。五百童子皆叹未曾有。甚奇。甚特。如来威神实不可及。此石今长百二十步。广六十步。然以一手而安处之

  是时。五百童子白佛言。如来以何力移动此石。为神足之力。为用智慧之力安处此石乎

  佛告童子曰。吾亦不用神足之力。亦复不用智慧之力。吾今用父母之力安处此石

  诸童子白佛。不审如来用父母之力。其事云何

  世尊告曰。吾今当与汝引譬。智者以譬喻自解。童子当知。十骆驼之力。不如一凡象力。又复十骆驼及一凡象之力。不如一迦罗勒象力。又复十骆驼及一凡象力并迦罗勒象力。不如一鸠陀延象力也。正使十骆驼.一凡象力。乃至鸠陀延象力。不如一婆摩那象力也。复计此象之力。不如一迦泥留象力也。复计诸象之力。复不如一优钵象力也。复计尔许象之力。复不如一钵头摩象力也。复计挍尔许象力。复不如一拘牟陀象力也。复取计挍之。复不如一分陀利象力也。复取计校。复不如一香象之力。复取计挍之。复不如一摩呵那极之力。复计挍之。复不如一那罗延之力。复取计挍之。复不如一转轮圣王之力。复取计挍之。不如一阿维越致之力。复取计挍之。不如一补处菩萨之力。复取计挍之。复不如一道树下坐菩萨之力。复取计挍之。复不如一如来父母遗体之力。吾今以父母之力安处此石

  尔时。五百童子复白世尊言。如来神足力者。其事云何

  世尊告曰。吾昔有弟子名目犍连。神足之中最为第一。尔时。共游在毗罗若竹园村中。尔时。国土至俭。人民相食。白骨盈路。然出家学士乞求难得。圣众羸瘦。气力虚竭。又复村中生民之类。皆怀饥色。无复聊赖。是时。大目犍连来至我所。而白我言。今此毗罗若极为饥俭。乞求无处。生民困悴。无复生路。我亦躬从如来受此言教。今此地下有自然地肥。极为香美。唯愿世尊听许弟子。反此地肥令在上。使此人民得食啖之。又使圣众得充气力

  我尔时告目连曰。诸地中蠕动之虫。欲安处何所。目连白言。当化一手似此地形。又以一手反此地肥。使蠕动之虫各安其所。我尔时复告目连曰。汝当有何心识欲反此地。目连白言。我今反此地形。犹如力人反一树叶而无疑难也。我尔时复语目连曰。止。止。目连。不须反此地肥。所以然者。众生睹此当怀恐怖。衣毛皆竖。诸佛神寺亦当毁坏。是时。目连前白佛言。唯愿世尊听许圣众诣郁单曰乞食

  佛告目连。此大众中无神足者。当云何诣彼乞食。目连白佛言。其无神足者。我当接诣彼土。佛告目连。止。止。目连。何须圣众诣彼乞食。所以然者。将来之世亦当如是饥俭。乞求难得。人无颜色。尔时。诸长者婆罗门当语比丘言。汝等何不诣郁单越乞食。昔日释种弟子有大神足。遇此饥俭。皆共诣郁单曰乞食。而自存济。今日释迦弟子无有神足。亦无威神沙门之行。便轻易比丘。使彼长者居士。普怀憍慢之心。受罪无量。目连当知。以此因缘。诸比丘众不宜尽往诣彼乞食

  诸童子当知。目连神足其德如是。计目连神足之力。遍三千大千刹土。无空缺处。不如世尊神足之力。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不可以譬喻为比。如来神足其德不可量也

  诸童子白佛言。如来智慧力者。何者是乎

  世尊告曰。我昔亦有弟子名舍利弗。智慧之中最为第一。如大海水纵横八万四千由旬。水满其中。又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入水亦如是。然阎浮里地。南北二万一千由旬。东西七千由旬。今取较之。以四大海水为墨。以须弥山为树皮。现阎浮地草木作笔。复使三千大千刹土人民尽能书。欲写舍利弗比丘智慧之业。然童子当知。四大海水墨.笔.人之渐渐命终。不能使舍利弗比丘智慧竭尽。如是。童子。我弟子之中智慧第一。不出舍利弗智慧之上。计此舍利弗比丘。遍满三千大千刹土。无空缺处。欲比如来之智慧。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不可以譬喻为比。如来智慧力者。其事如是

  是时。童子复白佛言。颇更有力出此力者乎

  世尊告曰。亦有此力出诸力之上。何者是。所谓无常力是。今日如来夜半在双树间。为无常力所牵。当取灭度

  尔时。诸童子咸共堕泪。如来取灭度何其速哉。世丧眼目

  尔时。君茶罗系头比丘尼是婆罗陀长者女。此比丘尼便作是念。吾闻世尊取灭度不久。然日数已尽。今宜可往至世尊所亲觐问讯。是时。彼比丘尼即出毗舍离城。往至世尊所。遥见如来径将诸比丘众及五百童子。欲诣双树间

  尔时。比丘尼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世尊言。我闻世尊取灭度将在不久

  世尊告曰。如来取灭度正在今日夜半耳

  是时。比丘尼白佛言。我今所以出家学道。又不果所愿。然世尊舍我灭度。唯愿说微妙之法。使果其愿

  世尊告曰。汝今当思惟苦之原本

  比丘尼复白佛言。实苦。世尊。实苦。如来

  世尊告曰。汝观何等义而言苦乎

  比丘尼白佛言。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如是。世尊。我观此义已。故言谓苦

  是时。比丘尼思惟义已。即于座上得三达智。是时。比丘尼白佛言。我不堪见世尊取灭度。唯愿听许先取灭度

  是时。世尊默然可之。是时。比丘尼即从座起。礼世尊足。寻于佛前。身飞虚空。作十八变。或行.或坐.或复经行。身放烟火。踊没自由无所触碍。或出水火。遍满空中。是时。比丘尼作无央数之变已。即于无余涅槃界而取灭度。是时。当取灭度之日。八万天子得法眼清净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尼。智慧捷疾者。所谓君茶罗比丘尼是也

  是时。世尊告阿难曰。汝往双树间与如来敷座。使头北首

  对曰。如是。世尊。即受佛教。往双树间。与如来敷座。还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世尊曰。敷座已讫。使头北首。宜知是时

  即时。世尊往彼树间。就所敷座。是时。尊者阿难白世尊言。有何因缘。如来敷座言头北向

  佛告阿难。吾灭度后。佛法当在北天竺。以此因缘故。使敷座北向

  是时。世尊分别三衣。尔时阿难白佛。以何等故。如来今日分别三衣

  佛告阿难。我以当来之世檀越施主故。分别此衣耳。欲使彼人受其福故。分别衣尔

  是时。世尊须臾之顷。口出五色光。遍照方域。尔时。阿难复白佛言。复以何因缘。如来今日口出五色光

  世尊告曰。我向作是念。本未成道时长处地狱。吞热铁丸。或食草木。长此四大。或作骡.驴.骆驼.象.马.猪.羊。或作饿鬼。长四大形。有受胎之厄。或受天福。食自然甘露。我今以成如来。以根力觉道成如来身。由此因缘故。口出五色光尔

  是时。须臾之间口出微妙之光。胜于前光。是时。阿难白世尊言。复以何因缘。如来重出光胜于前者

  世尊告曰。我向者作是念。过去诸佛世尊取灭度。遗法不久存于世。我复重思惟。以何方便。使我法得久存在世。如来身者金刚之数。意欲碎此身如芥子许。流布世间。使将来之世。信乐檀越不见如来形像者。取供养之因。缘是福祐。当生四姓家.四天王家.三十三天.艳天.兜术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因此福祐。当生欲界.色界.无色界。或复有得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辟支佛道。若成佛道。由此因缘故。出斯光明尔

  是时。世尊躬自襞僧伽梨四叠。右胁着地。脚脚相累。是时。尊者阿难悲泣涕零。不能自胜。又自考责。既未成道。为结所缚。然今世尊舍我灭度。当何恃怙

  是时。世尊知而告诸比丘曰。阿难比丘今为所在

  诸比丘对曰。阿难比丘今在如来床后。悲号堕泪。不能自胜。又自考责。既不成道。又不断结使。然今世尊舍我涅槃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止。止。阿难。无为愁忧。夫物处世。应当坏败。欲使不变易者。此事不然。勤加精进。念修正法。如是不久亦当尽苦际。成无漏行。过去世时。多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亦有如此侍者。正使将来恒沙诸佛。亦当有此侍者如阿难比。转轮圣王有四未曾有法。云何为四。于是。转轮圣王欲出国界时。人民见者。莫不喜悦。尔时。转轮圣王有所言教。其有闻者。靡不喜悦。闻其言教。乃无厌足。尔时。转轮圣王默然。正使人民见王默然。亦复欢喜。是谓。比丘。转轮圣王有此四未曾有之法

  比丘当知。阿难今日亦有四未曾有法。云何为四。正使阿难比丘默然至大众中。其有见者。莫不喜悦。正使阿难比丘有所说者。其闻语者。皆共欢喜。假使默然亦复如是。正使阿难比丘至四部众中。刹利.婆罗门众中。入国王.居士众中。皆悉欢悦。兴恭敬心。视无厌足。正使阿难比丘有所说者。其闻法教。受无厌足。是谓。比丘。有此四未曾有之法

  是时。阿难白世尊曰。当云何与女人从事。然今比丘到时。着衣持钵。家家乞食。福度众生

  佛告阿难。莫与相见。设相见莫与共语。设共语者。当专心意。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莫与女交通  亦莫共言语

  有能远离者  则离于八难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增壹阿含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15】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