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长阿含经》

「阿含部」经文1卷01页码:P0001
后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长阿含经》十四 ▪第2页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贵。能为变化。微妙第一。为众生父。彼独先有。后有我等。我等众生。彼所化成。彼梵众生命.行尽已。来生世间。年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自识本生。便作是言。彼大梵者能自造作。无造彼者。尽知诸义典。千世界于中自在。最为尊贵。能为变化。微妙第一。为众生父。常住不变。而彼梵化造我等。我等无常变易。不得久住。是故当知。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此实余虚。是谓初见。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半常半无常。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众生喜戏笑懈怠。数数戏笑以自娱乐。彼戏笑娱乐时。身体疲极便失意。以失意便命终。来生世间。年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彼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自识本生。便作是言。彼余众生不数生。不数戏笑娱乐。常在彼处。永住不变。由我数戏笑故。致此无常。为变易法。是故我知。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此实余虚。是为第二见。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于四见中。齐此不过

   或有众生展转相看已。便失意。由此命终。来生世间。渐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识本所生。便作是言。如彼众生以不展转相看。不失意故。常住不变。我等于彼数相看。数相看已便失意。致此无常。为变易法。我以此知。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此实余虚。是第三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于四见中。齐此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有捷疾相智。善能观察。彼以捷疾观察相智。以己智辩言。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此实余虚。是为第四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于四见中。齐是不过。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尽入四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此见处。如是持.如是执。亦知报应。如来所知又复过是。虽知不着。以不着则得寂灭。知受集.灭.味.过.出要。以平等观无余解脱。故名如来。是为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何等法是。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无边。彼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无边。于此四见中。齐是不过。或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观世间。起边想。彼作是说。此世间有边。是实余虚。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观世间有边。是故知世间有边。此实余虚。是谓初见。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观世间。起无边想。彼作是言。世间无边。此实余虚。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观世间无边。是故知世间无边。此实余虚。是第二见。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无边。于四见中。齐此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观世间。谓上方有边。四方无边彼作是言。世间有边无边。此实余虚。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观上方有边。四方无边。是故我知世间有边无边。此实余虚。是为第三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无边。于此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有捷疾相智。善于观察。彼以捷疾观察智。以己智辩言。我及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此实余虚。是为第四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无边。此实余虚。于四见中。齐是不过。此是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无边。尽入四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此见处。如是持.如是执。亦知报应。如来所知又复过是。虽知不着。已不着则得寂灭。知受集.灭.味.过.出要。以平等观无余解脱。故名如来。是为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何者是。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异问异答。彼彼问时。异问异答。于四见中。齐是不过。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异问异答。于四见中。齐是不过。或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作如是见。我不见不知善恶有报.无报耶。我以不见不知故。作如是说。善恶有报耶。无报耶。世间有沙门.婆罗门广博多闻。聪明智慧。常乐闲静。机辩精微。世所尊重。能以智慧善别诸见。设当问我诸深义者。我不能答。有愧于彼。于彼有畏。当以此答以为归依.为洲.为舍。为究竟道。彼设问者。当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此事不异。此事非异非不异。是为初见。沙门.婆罗门因此问异答异。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作如是见。我不见不知为有他世耶。无他世耶。诸世间沙门.婆罗门以天眼知.他心智。能见远事。已虽近他。他人不见。如此人等能知有他世.无他世。我不知不见有他世.无他世。若我说者。则为妄语。我恶畏妄语。故以为归依.为洲.为舍。为究竟道。彼设问者。当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此事不异。此事非异非不异。是为第二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问异答异。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见。作如是论。我不知不见何者为善。何者不善。我不知不见如是说是善.是不善。我则于此生爱。从爱生恚。有爱有恚。则有受生。我欲灭受。故出家修行。彼恶畏受。故以此为归依.为洲.为舍。为究竟道。彼设问者。当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此事不异。此事非异非不异。是为第三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问异答异。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愚冥闇钝。他有问者。彼随他言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此事不异。此事非异非不异。是为四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异问异答。于四见中。齐是不过。或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异问异答。尽入四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此见处。如是持.如是执。亦知报应。如来所知又复过是。虽知不着。已不着则得寂灭。知受集.灭.味.过.出要。以平等观无余解脱。故名如来。是为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何等是。或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谓无因而出有此世间。彼尽入二见中。于本劫本见无因而出有此世间。于此二见中。齐是不过。彼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本劫本见。谓无因而有。于此二见中。齐是不过。或有众生无想无知。若彼众生起想。则便命终。来生世间。渐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识本所生。彼作是语。我本无今有忽然有。此世间本无.今有。此实余虚。是为初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际。谓无因有。于二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有捷疾相智。善能观察。彼已捷疾观察智观。以己智辩能如是说。此世间无因而有。此实余虚。此第二见。诸有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无因而有。有此世间。于二见中。齐是不过。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无因而有。尽入二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亦复如是。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彼尽入是十八见中。本劫本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于十八见。齐是不过。唯佛能知。亦复如是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是。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彼尽入四十四见中。于末劫末见。种种无数。随意所说。于四十四见。齐是不过。彼有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末劫末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于四十四见。齐此不过。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生有想论。说世间有想。彼尽入十六见中。于末劫末见生想论。说世间有想。于十六见中。齐是不过。彼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末劫末见生想论。说世间有想。彼尽入十六见中。齐是不过

   诸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如是见。言。我此终后。生有色有想。此实余虚。是为初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末劫末见生想论。说世间有想。于十六见中。齐是不过。有言。我此终后。生无色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色无色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非有色非无色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边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无边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边无边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非有边非无边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而一向有乐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而一向有苦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乐有苦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不苦不乐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一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若干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少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无量想。此实余虚。是为十六见。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生想论。说世间有想。于此十六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亦复如是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法是。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生无想论。说世间无想。彼尽入八见中。于末劫末见。生无想论。于此八见中。齐此不过。彼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末劫末见。生无想论。说世间无想。于八见中。齐此不过。诸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见。作如是论。我此终后。生有色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无色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色无色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非有色非无色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边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无边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边无边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非有边非无边无想。此…

《长阿含经十四》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