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十
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
一切大众所问品第十七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色青黄赤白红紫光明。照纯陀身。纯陀遇已。与诸眷属持诸肴饍疾往佛所。欲奉如来及比丘僧最后供养。种种器物充满具足持至佛所。尔时有大威德天人。而遮其前周匝围绕。谓纯陀言。且止纯陀。勿便奉施。尔时如来复放无量无边种种光明。诸天大众遇斯光已。寻听纯陀前至佛所奉其所施。尔时天人及诸众生。各各自取所持供养至于佛前。长跪白佛唯愿如来。听诸比丘受此供养。时诸比丘知是时故。执持衣钵一心安详。尔时纯陀为佛及僧。布置种种师子宝座。悬缯幡盖。花香璎珞。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庄严微妙。犹如西方安乐国土。尔时纯陀住于佛前。忧悲怅怏重白佛言。唯愿如来。犹见哀愍住寿一劫若减一劫。佛告纯陀。汝欲令我久住世者。宜当速奉最后具足檀波罗蜜。尔时一切。菩萨摩诃萨天人杂类。异口同音唱如是言。奇哉纯陀成大福德。能令如来受其最后无上供养。我等无福所设供具则为唐捐。尔时世尊欲令一切众望满足。于自身上一一毛孔化无量佛。一一诸佛各有无量诸比丘僧。是诸世尊及无量众。悉皆示现受其供养。释迦如来自受纯陀所奉设者。尔时纯陀所持粳粮成熟之食。摩伽陀国满足八斛。以佛神力皆悉充足一切大会。尔时纯陀见是事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一切大众亦复如是。尔时大众承佛圣旨。各作是念。如来今已受我等施。不久便当入于涅槃。作是念已心生悲喜。尔时树林其地狭小。以佛神力如针锋处。皆有无量诸佛世尊及其眷属等坐而食。所食之物亦无差别。是时天人阿修罗等啼泣悲叹。而作是言。如来今日已受我等最后供养。受供养已当般涅槃。我等当复更供养谁。我今永离无上调御盲无眼目。尔时世尊为欲安慰一切大众。而说偈言
汝等莫悲叹 诸佛法应尔
我入于涅槃 已经无量劫
常受最胜乐 永处安隐处
汝今至心听 我当说涅槃
我已离食想 终无饥渴患
今当为汝等 说其随顺愿
令诸一切众 咸得安隐乐
汝闻应修行 诸佛法常住
假使乌与枭 同共一树栖
犹如亲兄弟 尔乃永涅槃
如来视一切 犹如罗睺罗
常为众生尊 云何永涅槃
假使蛇鼠狼 同处一穴游
相爱如兄弟 尔乃永涅槃
如来视一切 犹如罗睺罗
常为众生尊 云何永涅槃
假使七叶花 转为婆师香
迦留为镇头 尔乃永涅槃
如来视一切 犹如罗睺罗
云何舍慈悲 永入于涅槃
假使一阐提 现身成佛道
永处第一乐 尔乃入涅槃
如来视一切 皆如罗睺罗
云何舍慈悲 永入于涅槃
假使一切众 一时成佛道
远离诸过患 尔乃入涅槃
如来视一切 皆如罗睺罗
云何舍慈悲 永入于涅槃
假使蚊蚋水 浸坏于大地
川谷海盈满 尔乃入涅槃
悲心视一切 皆如罗睺罗
常为众生尊 云何永涅槃
以是故汝等 应深乐正法
不应生忧恼 号泣而啼哭
若欲自正行 应修如来常
当观如是法 长存不变易
复应生是念 三宝皆常住
是则获大护 如咒枯生果
是名为三宝 四众应善听
闻已应欢喜 即发菩提心
若能计三宝 常住同真谛
此则是诸佛 最上之誓愿
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能以如来最上誓愿而发愿者。当知是人无有愚痴堪受供养。以此愿力功德果报。于世最胜如阿罗汉。若有不能如是观了三宝常者。是旃陀罗。若有能知三宝常住实法因缘。离苦安乐无有娆害能留难者。尔时人天大众阿修罗等。闻是法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其心调柔善灭诸盖。心无高下威仪清净。颜貌怡悦知佛常住。是故施设诸天供养。散种种花末香涂香鼓天伎乐以供养佛。尔时佛告迦叶菩萨言。善男子。汝见是众希有事不。迦叶答言。已见世尊见诸如来无量无边不可称计受诸大众人天所奉饭食供养。又见诸佛大身庄严所坐之处如一针锋多众围绕不相障碍。复见大众悉发誓愿说十三偈。亦知大众各心念言如来今者独受我供。假使纯陀所奉饭食碎如微尘。一尘一佛犹不周遍。以佛神力悉皆充足一切大众。唯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等。能知如是希有事耳。悉是如来方便示现。声闻大众及阿修罗等皆知如来是常住法。尔时世尊告纯陀言。汝今所见为是希有奇特事不。实尔世尊。我先所见无量诸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今悉见为菩萨摩诃萨巨身殊异颜貌无比。唯见佛身譬如药树。为诸菩萨摩诃萨等之所围绕。佛告纯陀。汝先所见无量佛者是我所化。为欲利益一切众生令得欢喜。如是菩萨摩诃萨等所可修行不可思议。能作无量诸佛之事。纯陀。汝今皆已成就菩萨摩诃萨行得住十地菩萨所行具足成办。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如佛所说。纯陀所修成菩萨行我亦随喜。今者如来欲为未来无量众生作大明故。说是大乘大涅槃经。世尊。一切契经说有余义无余义耶。善男子。我所说者。亦有余义亦无余义。纯陀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
所有之物 布施一切 唯可赞叹
无可毁损
世尊。是义云何。持戒毁戒有何差别。佛言。唯除一人余一切施皆可赞叹。纯陀问言。云何名为唯除一人。佛言。如此经中所说破戒。纯陀复言。我今未解。唯愿说之。佛告纯陀。言破戒者谓一阐提。其余在所一切布施皆可赞叹。获大果报。纯陀复问。一阐提者其义云何。佛告纯陀。若有比丘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发粗恶言诽谤正法。造是重业永不改悔心无惭愧。如是等人名为趣向一阐提道。若犯四重作五逆罪。自知定犯如是重事。而心初无怖畏惭愧不肯发露。于佛正法永无护惜建立之心。毁呰轻贱言多过咎。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阐提道。若复说言无佛法僧。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阐提道。唯除如此一阐提辈。施其余者一切赞叹
尔时纯陀复白佛言。世尊。所言破戒其义云何。佛告纯陀。若犯四重及五逆罪诽谤正法。如是等人名为破戒。纯陀复问。如是破戒可拔济不。佛告纯陀。有因缘故则可拔济。若被法服犹未舍远。其心常怀惭愧恐怖而自考责。咄哉何为犯斯重罪。何其怪哉造斯苦业。深自改悔生护法心。欲建正法。有护法者我当供养。若有读诵大乘典者。我当咨问受持读诵。既通利已复当为他分别广说。我说是人不为破戒。何以故。善男子。譬如日出能除一切尘翳闇冥。是大涅槃微妙经典出兴于世亦复如是。能除众生无量劫中所作众罪。是故此经说护正法得大果报拔济破戒。若有毁谤是正法者。能自改悔还归于法自念所作一切不善。如人自害心生恐怖惊惧惭愧。除此正法更无救护。是故应当还归正法。若能如是如说归依。布施是人得福无量。亦名世间应受供养。若犯如上恶业之罪。若经一月或十五日。不生归依发露之心。若施是人果报甚少。犯五逆者亦复如是。能生悔心内怀惭愧。今我所作不善之业甚为大苦。我当建立护持正法。是则不名五逆罪也。若施是人得福无量。犯逆罪已不生护法归依之心。有施是者福不足言。又善男子。犯重罪者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分别广说。应生是心。谓正法者即是如来微密之藏。是故我当护持建立。施是人者得胜果报。善男子。譬如女人怀妊垂产值国荒乱远至他土在一天庙即便产育。后闻旧邦安隐丰熟。[打-丁+(山/隹/乃)]持其子。欲还本土。路经恒河水涨暴急。荷负是儿不能得渡。即自念言。我宁与子一处并命。终不舍弃而独济也。作是念已与子俱没。命终之后寻生天中。以慈念子欲令得渡。而是女人本性弊恶。以爱子故得生天中。犯四重禁五无间罪。生护法心亦复如是。虽复先为不善之业。以护法故得为世间无上福田是护法者有如是等无量果报
纯陀复言。世尊。若一阐提能自改悔。恭敬供养赞叹三宝。施如是人得大果不。佛言。善男子。汝今不应作如是说。善男子。譬如有人食庵罗果吐核置地。而复念言。是果核中应有甘味。即复还取破而尝之。其味极苦心生悔恨。恐失果种即还收拾种之于地勤加修治。以苏油乳随时溉灌。于意云何。宁可生不。不也世尊。假使天降无上甘雨犹亦不生。善男子。彼一阐提亦复如是烧灭善根。当于何所而得除罪。善男子。若生善心是则不名一阐提也。善男子。以是义故。一切所施所得果报非无差别。何以故。施诸声闻所得报异。施辟支佛得报亦异。唯施如来获无上果。是故说言一切所施非无差别
纯陀复言。何故如来而说此偈。佛告纯陀。有因缘故我说此偈。王舍城中有优婆塞。心无净信奉事尼犍。而来问我布施之义。以是因缘故说斯偈。亦为菩萨摩诃萨等说秘藏义。如斯偈者其义云何。一切者少分一切。当知菩萨摩诃萨人中之雄。摄取持戒施其所须。舍弃破戒如除稊稗复次善男子。如我昔日所说偈言
一切江河 必有回曲 一切丛林
必名树木 一切女人 必怀谄曲
一切自在 必受安乐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臂右膝着地。前礼佛足而说偈言
非一切河 必有回曲 非一切林
悉名树木 非一切女 必怀谄曲
一切自在 不必受乐
佛所说偈其义有余。唯垂哀愍说其因缘。何以故。世尊。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有洲名拘耶尼。其洲有河端直不曲。名娑婆耶。犹如直绳入于西海。如是河相于余经中佛未曾说。唯愿如来。因此方等阿含经中说有余义。令诸菩萨深信解之。世尊。譬如有人先识金矿后不识金。如来亦尔。尽知法已。而所演说有余不尽。如来虽作如是余说。应当方便解其意趣。一切丛林必是树木。是亦有余。何以故。种种金银琉璃宝树。是亦名林。一切女人必怀谄曲。是亦有余。何以故。亦有女人善持禁戒。功德成就有大慈悲。一切自在必受安乐。是亦有余。何以故。有自在者转轮圣帝。如来法王不属死魔不可灭尽。梵释诸天虽得自在悉是无常。若得常住无变易者乃名自在。所谓大乘大般涅槃。佛言。善男子。汝今善得乐说之辩。且止谛听。文殊师利。譬如长者身婴病苦良医诊之为合膏药。是时病者贪欲多服。医语之言。若能消者则可随意。汝今体羸不应多服。当知是膏…
《大般涅槃经十》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