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释经论部·毗昙部」经文1510卷25页码:P0766
隋 达磨笈多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下 ▪第2页

  无著菩萨造 / 隋南天竺三藏法师达摩岌多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诸见世谛故。是人行邪静者。定名为静。以得禅者。说名寂静。说名寂静者故。又复禅名思惟修故。于中思者意所摄。修者识所摄。言寂静者。即说觉及识。此世谛所摄。应知。彼不能见者。谓彼世谛行者。第二偈显示如彼不应见。及不应因缘。谓初分次分于中偈言以法应见佛者。法者谓真如义也。此何因缘。偈言。导师法为身故。以如为缘故。出生诸佛净身此不可见但应见法故彼不应见。复何因缘故不可见。以彼法真如相故。非如言说而知唯自证知故。不如言说者非见实不能知故。为显示此义故。偈言。法体不可见。彼识不能知故。于此住处中得显示以法身应见如来。非以相具足故。若尔如来虽不应以相具足见。应相具足为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离此着故。经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相成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等者。此义明相具足。体非菩提亦不以相具足为因也。以相是色自性故

  经曰。须菩提。汝若作是念。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相。须菩提。莫作是念。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说诸法断灭相。何以故。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菩萨知一切法无我得无生法忍。此功德胜前所得福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取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不取福德。佛言。须菩提。菩萨受福德不取福德。是故菩萨取福德

  论曰。此下第五于彼心具足中。为不住生死涅槃故。于中有二。一为不住涅槃。二为不住生死。为不住涅槃故。须菩提。汝若作是念。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相。如是等。于中经言。于法不说断灭者。谓如所住法而通达。不断一切生死影像法。于涅槃自在行利益众生事。此中为遮一向寂静故。显示不住涅槃。若不住涅槃应受生死苦恼。为离此着显示不住流转故。经言。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如是等。于中经言。无我无生法忍者何义。如来于有为法得自在故。无彼生死法我。又非业烦恼力生故。无生故名无我。无生者。此中云何得显示。如说摄取余福。尚于生死中不受苦恼。何况菩萨于无我无生法中得忍。已所生福德胜多于彼。经言。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取福德者。此显示不住生死故。若住生死即受福聚。又经言。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不取福德者。此有何义。以世尊于余处说应受福聚故。经言。佛言。须菩提。菩萨受福德不取福德。是故菩萨取福德者。此显示以方便应受而不应取故。受者说有故。取者修彼道故。如福聚及果中皆不应着

  经曰。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去若来若住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至去无所从来故名如来

  论曰。此下第六于心具足中为行住净。于中复有三种。一威仪行住。二名色观破自在行住。三不染行住。应知。为威仪行住故。经言。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去若来等。于中行者谓去来。住者谓余威仪

  经曰。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复以尔许微尘世界。碎为微尘阿僧祇。须菩提。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彼微尘众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何以故。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故佛说微尘众世界。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故佛说三千大千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故佛说一合相。佛言。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何以故。须菩提。若人如是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所说为正语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世尊如来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如是不住法相。何以故。须菩提所言。法相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论曰。此下第二为破名色身自在行住故。经言。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如是等。于中细末方便。乃无所见方便等。此破如前说。应知。经言。彼微尘众甚多世尊者。是细末方便。经言。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等者。是为无所见方便。此说有何义。若微尘众第一义是有者。世尊则不说非聚。经言。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故佛说微尘众以此聚体不成故。若异此者虽不说亦自知是聚何义须说。经言。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等者。此是无所见方便。此破名身亦如前说。应知。于中世界者。谓明众生世故。彼唯名身得名故。经言。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者。于中为并说。若世界若微尘界故。有二种抟取。谓一抟取及差别抟取众生类。众生世界有者。此为一抟取。微尘有者。此为差别抟取。以取微尘众集故。经言。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等者。此上座须菩提安立第一义故。世尊为成就如是义故。经说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等。此何所显示。世言说故有。彼抟取第一义故。彼法不可说。彼小儿凡夫如言说取。非第一义。已说无所见方便。破义未说。无所见中入相应三昧时不分别。谓如所不分别。及何人何法何方便。云何不分别。此后具说。经言。须菩提。若人如是言。佛说我见等。以等显示如所不分别。云何得显示。如外道说我。如来说为我见故。安置人无我。又为说有此我见故。安置法无我。若有彼我见是见所摄。如是观察菩萨入相应三昧时。不复分别。即此观察为入方便。经言。须菩提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此显示无分别人。经言。于一切法者。此显示于何法不分别。经言。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者。此显示增上心增上智故。于无分别中知见胜解。于中若智依止奢摩他故知。依止毗钵舍那故见。此二依止三摩提故。胜解以三摩提自在故。解内攀缘影像彼名胜解。经言。如是不住法相者。此正显示无分别。经言。所言法相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者。此显示法相中不共义及相应义。如前已说。如是一切住处中。相应三摩提方便亦尔。应知。欲愿及摄散二种如前所说。更无别义。是故不复说其方便

  经曰。须菩提。若有菩萨摩诃萨。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于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其福德胜彼无量阿僧祇。云何为人演说。而不名说。是名为说

  一切有为法  如星翳灯幻

  露泡梦电云  应作如是观

  论曰。此下第三为不染行住。于中二种。一为说法不染。二为流转不染。为说法不染故。经言。须菩提。若有菩萨摩诃萨。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如是等。此何所显示。以有如是大利益故。决定应演说。如是演说而无所染。经言。云何为人演说而不名说。是名为说者。此有何义。显示不可言说故。不演说彼法。有可说体应如是演说。若异此者。则为染说。以颠倒义故。又如是说时。不求信敬等。亦为无染说法。为流转无染故。经说。偈言。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等。此偈显示四种有为相。一自性相。二者所住味相。三随顺过失相。四随顺出离相。于中自性相者。共相见识此相如星。应如是见。何以故。无智闇中有彼光故。有智明中无彼光故。人法我见如翳。应如是见。何以故。以取无义故。识如灯。应如是见。何以故。渴爱润取缘故。炽然于中着。所住味相者。味着颠倒境界故。彼如幻。应如是见。何以故。以颠倒见故。于中随顺过失相者。无常等随顺故。彼露譬喻者。显示相体无有。以随顺无常故。彼泡譬喻者。显示随顺苦体。以受如泡故。若有受皆是苦。以三苦故。随有应知。彼苦生故。是苦。苦破灭故。是坏苦。不相离故。是行苦。复于第四禅及无色中。立不苦不乐受。以胜故。于中随顺出离相者。随顺人法无我。以攀缘故。得出离故。说无我以为出离也。随顺者。谓过去等行。以梦等譬喻。显示彼过去行。以所念处故如梦。现在者不久时住故如电。未来者彼粗恶种子似虚空引心出故如云。如是知三世行转生已。则通达无我。此显示随顺出离相故

  经曰。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论曰偈言

  若闻如是义  于大乘无觉

  我念过于石  究竟无因故

  下人于深法  不能觉及信

  世人多如此  是故法荒废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下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本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经文阅读已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