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释经论部·毗昙部」经文1511卷25页码:P0781
元魏 菩提流支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上 ▪第2页

  天亲菩萨造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彼义故。次言闻说如是修多罗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是故不但说般若。又有智慧者。不如声取义。随顺第一义智正说如是取。能生实相。是以说此义故。次言须菩提不应取法非不取法。不应取法者。不应如声取法。非不取法者。随顺第一义智正说如是取。彼菩萨闻说如是修多罗章句生实相故。又经复言。须菩提。如来悉知是诸众生。如来悉见是诸众生。如是等。此明何义。偈言

  佛非见果知  愿智力现见

  求供养恭敬  彼人不能说

  此义云何。彼持戒等人。诸佛如来非见果比知。云何知。偈言。愿智力现见故。如来悉知是诸众生便足。何故复说。如来悉见是诸众生。若不说如来悉见是诸众生。或谓如来以比智知。恐生如是心故。若尔但言如来悉见是诸众生便足。何故复说如来悉知是诸众生。若不说如来悉知是诸众生。或谓如来以肉眼等见。为防是故。何故如是说。以有二语故。又何故如来如是说。偈言。求供养恭敬彼人不能说故。此义云何。若有人欲得供养恭敬。自叹有持戒等功德。彼人则不能说。是人自知故。诸佛如来善知彼何等人有何等行。是故彼人不能自说

  又是诸菩萨生如是无量福德聚。取如是无量福德者。此义云何。生者能生因故。取者熏修自体果义故。又何以故。须菩提。是诸菩萨若取法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此义云何。但有无明使无现行粗烦恼。示无我见故。又经言。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栰喻法门。是法应舍非舍法者。有何次第。偈言

  彼不住随顺  于法中证智

  如人舍船栰  法中义亦然

  此义云何。示修多罗等法中证智不住故。以得证智舍法故。如到彼岸舍栰故。随顺者。随顺彼证智法。彼法应取。如人未到彼岸取栰故

  自此以下。说何等义。为遮异疑故。云何异疑。向说不可以相成就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非有为相得名故。若如是云何释迦牟尼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名为佛。云何说法。是名异疑。为断此疑。云何断疑

  经曰。复次佛告慧命须菩提。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得名

  论曰。以是义故。释迦牟尼佛。非佛亦非说法。此义云何。偈言

  应化非真佛  亦非说法者

  说法不二取  无说离言相

  此义云何。佛有三种。一者法身佛。二者报佛。三者化佛。又释迦牟尼名为佛者。此是化佛。此佛不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说法。如经无有定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若尔何故经言。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如是等。有人谤言。如来一向不说法。为遮此故。偈言。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故。说法不二取无说离言相者。听者不取法不取非法故。说者亦不二说法非法故。何以故。彼法非法非非法。依何义说。依真如义说。非法者。一切法无体相故。非非法者。彼真如无我相实有故。何故唯言说不言证。有言说者。即成证义故。若不证者。则不能说。如经。何以故。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得名。此句明何义。彼法是说因故。何以故。一切圣人依真如法清净得名。以无为法得名故。以此义故。彼圣人说彼无为法。复以何义。如彼圣人所证法。不可如是说。何况如是取。何以故。彼法远离言语相。非可说事故。何故不但言佛。乃说一切圣人。以一切圣人依真如清净得名故。如是具足清净如分清净故

  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须菩提。于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婆伽婆。甚多修伽陀。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甚多。何以故。世尊。是福德聚即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福德聚福德聚

  佛言。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无量不可数。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一切诸佛如来皆从此经生。须菩提。所谓佛法。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论曰。此说胜福德譬喻校量。示现何义。法虽不可取不可说。而不空故。偈言

  受持法及说  不空于福德

  福不趣菩提  二能趣菩提

  何故说言。世尊是福德聚即非福德聚者。偈言。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故。此义云何。彼福德不趣大菩提。二能趣大菩提故。何者为二

  一者受持。二者演说。如经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故。何故名福德聚。聚义有二种。一者积聚义。二者进趣义。如人担重说名为聚。如是彼福德聚以有积聚义故。说名为聚。于菩提不能进趣故。名为非福德聚。此二能趣大菩提。是故于彼福德中此福为胜。云何此二能得大菩提。如经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一切诸佛如来皆从此经生故。云何说一切诸佛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云何说一切诸佛如来皆从此经生。偈言

  于实名了因  亦为余生因

  唯独诸佛法  福成第一体

  此义云何。菩提者名为法身。彼体实无为。是故于彼法身。此二能作了因。不能作生因。余者受报相好庄严佛化身相好佛。于此为生因。以能作菩提因。是故名因。显彼福德中此福胜故。如经。何以故。须菩提乃至皆从此经生故。云何成此义。偈言。唯独诸佛法福成第一体故

  须菩提所谓佛法佛法者即非佛法者。彼诸佛法余人不得。是故彼佛法名为佛法。是故言唯独诸佛法。第一不共义。以能作第一法因。是故彼福德中。此福为胜。如是成福德多故

  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须陀洹。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斯陀含。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那含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最为第一。世尊。说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世尊。则不说我无诤行第一。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无诤无诤行

  论曰。向说圣人无为法得名。以是义故。彼法不可取不可说。若须陀洹等圣人取自果。云何言彼法不可取。既如证如说云何成不可说。自下经文为断此疑。成彼法不可取不可说故。偈言

  不可取及说  自果不取故

  依彼善吉者  说离二种障

  此义云何。以圣人无为法得名。是故不取一法。不取者不取六尘境界。以是义故。名不取逆流者。如经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故。乃至阿罗汉不取一法。以是义故。名为罗汉。然圣人非不取无为法。以取自果故。若圣人起如是心我能得果。即为着我等者。此义云何。以有使烦恼非行烦恼。何以故。彼于证时离取我等烦恼。是故无如是心我能得果。何故尊者须菩提。自叹身得受记。以自身证果。为于彼义中生信心故。何故唯说无诤行。为明胜功德故。为生深信故。何故言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无诤无诤行者。偈言依彼善吉者说离二种障故。二种障者。一者烦恼障。二者三昧障。离彼二障故言无所行。以是义故。说名二种诤离彼二种障故。名为无诤无诤行

  经曰。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论曰。复有疑释迦如来昔在然灯佛所受法。彼佛为此佛说法。若如是云何彼法不可说不可取。为断此疑。说彼佛所无法可取。如经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何故如是说。偈言

  佛于然灯语  不取理实智

  以是真实义  成彼无取说

  此义云何。释迦如来于然灯佛所。言语所说不取证法故。以是义故。显彼证智不可说不可取。偈言以是真实义成彼无取说故

  又若圣人无为法得名。是法不可取不可说

  云何诸菩萨取庄严净佛国土。云何受乐报佛取自法王身。云何余世间复取彼是法王身。自下经文为断此疑

  经曰。佛告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庄严佛国土。彼菩萨不实语。何以故。须菩提。如来所说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佛土。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而无所住。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须菩提。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彼身非身是名大身

  论曰。此义如是应知。云何知。偈言

  智习唯识通  如是取净土

  非形第一体  非严庄严意

  此义云何。诸佛无有庄严国土事。唯诸佛如来真实智慧习识通达。是故彼土不可取。若人取彼国土形相。作是言我成就清净佛土。彼不实说

  如经。何以故。须菩提如来所说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佛土故。何故如是说。偈言非形第一体非严庄严意故。庄严有二种。一者形相二者第一义相。是故说非严庄严。又非庄严佛土者。无有形相故非庄严。如是无庄严即是第一庄严。何以故。以一切功德成就庄严故。若人分别佛国土。是有为形相。而言我成就清净佛国土。彼菩萨住于色等境界中生如是心。为遮此故。如经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而无所住。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故。前言云何受乐报佛取自法王身。云何余世间复取彼是法王身。为除此疑。说受乐报佛体同彼须弥山王镜像义故。此义云何偈言

  如山王无取  受报亦复然

  远离于诸漏  及有为法故

  此义云何。如须弥山王势力高远故。名为大。而不取彼山王体我是山王。以无分别故。受乐报佛亦如是。以得无上法王体故名为大。而不取彼法王体我是法王。以无分别故。何故无分别。以无分别故

  如经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彼身非身是名大身故。何故如是说。偈言远离于诸漏及有为法故。彼受乐报佛体离于诸漏。若如是即无有物。若如是即名有物。以唯有清净身故。以远离有为法故。以是义故。实有我体以不依他缘住故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2】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