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釋經論部·毗昙部」經文1511卷25頁碼:P0781
元魏 菩提流支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上 ▪第2页

  天親菩薩造 / 元魏天竺叁藏菩提流支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彼義故。次言聞說如是修多羅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是故不但說般若。又有智慧者。不如聲取義。隨順第一義智正說如是取。能生實相。是以說此義故。次言須菩提不應取法非不取法。不應取法者。不應如聲取法。非不取法者。隨順第一義智正說如是取。彼菩薩聞說如是修多羅章句生實相故。又經複言。須菩提。如來悉知是諸衆生。如來悉見是諸衆生。如是等。此明何義。偈言

  佛非見果知  願智力現見

  求供養恭敬  彼人不能說

  此義雲何。彼持戒等人。諸佛如來非見果比知。雲何知。偈言。願智力現見故。如來悉知是諸衆生便足。何故複說。如來悉見是諸衆生。若不說如來悉見是諸衆生。或謂如來以比智知。恐生如是心故。若爾但言如來悉見是諸衆生便足。何故複說如來悉知是諸衆生。若不說如來悉知是諸衆生。或謂如來以肉眼等見。爲防是故。何故如是說。以有二語故。又何故如來如是說。偈言。求供養恭敬彼人不能說故。此義雲何。若有人欲得供養恭敬。自歎有持戒等功德。彼人則不能說。是人自知故。諸佛如來善知彼何等人有何等行。是故彼人不能自說

  又是諸菩薩生如是無量福德聚。取如是無量福德者。此義雲何。生者能生因故。取者熏修自體果義故。又何以故。須菩提。是諸菩薩若取法相。則爲著我人衆生壽者。此義雲何。但有無明使無現行粗煩惱。示無我見故。又經言。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栰喻法門。是法應舍非舍法者。有何次第。偈言

  彼不住隨順  于法中證智

  如人舍船栰  法中義亦然

  此義雲何。示修多羅等法中證智不住故。以得證智舍法故。如到彼岸舍栰故。隨順者。隨順彼證智法。彼法應取。如人未到彼岸取栰故

  自此以下。說何等義。爲遮異疑故。雲何異疑。向說不可以相成就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非有爲相得名故。若如是雲何釋迦牟尼佛。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說名爲佛。雲何說法。是名異疑。爲斷此疑。雲何斷疑

  經曰。複次佛告慧命須菩提。須菩提。于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如來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一切聖人皆以無爲法得名

  論曰。以是義故。釋迦牟尼佛。非佛亦非說法。此義雲何。偈言

  應化非真佛  亦非說法者

  說法不二取  無說離言相

  此義雲何。佛有叁種。一者法身佛。二者報佛。叁者化佛。又釋迦牟尼名爲佛者。此是化佛。此佛不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亦不說法。如經無有定法如來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若爾何故經言。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如是等。有人謗言。如來一向不說法。爲遮此故。偈言。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故。說法不二取無說離言相者。聽者不取法不取非法故。說者亦不二說法非法故。何以故。彼法非法非非法。依何義說。依真如義說。非法者。一切法無體相故。非非法者。彼真如無我相實有故。何故唯言說不言證。有言說者。即成證義故。若不證者。則不能說。如經。何以故。一切聖人皆以無爲法得名。此句明何義。彼法是說因故。何以故。一切聖人依真如法清淨得名。以無爲法得名故。以此義故。彼聖人說彼無爲法。複以何義。如彼聖人所證法。不可如是說。何況如是取。何以故。彼法遠離言語相。非可說事故。何故不但言佛。乃說一切聖人。以一切聖人依真如清淨得名故。如是具足清淨如分清淨故

  經曰。須菩提。于意雲何。若滿叁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須菩提。于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得福德。甯爲多不。須菩提言。甚多婆伽婆。甚多修伽陀。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甚多。何以故。世尊。是福德聚即非福德聚。是故如來說福德聚福德聚

  佛言。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叁千大千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複于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爲他人說。其福勝彼無量不可數。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一切諸佛如來皆從此經生。須菩提。所謂佛法。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論曰。此說勝福德譬喻校量。示現何義。法雖不可取不可說。而不空故。偈言

  受持法及說  不空于福德

  福不趣菩提  二能趣菩提

  何故說言。世尊是福德聚即非福德聚者。偈言。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故。此義雲何。彼福德不趣大菩提。二能趣大菩提故。何者爲二

  一者受持。二者演說。如經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爲他人說故。何故名福德聚。聚義有二種。一者積聚義。二者進趣義。如人擔重說名爲聚。如是彼福德聚以有積聚義故。說名爲聚。于菩提不能進趣故。名爲非福德聚。此二能趣大菩提。是故于彼福德中此福爲勝。雲何此二能得大菩提。如經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一切諸佛如來皆從此經生故。雲何說一切諸佛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雲何說一切諸佛如來皆從此經生。偈言

  于實名了因  亦爲余生因

  唯獨諸佛法  福成第一體

  此義雲何。菩提者名爲法身。彼體實無爲。是故于彼法身。此二能作了因。不能作生因。余者受報相好莊嚴佛化身相好佛。于此爲生因。以能作菩提因。是故名因。顯彼福德中此福勝故。如經。何以故。須菩提乃至皆從此經生故。雲何成此義。偈言。唯獨諸佛法福成第一體故

  須菩提所謂佛法佛法者即非佛法者。彼諸佛法余人不得。是故彼佛法名爲佛法。是故言唯獨諸佛法。第一不共義。以能作第一法因。是故彼福德中。此福爲勝。如是成福德多故

  經曰。須菩提。于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須陀洹。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佛言。須菩提。于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斯陀含。是名斯陀含。須菩提。于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那含是名阿那含。須菩提。于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即爲著我人衆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诤叁昧最爲第一。世尊。說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世尊。則不說我無诤行第一。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無诤無诤行

  論曰。向說聖人無爲法得名。以是義故。彼法不可取不可說。若須陀洹等聖人取自果。雲何言彼法不可取。既如證如說雲何成不可說。自下經文爲斷此疑。成彼法不可取不可說故。偈言

  不可取及說  自果不取故

  依彼善吉者  說離二種障

  此義雲何。以聖人無爲法得名。是故不取一法。不取者不取六塵境界。以是義故。名不取逆流者。如經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故。乃至阿羅漢不取一法。以是義故。名爲羅漢。然聖人非不取無爲法。以取自果故。若聖人起如是心我能得果。即爲著我等者。此義雲何。以有使煩惱非行煩惱。何以故。彼于證時離取我等煩惱。是故無如是心我能得果。何故尊者須菩提。自歎身得受記。以自身證果。爲于彼義中生信心故。何故唯說無诤行。爲明勝功德故。爲生深信故。何故言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無诤無诤行者。偈言依彼善吉者說離二種障故。二種障者。一者煩惱障。二者叁昧障。離彼二障故言無所行。以是義故。說名二種诤離彼二種障故。名爲無诤無诤行

  經曰。佛告須菩提。于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于法實無所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論曰。複有疑釋迦如來昔在然燈佛所受法。彼佛爲此佛說法。若如是雲何彼法不可說不可取。爲斷此疑。說彼佛所無法可取。如經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于法實無所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何故如是說。偈言

  佛于然燈語  不取理實智

  以是真實義  成彼無取說

  此義雲何。釋迦如來于然燈佛所。言語所說不取證法故。以是義故。顯彼證智不可說不可取。偈言以是真實義成彼無取說故

  又若聖人無爲法得名。是法不可取不可說

  雲何諸菩薩取莊嚴淨佛國土。雲何受樂報佛取自法王身。雲何余世間複取彼是法王身。自下經文爲斷此疑

  經曰。佛告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莊嚴佛國土。彼菩薩不實語。何以故。須菩提。如來所說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佛土。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生清淨心。而無所住。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須菩提。于意雲何。是身爲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彼身非身是名大身

  論曰。此義如是應知。雲何知。偈言

  智習唯識通  如是取淨土

  非形第一體  非嚴莊嚴意

  此義雲何。諸佛無有莊嚴國土事。唯諸佛如來真實智慧習識通達。是故彼土不可取。若人取彼國土形相。作是言我成就清淨佛土。彼不實說

  如經。何以故。須菩提如來所說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佛土故。何故如是說。偈言非形第一體非嚴莊嚴意故。莊嚴有二種。一者形相二者第一義相。是故說非嚴莊嚴。又非莊嚴佛土者。無有形相故非莊嚴。如是無莊嚴即是第一莊嚴。何以故。以一切功德成就莊嚴故。若人分別佛國土。是有爲形相。而言我成就清淨佛國土。彼菩薩住于色等境界中生如是心。爲遮此故。如經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生清淨心而無所住。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故。前言雲何受樂報佛取自法王身。雲何余世間複取彼是法王身。爲除此疑。說受樂報佛體同彼須彌山王鏡像義故。此義雲何偈言

  如山王無取  受報亦複然

  遠離于諸漏  及有爲法故

  此義雲何。如須彌山王勢力高遠故。名爲大。而不取彼山王體我是山王。以無分別故。受樂報佛亦如是。以得無上法王體故名爲大。而不取彼法王體我是法王。以無分別故。何故無分別。以無分別故

  如經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彼身非身是名大身故。何故如是說。偈言遠離于諸漏及有爲法故。彼受樂報佛體離于諸漏。若如是即無有物。若如是即名有物。以唯有清淨身故。以遠離有爲法故。以是義故。實有我體以不依他緣住故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