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毗昙毗婆沙论》

「释经论部·毗昙部」经文1546卷28页码:P0001
北凉 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

  《阿毗昙毗婆沙论》五十五

  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

  ◎智揵度修智品第三之一

  八智。法智比智他心智等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云何法智。乃至道智。如此章及解章义。此中应广说优波提舍。问曰。彼尊者迦旃延子。何故依八智而作论。答曰。此中应广如使揵度大章中说。法智摄几智。乃至道智摄几智。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为止并义者意故。如毗婆阇婆提说摄他性法不摄自性法。为止如是说者意。而作此论。摄如使揵度一行品中广说

  法智摄法智。亦摄五智少分。谓他心智苦集灭道智。总而言之。法智摄法智。然法智在六地。谓未至中间根本四禅。未至禅中者。摄未至禅中者。乃至第四禅中者。摄第四禅中者。又法智是四智。谓是苦智。乃至道智。苦智摄苦法智。乃至道智。摄道法智。又法智在过去未来现在。过去者摄过去者。未来现在者。摄未来现在者。又过去法智。有无量刹那。彼刹那即摄彼刹那。未来现在说亦如是。云何摄他心智少分邪。答曰。他心智是有漏无漏。摄无漏者。不摄有漏者。彼无漏复有二种。谓法智分比智分。摄法智分。不摄比智分。是名少分。云何摄苦智少分邪。答曰。苦智是法智分比智分。摄法智分。不摄比智分。是名少分。乃至道智说亦如是。比智摄比智。亦摄五智少分。广说如法智他心智摄他心智。亦摄四智少分。谓法智比智等智道智。总而言之。他心智摄他心智。然他心智在根本四禅中初禅者。摄初禅者。乃至第四禅者。摄第四禅者。又他心智。是有漏无漏。有漏者摄有漏者。无漏者摄无漏者。又他心智。是法智分比智分。法智分摄法智分者。比智分摄比智分者。在过去未来现在。如先所说。云何摄法智少分邪。法智是四智摄道智不摄余智。是名少分。又道智是总相别相。摄别相者。不摄总相者。道智有缘三世者。有缘现在者。有缘自身。有缘他身者。有缘心心数法者。有缘五阴者。摄缘现在他身心心数法者。不摄缘过去未来自身及五阴者。是名少分。比智亦如是。随相而说。云何摄等智少分邪。答曰。等智在十一地。从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摄在根本四禅地者。不摄余地者。又等智缘总相别相。摄别相者。不摄总相。余广说如上。云何摄道智少分。答曰。道智在九地。谓未至中间根本四禅三无色定。摄根本禅地。不摄余地者。是名少分。又道智缘总相别相。乃至广说。是名少分。等智摄等智。亦摄一智少分。谓他心智。总而言之。等智摄等智。然等智在十一地。谓欲界未至中间根本四禅四无色定。欲界摄欲界者。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摄非想非非想处者。又欲界者。有善秽污不隐没无记。善摄善者。秽污摄秽污者。不隐没无记摄不隐没无记者。此三在过去未来现在。过去未来现在。即摄过去未来现在者。又过去。有无量刹那。彼刹那即摄彼刹那者。未来亦如是。如是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地说亦如是。云何摄他心智少分。答曰。他心智是有漏无漏。摄有漏者。不摄无漏者。是名少分。苦智摄苦智。亦摄二智少分。谓法智比智。总而言之。苦智摄苦智。然苦智在九地。谓未至中间根本四禅三无色定。未至禅摄未至禅者。乃至无所有处摄无所有处者。余广说如上。云何摄法智少分。答曰。法智是四智。谓苦集灭道智。摄苦智分。不摄余智分。是名少分。如法智比智亦如是。如苦智。集灭智亦如是。道智摄道智。亦摄三智少分。谓法智比智他心智。总而言之。道智摄道智。广说如上。苦智异者。摄他心智少分。云何摄他心智少分。答曰。他心智是有漏无漏。摄无漏者。不摄有漏者。是名少分。若成就法智。于此八智。为成就几不成就几。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为止说无成就者意故。而作此论

  若成就法智。于此八智。为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成就三四五六七八。苦法智时。无他心智三。谓法智苦智等智。有他心智四。苦比忍时。无他心智三。有他心智四。此中增见增慧增道。不增智不增名。苦比智时。无他心智四。谓法智比智等智苦智。有他心智五。此中增见增慧增道增智增名。集法忍时。无他心智四。有他心智五。此中增见增慧增道。不增智不增名。集法智时。无他心智五。谓法智比智等智苦智集智。有他心智六。此中增见增慧增道增智增名。集法忍时。无他心智五。有他心智六。此中增见增慧增道。不增智不增名。集比智时。无他心智五。有他心智六。此中增见增慧增道。不增智不增名。所以者何。苦比智时。已立比智名。集法智时。已立集智名。灭法忍时。无他心智五。有他心智六。此中增见增慧增道。不增智不增名。灭法智时。无他心智六。谓法智比智等智集智灭智。有他心智七。此中增见增慧增道增智增名。灭比忍时。无他心智六。有他心智七。此中增见增慧增道。不增智不增名。灭比智时。无他心智六。有他心智七。此中增见增慧增道。不增智不增名。所以者何。灭法智时。已立灭智名。苦比智时。已立比智名。道法忍时。无他心智六。有他心智七。此中增见增慧增道。不增智不增名。道法智时。无他心智七。谓法智比智等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有他心智八。此中增见增慧增道增智增名。道比忍时。无他心智七。有他心智八。此中增见增慧增道。不增智不增名。所以者何。道法智时。已立道智名。苦比智时。已立比智名。乃至成就道智。随相而说

  若修法智时。亦修比智邪。修有四种。广说如上。此中因二修而作论。谓得修行修。凡夫人离欲界欲时。方便道。九无碍道。八解脱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亦修等智。第九解脱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等智。他心智。离初禅欲时。若即依初禅作方便者。方便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等智。他心智。若依第二禅边作方便者。方便道。九无碍道。八解脱道。现在修等智。未来亦修等智。第九解脱道。现在修等智。未来修等智。他心智。乃至离第三禅欲亦如是。离第四禅欲时。若即依第四禅作方便者。方便道。现在修等智。未来修等智。他心智。若依空处边作方便者。方便道。九无碍道。九解脱道。现在修等智。未来亦修等智。离空处欲时。方便道。九无碍道。九解脱道。现在修等智。未来亦修等智。乃至离无所有处欲。说亦如是。未离欲界欲凡夫。起四无量初二解脱初四胜处不净安那般那念念处煗顶忍世第一法时。现在修等智。未来亦修等智。离欲界欲凡夫。起四无量初三解脱八胜处八一切处不净安那般那念念处时。现在修等智。未来修等智。他心智。离欲界欲凡夫。起达分善根时。现在修等智。未来亦修等智。离欲界欲凡夫。起通时。方便道二解脱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等智。他心智一解脱道中。现在修他心智。未来修等智。他心智五无碍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亦修等智。即彼凡夫。起无色界解脱空处一切处识处一切处依无色界念处时。现在修等智。未来亦修等智。此则说凡夫人圣人见道中起如是功德现在前。即是功德未来修。如起忍现在前。即未来修忍。起智现在前。即未来修智。唯除三心顷。未来修世俗道。谓苦比智。集比智。灭比智。修见道边等智。问曰。何故见道中。唯修相似法。修道中修相似不相似法邪。答曰。见道中所缘定对治定故。唯修相似法。不修不相似者。修道中所缘不定对治亦不定故。修相似不相似法余答广说。如杂揵度。若无他心智入见道道比智现在前时。现在修二智。谓道智比智。未来修六智。除等智他心智。若有他心智现在。亦修二智。未来修七智。除等智。圣人以世俗道。离欲界欲时。若以无漏作方便。方便道。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未来修七智。若以世俗道作方便。方便道。九无碍道。八解脱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七智。第九解脱道。现在修等智。未来修八智。离初禅欲时。若以无漏作方便。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若以世俗道作方便。方便道九解脱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八智。九无碍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七智。乃至离无所有处欲。说亦如是。圣人以无漏道。离欲界欲时。若以世俗作方便。现在修等智。未来修七智。若以无漏作方便。于八智中。若起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七智。九无碍道。八解脱道。于四智中。若起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七智。第九解脱道。于四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离初禅欲时。若以世俗道作方便现在修等智。未来修八智。若以无漏作方便。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九无碍道于六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七智。九解脱道。于六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乃至离无所有处。欲说亦如是。离非想非非想处欲时。若以世俗作方便。现在修等智。未来修八智。若以无漏作方便。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九无碍道。于六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六智。八解脱道。于六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七智。第九解脱道。于二智中。若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及三界善根。是则说圣人离欲。未离欲界欲。信解脱转根作见到。若以世俗。作方便道。方便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七智。若以无漏作方便。方便道。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七智。无碍道。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六智。解脱道。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或有说者修六智。或有说者修七智。离欲界欲信解脱转根作见到时。若以世俗作方便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八智。若以无漏作方便。方便道。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无碍道。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六智。解脱道。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或有说修七智。或有说修八智。时解脱阿罗汉。转根作不动时。若以世俗作方便。方便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八智。若以无漏作方便。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九无碍道。于六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六智。八解脱道。于六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七智。第九解脱道。于二智中。若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及三界善根。修勋禅时。初刹那顷。于八智中。若一一…

《阿毗昙毗婆沙论五十五》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