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新华严经论》

「经疏部」经文1739卷36页码:P0721
唐 李通玄撰

  《新华严经论》十七

  长者李通玄撰

  第二菩萨名一切慧世界名波头摩华。佛号无尽月。于此义中义分为五。一释菩萨名。二释世界名。三释随位进修佛果之号。四释其座体。五定其所来方面。一释菩萨名者所以名一切慧。以随位进修中达一切法无体无性非迷执故。此当第二治地住。修戒波罗蜜中十波罗蜜。以一切法无体无性非染非净。以为戒体故。如此十住位净行品是。其戒体。二释世界名者。所以世界名波头摩华。此云赤莲华也。为表戒相无染处世赫奕开敷庄严万行感果可观义也。三释随位进修佛果之号者。佛号无尽月。为菩萨名一切慧。佛果还号无尽月。明因果相似故。即明一切慧是修行得一切佛智慧之人世界是所修之法佛果是治地住中所得之果。明能清凉一切烦恼故。四座体如前已释。五定其所来方面者。是南方之众也。为表南方是离位。是虚无义。是文章义。是赤色赫奕义。如日正南照万像面圆明义。是故菩萨名一切慧。世界名赤莲华。佛号无尽月。此是善财童子见海云比丘。见佛说普眼经。以义思之。自当明矣

  第三胜慧菩萨义分为四。一明菩萨名。二明所居国土。三明随位佛果之号。四明从所来方。一明菩萨名者。所以名胜慧。为明随位进修更明净故。不移一法。胜前位故。二明世界名者。所以名宝华世界。此明忍波罗蜜以得一切诸佛之智慧以道体而能行忍行。华者行也。明以忍行庄严智慧法身。三明佛果之号。所以佛号不动月者。以得理成行达心境而无可动故。明能堪忍也。月者清凉义。四明从所来方者。是西方之众。以西方为秋为杀。为苦谛。以慈悲位在中。如十回向中善财见观音在金刚山之西。为明金为杀位以表众苦之处以修其慈忍。以是义故。菩萨名胜慧。世界名宝华。佛号不动月总明得法成忍之力用胜故。此是宝华义。此是修行住对治法也。此是善财见善住比丘得无碍法门。以能忍故

  第四菩萨名功德慧。于此义中分之为四。一明菩萨名。二明世界名。三明佛果之号。四明从所来方。一明菩萨名者。云何名功德慧。此位修精进波罗蜜。勤行利物广。益众生故。招多功德。以立其名。二明世界名者。所以名优钵罗华。此云青莲华。诸色莲华此华最胜。为明诸行之中精进最胜故。以此华为所居法体故。一切万行以此为功。三明佛果之号。所以名为风月者。为明精进波罗蜜离慢无懈一念成佛速疾如风。又明精勤观照定慧如风。能消染净无明尘垢。香臭悉吹如风。能清净故。四明所从来方者。是北方之众。北方者是坎位。是黑是愚。是世间崄盗之义。又为师为君之位。以是义故。以精进波罗蜜勤修利益之行。破迷离闇速令成佛。是故菩萨号功德慧。世界名青莲华。佛果号之为风月也。以风能净诸垢故。此已上生贵住中对治法门故。此当善财第四善知识弥伽长者说轮字法门。了俗谛法而令愚黑者得出世乐故

  第五菩萨名精进慧。于此义中四义如前。一所以名精进慧者。明此位是具足方便住精进勤修习方便定门。以彰深智慧故。以立其名。有一行之中具无量行故。于定位起精进之名。精进之上起功德之名。以明诸行参用一行具无量行故。二世界名金刚华者。以法性为禅体起妙慧简择正邪。无不坏是金刚义故。华者行也。以明定慧能简择之妙用故。三佛果名水月者。为定体能净能清凉能现万像如水故。四明所从来方者。是东北方之众。东北方者是艮位也。为山为石。为门阙。为童蒙。为初明。为高显。为寂静。为止。以明定体遍与诸位诸行修进启蒙发明清凉惑热进修始终之本末故为艮。为岁始年终之本末故。为初明。为止。菩萨名精进慧。世界名金刚华。佛号为水月。此是善财第五善知识解脱长者主禅门。于其身中现十佛刹微尘数佛国土。总在身中。十方各十佛刹微尘数佛国土。总在身中。明禅体用遍故

  第六善慧菩萨。四义如前。一明菩萨名者。明此正心住修般若波罗蜜智慧门故。菩萨名善慧。二妙香华世界者。以明妙用智慧之香华开敷自他佛果。明智慧说教是香华义故。三佛号解脱月者。明妙慧分别心境解脱故。四明所从来方者。此是东南方之众。东南方是巽位。巽为风教。为言说。以像此位以智慧善说妙法教化众生令解脱故。是故菩萨名善慧。世界名妙香华。佛号解脱月。此当善财第六海幢比丘。身心寂然离出入息。身出化身遍法界故。明寂用自在得寂灭神通

  第七菩萨名智慧。四义如前。一明菩萨名智慧者。此第七不退住是成大慈悲门。以智慧成满方能随俗善入生死。以此为名。二世界名悦意华者。以有智慧在于生死随顺六道同事利生知根悦俗皆令得入法悦无忧故。名悦意华。三佛号无上月者。明诸行之中慈悲为首。为济利众生为最胜故。故号之名无上月。四所从来方者。西南方也。是坤位。为信顺。为母为地为众。明方便波罗蜜以大悲为母。入于一切众生生死之地。同一切众生之利而教化之令信顺入正法故。是故菩萨名智慧。世界名悦意华。佛号为无上月。此当善财第七善知识休舍优婆夷。此云满愿。以大慈悲行满众生愿故。像此方西南为母义。表悲位故

  第八真实慧菩萨。四义如前。一明菩萨名者。以此第八童真住中行愿波罗蜜以真实智慧不谬误众生故。二明世界名者。世界名阿卢那华。此云红莲华。此华赤白分明。是其红色为此位。是第八住智增位。明以大智随愿行悲令智悲圆满如红莲华赤白分明。白表智赤表悲故。世界名红莲华。表随真智处生死而无染。如莲华处水赤白开敷而可观故。三明佛号星宿月者。为此位真智朗明知根器而了差别故。佛号为星宿月。表了众生差别根性分明也。四明所从来方者。是西北方为干为父。为坚刚。为天为圆。白净能现众色。咸处其中。以是义故。菩萨名真实慧。世界名红莲华。佛号星宿月。总明大智圆明能现众生根器差别如天现像品物分明。此当善财第八善知识仙人毗目瞿沙。此云出声可畏。明真智圆明出语众邪可畏。仙人者。为表此位智增无染故。又表得智同邪见故

  第九无上慧菩萨。四义如前。一明菩萨名者。以此位是力波罗蜜法王子住处善说法故。名无上慧。二明世界名者。所以世界名那罗陀华。那罗者此云人也。陀云为持。为此华香洁殊妙人持带佩。表此位菩萨以善说妙法殊妙闻之者得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之香人皆持颂带佩故。世界名那罗陀华。三明佛号清净月者。为此位菩萨善说法故。为大法师能净自他烦恼故。佛号清净月。四所从来方者。是下方之众。明下方是金刚是水是风轮能持世间故。表此位菩萨善说妙法能持世间轨度法则令人仿学。是故菩萨名无上慧。世界名那罗陀华。佛号清净月。此位同善财见胜热婆罗门。升刀山入火聚。随诸天人所来见者。皆得道而去。此明菩萨智满同邪摄诸异道令入正见

  第十坚固慧菩萨。四义如前。一明所以菩萨名坚固慧者。以此位是灌顶住行智波罗蜜。能坚固利益一切众生。以为其名。二世界名虚空华者。以智慧日照明世间及出世间总无依住。以此为名。三明所以佛号明了月者。以此位大智圆明普照世间无不明了。以此为名。四所从来方者。是上方之众。上方者为虚空。为日月星辰。表大智无依不依空有明鉴万像如日月星辰。此位是善财童子见师子幢王女名慈行童女。师子幢王女者。明智悲圆满。以此十住一终已生在佛家会融十法悲智一终圆满也。以从初住创生佛家。修智行悲。即王女慈行。十地修悲已满。于十一地初以悲行智。即佛母摩耶。幻生诸佛。是大智。母是大悲。广意至文方悉明。如下十段颂文。随文可知。一依如前科文释过。已上菩萨名。世界名。十个佛果。总是此十住之中随位进修因果之号。约随方而表法。约入法而成名。如上配之可知

  十住品第十五

  将释此品约作五门分别。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明品之宗趣。四都会断惑次第。五随文释义

  一释品名目者。此品说十种住门名为十住品

  二释品来意者。为前品是偈赞劝修之门。此品明正举修行十住之行。是故此品须来。十住者。生诸佛大智慧中住。入此住永不退还故。名之为住

  三明品之宗趣者。明此品说十种住二十种进修因果为正宗。又住佛所住以为正宗。明此十住位中各有两种因果。各各当住之中。初举十法。是欣趣增上之缘。后举十法。是当住之内修学之果。如文具明

  四都会断惑次第者。如初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此三种住中。明总修出世间心破诸世间烦恼缠缚。其世间烦恼如善财所颂。根本烦恼有十。随烦恼总有六。其十种根本烦恼者。一欲。二色。三无色。此是三界根本所缚处。四憍慢。五诸趣。六爱。七愚痴。八贪。九恚。十心魔王。为十。又随烦恼总有六者。一谄。二诳。三疑惑。四悭。五嫉。六憍盈。善财颂曰。三有为城郭。憍慢为垣墙。诸趣为门户。爱水为池堑。愚痴为闇覆。贪恚火炽然。魔王作君主童蒙依止住。贪爱为徽缠。谄诳为辔勒。疑惑蔽其眼。趣入诸邪道。悭嫉憍盈故。入于三恶道。此约内心所趣。不约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内心成智。诸见自是解脱。以一乘教体但约悟无明而成大智用诸见而作自在。以此不论五见。如十信位。文殊师利问法首菩萨有十一种烦恼。云何为十一。一贪。二嗔。三愚痴。四慢。五覆。六忿。七恨。八嫉。九悭。十诳。十一谄。如般若经中五蕴十二缘等。如上烦恼以十住中初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此三住。一时顿成根本智慧。即如善财于妙峰山上见德云比丘。得诸佛智慧光明门。即除已上世间诸烦恼障。以成佛智慧光明故。如善财妙峰山上信眼明净智光照耀普观境界离一切障。此是初发心住。第二海门国见海云比丘。除心境迷真作十二缘生。障令无障。故即见海中有佛出现说普眼经。明见自他十二缘生成大智海。是佛义故心境。总是经故。明前得佛智慧观十二缘生成大智海心境普周自在遍故。此是治地住。以十二缘生治令成如来智地故。第三海岸国见善住比丘。除心境不明净障。得菩萨无碍解脱门。能见一切众生根器业行死此生彼。悉皆明见。此是修行住。于此三种住中。明得出缠心自在故。总以十…

《新华严经论十七》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