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经》三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供养菩提树因缘品第三
尔时阿育王。于佛生处得道转法轮入般涅槃。于一一处。各以十万金供养于菩提树。倍生信乐作是思惟。此是世尊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处。日日之中最胜珍宝供养此树。是时阿育王第一夫人名微妙落起多(翻光护)生嗔恚心。大王既爱念我。云何以好珍宝与菩提树。即唤旃陀利女(翻下姓)而语言。菩提树是我怨。汝能杀不。答言能。汝当与我金。夫人语言如是。时旃陀利女即便咒树以綖缚之。是菩提树渐渐枯死。有人白王。是菩提树渐渐枯死。而说偈言
佛坐菩提树 知一切世间
得一切种智 此树今日死
时王闻是语已闷绝躄地。诸臣以水洒王。良久乃醒。即便啼泣而说偈言
我见此树王 即是见如来
树王若枯死 我命亦随灭
时彼夫人见王忧恼便白王言。若我不能令菩提树生者。我亦不能令王欢喜。王答言。汝若能令菩提树生者。汝非女人。何以故。佛住此处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时夫人唤旃陀利女而语言。汝能令树更生。如其先不。答言。若菩提树其根不死能令更生。乃至栴陀利除所缚綖。周匝掘坑日日以罂乳灌之坑中。少日之间树渐还生遂得如本。时人白王。王于今者大生功德。菩提之树今得生故。王闻此言心大欢喜。即便往至菩提树间。瞻菩提树目不能舍。而说偈言
从于瓶沙王 及诸余国王
无上二因缘 悉所不能作
当于菩提树 灌以香色乳
复当修供养 圣众五部僧
时阿育王。以千金银琉璃罂盛以香水。复持种种饮食及香花等千罂香水浴菩提树。以种种彩衣而以衣之。王于是时复受八戒。受八戒竟手执香炉而登殿上。请四方僧说言。世尊弟子在四方者。为摄受我故悉应来此。而说偈言
正行善逝子 根寂静离欲
应供大福田 天人所归依
最胜善逝子 行禅离爱着
阿修罗所依 当来摄受我
于罽宾国处 大林及暗林
有诸阿罗汉 当来摄受我
如来子乐禅 住阿耨达池
及江山石窟 当来作慈悲
善言如来子 住舍利沙殿
无忧慈悲心 当来摄受我
大勇之神力 住于香醉山
我请阿罗汉 当悉来此处
时阿育王说此言已。有三十万比丘和合阿罗汉十万学人二十万。及精进凡夫无数。于众僧中上座一处无有人坐。时阿育王白六通上座耶舍言。第一坐处何故无人。答言。此是第一上座之处。王又白言。除大德外更有上座耶。答言有佛说弟子中有能师子吼此为第一。姓颇罗堕名宾头卢。第一坐处是其所坐。时阿育王闻其此言。身毛为竖如柯昙婆花。又说言。大德有比丘见佛未入涅槃今犹在者不。长老答言有。姓颇罗堕名宾头卢。其人见佛。王又问言。我于今者得见其人不。长老答言。王寻当见其今应来。时王闻已大生欢喜。而说偈言
我今得大利 及无比摄受
以得见大德 名曰宾头卢
时阿育王。合掌仰看空中目不暂舍。时宾头卢。与无数阿罗汉随从围绕如半月形。犹若雁王从空中下。于第一处坐。是时阿育王见颇罗堕宾头卢来。及见十万比丘皆从坐起。又见宾头卢头发皓白额皮眉毛悉垂覆面如。缘觉身。见已五体投地礼宾头卢足如大树倒。舌舐其足长跪合掌瞻仰啼泣。而说偈言
大地海为衣 山庄严一伞
除怨得此地 令我生欢喜
不如于今日 与大德相见
我今见大德 倍生于心念
复次大德见世尊不。是时宾头卢以两手举其眉毛视阿育王。便说偈言
我数见如来 无等无譬类
有三十二相 面如秋满月
梵音除烦恼 入无诤三昧
阿育王复问。大德于何处云何见。长老答言。大王。世尊与五百漏尽阿罗汉随从。最初于王舍城安居。是时在此众中得具足见佛。便说偈言
无欲无欲从 摩诃牟尼尊
是时此安居 我具足见佛
如汝今见我 如是我见佛
复次大王。世尊又于舍卫国为胜外道故。现种种神力。作无数化佛。相好庄严。次第而上至阿迦腻吒天。我于尔时亦在其中。见佛种种神变。而说偈言
时有诸外道 行种种邪道
世尊以神力 示现降伏之
是时我见佛 令世间欢喜
复次大王。世尊于三十三天上安居。为母说法竟与诸天众围绕下僧柯奢(翻光明)国。我于尔时在大众中见诸天众。复见比丘尼。名郁波罗(翻青莲华)槃尼柯(翻色)见其化作转轮圣王具足七宝。而说偈言
上天安居竟 佛便从彼下
我时在众中 是故得见佛
复次大王。修摩陀伽(不解翻)孤独女儿。请佛及五百阿罗汉。佛以神力至分陀跋陀国(不解翻)。我以神力举山从虚空中亦至彼国。是时如来诫敕于我。汝不得入涅槃。至我法住。而说偈言
修摩伽陀请 佛神力至彼
我以力举山 随至分陀国
是时佛诫敕 令我至法住
以是因缘故 得具足见佛
复次大王。汝先小时。以小儿意。佛入王舍城乞食。我奉佛糗。汝奉佛沙。成护尔时起随喜心。如佛所记。此小儿于我涅槃百年后。当生波吒利城名阿输柯。为四分转轮主领法王。当广供养舍利起八万四千法王塔。我于是时亦在其中。而说偈言
王昔为小儿 合掌以沙施
我亦于是时 具足见此事
阿育王复问宾头卢。大德何处住。以偈答言
北方阿耨池 于香醉山中
我住于彼处 及诸同学众
阿育王复问宾头卢。大德几人随从。以偈答言
六万阿罗汉 围绕随于我
我及诸大众 悉尽烦恼毒
复次大王何事此疑当速施僧食。众僧食竟当更共语。王答言尔。如大德教。以念佛教我当观菩提树。观菩提竟当与僧食。以种种饮食当以供养。时阿育王语比丘名一切友。我当施僧十万金及一千金银琉璃罂。于大众中当说我名供养五部僧。时阿育王儿名鸠那罗(鸟名不解翻)住王右边。是时王子畏其父故不敢发言。便举二指示唱导比丘。表其修福倍多其父。时大众见鸠那罗一倍作福。悉皆大笑。时王见大众笑。语大臣成护。汝所作非是。故人笑。成护答言。多人欲作功德。若作功德必以一倍是为正当。阿育王答言。我当以三十万金供养众僧。以三千宝罂盛以香水灌菩提树。当以我名在大众说供养五众。乃至鸠那罗复举四指以示比丘。时大王嗔语成护大臣我修功德。谁今与我而欲诤。大不识世法。成护见大王嗔。礼大王足。谁敢与王争作功德。而说偈言
谁敢与王 诤修功德 是拘摩罗
与王诤作
是时阿育转身右边见拘那罗王子。向宾头卢说言。大德。我今唯除七宝库藏。一切大地宫人大臣并以我身及鸠那罗悉施众僧。当以我名在大众说供养五众。复说偈言
一切宫内 唯除珍宝 宫人大臣
悉施众僧 大众之僧 为福田处
我及王子 具足功德
是时阿育王。于宾头卢等大众中布施竟。于菩提树周匝起墙。时阿育王自登墙上。以四千罂盛以香水灌菩提树。其菩提树还生如本。而说偈言
已灌菩提树 菩提树还生
枝叶极茂盛 功德亦增长
大王灌菩提树竟还生如本。枝叶青软新芽更出。王及大臣一切人民心大欢喜。复次饮食供养众僧。于大众中有一大德名耶舍。语王言。今此大众实可爱重。王今供养勿起异心。时阿育王自手行食。从上座为始尽于一众。于众僧末有二沙弥以糗相扮欢喜丸等共戏相掷。阿育王见笑而思惟。此二沙弥为小儿戏。乃至阿育王复往上座所。次第行食至耶舍所。时大德耶舍复语王言。大王于众僧中不得起不信心。王答言尔。复白上座耶舍言有二沙弥以糗等相戏。耶舍答言。此二沙弥。具心解脱及慧解脱皆阿罗汉。王闻是已心大欢喜。复生心言。我已供养众僧。复觅好衣施二沙弥。时二沙弥即知王意。便现功德之力。一沙弥化作铁器以置其前。一沙弥化作揵陀水等。王见问曰。用此何为。答言大王。我见王心供养僧竟别施我衣我欲染之。时王闻已即便生意。我本在心。未发言说。云何此人已知我心。即以五体投地敬礼其足。向二沙弥而说偈言
我孔雀大王 及大臣人民
功德我已作 一切得大利
精进处生信 可施我已施
乃至阿育王语二沙弥。我以汝故于一切僧悉施三衣。时阿育王于五众中已作功德。复于一一人悉施三衣。又以四十万金布施众僧。复以无数金银。赎此大地宫人大臣。并以末身及拘那罗
毗多输柯因缘
是时阿育王于佛法生大信心。起八万四千塔已作五众大会以饮食供养。有三十万阿罗汉学人一倍精进凡夫无数。阿育王倍生信心。时阿育王弟毗多输柯信外道法言。释迦牟尼弟子无有解脱。何以故。常乐乐行畏苦行故。乃至阿育王语其弟言。汝于非处莫起信心。于佛法处当生信心。时阿育王于异时中欲为捕猎。阿育王弟于彼山中见一仙人五热炙身。其于苦道而起实意。往其所礼其足。说言大德住此几时。仙人答言。经十二年。复更问言。汝食何食。答言。常食树木果根。复问。汝衣何衣。答言。结茅为衣。复问。卧处云何。答言。以草铺地。又问。汝因何事而起烦恼。答言。见鹿行欲起我欲心。以欲心火烧于我心。时阿育王弟心便生疑。如此苦行尚起欲心。佛之弟子常修乐行。云何见欲而不起心。既起欲心何得于欲而起厌离。即说偈言
仙人往苦林 食树花果根
服气除秽食 不能灭欲爱
释迦牟尼子 食酥酪乳味
于种种衣服 悉皆不能舍
若伏诸根者 频陀山能浮
阿育王弟复更说言。释迦弟子诳阿育王令作功德。时阿育王闻其此言。即设方便语大臣言。我弟于外道生信。当以方便令其得入佛法。时大臣答阿育王言。大王云何教我所作。王语大臣。我今欲洗入彼浴室。应脱天冠及衣服等。汝当以我服饰庄严我弟令登王座。臣答言尔。及至阿育王将入浴室脱庄严具。入浴室已。是时大臣语阿育王弟。若无阿育汝当作王。是故今者试着天冠被天衣服及登王座。大臣语已而便与著令登王座。时大臣即白阿育王言。王所敕使臣已作竟。阿育王出观其弟。着天冠及登王座。而语言。我今未灭汝已作王。阿育王嗔即命行杀之人。身着青衣披发执铃。至已礼王白言。今者欲何所作。王语言。我舍此弟汝可杀之。王语已竟。便有多人执诸器仗而围绕之。是时大…
《阿育王经三》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