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本行集经》

「本缘部」经文190卷03页码:P0655
隋 阇那崛多译

  《佛本行集经》十八 ▪第2页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子诸眷属时。脱彼眷属。问于我言。车匿。汝今何故。将我太子。送至他国。而舍独来。车匿悉达太子。复更嘱托我等何事。彼等若问我如是事。当作何报。太子又言。车匿。汝若至家。为我顶礼父王净饭并及姨母摩诃波阇波提。自余尊者一切眷属。悉皆问讯。车匿。为我谘启净饭大王。作如是言。我今实知父王恩深。但我为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所以违离。若得证已。即当还家奉见大王。又别为我。谘白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国大夫人。勿为我故生大忧愁。圣子必得成大善利。回还共母。欢喜相见。又我宫内。一切婇女及诸亲族。时年童子并余释种。作如是言。我今欲破无明暗网。当得智明。得智明已。我当回还入迦毗罗

  尔时太子。从车匿边。索取摩尼杂饰庄严七宝把刀。自以右手。执于彼刀。从鞘拔出。即以左手。揽捉绀青优钵罗色螺髻之发。右手自持利刀割取。以左手擎。掷置空中。时天帝释。以希有心。生大欢喜。捧太子髻。不令堕地。以天妙衣承受接取。尔时诸天。以彼胜上天诸供具而供养之

  尔时净居诸天大众。去于太子。不近不远。有一华鬘。名须曼那。其须曼那华。下化作一净发师。执利剃刀。去于太子不远而立。太子见已。作如是言。谓净发师。汝能为我净发以不。其净发师报太子言。我甚能为。太子报言。汝若能者。今可知时

  尔时彼化净发之师。即以利刀。剃于太子无见顶相绀螺髻发。当剃头时。帝释天王。生希有心所落之发。不令一毛坠堕于地。一一悉以天衣承之。受已将向三十三天。而供养之。从此已来。令诸天上。因立节名。供养菩萨发髻冠节。至今不断

  尔时太子。自解其身一切璎珞及以天冠。剃去发须。剪落既讫。观于体上。犹有天衣。见已念言。此衣非是出家之服。出家之人。在于山间。谁能与我袈裟色衣。如出家法。居在山林。须如法衣。时净居天。知太子心。如是念已。应时化作猎师之形。身着袈裟染色之衣。手执弓箭。渐渐来至太子之前。相去不远。默然而住

  是时太子。见彼猎师身着袈裟手执弓箭。见已即语。作如是言。山野仁者。汝能与我。此之袈裟色衣已不。汝若与我。我当与汝迦尸迦衣。此衣价直百千亿金。复为种种栴檀香等之所熏修。汝何用是粗弊衣服袈裟色为。可取如是迦尸迦衣。而说偈言

  此是解脱圣人衣  若执弓箭不合着

  汝发欢喜心施我  莫惜共我博天衣 

  尔时猎师报菩萨言。善哉仁者。我今与汝。实不吝惜。是时化人。即与菩萨袈裟之衣。从菩萨取迦尸迦衣。价数直于百千金者。复以种种栴檀所熏。菩萨尔时。心大欢喜。受袈裟衣。深自庆幸。即脱身上迦尸迦衣。与彼猎师。时净居天所化之人。从菩萨边。取迦尸迦微妙衣已。即于其地。以神通飞上虚空中。如一念顷。还至梵天。为欲供养彼妙衣故。于菩萨前。以天神通。乘空而行。菩萨见已。生大欢喜。希有胜上奇特之心。于此袈裟染色衣边。复更倍生殷重至到欢喜之心

  尔时菩萨。以剃头讫。身得袈裟染色衣着。形容改变。既严整讫。口发如是大弘誓言。我今始名真出家也。是时菩萨。遣车匿还。泪流满面。以送车匿。分别讫了。独一无双。体上既披袈裟色服安庠徐步。向跋伽婆仙人居处。是时车匿。曲躬顶礼菩萨两足。围繞菩萨三匝而回。车匿既见菩萨割意。不肯还家。兼其身体着袈裟衣。头无天冠须发悉剪。身体复无诸宝璎珞并及微妙迦尸迦衣。如是一切种种悉无。既遥见已。上举两手。大叫尽声。号天而哭。投身扑地。心意闷绝。良久乃稣。稣已还起。谛观立地。视菩萨行。更复举声。称冤而哭。以其两手。抱干陟项。悲咽哽塞。大声呼嗟。良久哭已。观见菩萨。心意不回。无可冀望。将诸璎珞及以衣裳。并牵马王干陟。回返欲向家归。此是身边。实非心舍。其行道路。或时思惟。或举声哭。或复闷绝。躃倒于地。或处直立。不能前行。或处思慕。不乐而坐。车匿如是。心怀愁恼。多种自现诸苦相已。渐渐次到迦毗罗城。其干陟马。数数回头。观看菩萨。作声鸣唤。逐车匿后。泪下而行。其马已前。多足气力。欢喜纵逸。以见菩萨舍家出家剃须发故。苦逼忧愁。恒常懊恼。身形羸瘦。气力消尽。假使是马璎珞庄严。以心离别于菩萨故。无有威神。无有威德。回顾数观。占看菩萨。而作大声。泪下满面。悲鸣而行。在于路上。不食水草。以饥渴逼。行步羸弱。威力威神。悉皆减损。不复能行。其眼中泪。恒常不干。菩萨初骑。所发到处止半夜行。今以苦逼身羸弱故。回还八日。始得至家。而有偈言

  菩萨初出半夜行  车匿辞别牵干陟

  以苦逼切失威势  回还八日乃到家 

  佛本行集经车匿等还品第二十三上

  尔时车匿。将马干陟。辞别太子。回还归至加毗罗城。当初入时。譬如有人入于空宅。其迦毗罗城之内外。四面周匝。或复园林。或复泉地。或复渠河或复苑囿。以太子舍行出家故。无有威神。凋悴枯竭。其迦毗罗城内。所居人民。大小遥见车匿将领马王干陟还归。不见太子。以不见故。悉随车匿。及干陟后。次第而行。谘车匿言。悉达太子。今在何处。是时车匿。流泪满面。哭泣哽咽。不能得言。时彼城内。一切人民。悲泣啼哭。随逐车匿及以干陟。行则随行。心生疑惑。而问车匿。作如是言。其王子者。今在何处。于我国内生大欢喜。今汝何处舍离而来。是时车匿。随行随报彼诸人言。我实不敢舍背圣子。而彼圣子。捐弃自宫。舍俗衣形。并发遣我及马干陟。令使来还。太子独自在山出家。是时城内。一切人民。闻此语已。心生奇特希有之事。而赞助言。未曾有法。各各对面。共相谓言。悉达太子。难行能行。时彼城内。一切人民。口虽如是称说彼言。而其泪下。犹如流水。复各呵身。作如是言。咄我今者。可共随其相逐出家。至于彼处。看人师子徒步行者。我今宁应至彼随行。勿令一日离别圣子而存活命。所以者何。此城今无彼圣子故。无有威神。无有势力。此城以无于太子故寂寞。今与旷野无异。彼所居处。以有太子威神力故。山泽丛林。还成聚落。而有偈说

  城内人民闻此言  口称希有如是事

  此无悉达成旷野  彼有太子如国城 

  尔时马王干陟鸣唤。城内所有一切人民。悉在自家。各闻其声闻已一切所有人民。及两宫内。诸婇女等。作如是心谓言。大子回还入城。是时人民及以宫内。所有婇女。或开窗牖。或拨门帘。以欢喜心。遥望太子。时彼人民。及宫婇女。唯见马王及以车匿离别太子独自而来。见已各还闭窗门户。退入家内。称冤大哭。时净饭王。以爱苦恼逼切身故。思惟欲见悉达太子。即入斋堂。洁戒净心。修持苦行。忧愁怅怏。内心日夜求守一切诸天诸神。复作种种方便因缘。欲求见子以慰心故。尔时车匿。苦恼忧悲。泪下如雨。手执干陟。并及太子缘身璎珞无价宝冠。擎持将入净饭王宫。譬如王子于战斗场被怨敌杀。其从左右将璎珞。入于王宫。如是如是。其奴车匿。离别太子。将马服玩。雨泪而入大王宫中。亦复如是。车匿入时。其马干陟。在净饭王宫门之外。欲入门内观瞻太子。左右行动坐卧之处。不见太子。泪下如流。爮地大鸣。譬如有人于大众中说苦恼事。时净饭王。宫内所有种种诸鸟。孔雀鹦鹉鹦鹆命命俱翅罗等。种种诸鸟。闻干陟声。亦谓言是太子归家。彼等欢喜。各自出声和雅而鸣。如是干陟。作于声已。所有大王厩内余马。闻干陟声。亦谓太子归来向家。一切欢喜。皆悉鸣唤。其净饭王。宫内婇女。众多百千。摩诃波阇波提等。复有太子宫内婇女六万余人。及其大妃耶输陀罗等。念太子故。大生忧恼。尘泪满面。各任本容。不复洗梳。身体衣裳。皆悉垢腻。舍诸一切妙好璎珞。忧愁怅怏。心意不安。或哭或啼。或思惟坐。闻干陟鸣。各相谓言。如是干陟。作是鸣声。决定是我太子归家。无有疑也。彼等既闻干陟声已。心大欢喜。渴仰欲见于太子故。摩诃波阇波提耶输陀罗等。多千婇女。各于自房。或在楼上。或在殿中。或在室内。欲见太子。渴仰忽起。急走集聚。向于车匿及干陟边。彼诸婇女。唯见车匿及马干陟离别太子而来向宫。彼既见已。各举两手。叫唤大哭。流泪满面。口唱太子种种诸德。而有偈说

  彼等婇女心苦切  渴仰欲见太子还

  忽睹车匿马空回  泪丁满面叫唤哭

  解绝璎珞妙衣服  散被头发身瘦羸

  各举两手无承望  啼号不眠彻天晓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佛本行集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42】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