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经律异相》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经文2121卷53页码:P0001
梁 宝唱等集

  《经律异相》三 ▪第2页

  经律异相卷第三(地部) / 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续本经文上一页大泉周围山外。山内平地河处其中。河岸有四金兽头。口流出水。各绕一匝还其四方投入四海。象口所出者。则黄河是也。其泉方各二十五由延。深二十一里。泉中有金台。台方一由延。台上有金莲华。以七宝为茎。如来将五百罗汉常以月十五日于中说戒(出兴起行经上卷)

  阎浮提十大山二

  大地有十大山王。一雪山王。二香山王。三轲梨罗山王。四仙圣山王。五由乾陀山王。六马耳山王。七尼民陀罗山王。八斫迦罗山王。九宿慧山王。十须弥山王(出华严经第二十二卷)

  地大动有八种缘三

  佛在舍卫城告诸比丘。有八因缘而地大动。此地深六十八千由延。为水所持。水依虚空。或复是时虚空风动而水亦动。水动地便大动。是初动也。若比丘得神足所欲自在。观地如掌能使地大动。是二动也。若复诸天有大神足有大威力。能使地勤。是三动也。若复菩萨在兜术天。欲降神下生是时地动。是四动也。若菩萨自知在母胎地为大动。是五动也。若菩萨知满十月当出母胎地为大动。是六动也。若菩萨出家于道场坐。降伏魔怨终成等觉。地为大动。是七动也。若如来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是八动(出增一阿含第二十四卷)

  树四 千光明国树出法音一 神药树二 大药树三 五面益物大树四 大象藏香五 牛头栴檀六 须弥南树七 毒树八

  千光明国树出法音一

  过去有佛号师子吼鼓音王。国名千光明。七宝成树。树出空无相无作无生无所有无取相。如是诸法之音(出诸法无行经)

  神药树二

  有神药树。名曰摩陀只主厌。天下方毒不得妄行。有大神蛇身长百二十丈。蛇行索食。有黑头虫身长五丈。虫行道中与蛇相逢。适欲举头前断大虫。蛇闻药香屈头欲走。蛇身罗药树。身即中断分作两段。头半生得走。尾便臭烂。诸毒闻此蛇臭。诸恶毒气皆消灭(出善信经下卷)

  大药树三

  雪山顶有药王树。名非从根生非不从生。纵广六百八十万由旬。下极金刚际。此树生根时。阎浮提树一切根生。若生茎时及枝叶华果时。阎浮提树一切悉生枝叶华果。其树根能生茎。茎能生根。是故名曰不从根生非不从根。于一切处悉能生长。唯除地狱深坑。及水轮中不得生长耳(出华严经第三十卷)

  五面益物大树四

  昔者有王。王名物猎国中有树名羞波提洹。五百六十里围。下根周匝八百四十里。高四千里。枝四布匝二千里。树有五果。道有五面。一面支国王与宫诸伎女共食其果。二面者大臣百官皆共食之。三面者人民共食之。四面者诸沙门道士共食之。五面者飞鸟虫兽共食之。果皆如二斗瓶。其味如蜜。树无守者。果分物不相侵。时人皆寿八万四千岁。时人有九种病。一者寒。二者热。三者饥。四者渴。五者大便。六者小便。七者爱欲。八者食多。九者年老。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出阿难念经)

  大象藏香五

  人中有香。名大象藏。因龙斗生。若烧一丸。兴大光明细云覆上。味如甘露。七日七夜降香水雨。若着身者身则金色。若着衣服宫殿楼阁。亦悉金色。若有众生得闻此香。七日七夜欢喜悦乐。灭一切病无有枉横。远离恐怖危害之心。专向大慈普念众生。我知彼已而为说法。令无量众生得不退转(出华严经第四十二卷)

  牛头栴檀香六

  牛头栴檀香。从离垢山生。若以涂身。火不能烧(出华严经第四十二卷)

  须弥南树七

  须弥山南有一大树。高四千里。诸钵叉鸟恒栖其上。树常不动。有一小鸟。形类鹑鴳。住止其上。树辄震抚。钵叉问树神言。汝无知。我身重大而自不动。小鸟来时反更震摇。神言。此鸟虽小。从海底食一金刚。金刚为物。所堕之处无不破散。所以大怖不能自安耳(出十卷譬喻经第七卷)

  毒树八

  舍卫国有官园。生一毒树。男女游观停息其下。或头痛欲裂。或腰脊疼。或于树下终。守园人。施长柯斧。长一丈有余。遥斫去之。未经旬日。生已如故。如是多过。枝叶随后。如旧团圆。树中之妙。众人见者。无不欢喜。不知忌讳。皆来遭此。园人宗亲。贪乐树荫。尽取命终。园人只立。昼夜愁忧。号悲行走。有问。智人语之。当尽其根。适欲掘根。复恐定死。进更思惟。出家学道。佛言

  伐树不尽根  虽伐犹复生

  伐爱不尽本  数数复生苦 

  心寤克责。即得初果(出斫毒树经)

  河海五 四大河一 五大河二 大海八德三

  四大河一

  复有四大河。从阿耨大池出流趣大海。一名[口*恒]伽。二名辛头。三名卜叉。四名司陀。彼[口*恒]伽从金象口出。绕池一匝流趣东海。彼辛头从银牛口出。绕池一匝流趣南海。彼卜叉从琉璃马口出。绕池一匝流趣西海。彼司陀者从颇梨师子口出绕池一匝流趣北海。彼四大河。各有四河以为眷属。唯说广大有名字者。然彼四河各有五百眷属。合有二千河。终趣大海(出毗婆沙第二卷)

  五大河二

  西流者名恒。南流者名耶云。东流者有两。一名沙陆。一名阿夷越。北流者名墨。皆流澍于海。立天地来雨落河澍水无增减。去其旧名。合为一海水也(出海八德经)

  大海有八德三

  佛游无胜国。常以十五日。为诸沙门说戒坐定。佛默无言。阿难曰。坐定。世尊乃曰。诸沙门中。有心邪行违者。非其下贱所能执行。清浊相违。吾不说也。目连入定观见。即谓之曰。起非尔俗人所应坐处。不肯时起牵臂使出曰尔无至德。心怀六邪。何敢以臭溷之体。坐天香之座。尔是弃人。非沙门矣。佛告沙门。观彼巨海有八种德。其广即汪洋无涯。其深则有不测之底。稍入稍深无前所碍。斯一德也。潮不过期。斯二德也。海含众宝靡所不苞。死尸臭朽海不容焉。斯三德也。海怀众珍。无求不得。斯四德也。普天之下有五大河。流入于海。皆去旧名。合为一海。斯五德也。五河万流雨落恒澍。海中水如故曾无增减。斯六德也。海有众鱼因躯巍巍。第一鱼身长四千里。第二鱼身长八千里。第三鱼身长万二千里。第四鱼身长万六千里。第五鱼身长二万里。第六鱼身长二万四千里。第七鱼身长二万八千里。斯七德也。海水通碱边中如一斯八德也(出海八德经)

  宝珠六 明月摩尼珠一 大海生宝珠二 光明大宝三

  明月摩尼珠一

  明月摩尼珠。多在龙脑中。若众生有福德者。自然得之。犹如地狱。自生治罪之器。此宝亦名如意珠。常出一切宝物。衣服饮食随意所欲。得此珠者。毒不能害。火不能烧。或云。是帝释所执。金刚与阿修罗斗时。碎落阎浮提。又言。诸过去久远佛舍利。法既灭尽。变成此珠以为利益(出大智论第五十九卷)

  生宝珠二

  大海中有四宝珠。一切众宝皆从之生。若无四珠。一切宝物渐就灭尽。诸小龙神不能得见。唯娑伽罗龙王密置深宝藏中。此深宝藏有四种名。一名众宝积聚。二名无尽宝藏三名远炽然。四名一切庄严聚(出华严经第三十卷)

  光明大宝三

  大海之中。有四燃炽光明大宝。一名日藏光明大宝。二名离涸光明大宝。三名火珠光明大宝。四名究竟无余光明大宝。若大海中无此四宝。四域天下金刚围山。乃至非想非非想处皆悉漂没。日藏光明。能变海水为酪。离涸光明。能变海酪为苏。火珠光明。能燃海苏。究竟无余光明大宝。能然海苏永尽无余(出华严经第四十卷)

  人饮乳多少及形寿不同七

  阎浮提。儿生堕地。乃至三岁。母之怀抱为饮几乳。弥勒答曰。饮乳一百八十斛。除母腹中所食四分。东弗于逮。儿生堕地。乃至三岁。饮乳一千八百斛。西拘耶尼。儿生堕地。乃至三岁。饮乳八百八十斛。北郁单曰。儿生堕地。坐陌头。行人授指唼指。七日便成人。彼土无乳。中阴众生饮吸于风。阎浮提众生寿命百岁。东弗于逮众生寿二百五十岁。西拘耶尼众生寿命五百岁。北郁单越人寿命千岁。中阴众生寿命七日。阎浮提众生人面上广下狭。东弗于逮人面正圆。拘耶尼人面上狭下广。郁单曰人面形正方。中阴众生面状。如他化自在天也(出众生未然三界经)

  郁单曰二

  北郁单曰天下。周匝广长。各四十万里。有种种山。其河两边。有种种树及种种华。水中有船。以四宝作之。浴池名难陀。其水凉濡。底沙皆金。周匝有陛。四宝作之。金陛银桄银陛金桄。琉璃陛水精桄。水精陛琉璃桄。有种种莲华。华若断者。汁出如乳味甘如蜜。光照四十里。其香亦闻四十里。池东有河。名已味。池南有河。名修竭。池西有河。名大土。池北有河。名善种。是诸河水皆有华树。以四宝成。池东有园。名贤上。栏楯行树亦四宝成。园中香树出种种香。有衣被树。有璎珞树。出种种衣被璎珞。有音乐树。出种种音乐。树高七里。有高六里五里四里三里二里。池南有园观。名与贤。池西有园观。名罗越。池北有园观。名常有华。诸树所出。及其高卑。亦如东园。北方天下树曲交路。天人在上。男女异处。有净洁粳米。不种自生。出一切味。若欲行淫。意起相视无所言说。男子便前行。女人随后。至园观中共相娱乐。或二三日。或至七日。随意罢去。不相属也。女人怀妊。七八日便生。持着四徼道中。若有人从四面来者。与指[口*宿]出乳饮之。过七日已。自以福德。即自长大。如阎浮人年二十。若二十五也。周匝四方。有水名阿耨多罗。后夜云起雨八味水。如人饮食。地若油涂尘土不起。草树常有。华实皆香。如香热时。有乱风吹扫上贤园观。伊兰风生。吹落华至人膝。此天下人皆入园中游戏相娱无所系属。人欲食时。取净洁粳米。以焰味珠光爨其下。饭熟则四方至随皆食之。食亦不尽

  有树名象兜。交曲上合如交落。人民在上止宿。男女异处。人齿发绀青长八寸。人面色同长短等。皆寿千岁。死生欲界诸天。天寿终。生阎浮提大豪贵家。大小便利。地裂受之受已还合。死时好衣服庄严之不啼哭。置四徼道中。郁遮鸟举置北方天下外(出楼炭经第一卷)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经律异相》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47】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