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集经》三十一 ▪第2页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何得至彼处。海水深广。甚难越渡。我当云何堪能浮渡。是时彼虬。报猕猴言。我背负汝。将渡彼岸。汝今但当从树下来骑我背上
尔时猕猴。心无定故。狭劣愚痴。少见少知。闻虬美言。心生欢喜。从树而下。上虬背上。欲随虬去。其虬内心。生如是念。善哉善哉。我愿已成。即欲相将至自居处。身及猕猴。俱没于水。是时猕猴。问彼虬言。善友何故忽没于水。虬即报言。汝不知也。猕猴问言。其事云何。欲何所为。虬即报言。我妇怀妊。彼如是思欲汝心食。以是因缘。我将汝来
尔时猕猴。作如是念。呜呼我今甚不吉利。自取磨灭。呜呼我今作何方便。而得免此急速厄难。不失身命。复如是念。我须诳虬。作是念已。而语虬言。仁者善友。我心留在优昙婆罗树上寄着。不持将行。仁于当时。云何依实。不语我知。今须汝心。我于当时。即将相随。善友还回。放我取心。得已还来。尔时彼虬闻于猕猴如是语已。二俱还出。猕猴见虬。欲出水岸。是时猕猴。努力奋迅。捷疾跳踯。出大筋力。从虬背上跳下。上彼优昙婆罗大树之上。其虬在下。少时停待。见彼猕猴。淹迟不下。而语之言。亲密善友。汝速下来。共汝相随。至于我家。猕猴嘿然。不肯下树。虬见猕猴。经久不下。而说偈言
善友猕猴得心已 愿从树上速下来
我当送汝至彼林 多饶种种诸果处
尔时猕猴。作是思惟。此虬无智。如是念已。即向彼虬。而说偈言
汝虬计挍虽能宽 而心智虑甚狭劣
汝但审谛自思忖 一切众类谁无心
彼林虽复子丰饶 及诸庵罗等妙果
我今意实不在彼 宁自食此优昙婆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诸比丘。当知。彼时大猕猴者。我身是也。彼时虬者。魔波旬是。于时犹尚诳惑于我。而不能得。今复欲将世间自在五欲之事。而来诱我。岂能动我此之坐处。作是语已。时诸比丘复白佛言。希有世尊。奇特世尊。实难思议。此事云何。魔王波旬。将此丑陋异类军众。至如来所。如来复能一一观知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比丘。当知。非但今日魔王波旬将此丑形大魔军众至于我边我亦观知。时诸比丘即白佛言。希有世尊。其事云何愿为解说。我等乐闻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念往昔。有一猎师。知有一林多饶诸鸟。数下彼处。其到彼已。作于草庵。将杂树枝。而覆其上。即入其中。隐身坐住。时彼诸鸟。谓是树枝。飞下来栖于其庵上。时其猎师。见鸟栖上。渐渐或射或搦而杀。时有一鸟。见此庵已。作如是念。此之庵舍。处处移动。自余诸树。安定一住。此庵之下。必不空然。如是知已。远离彼庵。不被猎师之所捉搦。而说偈言
我见一切林诸树 阿说及于毗醯罗
诸阿梨罗并阎浮 无脂罗波镇头树
安住停止于一处 从生已来不动移
此树转易处处行 其中必应不空立
若当其内有恶物 我应速疾舍此林
心里既生大狐疑 或是恶行无慈愍
恐畏彼中杀害我 又我往昔于他方
已曾掴裂网走来 智者既知应舍此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等。当知。彼飞鸟者。我身是也。其猎师者。魔波旬是。其于彼时。作可畏形。欲杀害我。我时观知。今复将此可畏丑陋魔之军众。来于我边。我亦久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世间若不深思惟 云何能得上人法
今我以胜思惟故 从缚解脱得无为
佛本行集经二商奉食品第三十五上
尔时世尊。初始得成于菩提道。在树下坐。经七日夜。加趺不起。以念解脱快乐为食。尔时世尊。过七日已。一心正念。从三昧起。坐师子座。初夜正观十二因缘。下观至上。上观至下。善念善观。不失不异。因彼生此。因有于彼则复有此。所谓缘无明有诸行。缘诸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病死忧悲恼等苦生。尔时世尊知此法已。而说偈言
若有梵行观诸法 即见如是法相生
若见诸法从相生 即知诸法因缘有
尔时世尊。还彼夜半。观十二缘。从始至终。逆观至心。善观善念。不失不乱。因无彼故则此自无。因灭彼故则此自灭。所谓无明灭即行灭。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一切悉灭。尔时世尊。知此法已。而说偈言
若有梵行观诸法 即见如是法相生
若见诸法从相生 即知诸法因缘灭
尔时世尊。还彼后夜。观十二缘。从始观终。从终观始。善观善念。不失不乱。所谓彼生已复生此。因有彼复有此。因无彼此亦无。彼灭已此亦灭。所谓因无明缘诸行。缘诸行已。乃至一切生老病死诸苦恼等。皆悉相生。彼无已此亦无。彼灭已此亦灭。尔时世尊知此义已。而说偈言
若有梵行观世间 即见相生乃至灭
既散诸魔建立住 若彼日天曜虚空
尔时世尊。从彼师子座上而起。离菩提树。相去不远。还加趺坐。七日不动。以解脱行。用为安乐。七日谛观。于菩提树。目不暂舍复作是念。我此处尽无边际苦。以舍重担。尔时世尊过七日后。正念正知。从三昧起。其后有人。在于如来观道树处起塔。名曰不瞬目塔。而说偈言
于此道场尽诸苦 复斯坐处观彼座
已渡诸愿至彼岸 我于彼处证菩提
尔时世尊。从眼不瞬塔所起已。安庠渐至向摩梨支(隋言阳炎)经行之处。到经行已。加趺而坐。复经七日。受解脱乐。尔时世尊。过七日已。正念正知。从三昧起。尔时迦罗龙王(隋言黑色)。诣于佛所。到佛所已。顶礼佛足。却住一面。住一面已。即白佛言。世尊。我此宫殿。往昔已曾布施过去一切诸佛。诸佛受已。各住于此。怜愍我故。其诸佛者。所谓拘留孙世尊。拘那含牟尼世尊。迦叶世尊。今日世尊。善哉知时。怜愍我故。少时住此。所以者何。我已将此宫殿。布施过去三佛。今日世尊。第四为我受此宫殿。即名四佛受我宫殿具足功德。尔时世尊。即受迦罗龙王宫殿。受已入中。加趺而坐。复经七日。一定不起。受解脱乐。尔时世尊。过七日已。正念正知。从三昧起。告彼迦罗大龙王言。汝龙王来从我边。受佛等三归并及五戒。汝当长夜受大安乐。时迦罗龙即白佛言。谨随佛教。心不敢违。如世尊敕。时迦罗龙。闻佛语已。合掌向佛。即从佛受三自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复受五戒。于世间中。最初而得优婆塞名。于畜生中。再说三归。受三归已。所谓即是迦罗龙王
尔时复更有一龙王。名目真邻陀。向于佛所。到佛所已。顶礼佛足。却住一面。住一面已。是时龙王即白佛言。世尊。我此宫殿。往昔过去。已曾布施一切诸佛。受已而住。所谓拘楼孙世尊。拘那含牟尼世尊。迦叶世尊。善哉世尊。今亦为我受此宫殿。我得四佛三藐三佛陀受此宫殿。我获善利
尔时世尊。从彼目真邻陀龙王。受宫殿已。加趺而坐。一坐经于七日不起。为欲受于解脱乐故。时彼七日虚空之中。兴云注雨。起大冷风。于七日内。雨不暂停。遂成寒冻。尔时目真邻陀龙王。从宫殿出。以其大身。七重围繞。拥蔽佛身。复以七头。埀世尊上。作于大盖。嶷然而住。心如是念。莫令世尊身体。寒冷风湿尘坌。蚊虻诸虫。触世尊体
尔时世尊。过七日已。见虚空中。无有云雾。以得清净。正念正知。从三昧起。尔时目真邻陀龙王。摄其龙身。七重遶已。隐于龙形。化作年少婆罗门身。在于佛前。合十指掌。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不以恐怖如来娆乱如来故。以龙身繞佛七匝。又以七头。覆世尊上。安然而住。但恐世尊身有寒冷风尘土坌水浆蚊虻触世尊体。世尊。我时思惟如是事已。覆世尊身。尔时世尊。以是因缘。即便说偈自赞叹言
知足寂定最安乐 知足观诸法甚深
安乐不恼于世间 亦复不杀害众类
若得世间安乐者 远离一切诸欲贪
舍于我慢自矜高 此乐最为胜妙乐
人间所有诸欲乐 若能尽舍爱悉无
彼乐此乐等校量 十六分中不及一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告目真邻陀龙王言。汝大龙王。来受三归并受五戒。汝当长夜得安乐故。时真邻陀即白佛言。如世尊教。不敢有违。其真邻陀。闻佛教已。即从佛受三自归依及受五戒
尔时彼处有牧羊子。当于世尊为菩萨时。在彼苦行六年之中。以向世尊。净心供养。恭敬尊重。复将乳汁。以奉世尊。兼复别折尼拘陀枝。为作荫凉。时彼树枝。即成大树。然其羊子。随此多少信心福业善根因缘。命终已后。即得生于三十三天。便成大德威力天子。神通自在。时彼天子。生天上已。作是思惟。今此果报。本因何业而得是身。复作是念。往昔世尊。为菩萨时。我以身造作如是业。菩萨苦行。我奉乳汁。菩萨在彼。我将尼拘陀树一枝。插于地上。为于菩萨。作荫凉故。藉斯善业。我今得此微妙果报。复如是念。我以世尊为菩萨身亲供养故。得是果报种彼树枝。以作荫凉。是故我今得是果报。兼得如是无碍神通。况复世尊。今已得成无上菩提。今当为我还彼树下受彼树荫。时彼天子。身出大色最胜光明。夜半一向照彼树所。以天光明。自照明已。诣向佛所。到于彼已。顶礼佛足。却住一面。时彼天子即白佛言。善哉世尊。唯愿为我。受于彼树。随意安乐。怜愍我故
尔时世尊。为欲怜愍彼天子故。受于往昔羊子所种尼拘陀树。受已树下加趺而坐。一坐便经七日不动。以解脱住。受安乐故
尔时世尊。以过于彼七日之后。正念正知。从三昧起。告天子言。汝天子来。可从我边受三自归并及五戒。汝当长夜得安乐故。而彼天子。受三自归及五戒已。时彼世间。最初天中。成优婆塞。以佛再过说于三归。谓羊子身布施于树及乳等故。得成天身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佛本行集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29】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