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经集部」经文461卷14页码:P0452
西晋 竺法护译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下 ▪第3页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尽恩爱便灭。恩爱已尽所受便灭。其受以尽所有便灭。其有已尽起生便灭。老病死愁悒不可意悉尽。如是其大苦恼即除。为得平等逮无为。无合会得寂寞彼过法亦不灭。过去无黠亦不灭。当来无黠亦不尽。现在无黠为用念。无清净寂即立无黠。所念静黠无黠则不立。已无有立则为永寂。是谓无黠尽。彼以念静尽观四大之身。是为愚痴之身。譬如草木。假使有意有心有识。无色亦不可见。无有声亦无言说。譬若幻亦无内亦无外。亦无二中间亦无得。比丘作此静寂念者。于一切法为无所起。已无有起。彼则为真空义。说是语时。其二百比丘得无起余漏尽意解

  尔时萨遮尼揵子。失其众弟子与五百眷属俱。往到祇树迦梨罗讲堂上。诣佛所与世尊揖让谈语白佛言。我数数闻沙门瞿昙以幻蛊道迷乱转他弟子。今者乃自睹见。文殊师利坏我众会。增益沙门瞿昙弟子。如是世尊。为用邪行受取。不复来诣我受教敕。亦不讽诵。不用吾语言。亦不受命着心。彼时有道人。名阇耶末。在众会中坐。是萨遮尼揵亲厚。于道中谓尼揵子言且止无得于佛起无净意。亦无得于佛。诸弟子及文殊师利心怀乱意。用是故得无利之义。长夜不得安隐。当趣勤苦恶道。尼揵子且听。今欲说譬喻。譬如愚痴之人。欲得醍醐行求酥持水着瓶中。摇动其瓶。终竟疲劳厌极。亦不能得醍醐。如是尼揵子。诸异外道所行亦尔。虽行学道不能断邪行。譬如大瓶中水。不能出醍醐。不奉如来上妙法律之行死堕地狱。譬如尼揵有智者人黠慧明哲。欲得醍醐而行求苏。彼以乳酪持着瓶中。而动摇之便生醍醐。用乳酪故则成醍醐。如是尼揵。其有于如来法中。若白衣及出家。学道至心信佛法喜行精进。即疾得贤圣解脱。如从乳酪而致醍醐。譬如尼揵有人从他家借百千瓦器而破坏之。便以宝器还偿其主。主宁恚骂耶。答曰。不也。曰如是尼揵。诸外异道弟子。譬如瓦器以故破之。于如来所更造法宝器不当嗔恨骂詈。譬如尼揵众人有导师。而无善权方便。将大众贾人诣邪恶道。若有导师为善权方便。悉将众贾人出邪恶道诣着正道。如是尼揵。卿等诸师。以于邪径不了道义。将无数人堕于恶道。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知道解义。将无量人出于恶道而着正路。于是尼揵。自将卿众而去。彼时万二千人与尼揵子俱去。其余者皆得神通。世尊悉下须发为比丘也。尔时佛告阇耶末。汝为见此万二千人与萨遮俱去者不乎。阇耶末曰。唯然世尊已见。佛言。是万二千人。皆当于弥勒如来。下须发作沙门。在于第一大会。所以者何。用闻是深法故。萨遮尼揵子当于弥勒如来。作弟子智慧最尊譬如我第一弟子舍利弗。所以者何。用于佛法起贡高轻慢意。然后弃捐诸见故。于是阇耶末道士白文殊师利。后五浊恶世多有贡高。文殊师利答曰。唯族姓子。后浊恶世众。下劣卑贱之子等喜贡高。所以者何。不能具得四禅用自大故。而堕落五浊恶世时不复供养比丘众。是诸比丘意不得定立。何况致第四禅。用彼后世有诸瑕秽。为五浊恶世多喜自大憍慢。于是族姓子。诸善男子。为有二事而造憍慢。何者为二。一者自见以智慧而贡高。二者以用衣食供养。现已持戒智慧功德。便自堕落其有。而贡高诽谤如来法。当堕地狱饿鬼畜生。又问文殊师利。何缘而知他人有贡高意乎。答曰。凡夫之士意乱不定不谓阿罗汉者假使闻是说而恐畏者。则知为贡高凡夫之士。得见如来。阿罗汉不见。设使闻此语而恐畏者。则知为贡高凡夫之士。为众祐当施与之。不当慧罗汉。假使闻此恐畏者。则知为贡高。如来赞叹凡夫之士。不举阿罗汉。设使闻此言而恐畏者。则知为贡高。其有不出诸尘劳。是为无所著。此谓于世间为最厚。假使有出尘劳。是则为着。非是世间众祐。若有于此作行者则为贡高。一切诸法但以言说而为受。是谓贡高。不知一切。亦无所断。亦无所行。亦不作证。是为入于审谛。又问文殊师利。以智慧贡高者。有何言说乎。答曰。不诤亦非不诤不称憍慢。譬如师子百兽之王。吼时一切皆畏其音。如是善男子。比丘不乐贡高者。不畏一切音。所以者何。谓音譬如呼声之响报应。其响亦无心意识。用因缘合故其音响出。如是族姓子。其心意识审如慧彼不分别。诸因缘音声皆衍诸响应而无所起。彼佛音响亦无来。外异道声亦无忧。佛音声亦不觉众音响。于诸瑕恚音亦不忧众尘劳响。一切音声无去来本末意。即印无所乐印。诸所语无高无下印。其印为立平等印。其相自然印。以一印入为法界平等御印。无所坏印。审如本无住印。真空义印。三世平等印。无起无灭印。自然现印。以是印印诸法。所乐无乐亦无有贡高。比丘闻是。不狐疑无犹豫。不得吾我也。尔时阇耶末道士白佛。唯天中天。我从郁阎异道人亲友。闻说是大乘功德。今者亦复从文殊师利。闻如讲辩才。发无上正真道意。是故愿世尊。为我如应说法。令吾具足道品疾得无上正真道最正觉。教授开度不可计无央数人。佛言。阇耶末。今当为汝说菩萨行。有二法疾得智慧而建大乘。何等为二。一者精进。二者无放逸何谓精进。谓求法才一切所有而施不惜。不望其报劝助道意。一所谓精进用断诸不善法故。皆具足众贤善法意平等行而无放逸。于戒清净不愿诸所生二精进者。谓不贪身意。忍辱之行无有放逸无害心救护众生。三精进者。谓积累诸功德法。无有放逸不知厌足。诸所修善积德贤良之法以劝道意。四精进者。谓一心具足无厌无放逸禅无所欲不退转。五精进者。谓多求博闻。于彼施无放逸常寂静然奉圣贤智慧。六精进者。谓习四恩之行以善权慧教授放逸。七精进者。谓身意行。其身意不乱心为空寂。八精进者。谓为一切故。于诸行等慈意。于法义精进而无放逸慈。于诸法无所著。九精进者。谓为他人及众生皆发道意无放逸观诸世间。譬如焰幻不舍道也。十精进者。谓所造行如救头然。入于诚谛无放逸。灭于尽证慧无起施。十一精进者。谓具足诸相好。积累善本入无放逸。观于法身无所起。十二精进者。谓严其佛国而无放逸。净于众生之土。十三精进者。谓严净具足三十七道品之法已脱诸灭冥。喜乐如来菩萨善权方便。是皆从精进而致之。是谓善权智慧。菩萨受是则致拥护不退转。立无上正真道。说是语时。阇耶末菩萨。得不起法忍。欣然而踊住于虚空。去地四丈九尺。三千大千世界地。则为六反震动。其大光明普遍佛国。于虚空中而雨天华。箜篌乐器不鼓自鸣

  尔时佛便笑。诸佛世尊笑法。无央数不可计。百千光色从佛口出。青黄赤白黑。遍诸无量佛国。还绕佛三匝。于顶上忽然不现。于是贤者阿难整衣服从坐起。右膝着地。长跪叉手。以偈嗟叹。而问佛曰

  智慧力吉祥明  导师光七尺华

  微妙相三十二  诸种好为具足

  如师子在众中  行步威猛势至

  今佛者何缘笑  愿尊将为解说

  所说法駃如电  音殊妙师子吼

  羯随鸣振宝响  其声胜于梵天

  佛语普遍众人  其声皆畅三千

  于一切常如应  闻柔软无不了

  语弟子以缘觉  彼智慧无善明

  终不与普惠等  众菩萨亦难及

  今谁当得慧力  愿导师说开度

  若天龙世间人  阿须伦皆发意

  以脱于一切受  心中闻无所著

  无量行无挂碍  踰不等无数亿

  不可限无计数  以平等为度世

  今愿问空正慧  以何故而喜笑

  青赤黄白之色  种种光甚照曜

  其妙晖从口出  照无数恒沙土

  遍无量百佛国  诸种大等无身

  一切寂无所见  佛善利无恐惧

  其光明欲出时  诸弟子莫能及

  得未曾晃而照  佛亦说缘觉事

  今愿解大乘行  一切智慧最上

  其光炎从顶入  今所至无垢秽

  善哉快过诸天  及世人所奉事

  愿审谛而说义  佛一言无有异

  断六会诸狐疑  今正觉何缘笑

  闻佛语欢喜悦  无数人悉踊跃

  佛告贤者阿难。汝为见阇耶末族姓子。踊在虚空去地四丈九尺。住于空中已得法忍。叉手如立稽首礼我。百千诸天来共供养。阿难言。唯然已见世尊。佛告阿难。是阇耶末族姓子。已奉事七十二亿佛。修善积德。常作转轮圣王。悉奉事诸佛世尊。佛般泥曰已后。皆于七十二亿佛所。建清净梵行。皆护佛正法。佛言。阿难。是阇耶末族姓子。后当见奉事五恒沙等如来。供承教述清净行。当教授无央数菩萨。然后积累觉意之法。无数劫已。得作佛号曰慧王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在世教授具足慧行天人师无上士道法御天上天下尊佛天中天。其世界名曰喜见。劫号一宝严净。佛告阿难。其喜见世界。譬如他化自在第六天上所有。喜见佛国人民所居处供养亦如是。是诸人民。无有六境界之法来至。其前。一切人民相见。皆欢喜悉喜乐。见慧王如来皆忻悦。以是故彼世界名曰喜见。彼时如来教授一劫为作佛事。其正觉寿亦一劫。是故其劫号曰一宝严净。彼世尊但以纯菩萨为众。九十二亿菩萨。皆不退转。诸菩萨逮无所挂碍慧。起光德本。其慧王如来欲般泥洹。有菩萨名曰师子过而行。当受彼决我般泥曰已后。是师子过而行菩萨当得佛。亦号师子过而行如来在世间教授。彼如来般泥曰已后。其法住十小劫。其如来舍利并合俱起一塔。广长二千四百里。高三千二百里。皆以七宝作塔。众人悉各各共供养塔。于是阇耶末族姓子。从虚空来下。前稽首佛足。住世尊前说法界无所坏。以偈而赞佛曰

  我种及法界  人土亦俱等

  是界为慧壃  以此授吾决

  法界及尘劳  空种亦平等

  一切法如是  我为已至法

  法壃淫欲种  嗔怒亦如此

  虚空界为同  以此授吾决

  生死无为土  法界而无异

  水种为如是  及火土亦然

  阴壃与界法  眼识诸有分

  意部法境界  诸分数悉定

  其诸有为种  亦并无为界

  不见法有二  则为授吾决

  世尊无五阴  四大及诸入

  无名亦无色  亦不有内外

  佛以音声说  而授于我决

  于此悉寂寞  以是定受决

  佛者无有意  如此授吾决

  我者无有识  佛为授我决

  此决为诚谛  如是则平等

  法界无所坏  即如来无住

  等觉诸天人  正立于正法

  寂然如虚空  权慧善具足

  尔时阇耶末族姓子。以此偈赞佛已。绕三匝却坐一面。于是佛告贤者阿难。受是经讽诵赞。广为他人说之阿难白佛。唯然受已。是经名曰何等。云何奉行。佛言。是经名曰文殊师利所现变化降伏众魔化诸异学奉受正法赞说经义。名曰宝藏。当奉持之。佛说如是。文殊师利童子。阇耶末菩萨。贤者阿难诸天人阿须伦世间人民。闻经欢喜。皆前为佛稽首作礼而退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卷下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本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经文阅读已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