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集经》四十六 ▪第2页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身得自在。至于梵天
诸比丘。我于尔时。以净天耳过于人耳。所闻众声。或是天声。或是人声。皆悉了闻。是时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亦复能用清净天耳过于人耳。乃至一切皆悉了闻
诸比丘。我于尔时。以他心智。知他富伽罗等心行之事。即如实知如是心念。若愿心。即如实知愿心。若无愿心。即如实知无愿心。如是有瞋心。如实知有瞋心。无瞋心。如实知无瞋心。有痴心。如实知有痴心。无痴心。如实知无痴心。有爱心。如实知有爱心。无爱心。如实知无爱心。有为心。如实知有为心。无为心。如实知无为心。小心广心。大心狭心。乱心不乱心。无量心。无边心。有上心。无上心。入定心。不入定心。住定心。不住定心。解脱心。不解脱心。如实即知。是时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亦以他心智。知富伽罗等心行之事。即如实知如是心念。若有愿心。若无愿心。乃至如实知。解脱心。不解脱心。如实能知
诸比丘。我于尔时。忆知种种宿命之事。或一生处。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十二十三十五十。或百或千。或坏一劫。或住一劫。坏已住。住已坏。或知无量坏劫成已坏坏已成。我于彼处。如是名字。如是姓。如是生。如是食。如是乐。如是苦。如是受。若干时寿命。我于彼处死。于此处生。我于此处死。彼处生。如是相。如是形。种种宿命。皆悉念知。是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亦以清净天眼过于天人。见于宿命之事。或一生。乃至如是相貌。如是形。种种宿命。皆悉念知
诸比丘。我于尔时。以清净天眼过于天人。见诸众生。死此生彼。或好或丑。或生善道。或生恶道。随其业报。乃至实知此等众生。具足身恶行。具足口恶行。具足意恶行。及谤贤圣。邪见颠倒。此业和合。因缘成故。身坏命终。堕恶道中。此等众生。具足身善行。具足口善行。具足意善行。不谤贤圣。正见业法因缘故。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如是之事。以净天眼过于天人。如实见于彼处死生于此处。或胜或劣。或好或丑。善道恶道。随业受报。皆悉知见。是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如实能知。如实能见。诸比丘。我于尔时。诸漏尽已。于无漏中。心得解脱。慧得解脱。于现法中。神通自在。证安乐行。唱如是言。生死已断。梵行成就。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诸漏尽已。乃至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尔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长老摩诃迦叶。往昔之时。作何善业。生富贵家。资财具足。乃至所作已办。身相端正。众所乐观。世间无比。最上最胜。状如金像。作何业因。复得出家。具足众戒。证罗汉果。又佛授记。诸比丘中。少欲知足。头陀第一。摩诃迦叶比丘是也。作是语已。佛告诸比丘言。诸比丘。我忆往昔过去之时。有一辟支佛。名曰多伽罗尸弃。恒住在彼波罗奈城。于彼时间。波罗奈处。谷贵饥俭。白骨满地。人民多死。乞食难得。出家之人。不能举措
尔时辟支佛。日在东方。于晨朝时。着衣持钵。入波罗奈城。次第乞食不得。如先洗钵。空钵而出
尔时波罗奈城中。有一人。其家贫苦。而少居积。而彼贫人。见辟支佛多伽罗尸弃。渐进而前。威仪庠序。视地而行。进止得所。舒颜平视。威仪具足。心得正念。于时贫人。见辟支佛。心得清净。渐到彼已。白辟支佛。作如是言。善哉大仙。于此城中。求乞饮食。可得以不。尊者报言。善哉仁者。我于此城。乞食不得
时彼贫人。白辟支佛言。善哉大仙。来诣我家。于时彼人家内。唯有稗饭一升成熟已讫。遂将辟支来入家中。敷设安坐。以饭奉献。而诸辟支佛。有如是法。以神通力。教化众生。不以余通。尔时多伽罗辟支佛。于彼人所。受得食已。怜愍彼故。从彼贫舍。腾空而去。时彼贫人。见彼尊者辟支佛腾空而去。彼既见已。欢喜踊跃。身心遍满。顶戴十指合掌恭敬。头面作礼。乞如是愿。愿于将来。值遇如是辟支圣人。或复胜者。若彼圣人。所说法要。愿得闻持速疾解悟。又愿生生世世。不堕恶道之中
汝等比丘。欲知尔时波罗奈城贫苦之人。请多伽罗辟支世尊。到其家内。而施食者。摩诃迦叶比丘是也。时彼贫人。以少贮积。能以好心。施多伽罗辟支世尊一食缘故。千返生于北郁单越处。于无量世。往返恒生剎利大姓婆罗门种居士大家。藉是业报因缘力故。于迦叶佛出世之时。得为迦尸国王讫利尸子。其迦尸国王讫利尸子。恭敬尊重迦叶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尽于一世。然后涅盘。是迦尸国王。为佛舍利。造七宝塔。其七宝者。所谓金银颇梨琉璃虎珀玛瑙及车磲等。其宝塔内。七宝庄挍外以石砌。覆其宝塔。其塔高妙。极一由旬。广半由旬。其王子名奢婆陵伽(隋言攀缘)。于其塔上。造七宝盖。遍覆其塔
又有师说。造塔八分。于比丘僧。布施衣服饮食靴履。施已作愿。愿我将来值如是圣。彼圣说法。寻即领悟。又愿不生恶道之中。所生之处。得金色身。作是事已。遂从父王。求乞出家。其父不许。时彼王子。父命终后。乃得出家。既出家已。读诵经典。成就禅定。于彼命终。往返恒生天人之内。无量世中。游历是已。于最后身。今得生于尼拘陀羯婆罗门家。其家巨富。具足财宝。乃至所须。皆无少乏。而是摩诃迦叶。于迦叶佛舍利塔上。造七宝盖。供养尊重因缘力故。得金色身。以于彼时。乞如是愿。愿我不生恶道。以是业报因缘力故。从是已来。不堕恶道。常得生于天人之处。受于无量无边乐报。而于彼时。复乞愿言。愿我将来值是圣人。既得值已。勿令背我。或胜此圣。彼若说法。闻已即解。以彼业报因缘力故。得值于我如是教化。即值我已。即得出家。具足众戒。证罗汉果。我所授记。诸比丘中。少欲知足。即此上座摩诃迦叶比丘是也
诸比丘。此是摩诃迦叶。往昔所造功德业报因缘力故。生于大富婆罗门家。乃至无所乏少。身相端正。最妙最胜。状如金像。复得出家。具持众戒。证阿罗汉果。故我授记。少欲知足。头陀第一者。即摩诃迦叶比丘是也
尔时世尊。经于多时。复一时间。告大迦叶。作如是言。迦叶汝今。将迈少年已过老年。复至汝身所着粪扫奢那粗弊之服。宜须舍弃。今可取我上妙衣服。迦叶。汝来如是之服。长者所施。微细轻软。刀所割成。缝治着身。受他人请。常在佛边。勿离于我。作是语已。时大迦叶白佛言。世尊。我于长夜。在阿兰若。亦常赞叹阿兰若法。我于长夜。乞食活命。亦复赞叹乞食功德。我于长夜。着粪扫衣。亦复常叹粪扫衣德。我于长夜。不非时食。亦复赞叹不非时法。我于长夜。修一坐食。亦复赞叹一坐食法。我于长夜。受一抟食节量餐啖。亦复赞叹受一抟食。及以赞叹节量食法。我于长夜。在于塜间。亦复赞叹在冢间法。我于长夜。在于露地。亦复赞叹在露地法。我于长夜。住在树下。亦复赞叹住树下法。我于长夜。在于经行。亦复赞叹在经行法。我于长夜。常坐不卧。亦复赞叹常不卧法。我于长夜。唯畜三衣。亦复赞叹畜三衣法。我于长夜。少欲知足。亦复赞叹少欲知足。我于长夜。乐于寂静。亦复赞叹乐寂静法。我于长夜。不曾乐说无益之语。亦复赞叹不乐无益言语之法。我于长夜。常行精进。亦复赞叹常精进法。我于长夜。成就正念。亦复赞叹成正念法。我于长夜。成就正定。亦复赞叹成正定法。我于长夜。成就智能。亦复赞叹成智能法。我于长夜。常入禅定。亦复赞叹入禅定法
佛告迦叶。作如是言。迦叶汝见何利益故。长夜自行阿兰若法。亦复赞叹行阿兰若法。乃至长夜自入禅定。亦复赞叹入禅定法
于是大迦叶白佛言。世尊。我见二种利故。长夜在白玛若拙。亦复赞叹行阿兰若者。乃至长夜常入禅定。亦复赞叹常入定者。何等为二。一者我今现得安乐行法。二者为后世众生。生怜愍故。唯愿将来人众。见我等故。学我等行。应作是言。过去之世。有老宿上座声闻比丘。彼等长夜乐阿兰若。赞叹阿兰若行。乃至常入禅定。亦复赞叹常入禅定者。我等云何学于彼行。乃至自入禅定。赞叹常入禅定者。世尊。我见此二种利故。长夜在于阿兰若行。亦复赞叹行阿兰若者。乃至常入禅定。亦复赞叹常入禅定者
佛告大迦叶言。善哉善哉。大迦叶。汝于来世。为多众生。作大利益。作大安乐。安隐无量诸天人民。是故汝今随意所乐。住白玛若拙。汝于随时。欲见如来。时时来见
于时诸比丘。问佛言曰。希有世尊。是长老摩诃迦叶。何故乃能为多众生。作大利益。作是语已。佛告彼等诸比丘言。诸比丘。是摩诃迦叶。非但现今为众多人作大利益。过去之世。亦为多人。作大利益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唯然世尊。愿说因缘。佛告诸比丘言。诸比丘。我念往昔。此摩诃迦叶。曾作帝释天王。于彼时间。无佛出世。亦无辟支佛出世于彼时中。一切人辈。从人道中命终已后。舍人身已。多生恶道。少生人天。如是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身天堕已。多生恶道。少生人天。于彼之时。天处人处。多有空旷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佛本行集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14】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