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所行赞》

「本缘部」经文192卷04页码:P0001
北凉 昙无谶译

  《佛所行赞》四 ▪第2页

  佛所行赞卷第四(亦云佛本行经) / 马鸣菩萨造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无常不净想  贪爱永已乖

  慈心平等念  怨亲无异想

  哀愍于一切  则消瞋恚毒

  依色诸有对  种种杂想生

  思惟坏色想  则断色于爱

  虽生无色天  命亦要之尽

  愚于四正受  而生解脱想

  寂灭离诸想  无色贪永除

  动乱心变逆  犹狂风鼓浪

  深入坚固定  寂止掉乱心

  观法无我所  生灭不坚固

  不见软中上  我慢心自忘

  炽然智能灯  离诸痴冥暗

  见尽无尽法  无明悉无余

  思惟十功德  十种烦恼灭

  苏息作已作  深感仰尊颜

  离三而得三  三弟子除三

  犹三星布列  三十三司弟

  列侍于三五  三侍佛亦然 

  佛所行赞化给孤独品第十八

  时有大长者  名曰给孤独

  巨富财无量  广施济贫乏

  远从于北方  憍萨罗国来

  止一知识舍  主人名首罗

  闻佛兴于世  近住于竹园

  承名重其德  即夜诣彼林

  如来已知彼  根熟净信生

  随宜称其实  而为说法言

  汝已乐正法  净信心虚渴

  能减于睡眠  而来敬礼我

  今日当为汝  具设初宾仪

  汝宿殖德本  坚固净其望

  闻佛名欢喜  堪为正法器

  虚怀广行惠  周给于贫穷

  名德普流闻  果成由宿因

  今当行法施  至心精诚施

  时施寂静施  兼受持净戒

  戒为庄严具  能转于恶趣

  令人上升天  报以天五乐

  诸求为大苦  爱欲集诸过

  当修远离恶  离欲寂静乐

  知老病死苦  世间之大患

  正观察世间  离生老病死

  既见于人间  有老病死苦

  生天亦复然  无有常存者

  无常则是苦  苦则无有我

  无常苦非我  何有我我所

  知苦即是苦  集者则为集

  苦灭即寂静  道即安隐处

  群生流动性  当知是苦本

  厌末塞其源  不愿有非有

  生老死盛火  世间普炽然

  见生死动摇  当习于无想

  三摩提究竟  甘露寂静处

  空无我我所  世间悉如幻

  当观于此身  诸大众行聚

  长者闻说法  即得于初果

  生死海消灭  唯有一滴余

  空闲修离欲  第一有无身

  不如今俗人  见谛真解脱

  不离诸苦行  种种异见网

  虽至第一有  不见真实义

  邪想着天福  有爱缚转深

  长者闻说法  阴盖焕然开

  逮得于正见  诸邪见永除

  犹如秋厉风  飘散于重云

  不计自在因  亦非邪因生

  亦复非无因  而生于世间

  若自在天生  无长幼先后

  亦无五道轮  生者不应灭

  亦不应灾患  为恶亦非过

  净与不净业  斯由自在天

  若自在天生  世间不应疑

  如子从父生  孰不识其尊

  人遭穷苦时  不应反怨天

  悉应宗自在  不应奉余神

  自在是作者  不应名自在

  以其是作故  彼则应常作

  常作则自劳  何名为自在

  若无心而作  如婴儿所为

  若有心而作  有心非自在

  苦乐由众生  则非自在作

  自在生苦乐  彼应有爱憎

  已有爱憎故  不应称自在

  若复自在作  众生应默然

  任彼自在力  何用修善为

  正复修善恶  不应有业报

  自在若业生  一切则共业

  若是共业者  皆应称自在

  自在若无因  一切亦应无

  若因余自在  自在应无穷

  是故诸众生  悉无有作者

  当知自在义  于此论则坏

  一切义相违  无说则有过

  若复自性生  其过亦如是

  诸明因论者  未曾如是说

  无所依无因  而能有所作

  彼彼皆由因  犹如依种子

  是故知一切  则非自性生

  一切诸所作  非唯一因生

  而说一自性  是故则非因

  若言彼自性  周满一切处

  若周满一切  亦无能所作

  既无能所作  是则非为因

  若遍一切处  一切有作者

  是则一切时  常应有所作

  若言常作者  无待时生物

  是故应当知  非自性为因

  又说彼自性  离一切求那

  一切所作事  亦应离求那

  一切诸世间  悉见有求那

  是故知自性  亦复非为因

  若说彼自性  异于求那者

  以常为因故  其性不应异

  众生求那异  故自性非因

  自性若常者  事亦不应坏

  以自性为因  因果理应同

  世间见坏故  当知别有因

  若彼自性因  不应求解脱

  以有自性故  应任彼生灭

  假令得解脱  自性还生缚

  若自性不见  为见法因者

  此亦非为因  因果理殊故

  世间诸见事  因果悉俱见

  若自性无心  不应有心因

  如见烟知火  因果类相求

  非彼因不见  而生于见事

  犹金造器服  始终不离金

  自性是事因  始终岂得殊

  若使时作者  不应求解脱

  以彼时常故  应任彼时节

  世间无有边  时节亦复然

  是故修行者  不应方便求

  陀罗骠求那  世间一异论

  虽有种种说  当知非一因

  若说我作者  应随欲而生

  而今不随欲  云何说我作

  不欲而更得  欲者反更违

  苦乐不自在  云何言我作

  若使我作者  应无恶趣业

  种种业果生  故知非我作

  言我随时作  时应唯作善

  善恶随缘生  故知非我作

  若使无因作  不应修方便

  一切自然定  修因何所为

  世间种种业  而获种种果

  是故知一切  非为无因作

  有心及无心  悉从因缘起

  世间一切法  非无因生者

  长者心开解  通达胜妙义

  一相实智生  决定了真谛

  敬礼世尊足  合掌而启请

  居在舍婆提  土地丰安乐

  波斯匿大王  师子元族胄

  福德名称流  远近所宗敬

  欲造立精舍  唯愿哀愍受

  知佛心平等  所居不求安

  愍彼众生故  不违我所请

  佛知长者心  大施发于今

  无染无所着  善护众生心

  汝已见真谛  素心好行施

  钱财非常宝  宜应速施为

  如藏库被烧  已出者为珍

  明人知无常  出财广行惠

  悭贪者守惜  恐尽不受用

  亦不畏无常  徒失增忧悔

  应时应器施  如健夫临敌

  能施而能战  是则勇慧士

  施者众所爱  善称广流闻

  良善乐为友  命终心常欢

  无悔亦无怖  不生饿鬼趣

  此则为花报  其果难思议

  轮回六趣中  良伴无过施

  若生天人中  为众所奉事

  生于畜生道  施报随受乐

  智能修寂定  无依无有数

  虽获甘露道  犹资施以成

  缘彼惠施故  修八大人念

  随念欢喜心  决定三摩提

  三昧增智能  能正观生灭

  正观生灭已  次第得解脱

  舍财惠施者  蠲除于贪着

  慈悲恭敬与  兼除嫉恚慢

  明见惠施果  无施痴见除

  诸结烦恼灭  斯由于惠施

  当知惠施者  则为解脱因

  犹如人种栽  为荫花果故

  布施亦如是  报乐大涅盘

  不坚固财施  获报坚固果

  施食唯得力  施衣得好色

  若建立精舍  众果具足成

  或施求五欲  或贪求大财

  或为名闻施  有求生天乐

  或为免贫苦  唯汝无想施

  施中之最上  无利而不获

  汝心有所弘  宜令速成就

  痴爱心来游  清净眼开还

  长者受佛教  惠心转增明

  请优波低舍  贤友而同归

  还彼憍萨罗  周行择良墟

  见太子祇园  林流极清闲

  往诣太子所  请求买其田

  太子甚宝惜  元无出卖心

  设布黄金满  犹尚地不迁

  长者心欢喜  即遍布黄金

  祇言我不与  汝云何布金

  长者言不与  何言满黄金

  二人共诤讼  延及断事官

  众皆叹奇特  祇亦知其诚

  广问其因缘  辞言立精舍

  供养于如来  并及比丘僧

  太子闻佛名  其心即开悟

  唯取其半金  求和同建立

  汝地我树林  共以供养佛

  长者地祇林  以付舍利弗

  经始立精舍  昼夜勤速成

  高显胜庄严  犹四天王宫

  随法顺道宜  称如来所应

  世间未曾有  增晖舍卫城

  如来现神荫  众圣集安居

  无侍者哀降  有侍资道宜

  长者乘斯福  寿尽上升天

  子孙继其业  历世种福田 

  佛所行赞父子相见品第十九

  佛于摩竭国  化种种异道

  悉从一味法  如日映众星

  出彼五山城  与千弟子俱

  前后眷属从  往诣尼金山

  近伽维罗卫  而生报恩心

  当修法供养  以奉于父王

  王师及大臣  先遣伺候人

  常寻从左右  瞻察其进止

  知佛欲还国  驱驰而先白

  太子远游学  愿满今来还

  王闻大欢喜  严驾即出迎

  举国诸士庶  悉皆从王行

  渐近遥见佛  光相倍昔容

  处于大众中  犹如梵天王

  下车而徐进  恐为法留难

  瞻颜内欣踊  口莫知所言

  顾贪居俗累  子超然登仙

  虽子居道尊  未知称何名

  自惟久思渴  今日无由宣

  子今默然坐  安隐不改容

  久别无感情  令我心独悲

  如人久虚渴  路逢清冷泉

  奔驰而欲饮  临泉忽枯渴

  今我见其子  犹是本光颜

  心疏气高绝  都无荫流心

  抑情虚望断  如渴对枯泉

  未见繁想驰  对目则无欢

  如人念离亲  忽见画形像

  应王四天下  犹若曼陀王

  汝今行乞食  斯道何足荣

  安静如须弥  光相如日明

  庠行牛王步  无畏师子吼

  不受四天封  乞求而养身

  佛知父王心  犹存于子想

  为开其心故  并哀一切众

  神足升虚空  两手捧日月

  游行于空中  种种作异变

  或分身无量  还复合为一

  或入水如地  或入地如水

  石壁不碍身  左右出水火

  父王大欢喜  父子情悉除

  空中莲花座  而为王说法

  知王心慈念  为子增忧悲

  缠绵爱念子  宜应速除灭

  息爱静其心  受我子养法

  人子所未奉  今以奉父王

  父未从子得  今从子得之

  人王之奇特  天王亦希有

  胜妙甘露道  今以奉大王

  自业业受生  业依业果报

  当知业因果  勤习度世业

  谛观于世间  唯业为良朋

  亲戚及与身  深爱相恋慕

  命终神独往  唯业良朋随

  轮回于五趣  三业三种生

  爱欲为其因  种种类差别

  今当竭其力  净治身口业

  昼夜勤修习  息乱心寂然

  唯此为己利  离此悉非我

  当知三界有  犹若海涛波

  难乐难习近  当修第四业

  生死五道轮  犹众星旋转

  诸天亦迁变  人中岂得常

  涅盘为最安  禅寂乐中胜

  人王五欲乐  危险多恐怖

  犹毒蛇同居  何有须臾欢

  明人见世间  如盛火围繞

  恐怖无暂安  求离生老死

  …

《佛所行赞四》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