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等陀罗尼经》

「密教部」经文1339卷21页码:P0641
北凉 法众译

  《大方等陀罗尼经》三

  北凉沙门法众于高昌郡译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若我在世若去世后。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来诣汝所欲求陀罗尼经者。汝当教求十二梦王。若得见一王者。汝当教授七日行法。文殊师利白佛言。云何名为十二梦王。云何名曰七日行法

  佛告文殊师利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其梦中修通能飞悬缯幡盖从此人后。见如是者即名袒荼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其梦中若见形像舍利塔庙大众僧聚。见如是者即是斤提罗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其梦中见国王大臣着净洁衣单乘白马。见如是者即是茂持罗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其梦中若见乘象渡于大江。见如是者即是乾基罗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其梦中乘于骆驼上于高山。见如是者即是多林罗

  若有比丘欲求此法。于其梦中上于高座转于般若。见如是者即是波林罗

  若有比丘于其梦中。到一树下上于戒坛受具足戒。见如是者即是檀林罗

  若有比丘于其梦中。坐佛形像请召众僧施设供具。见如是者即是禅多林罗。若有比丘于其梦中。见有一树华果茂盛。于其树下入禅三昧。见如是者即是穷伽林罗

  若有大王于其梦中。带持刀剑游行四方。见如是者即是迦林罗

  若有大臣于其梦中。见有诸人持诸水瓶洗浴其身。坌种种香着净洁衣。见如是者即是穷伽林罗

  若有夫人于其梦中。乘于羊车入于深水。于其水中有诸毒蛇。见如是者即是波林罗

  见如是者乃可为说。善男子善女人若见如是一一事者。乃可为说七日行法。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七日行法。云何受持云何修行如是等法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初日分中至于道场。应以涂香末香栴檀沉香熏陆海渚岸香。应以供养摩诃袒持陀罗尼经。尔时华聚菩萨观世音菩萨来在道场。尔时二士异口同音而赞道场行者。善哉善哉善男子善女人等。能于释迦牟尼如来法中。修行摩诃袒持陀罗尼经

  尔时观世音华聚菩萨。在虚空中乘宝莲华。与无量大众前后围绕。文殊师利我今语汝。语诸众生修行受持摩诃袒持陀罗尼经。展转相授得出三界随意所愿若有清信士清信女。应于初日分劝诸众生趣于道场。烧种种香悬缯幡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愿者可以求之。尔时二士随其根量。与其现在未来世愿文殊师利如是行者。若有至心见此二士踊在虚空。若不至心而悉不见。文殊师利若不见者。谓不至心。是名初日行分陀罗尼经

  复次文殊师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第二日分中在于道场。应烧种种香涂香末香悬缯幡盖。而以供养摩诃袒持陀罗尼经

  复次尔时宝王如来及与我身。从灵鹫山与无量那由他大众。前后围绕来至道场。一一大众各乘七宝莲华。种种音声各各赞叹道场行者。善哉善哉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能于我去世之后。受持读诵陀罗尼经。即自惟念。我能修行受持此经。又时惟念十方三世诸佛如来。受持此经我当随学。文殊师利我去世后。如是来至道场行者。我当随其根量差别而为说法。又有闻者有不闻者。有见我形者有不见者。不见不闻者除不至心而不见耳。是名摩诃袒持陀罗尼经行分第二

  复次文殊师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第三日分中在于道场悬缯幡盖。又以涂香末香梅檀沉水熏陆海渚岸香。而以供养摩诃袒持陀罗尼经。尔时当有维卫佛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于第三日分中来至道场。与无量大众前后围绕在虚空中。亦复各各乘宝莲华。在虚空中或高七多罗树。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所有佛土。其中行者睹斯光已。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他方所有贤圣之人。皆悉寻光来至道场。尔时道场行者随其根力。或有睹者或不睹者。有见形者有不见者。随其根量分别行力。尔时此人闻佛所说如是。行力欢喜踊跃得未曾有。文殊师利是名摩诃袒持陀罗尼经行分第三

  复次文殊师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第四日分中在于道场。读诵修行摩诃袒持陀罗尼经。悬缯幡盖悉以杂色庄严此道场。烧种种香涂香末香梅檀沉水熏陆海渚岸香。而以供养摩诃袒持陀罗尼经。复次尔时式佛。与无量大众。前后围绕来至道场。在于虚空高七多罗树。放大光明亦照十方微尘世界。其中众生睹斯光者。于诸法性无不了达尔时道场行人不谄伪者。今于现世及过去世。未曾犯毁根本罪者。了见式佛在虚空中乘宝莲华尔时行人见式佛已顶礼足下。尔时式佛即以右手。摩其人顶作如是言。善男子善女人。汝等不久趣菩提树。破诸魔怨伏诸外道当获总持与我无异。文殊师利是名摩诃袒持陀罗尼经行分第四也

  复次文殊师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第五日分中在于道场。受持读诵摩诃袒持陀罗尼经。庄严道场悬缯幡盖。烧种种香涂香末香栴檀沉水熏陆海渚岸香。如是诸香而以供养摩诃袒持陀罗尼经。又无余念。我当何时得随陀罗尼门。我当何时离三有恶。我当何时离于五盖我当何时离于十缠。我当何时离诸憍慢。及诸愚习如是等难。何时当离如是等苦。若作是念时。尔时随叶佛在于虚空乘宝莲华。为无量大众说诸法要。尔时道场行者。了了闻佛所说章句。悉在心怀明了不忘。尔时道场行者。若有睹者及无睹者。乃至七日睹者。乃至二七日不睹者。乃至三七日睹者乃至不睹者。众生此业以不定故。皆由先世罪业深浅。文殊师利是名陀罗尼经行分第五

  复次文殊师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第六日分中在于道场。受持读诵摩诃袒持陀罗尼经。烧种种香涂香末香栴檀沉水熏陆海渚岸香。如是诸香而以供养摩诃袒持陀罗尼经。复次当有拘那含牟尼佛。与无量大众前后围绕。从余四天下来至道场。尔时行人了见拘那含牟尼佛。及见七佛在于虚空。一一诸佛各乘七宝莲华座。一一华座纵广正等八万四千由旬。其花离地亦八万四千由旬。尔时行人见是事已。得未曾有欢喜踊跃。尔时诸佛异口同音而赞行人。善哉善哉释迦如来弟子。能于遗法受持读诵摩诃袒持陀罗尼经至于道场。不久当离三恶道分救摄众生。在于人天究竟快乐。文殊师利我去世后。此摩诃袒持陀罗尼经。当于阎浮提饶益众生。文殊师利是名摩诃袒持陀罗尼经行分第六

  复次文殊师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第七日分中在于道场。至心礼敬摩诃袒持陀罗尼经莫作余念。但当至心谛听谛受。莫念妻子象马七珍。莫以妄想乱其善心。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唐丧其功不离诸恶。文殊师利夫为行者。但应至心作如上念。尔时当有十方一切诸佛世尊在于虚空。一一诸佛或将一恒河沙者。或将二恒河沙者。或三恒河沙者。或一万恒河沙者。或二万恒河沙者。或三万恒河沙者。或十万恒河沙者。或二十万恒河沙者或三十万恒河沙者。或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乃至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五百六百七百八百九百。乃至不可计不可数大众集在道场。尔时大众互相睹见。皆有三十二相身如阎浮檀金。一一佛土各现其前。以种种珍宝间错庄严。一切诸国未有得。如文殊师利法王子者。在于虚空皆自惊疑。每自思惟何缘诸佛。悉现如是清净世界。作是念时我与文殊师利及无量大众。前后围绕往至道场。随其根量而为说法。令其行人了见我身加其威神。令悉得见在虚空坐及诸净国。见净国已欢喜踊跃得未曾有。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不退转。于七日中得随意生。文殊师利是名摩诃袒持陀罗经行分第七

  尔时华聚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从东方妙乐世界。为佛所遣故来救此雷音比丘。令住坚固心。如佛所说不久当得成等正觉。度诸众生无有边际。令得究竟住决定心。我以忆念昔所造行。故来至此娑婆世界。听受演说陀罗尼经。复闻授诸声闻五百大弟子记。十方天子今各现在世尊了知何用说此十方一切而见闻耶。唯愿听我立大誓愿护此经典。佛告华聚善哉善哉善男子。听汝自恣立大誓愿。尔时华聚菩萨。即于佛前而自立誓作如是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陀罗尼经者。我从今日昼夜不离。拥护是人令无恼患。色力名誉皆悉具足。世尊若赐我此愿者。我乃当取成等正觉。若有众生遭苦厄者。我若不往救彼众生令得本心。我终不成等正觉也。若复有人修持此经至于道场。若遭苦患称我名字。我不往救我终不成等正觉也。若有众生忆念我名。日夜六时念念不绝。求生妙乐世界。若不往生者我终不成等正觉也

  若有众生行陀罗尼者。我当昼夜为彼人说法令得欢喜。若欲命终之日。必定自知生妙乐世界无有疑也。或令彼人遥见妙乐世界。如观掌中阿摩勒果。所有一切好丑之事悉皆明达。世尊若令一切众生生妙乐世界者我乃当成等正觉也。若有往生三涂分业不永断者。我终不成等正觉也。既生妙乐世界。不离愚痴憍慢因缘习气者。我亦终不成等正觉也。天中尊王若有众生。从生至老但作一念。我当书写陀罗尼经受持读诵。然后得生若得书若不得书。若得读诵若不得读诵。临终之日我必往彼人所。拔其精神令生妙乐世界。世尊除二种人我所不摄。一者谤方等经。二者用僧祇物乃至一比丘物。若用如是之物。不得往生妙乐世界。若有众生被于官事愁忧不乐。为他所逼将向王所。若在大火大水。师子虎狼军阵交战。迷在山谷不知道路。若值如上诸难处者。应当读诵陀罗尼经百二十遍。复更百二十遍称我名字南无华聚菩萨大士。应如是唱我时与无量大威神诸天。前后围绕诣彼人所。破彼诸难令无所患。世尊若与我如上诸愿者。我乃当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不听许我终不成等正觉也

  尔时佛告华聚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大士汝慈悲无量。欲以慈悲门摄取众生。示诸方便令无恼患。随意得生诸安乐国。尔时毗沙门天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为鬼神将军摄诸鬼神。犹如世尊尽摄我等。世尊今听我等护持陀罗尼经典不耶

  尔时佛告毗沙门天王。快哉鬼神大王。欲护陀罗尼经者。即是三世诸佛之子。即报三世诸佛之恩。尔时毗沙门天王。即于佛前而自立愿。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陀罗尼经者。有诸恶人为起衰患。令其行人意散心乱。不得读诵修行陀罗尼经。我于尔时往彼人…

《大方等陀罗尼经三》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