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炬陀罗尼经》十二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问等觉品第二十八
三昧因缘品第二十九
问等觉品第二十八
阿难。尔时眉间白毫梵天白放光如来言。世尊。如彼亿数诸菩萨等。发是法言佛陀佛陀者。彼于是中见何义故。而诸菩萨三称佛名。善哉世尊。是佛名义我等乐闻。世尊。一切众生惟知言佛。而竟不知佛者是何。何故名佛。佛为何句。如是等义愿为解释。令诸闻者获大功德
佛言梵天。诸佛世尊有三昧名师子奋迅。诸三昧中最为殊胜。若人能入此三昧者。得一法门名曰离行。能具演说诸佛名字。乃至具足力无畏等。此等皆是师子王法不可降伏。我今当说。梵天。所言佛者。彼诸菩萨大声唱言。能于生死得觉悟者。彼名为觉故言佛也。梵天复言。世尊。云何名为得觉悟者。彼名为佛。佛言梵天。一切众生长夜大睡。是中一人能觉悟已。即知众生一切皆睡大睡深睡。我今既得如是觉已。云何当令一切众生。除断睡眠同得斯觉。梵天。是为第一以觉义故称为佛陀
时彼梵天复白佛言。世尊。更有何义而名为佛。佛言梵天。诸佛世尊有一法门。名曰观三世轮。彼应先觉既觉知已然后解说。云何解说。所谓不着过去世也。云何不着。能断三世一切障碍。故名不着。是诸众生不觉知故便为障碍。彼等众生与欲和合。是故有着又以爱着。悕望分别即生忆念。彼忆念时不能清净。云何名为不清净也。此法应觉而不能觉。不能觉故即成昏睡。若昏睡者则名不觉。彼于睡时更起梦想。梦见觉时所作众事。凡是过去所经历处。了了分别。如是梦心不知是梦。但谓是觉所作皆真。因此复生未曾有想。未曾有想即是乱心。以乱心故便致损害。是故如来见诸众生。没在烦恼深重睡中。永被昏蔽无有觉期。即起悲念。我当云何令彼众生得免斯害。我今惟以所觉一法。觉彼众生害自除耳。如是念已。次第为说教授之法。梵天。是为第二以觉义故称言佛陀
梵天。何等名为第三觉法。此为示现未来未作相故。如过去事。如是曾有如是处所如是父母。乃至如是名姓等。如是有故。云何名为未来有也。以彼但有言说相故。若有言说则便具足有为诸行。如来觉彼。故说未来有为具足。便成障碍。汝等于中莫造如是十二缘分。彼因缘分是分别法。如来觉已为他解说梵天。是为第三以觉法故称言佛陀
云何名为现在世事。谓说现在色。示现过去未来故。云何为说现在世也。此现在世不可得见。云何不可见。所谓是处但有名。云此是色。不可见故而亦名为见。云何名见。见即不见故。以是因缘此现在世。无有边际可得见也。所言名者亦不可见。无苦众生故彼亦是无。云何无也。是中但有数故。彼迦罗逻等诸大无所有。云何无所有。于刹那间有为诸行。无住处故。何以故。若彼迦罗逻住处。经七日即名頞浮陀。如是次第七日一数。乃至满足九月在胎住处。是故如来略说斯事。一切声闻辟支佛尚不能知。何况世间一切凡夫。此诸众生本所不知未曾行处故。如是此中迦罗逻住处事等。今当更说。于母胎中时念念不住。以不住故。即生即老即死即堕。以不住故。即于彼彼生处受生。如彼所造有为诸行。世间众生迷惑覆故。本无迦罗逻处。言有迦罗逻。本无頞浮陀处。言有頞浮陀。彼所造作有为诸行既无。云何得说有名字也。如是乃至一切诸佛世尊。所有菩提法皆亦不可说。梵天。诸佛世尊应供正遍觉。过去心愿力亦无住处。未来教法彼亦无住处。乃至今者我及一切诸如来应供正遍觉。皆在无量无边世界中现住说法。梵天。如是现在诸佛世尊所有教法。当知亦无住处可得。何况此四大身之所住处而可说也。如是诸法生处出处皆不可知
梵天。诸佛世尊分别法义为他演说。是中一切世间众生。见彼言说即生执着。云何见着。诸凡夫人作如是念。惟有如来能得觉法。然而彼等不作斯念。是中如来何所觉也。其有三十七助菩提法。如来如是觉耶。为如凡夫所见。见有我见有人。见有众生有寿命有丈夫有作者有受者。乃至见有阴界诸入。如斯觉耶。复次梵天。于彼无生法中。谁为能觉谁受觉者。梵天。若佛如来作如是念。我觉诸法我得诸法。是则如来不舍我见。梵天。是故如来不觉一法亦不得一法。梵天。如来唯以具足大慈。见诸众生堕彼无明大黑闇中。欲净众生心智垢故。引譬喻方便。示现说法名字句众。拔除世间令出生死故。以诸喻方便为说。终不令彼执着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事也。梵天。若彼众生不着三世。既不着已。即于如是真实法中立无我行。既证无我不复退还夫退还者。所谓于彼三世之中往来轮转也。梵天。彼诸众生妄分别时作如斯念。此过去此未来此现在。彼若如是妄分别已。则不舍我执。若有我执。于三世中多起妄见。是故决定于一切处应舍我想。何以故。若有执著名为愚痴。以愚痴故为他所缚。梵天。譬如网鸟之人布食于地。诸鸟后时为食来下。如是众鸟以食丧命。如是梵天。若人不知证出三世。是人长夜自受殃苦亦复损他。何以故。如彼诸鸟。以少食故遭遇大殃。如是如是。有诸众生躬在我前承事供养。而亦不知我说何法。为谁说法何处说法。然彼于此可说闻法尚不能知。何能知彼不可闻说究竟涅槃。是故要当发大精进炽然愿求。然后能于如来所说方便密法可得知解
大法炬陀罗尼经三昧因缘品第二十九
佛告阿难。时天帝释白彼放光如来言。世尊。何因何缘。先此亿数诸菩萨等请问法门。如来不即为其解释。因此诣于祭火王园。如来世尊任其所趣。而亦获斯大利益也。尔时放光如来告天帝言。憍尸迦。汝问何因缘故。彼诸菩萨请问法已。如来不即为解说者。汝等谛听。以彼菩萨法有所愿。乃于如是无碍行处。生不信心。以是因缘。我先令彼诸菩萨等诣王园林入大禅定自思法门。何以故。憍尸迦。彼诸菩萨已于过去。经十四亿诸如来应供正遍觉所。修行供养彼所作事。诸菩萨等以三昧力明了见知。既念知已观诸世间。惟有如是生老死堕移处转生。彼诸菩萨于十四亿诸如来所。请行法时亦有坏信。诸菩萨等以好为恶起愿行故。今处地狱仍受重殃。诸菩萨等睹斯事故。心生大恐既恐怖已。于有为法发厌离心。咸作是言。呜呼世间大苦。我从昔来耽乐懈怠。不信如来谤毁法僧。多兴恶业无事不为。以是恶故将恐同彼往昔菩萨于十四亿诸如来所生不信心恶行菩萨堕地狱中。愿勿令我受如是法。亦勿令我堕不信地。彼诸菩萨发是愿已。于如来所正信不坏发欢喜心。发是心已即得住于不退地忍。时天帝释复白彼佛言。世尊。斯诸菩萨从何处所能生是智。知见往昔十四亿数诸如来所修行事也。佛告天帝释。是大智聚还是如来之所显示。云何显示。于彼如来应供正遍觉入于师子奋迅定时。佛神力故令诸众生咸得寂定发生知见。皆睹过去所经诸事。彼等由是三昧力故。即得破除无明[谷-禾+卵]藏。如师子王大鸣吼时。悉能惊怖一切禽兽无问强弱。若行若住闻彼吼声各藏岩穴。譬如云雾遍满虚空。大风一起须臾磨灭。尔时空中所有诸星乃至微小一切皆现。月轮明朗威光普照。如是憍尸迦如来入此师子三昧。为诸众生一切无知无明藏聚。自外诸余所有烦恼。莫不咸作破灭因缘。昔来所造一切善根。自然清净无复烦恼。咸皆缘此三昧故。尔时天帝释复白彼佛言。世尊。我等乐闻彼诸菩萨林下所入三昧名字。惟愿解说我当受持。尔时佛告天帝释言。憍尸迦。汝今谛听善思念之。我为汝说诸菩萨等三昧名字力无畏等。憍尸迦。诸菩萨等彼时所得三昧。有三种决定断疑。何等为三。所谓入世间巧方便三昧。即初住大乘菩萨三昧。初忆念时。后成就时。转宽大时。天帝释复言。世尊。云何名为入世间巧方便三昧。佛告天帝释言。憍尸迦。有菩萨摩诃萨入一三昧。名曰淳至。以彼三昧力故。如是三种方便业藏可得证知。是中入世间巧方便三昧已。然后复入三教业藏。见一切法同于虚空。言世间者。所谓世间众生所行作处。往来处轮转处。着我行处。着我所行处。着众生行处。著有无行处。昔来所作或裸露形体。或热时重覆。或观天变或察地动。或占日月或视星辰。或相人形貌。或往还良日。诸如是等妄说吉凶。或习世间礼仪书数算历一切伎艺。或行咒术秘方工巧种种事业。或商贾往来为他使命。或共他语议好为诤论或所不应说辄即出言。或弃正思惟起诸恶觉。如是等事名世间也。其有菩萨初住乘者。随顺世间所行事业。一心专念相续不断。亦如丝缕无有绝时。以不断故沉溺我想。于我想中专心执持。分别如是世间诸事。既分别已即于菩萨。荷负事中深生恐怖。以恐怖故诸佛世尊即便放舍不为说法。憍尸迦。如来云何不为其说。以诸凡夫种种受身。彼等受时为爱所缚。世间之事无所不为。放逸乱心造诸逆罪。以造逆故恶业具足。是故如来不为其说。憍尸迦。以是因缘。诸佛如来应供正遍觉。不记是人当来作佛。憍尸迦。彼愚痴人无知无解。杀父害母及余重障。佛法僧所憍慢放逸。耽着我想痴如小儿。彼作是已佛不为说。憍尸迦。汝今当知。非佛世尊于众生所有秘吝心而不为说。复次憍尸迦。如是三昧于三言教。阿字为初。然后方显四十二句。阿字初句五五为分。其四十一句一切名字。展转相呼当如是知。憍尸迦。譬如羊毛入诸染色随所入处得种种名。或青或白或赤或黄。或红或紫或同颇梨。如是诸色随本受名。如是憍尸迦。是中阿字于一切语言。最为初首。余四十二字随助音句。和合庄严摄持比类。转生诸字。与诸语言辞辩相应。势力清净眷属相着。彼等皆摄阿字门中。憍尸迦。是为世间语言成就法。亦能巧成世间三昧。虽曰三昧犹是退法。以退法故但损减心。心损减故。不能牢固成就诸根。根不成故。不能勇猛发勤精进。以精进根不成就故。则不能荷菩萨重担。而亦不能说法教化。得三昧时。设能成彼世间诸事。然出离者不须常修。复次憍尸迦。更有三昧。名通达法界。唯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于三世中皆能成就。云何名为通达法界。如是菩萨因此三昧。得念智力名曰断染。知此大地最极下际住于水上。普皆柔软破坏分裂有空缺故。更以余种山石相依和…
《大法炬陀罗尼经十二》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