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释经论部·毗昙部」经文1542卷26页码:P0692
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十三 ▪第2页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是色摄。余皆是名摄。几内处摄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静虑所摄心意识。内处摄。余皆外处摄。几智遍知所遍知等者。一切智遍知所遍知

  此四静虑几断遍知所遍知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静虑。若有漏断遍知所遍知。若无漏非断遍知所遍知。几应断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静虑。若有漏应断。若无漏不应断。几应修等者。一切是应修。几染污等者。一切不染污。几果非有果等者。一切是果亦有果。几有执受等者。一切无执受。几大种所造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静虑所摄身语业。是大种所造。余皆非大种所造。几有上等者。一切是有上。几是有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静虑。若有漏是有。若无漏非有。几因相应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静虑所摄身语业心不相应行因不相应。余皆因相应

  此四静虑与六善处相摄者。五善处少分摄四静虑。四静虑亦摄五善处少分。与五不善处相摄者。互不相摄。与七无记处相摄者。互不相摄。与三漏处相摄者。互不相摄。与五有漏处相摄者。应作四句。或有漏处非静虑。谓静虑所不摄有漏五蕴。或静虑非有漏处。谓无漏四静虑。或有漏处亦静虑。谓有漏四静虑。或非有漏处非静虑。谓静虑所不摄无漏五蕴。及无为法。与八无漏处相摄者。应作四句。或无漏处非静虑。谓静虑所不摄无漏五蕴。及无为法。或静虑非无漏处。谓有漏四静虑。或无漏处亦静虑。谓无漏四静虑。或非无漏处非静虑。谓静虑所不摄有漏五蕴。几过去等者。一切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几善等者。一切是善。几欲界系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静虑。若有漏色界系。若无漏是不系。几学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静虑。或学或无学或非学非无学。云何学。谓静虑所摄学五蕴。云何无学。谓静虑所摄无学五蕴。云何非学非无学。谓静虑所摄有漏五蕴

  此四静虑几见所断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静虑。若有漏修所断。若无漏非所断。几非心等者。一切应分别。谓静虑所摄身语业心不相应行。非心非心所非心相应。受蕴想蕴相应行蕴。是心所与心相应。心意识唯是心。几随心转非受相应等者。一切应分别。谓各有四句。或随心转非受相应。谓静虑所摄身语业。及随心转心不相应行并受。或受相应非随心转。谓静虑所摄心意识。或随心转亦受相应。谓静虑所摄想蕴。及相应行蕴。或非随心转非受相应。谓除静虑所摄随心转心不相应行。诸余静虑所摄心不相应行。几随心转非想行相应等者。除其自性。如受应知。几随寻转非伺相应等者。三非随寻转非伺相应。一应分别。谓初静虑。应作四句。或随寻转非伺相应。谓初静虑所摄身语业。及随寻转心不相应行并伺。或伺相应非随寻转。谓初静虑所摄寻。或随寻转亦伺相应。谓初静虑所摄寻伺相应心心所法。或非随寻转非伺相应。谓除初静虑所摄随寻转心不相应行。诸余初静虑所摄心不相应行。几见非见处等者。一切应分别。谓各有四句。或见非见处。谓静虑所摄尽无生智所不摄无漏慧。或见处非见。谓见所不摄有漏四静虑。或见亦见处。谓静虑所摄有漏慧。或非见非见处。谓见所不摄无漏四静虑。几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等者。一切非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几业非业异熟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静虑所摄身语业及思。是业非业异熟。余皆非业非业异熟。几业非随业转等者。一切应分别。谓各有四句。或业非随业转。谓静虑所摄思。或随业转非业。谓静虑所摄受想识蕴。及思所不摄随业转行蕴。或业亦随业转。谓静虑所摄身语业。或非业非随业转。谓除静虑所摄随业转心不相应行。诸余静虑所摄心不相应行。几所造色非有见色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静虑所摄身语业。是所造色非有见色。余皆非所造色非有见色

  此四静虑。几所造色非有对色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静虑所摄身语业。是所造色非有对色。余皆非所造色非有对色。几难见故甚深等者。一切难见故甚深甚深故难见。几善非善为因等者。一切是善亦善为因。几不善非不善为因等者。一切非不善非不善为因。几无记非无记为因等者。一切非无记非无记为因。几因缘非有因等者。一切是因缘亦有因。几等无间非等无间缘等者。一切应分别。谓初静虑。有三句。或是等无间非等无间缘。谓未来现前正起心心所法。或是等无间亦等无间缘。谓过去现在心心所法。或非等无间非等无间缘。谓除未来现前正起心心所法。诸余未来心心所法。及身语业心不相应行。第二第三静虑亦尔。第四静虑。有三句。或是等无间非等无间缘。谓未来现前正起心心所法。及已生正起无想定。或是等无间亦等无间缘。谓过去现在心心所法。或非等无间非等无间缘。谓除未来现前正起心心所法。诸余未来心心所法。及除等无间心不相应行。诸余心不相应行。并身语业。几所缘缘非有所缘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静虑所摄身语业心不相应行。是所缘缘非有所缘。余皆是所缘缘亦有所缘。几增上缘非有增上等者。一切是增上缘亦有增上。几暴流非顺暴流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静虑。若有漏顺暴流非暴流。若无漏非暴流非顺暴流。四无量者。谓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

  此四无量几有色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无量所摄身语业。是有色。余皆无色。几有见等者。一切无见。几有对等者。一切无对。几有漏等者。一切有漏。几有为等者。一切有为。几有异熟等者。一切有异熟。几是缘生等者。一切是缘生是因生是世摄。几色摄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无量所摄身语业。是色摄。余皆是名摄。几内处摄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无量所摄心意识。内处摄。余皆外处摄。几智遍知所遍知等者。一切是智遍知所遍知

  此四无量几断遍知所遍知等者。一切是断遍知所遍知。几应断等者。一切是应断。几应修等者。一切是应修。几染污等者。一切不染污。几果非有果等者。一切是果亦有果。几有执受等者。一切无执受。几大种所造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无量所摄身语业。是大种所造。余皆非大种所造。几有上等者。一切是有上。几是有等者。一切是有几因相应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无量所摄身语业心不相应行。因不相应。余皆因相应

  此四无量与六善处相摄者。五善处少分摄四无量。四无量亦摄五善处少分。与五不善处相摄者。互不相摄。与七无记处相摄者。互不相摄。与三漏处相摄者。互不相摄。与五有漏处相摄者。五有漏处少分摄四无量。四无量亦摄五有漏处少分。与八无漏处相摄者。互不相摄。几过去等者。一切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几善等者。一切是善。几欲界系等者。一切色界系。几学等者。一切非学非无学

  此四无量。几见所断等者。一切修所断。几非心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无量所摄身语业心不相应行。非心非心所非心相应。受蕴想蕴相应行蕴。是心所与心相应。心意识唯是心。几随心转非受相应等者。一切应分别。谓各有四句。或随心转非受相应。谓无量所摄身语业。及随心转心不相应行并受。或受相应非随心转。谓无量所摄心意识。或随心转亦受相应。谓无量所摄想蕴。及相应行蕴。或非随心转非受相应。谓除无量所摄随心转心不相应行。诸余无量所摄心不相应行。几随心转非想行相应等者。除其自性。如受应知。几随寻转非伺相应等者。一切应分别。谓慈无量。有四句。或随寻转非伺相应。谓慈无量所摄随寻转身语业心不相应行。及寻相应伺。或伺相应非随寻转。谓慈无量所摄寻。及寻不相应伺相应心心所法。或随寻转亦伺相应。谓慈无量所摄寻伺相应心心所法。或非随寻转非伺相应。谓除慈无量所摄随寻转身语业心不相应行。诸余慈无量所摄身语业心不相应行。及慈无量所摄寻不相应伺。并慈无量所摄无寻无伺心心所法。悲舍无量亦尔。喜无量。有四句。或随寻转非伺相应。谓喜无量所摄随寻转身语业心不相应行及同。或伺相应非随寻转。谓喜无量所摄寻。或随寻转亦伺相应。谓喜无量所摄寻伺相应心心所法。或非随寻转非伺相应。谓除喜无量所摄随寻转身语业心不相应行。诸余喜无量所摄身语业心不相应行。及喜无量所摄无寻无伺心心所法。几见非见处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无量。或是见亦见处。或是见处非见。是见亦见处者。谓无量所摄慧。余皆是见处非见。几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等者。一切非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几业非业异熟等者。一切应分别。谓无量所摄身语业及思。是业非业异熟。余皆非业非业异熟。几业非随业转等者。一切应分别。谓各有四句。或是业非随业转。谓无量所摄思。或随业转非业。谓无量所摄受想识蕴。及思所不摄随业转行蕴。或业亦随业转。谓无量所摄身语业。或非业非随业转。谓除无量所摄随业转心不。相应行。诸余无量所摄心不相应行。几所造色非有见色等者。一切应分别。谓无量所摄身语业。是所造色非有见色。余皆非所造色非有见色◎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5】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