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阿毗昙论》二十 ▪第2页
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我及世间。亦常亦无常。此实余虚妄。是名第三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亦常亦无常。于此四见中无有能过。或有沙门婆罗门。捷疾相智。善能观察。以捷疾相智。观察已言。我及世间。亦常亦无常。此实余虚妄。是名第四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亦常亦无常。于此四见中无有能过。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亦常亦无常。尽入四见中无有能过。唯佛能知此见处。如是持如是执。亦知报应。如来所知。复过于是。虽知不着。以不着则得寂灭。知爱集灭味过出要。以平等观无余解脱故名如来。是名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赞叹如来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何等是法。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无边。诸沙门婆罗门。因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无边。于此四见中无有能过。或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力。观世间起边想。彼作是说。此世间有边。是实余虚妄。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力。观世间有边。是故知世间有边。此实余虚妄是名初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于四见中无有能过。或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力。观世间起无边想。彼作是言。世间无边。此实余虚妄。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力。观世间无边。是故知世间无边。此实余虚妄。是名第二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无边。于此四见中无有能过。或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力观世间。观上方有边。四方无边。彼作是言。世间有边无边。此实余虚妄。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力。观上方有边四方无边。是故我知世间有边无边。此实余虚妄。是名第三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无边。于此四见中无有能过。或有沙门婆罗门。有捷疾相智。善能观察。彼以捷疾相智观察已言。我及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此实余虚妄。是名第四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此实余虚妄。于此四见中无有能过。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无边。尽入四见中无有能过。唯佛能知此见处。如是持如是执。亦知报应。如来所知。又复过是。虽知不着以不着则得寂灭。知爱集灭味过出要。以平等观无余解脱故名如来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何等是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异问异答。诸沙门婆罗门。因本劫本见。异问异答。于此四见中无有能过。或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作如是见。我不知有善恶业报耶。无善恶业报耶。我不见不知故。若言有善恶业报。若言无善恶业报者。世有沙门婆罗门。广博多闻。聪明智慧。常乐闲静。机辩精微。世所尊重。能以智慧。善分别诸见。设当问我诸见深妙义者。我不能答。则有惭愧。我心怀恐怖。当以是答。以为归依为洲为舍为究竟道。若彼问者。当以是答。此事如是非也。此事实非也。此事异非也。此事非异非。不异非也。是名初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问异答异。于此四见中。无有能过。或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作如是见。我不见不知。为有他世耶无他世耶。世间有诸沙门婆罗门。以天眼及他心智。在远处能见我。我若近。犹不能见。如是人。能知有他世无他世。我不知不见有他世无他世。若我说者。则为妄语我畏妄语故。以为归依。为洲为舍为究竟道。彼设问者。当以是答。此事如是非也。此事实非也。此事异非也。此事非异非。不异非也。是名第二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问异答异。于此四见中。无有能过。或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见作如是论。我不知不见。何者善何者不善。我不知不见故。若言是善是不善。我则生爱。从爱生恚。有爱有恚。则有受生我欲灭受恶畏受故。以为归依。以为洲为舍为究竟道。彼设问者。当以是答。此事如是非也。此事实非也。此事异非也。此事非异非。不异非也。是名第三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问异答异。于此四见中。无有能过。或有沙门婆罗门。愚冥闇钝。愚冥闇钝故。他有问者。便随他言答。此事如是非也。此事实非也。此事异非也。此事非异非。不异非也。是名四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异问异答。于此四见中。无有能过。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异问异答。尽入四见中。无有能过。唯佛能知此见处。如是持如是执。亦知报应。如来所知。复过于是。虽知不着。以不着则得寂灭。知受集灭味过出要。以平等观无余解脱故名如来。是为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何等是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谓无因而有此世间。彼尽入二见中。诸沙门婆罗门。因本劫本见。无因而有此世间。于此二见中。无有能过。彼诸沙门婆罗门。以何因缘。于本劫本见。谓无因而有。于此二见中。无有能过。或有众生。无想无受。若彼众生起想。则便命终。来生世间。渐以长大。剃除须发。出家被法服。修梵志行。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力。见本想生。便作是念。我本无有想。自然有此。是无因而有。世间此实余虚妄。是名初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本劫本见。谓无因而有。于此二见中。无有能过。或有沙门婆罗门。有捷疾相智。善能观察。彼以捷疾相智观察已。如是说。此世间无因而有。此实余虚妄。是名第二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本劫本见。无因而有。此世间于此二见中。无有能过。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无因而有。尽入二见中。无有能过。唯佛能知此见处。乃至无余解脱故名如来。亦如上所说。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中。无数种种随意所说。彼尽入十八见中。诸沙门婆罗门。因本劫本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于此十八见。无有能过。唯佛能知此见处。乃至无余解脱故名如来。亦如上所说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贤圣弟子。能以此法赞叹如来。何等是甚深微妙大法光明。贤圣弟子。能以此法赞叹如来。诸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彼尽入四十四见中。末劫末见。种种无数随意所说。于四十四见。无有能过。诸沙门婆罗门。以何因缘。于末劫末见。种种无数随意所说。于四十四见。无有能过。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有想论。谓想是我是世。尽入十六见中。于末劫末见。有想论。谓想是我是世。于十六见中。无有能过。诸沙门婆罗门。以何因缘。于末劫末见。有想论。谓想是我是世。尽入十六见中。无有能过。或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色是我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初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末劫末见。有想论。谓想是我是世。于十六见中。无有能过。复有言。非色是我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二见。复有言。有色无色是我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三见。复有言。非有色非无色是我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四见。复有言。我是有边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五见。复有言。我是无边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六见。复有言。我有边无边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七见。复有言。我非有边非无边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八见。复有言。我一向乐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九见。复有言。我一向苦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十见。复有言。苦乐是我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十一见。复有言。不苦不乐。是我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十二见。复有言。一想是我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十三见。复有言。若干想是我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十四见。复有言。少想是我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十五见。复有言。无量想是我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十六见。诸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有想论。谓是我想是世。于此十六见中。无有能过。唯佛能知此见处。乃至无余解脱故名如来。亦如上所说。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贤圣弟子。能以此法赞叹如来。何等是甚深微妙大法光明。贤圣弟子。能以此法赞叹如来。诸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有无想论。谓无想是我是世。彼尽入八见中。于末劫末见。有无想论。谓无想是我是世。彼尽入八见中。无有能过。或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色是我无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初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末劫末见。有无想论。谓无想是我是世。于此八见中。无有能过。复有言。非色是我无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二见。复有言。有色无色。是我无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三见。复有言。非有色非无色。是我无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四见。复有言。我是有边无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五见。复有言。我非是有边无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六见。复有言。我有边无边无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七见。复有言。我非有边非无边无想是世。命终已我不复有。此实余虚妄。是名八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末劫末见。有无想论。谓无想是我是世。彼尽入八见中。唯佛能知此见处。乃至无余解脱故名如来。亦如上所说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贤圣弟子。能以此法赞叹如来。何等是甚深微妙大法光明贤圣弟子。能以此法赞叹如来。诸沙门婆罗门。因末劫末见。有非想非无想论。谓非想非无想是我是世。彼尽入八见中。因末劫末见…
《舍利弗阿毗昙论二十》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