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释经论部·毗昙部」经文1562卷29页码:P0329
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二十一 ▪第3页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亦有说欲色界中非定一切有中有者。此后思择中有义中。当立定有破彼所说。或容彼在异类二生中间起故。名为中有。非在二趣中间有故其本有等。无如是事。又经主言。此若趣摄。非中间故。是则不应名中有者。亦不应理。所以者何。设是趣摄。如前所释。成中有故。中有非趣。前说理成。经主后言不堪为证。此中上座作如是言。若许中有非趣所摄。彼即应说。离五趣外。别有能感中有起业。此无有失。是所许故。谓我宗中。许五趣体唯是无记。中有起业。唯是不善善有漏故。由是当知。离五趣外。别有能感中有起业。然此中有。即趣业果。谓业能招诸趣果者。此即能感往趣方便。往趣方便。即名中有。如同所许。化非化生。是一业果。如是应许趣非趣摄。一业所招。中般涅槃。由此成立。顺定受业。已与果故。若别业果。生有等业。未与果故。应不能起永断余结圣道现前。岂不生结彼已断故。能起如是圣道现前。如契经说。应知如是补特伽罗。已断生结。未断起结。故不成证。如何二结同一地系。而前后断。与理无违。故应思求彼经意趣。我今于此。审谛思求见彼契经。有如是意。谓依二断说如是言。二断者何。一得永对治断。二得永不行断。此中初断。谓起结全生结少分。于色界贪。得永离故。于无色贪。未永离故。若第二断。唯是生结。于欲色界。未离贪者。二时容有起结现行。谓住本有。发满业时。及住中有。续中有时。异生位中。造牵引业。已能感此应所受生。彼对治力伏相续故。觉了生有深过患故。住本有中。不能现起能发生有圆满业结。由此毕竟彼业不生。住中有中。彼无现起圣道障故。未至生处。便断余结而般涅槃。由彼无容结生有故。第二生结永不现行。先已得彼非择灭故。由此诸趣。与彼中有。是一业果。其理极成。又必应然。除在中有般涅槃者。无住中有不至生有而命终故。若别业果。应同所余别异业果。以何因故。诸受中有。必复至生。若余有情。在中有位。生有等业。亦已与果。何不同彼中般有情未至生处中有便死。此例不齐。以不还果是中般者。一切生结皆已断故。与生相违。胜对治道已现行故。顺彼受业。已与果故。不至生有便般涅槃。诸余有情。住在中有。生结未断。又无违生胜治道故。顺彼受业。虽已与果。而必当受生有异熟。诸业异熟。势猛速故。然彼上座。觉慧衰微。于无过中。妄兴过难。言若中有非趣所摄。彼即应说离五趣外。别有能感中有起业。胜智于中不应收采。如是总释诸趣体已。次应别解一一趣名。那落名人。迦名为恶。人多造恶。颠坠其中。由是故名那落迦趣。或近人故。名那落迦。造重罪人。速堕彼故。或复迦者是乐异名。那者言无。落是与义。无乐相与。名那落迦。或复落迦是救济义。那名不可。不可救济。名那落迦。或复落迦是爱乐义。不可爱乐。名那落迦。言傍生者。彼趣多分身横住故。或彼趣中。容有少分傍行者故。又类多故。多愚痴故。名曰傍生。言饿鬼者。谓余生中憙盗他物。习悭贪等。又复多是所祀祖宗。又多希求以自存济。又多怯劣。其形瘦悴。身心轻躁。故名饿鬼。人谓令天缘之起慢。我于此类善趣中尊或彼自心多增上慢。或多思虑。故名为人。天谓光明。威德炽盛。游戏谈论。勇悍相陵。或复尊高。神用自在。众所祈告。故名为天。有作是言。阿素洛者。与诸天众。违诤交通。言本是天。威德殊胜。由斯等故。天趣所收。谛现观中。无堪能故。似非人故。多谄曲故。定非天趣。是鬼趣摄。与诸天众。相违诤等。皆非证因。以不定故。且相违诤。非证天因。曾闻有人。共罗刹斗。又闻罗刹与猕猴斗。曼驮多王。破阿素洛。如斯等事。其类寔多。然诸天中。苏陀味胜。阿素洛女。容貌端严。由是相侵。数兴违诤。不由同趣。故彼非天。言互交通。亦不成证。现见贵贱亦互交通。诸耽欲人。重色非族。曾闻大树紧那罗王。有女端严。名为夺意。善财菩萨。纳以为妻。言本是天。亦不成证。是天帝释。赞妻父言。诸赞美言。或实非实。重设支故。矫赞其父。谄爱发言。岂足为证。又彼本住妙高山顶。为天所逼。退就下居。言本是天。亦无有失。又彼傲慢。自谓是天。数与诸天兴师相伐。释天为止。巧慰令欣。应时处言。设虚无过。威德殊胜。亦非证因。曾闻曼驮多王。威德胜于天故。难陀跋难陀等。虽是傍生。然其威德自在。胜诸天众。故阿素洛。唯鬼趣收。亦非第六。曾不说故。然不说为恶趣摄者。恐彼于佛。起毒恶心。因兹长夜受诸剧苦。又由训词。遮彼天摄。素洛名天。是自在义。阿是非义。显彼非天。自在减天。名阿素洛又素洛者。谓极可爱。天极可爱。得素洛名。虽彼亦多受诸快乐。由多谄曲。非极可爱。有说。诸趣或体相杂。异趣相因。而生子故。如鱼身者。鹿子仙人。自昔传闻。其类无量。一身两趣。故有相杂。彼说不然。自业趣定。而彼生缘有种种故。见非情内有有情生。岂彼一身。情非情摄。如庵罗女。因树而生。乔答摩宗。因日光起。故相因有。非证杂因。传说化生有因胎藏。既因胎藏。何谓化生。俗论多虚。不应依信。或异相托。理亦无违。鹿子仙人鱼身者等。由满业异形相不同。其实是人。故趣无杂。自余感赴。因果不同。思择业中。当广分别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59】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