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释经论部·毗昙部」经文1562卷29页码:P0329
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三十一 ▪第3页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但由执手热恼便息。乐变化天。唯相向笑。便除热恼。他化自在。相视成淫。如是后三俱一无染成淫乐爱。差别如前。后二天中。唯化资具。若异此者。俱染不成。实并形交。方成淫事。施设所说。显时不同。由上诸天欲境转妙。贪心转重。身触有殊。故经少时。数成淫事。不尔天欲乐。应少于人中。随彼诸天男女膝上。有童男童女。欻尔化生。即说为彼天所生男女。初生天众。身量云何。颂曰

  初如五至十  色圆满有衣

  论曰。且六欲诸天初生。如次如五六七八九十岁人。生己身形。速得圆满。色界天众。于初生时。身量周圆。具妙衣服。一切天众。皆作圣言。谓彼言词。同中印度。然不由学。自解典言。欲生乐生云何差别。颂曰

  欲生三人天  乐生三九处

  论曰。欲生三者。有诸有情。乐受现前诸妙欲境。彼于如是现欲境中。自在而转。谓今人趣。及下四天。有诸有情。乐受自化诸妙欲境。彼于自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转。谓唯第五乐变化天。有诸有情。乐受他化诸妙欲境。彼于他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转。谓第六他化自在天。此欲生三。依何建立。依受如生现前欲境故。依受如乐自化欲境故。依受如乐他化欲境故。又依所受下中上境故。又依受用有罪有劳现前欲境故。依乐受用无罪有劳。自化欲境故。依乐受用无罪无劳他化欲境故依如是等。故有差别。乐生三者。三静虑中。于九处生。受三种乐。以彼所受。有乐异熟。无苦异熟。故名乐生。此乐生三。依何建立。依多安住。离生喜乐。定生喜乐。离喜乐故。或依三种灾所及故。或依寻喜乐增上故。或依身想异无异故。依如是等。故有差别。大梵既有喜乐现行。名乐生天。亦无有失。所说诸天二十二处。上下相去。其量云何。颂曰

  如彼去下量  去上数亦然

  论曰。一一中间踰缮那量。非易可数。但可总举。彼去下量。去上例然。随从何天。去下海量。彼上所至。与去下同。谓妙高山。从第四层级。去下大海。四万踰缮那。上去三十三天。亦如去下海量。如三十三天去下大海。上去夜摩天。其量亦尔。如是乃至。如善见天去下大海。从彼上去色究竟天。其量亦尔。如是悬远。多踰缮那。如明眼人暂见色顷。世尊能以意势神通。运身往来。自在无碍。故佛神力。不可思议。于下处生。升见上不。颂曰

  离通力依他  下无升见上

  论曰。如四大王天众升见三十三天。非三十三天升见夜摩天等。然彼若得定所发通。一切皆能升见于上。或依他力。升见上天。谓得神通及上天众引接。往彼随其所应。或上天来下亦能见。若上界地来向下时。非下化身。下眼不见。非其境界故。如不觉彼触故。上界地来向下时。必化下身。为令下见。有余部说。如欲界中。若往若来。下眼见上。如是色界诸地往来。设离下化身。下眼亦见上。彼说非理。以色界中诸地相望因果断故。要离下地染。方得上生故。下地眼根。不见上色。是卑下业。所感果故。虽欲见上而无见能。依地居天。已说处量。夜摩天等处量云何。有说。四天如迷卢顶。有说。此四上倍倍增。有余师言。初静虑地宫殿依处。等一四洲。第二静虑。等小千界。第三静虑。等中千界。第四静虑。等大千界。有余师言。下三静虑。如次量等小中大千。第四静虑量无边际。齐何量说小中大千。颂曰

  四大洲日月  苏迷卢欲天

  梵世各一千  名一小千界

  此小千千倍  说名一中千

  此千倍大千  皆同一成坏

  论曰。千四大洲。乃至梵世。如是总说为一小千。千倍小千。名一中千界。千中千界。总名一大千。此中小千。唯举至梵世故。少光等非小千界摄。积小千等为中大千。故中大千亦不摄彼。又言小者。是卑下义。以除上故。如截角牛。积小成余。亦非摄彼。此三千界。同坏同成。其中有情。坏成亦等。如外器量别。身量亦别耶。亦别。云何。颂曰

  赡部洲人量  三肘半四肘

  东西北洲人  倍倍增如次

  欲天俱卢舍  四分一一增

  色天踰缮那  初四增半半

  此上增倍倍  唯无云减三

  论曰。赡部洲人身。多长三肘半。于中少分。有长四肘。东胜身人。身长八肘。西牛货人。长十六肘。北俱卢人。三十二肘。欲界六天。最下身量。一俱卢舍。四分之一。如是后后一一分增。至第六天。身一俱卢舍半。色天身量。初梵众天。半踰缮那。梵辅全一。大梵一半。少光二全。此上余天。皆增倍倍。唯无云减三踰缮那。谓无量光天。倍增二至四。乃至色究竟。增满万六千。身量既殊。寿量别不。亦别。云何。颂曰

  北洲定千年  西东半半减

  此洲寿不定  后十初叵量

  人间五十年  下天一昼夜

  乘斯寿五百  上五倍倍增

  色无昼夜殊  劫数等身量

  无色初二万  后后二二增

  少光上下天  大全半为劫

  论曰。北俱卢人。定寿千岁。彼于人趣。福力最强。钝根薄尘。多诸快乐。无摄受过。死必上生。少受士用果。离诸违诤浊。以彼有情所受种种衣服严具皆从树生。诸妙花香。处处皆有。宫殿台阁。池路桥船。婇女园林。自然华丽。其地平坦。无有丘坑荆棘瓦砾毒刺醎卤。亦无毒虫诸恶禽兽。一切资具非工所成。昼夜虽恒受用无罪。诸善业果而不耽着。西牛货人寿五百岁。东胜身人寿二百五十岁。南赡部人寿无定限。劫后增减或少或多。少极十年多极八万。于劫初位。人寿叵量。非百千等所能计故。已说人间寿量长短。要先建立天上昼夜。方可算计天寿短长。天上云何建立昼夜。人五十岁。为六天中最在下天一昼一夜。乘斯昼夜。三十为月。十二月为岁。彼寿五百年。上五欲天。渐俱增倍。谓人百岁。为第二天一昼一夜。乘斯昼夜。成月及年。彼寿千岁。夜摩等四。随次如人二四八百千六百岁。为一昼夜。乘斯昼夜。成月及年。如次彼寿二四八千万六千岁。持双以上。日月并无昼夜。光明依何而有。依华开合鸟鸣不鸣。寤寐不同。立有昼夜。外光明事。依内身成。已说欲天寿量长短。色天无有昼夜差别。但以劫数。知寿短长。彼劫寿短长。与身量数等。谓若身量半踰缮那。寿量半劫。若彼身量一踰缮那。寿量一劫。乃至身量长万六千。寿量亦同。万六千劫。已说色界天寿短长。无色四天。从下如次。寿量二四六八万劫。上所说劫。为定依何。为坏为成。为中为大。少光以上。大全为劫。自下诸天。大半为劫。即由此故。说大梵王过梵辅天寿一劫半。空成住坏。各二十中。总八十中。为一大劫。取成住坏总六十中。为大梵王一劫半寿。故以大半四十中劫。为下三天所寿劫量。已说善趣寿量短长。恶趣云何。颂曰

  等活等上六  如次以欲天

  寿为一昼夜  寿量亦同彼

  极热半中劫  无间中劫全

  傍生极一中  鬼月日五百

  頞部陀寿量  如一婆诃麻

  百年除一尽  后后倍二十

  论曰。恶趣亦无如人昼夜。然其寿量。比况可知。四大王等。六欲天寿。如其次第。为等活等六[木*奈]落迦一昼一夜寿量。如次亦同彼天。谓四大王寿量五百。于等活地狱。为一昼一夜。乘此昼夜。成月及年。以如是年。彼寿五百。乃至他化。寿万六千。于炎热地狱。为一昼一夜。乘此昼夜。成月及年。彼寿如斯。万六千岁。极热地狱。寿半中劫。无间地狱。寿一中劫。傍生寿量。多无定限。若寿极长。亦一中劫。谓难陀等。诸大龙王。故世尊言。大龙有八。皆住一劫能持大地。鬼以人间一月为一日。乘此成月岁。寿五百年。寒那落迦。云何寿量。世尊寄喻。显彼寿言。如此人间佉黎二十。成摩揭陀国一麻婆诃量。有置巨胜平满其中。设复有能百年除一。如是巨胜。易有尽期。生頞部陀。寿量难尽。此二十倍。为第二寿。如是后后二十倍增。是谓八寒地狱寿量。此诸寿量。有中夭耶。颂曰

  诸处有中夭  除北俱卢洲

  论曰。诸处寿量。皆有中夭。唯北俱卢。定寿千岁。此约处说。非别有情。有别有情。不中夭故。谓住睹史多天。一生所系菩萨。决定尽彼天中寿量。若最后有。佛记佛使。随信法行。菩萨轮王母。怀彼二胎时。此等有情。事未究竟。终不中夭。非谓必尽随所生处寿量短长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49】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